深刻感受和平的重要

深刻感受和平的重要

1937年,小沃森马上就要毕业的时候,老托马斯被任命为国际商会的主席,要带着珍妮特和女儿们去欧洲接受这份荣誉。英国国王也发来邀请准备召见老托马斯。

而这时,小沃森从父亲的一个新闻界朋友赫伯特那里得到一份工作邀请。他是一位日本问题专家,原来是一份杂志的创办人,这时正在筹备1939年世界博览会的筹委们委派他到远东去为博览会出售场地。

他写信问小沃森:“这个夏天能否做我的秘书?”

小沃森喜出望外,毫不犹豫地取消了与兄弟会朋友们航海的计划,与赫伯特约好在柏林见面。因为6月底,国际商会在那里开会,老托马斯将在那里当选商会主席,小沃森和家人都要去那里亲眼目睹这一盛况。然后,小沃森再从那里取道莫斯科,乘火车途经西伯利亚到远东。

这样,老托马斯就不能参加两个儿子的毕业典礼了,他感到很遗憾,但也没有办法。在毕业典礼那天,小沃森独自接过毕业证书,只有胖胖的阿诺德校长在一旁微笑地看着他。

然后,小沃森驾车去豪特基司,参加弟弟迪克的毕业典礼。他很高兴自己作为一个兄长出现,使迪克没有感到自己像个孤儿。

当小沃森乘船到达柏林时,国际商会年会已经开始,老托马斯荣幸地受到了英国新国王乔治六世登基第一天上午的接见。

国际商会在当时被看作是与国际联盟同一等级的商业组织。老托马斯为商会提出的宗旨是“通过世界贸易达到世界和平”。出席那次年会的代表有1400多名,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很多人希望以此来阻止战争的爆发。

柏林的战争气息已经十分浓厚了。希特勒已经使莱茵兰地区重新武装起来,全国也正在大规模地扩军备战,到处是戴着钢盔的士兵。

小沃森刚到之后,就听妈妈告诉他:“我的一位朋友沃特海姆一家正要离开德国。”沃特海姆拥有柏林最大的百货商店,1935年纳粹分子上街袭击犹太人商店时,他们家的商店成了被破坏的目标之一。

小沃森与国际商用机器公司驻本地经理走过林登大街,看到一些犹太人的房子被德军占领,犹太人纷纷外逃。

再往前走了不远,小沃森找到了苏联旅行社的办公室。由于他需要获得一些远东之行的知识,他走了进去。那位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经理也漫不经心地跟了进去。当他抬头环视,意识到这是什么地方时,马上退了出去。德国人和俄国人积怨甚深,他不想冒这个险,被德国人看到。

赫伯特还带小沃森去了日本驻德国的大使馆,参加一次招待会。这座房子非常漂亮。一位德国外交官得意地说:“看吧,这原先是一个犹太富翁的房子,他现在已逃出了德国。”

德国人的无情使小沃森感到很不舒服,他担心地对父亲说:“爸爸,看来希特勒真的要发动战争了。”

但老托马斯的乐观主义使他持有不同意见:“不!他不会的!他是一个非常真诚的人。”

小沃森对父亲的盲目乐观很不同意:“你怎么知道他不会?!”

老托马斯说:“德国商界的朋友向我保证说他们可以阻止希特勒。在大会的第三天,我还与希特勒进行了一次私下会谈。希特勒对我讲:不会有战争,没有国家希望打仗,也没有国家能够承受得起。”

小沃森知道父亲并没有看到事情的真相,他一直忙于商会的事,没有机会去实地考察一下。他心里虽然担心,但也不好再说什么。

在大会结束时,纳粹政府授予老托马斯一枚德国鹰十字勋章。这种勋章是德国刚刚设计出来的,专门颁发给那些对德意志帝国有贡献的尊贵的外国人。

小沃森在现场看到德国的经济部长斯哈科特亲手将勋章挂在爸爸的脖子上。

但是,1940年在希特勒占领了大部分欧洲之后,老托马斯知道受了他的愚弄,愤怒地将那枚勋章送回,并附有一段愤怒的话:

阁下:

1937年6月在柏林召开的国际商业大会上,我们讨论了世界和平与国际贸易。在那次大会上我被选为此组织的主席。您曾表示决不会再有战争,并说要致力于发展与他国的贸易。

几天后,您的代表斯哈科特以德国政府的名义授予我一枚德国鹰十字勋章,以表彰我为世界和平和世界贸易做出的努力。我是为此目的接收了这枚勋章,并向您表示过我将继续为这项事业的利益而合作。

就目前您的政府政策来看,已经违背了我曾为之奋斗和努力的目标,也违背了我接受这枚勋章的宗旨。因此,现在我将它归还于您。

您真诚的托马斯·J.沃森

7月3日,小沃森与父母告别。

第二天上午,与赫伯特在华沙踏上了开往远东的火车。23岁的小沃森感觉这一天就好像是他个人的独立日。

赫伯特的计划是先去莫斯科,从那里乘坐横跨西伯利亚的火车,一到中国东北就立即销售博览会的场地。当时,这里是日本人控制的。

在苏联边境换车时,警卫人员检查了他们所带的所有的东西。俄国革命到当时才20年,小沃森很想了解这一新的社会体制效果如何。当赫伯特在火车上打盹时,他却在思索这些问题:“为什么那些有思想的人不能探讨一下分配财富的理论?实际上美国的财富分配也不是完全公正的。妈妈总是告诉我们:‘你们的父亲努力工作,所以他获得了成功。’但是,我认为有些人工作同样像爸爸那样努力,却所获甚少。或许有些制度会更合理一些。”

小沃森这时开始相信共产主义一定有它的优点。

到达莫斯科后,苏联旅行社的国内部门派了一个人把小沃森他们接到莫斯科最好的宾馆大都饭店。

两天后,小沃森给爸爸写信说:“苏联是个可怕的地方。”他原以为父亲见到信后一定会说他胡说八道。但3天以后,他回了信,语气温和地说:

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我肯定你会发现苏联情况比起战前那一团糟来要好得多。更重要的是,你必须知道,每个国家都在寻找适合自己人民的最好的生活方式,在这些问题上,我们没有资格去对他们进行批评和建议。

小沃森明白了父亲的意思,也对父亲的为人之道深感敬佩。以后在苏联的几天,他再也没有说过分批评苏联政府的话。

苏联国内旅行社给他们安排了两天的彼得格勒之行。在那里,小沃森参观了俄国沙皇的皇宫,那里珍藏着大量艺术珍宝。

旅行社的人们带着他们乘坐大轿车参观了莫斯科郊外的一处带有明显社会主义特色的农场。它和美国普通的农场没多大差别,使小沃森深有感触的是他们的整洁、明亮的托儿所和这种看护孩子的方法。

在莫斯科时,赫伯特很多时间待在日本大使馆里计划东去旅行的下一步行动,却一点也不给小沃森安排事情,这让他感到奇怪。

一个星期之后,赫伯特告诉小沃森又有一个年龄和他相仿的小伙子要加入他们的行列,他是纽约著名投资银行家的侄子,叫彼得·纬尔。

小沃森问为什么他要来。

赫伯特说:“和你一样来做我的秘书。”

小沃森大为恼火:“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您并不需要两个秘书啊!”

再三追问下,赫伯特最后才说出实情:“彼得的旅费是他家人给提供的,你也如此。”

这对小沃森的自尊心是一个重重的打击,他感到又羞又恼。如果早知道是爸爸安排的,他决不会接受这项工作。他也很气愤赫伯特和父亲一起捉弄自己。但是,事已至此,小沃森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继续这次远东之旅。

在火车穿越西伯利亚期间,小沃森和彼得同在一个包厢。他们每天晚上玩西洋六子棋到深夜。当火车到达满洲里时,小沃森已输给他40美元。

火车开得很慢,停的站也很多。有很多时间,小沃森是在观望窗外的森林景色。宽广辽阔的原野无边无际,到处是一片片郁郁青青的松柏和白桦林。

小沃森看着窗外,心里幻想着:“如果这片阔大的土地能被允许开辟一条空中航线,它将可能是世界上利润最高的旅游路线:柏林至东京5日游。”

小沃森对西伯利亚人感到新奇。每当火车到达一个小站,他都要下去勘探一番,并在商店里讨价还价,买点东西。

跨过西伯利亚,就进入了中国东北,这里已被日本侵占。要到达东京,他们还需跨过朝鲜半岛,在釜山乘船过海。就在几天之后,日本发动了“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一些历史学家把它称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端。

小沃森到达东京后,住在帝国饭店。赫伯特神秘地不让小沃森和彼得拆看他的邮件,甚至连他的行踪也不告诉。但最后他终于将展览场地全部卖了出去。

通过这次日本之行,小沃森认识了许多日本的著名人物。其中有一个造纸厂商,名叫藤原,他邀请小沃森到他家去品茗,席间谈起了侵略中国一事,以及对日英和日美关系的影响。藤原坦率地说日本已不再害怕英国,因为它已日薄西山,而日本方蒸蒸日上。

赫伯特问道:“那么美国呢?”

藤原笑着说:“我们喜欢罗斯福总统的睦邻政策。”

小沃森过去总认为日本在很遥远的地方,但在东京他却不断地碰到熟悉的面孔。有一个刚从常春藤学生会出来的毕业生,他知道老托马斯,小沃森过去也认识他。甚至还有一位日本伯爵,当小沃森在哈恩学校上学时,他是普林斯顿大学最有名的花花公子。

这时,小沃森想把计划来个大的改动。彼得正在安排等东京的事办完之后,开始一次印度之行,小沃森决定和他一起去。他写信给父亲请求获得准许。

老托马斯马上就回信了:

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你不能考虑这趟旅行。公司规定秋天开学,你决不能例外。你自己的判断将告诉你与赫伯特先生如期返回。不要耽误了自己的前程,也不要让我失望。

小沃森还没有勇气去违背父亲的意志,至少不敢直接地顶撞他。于是,他只得留下来做事。当时,日本刚刚占领北京,小沃森请求赫伯特给他安排两个星期的正式的北京之行。

小沃森那时还没真正认识到北京已是交战地区。当赫伯特通知老托马斯时,他大发雷霆。可怜的赫伯特当了替罪羊。在东京火车站,小沃森看到站内挤满了士兵和送行的亲属,这更让他加深了对日本军国主义的认识。

去北京的路上用了5天时间。一踏上中国的土地,触目尽是战争的景象:车站房顶上端着机关枪的日本士兵,毁坏了的设备,倒塌的房屋,遍地的弹坑和战壕。

旅途的最后一段是从天津到北京。短短的上百千米路程火车竟开了整整一晚上。车厢内有那么多的外国人,一个连的日本士兵,一个藏族贵族和他的妻子、孩子,一位去北京会丈夫的美丽的白俄罗斯妇女。

到达北京后,小沃森住进了北京饭店,找到了在穿越西伯利亚的火车三等车厢里认识的英国姑娘。其中一位与美国使馆的一个海军陆战队军官住在一起。

可是战争对北京的上流社会尤其是对外国人并没有多少冲击,他们照样开着豪华的宴会,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小沃森也不例外,但他却感受到了战争的剧烈刺激。

小沃森从来没见过像北京这样的城市,它是个外国人享乐的地方。你无须花多少钱就可以过得很好。雇一个好的佣人每月只需10美元,包一个星期的黄包车才1.8美元。所有的东西比较起来都很便宜。因此,北京吸引了大批的外国人,其中几乎包括各个国家的社会渣滓。

北京饭店的顶层酒吧是夜晚人们最常去的地方,可以点一杯杜松子酒,坐在窗前静静地观赏城市西郊划破夜空的炮火。战争正在那里进行。

小沃森和彼得认识了一对名叫弗斯托克的兄弟。他们来自美国长岛,对北京很熟悉。

一天晚上,弗斯托克兄弟说:“我们应该到城外去亲眼看看战争的真实情形。”小沃森和彼得齐声叫好。

第二天一大早,他们雇了一辆汽车和一名司机,弄了一面大的美国国旗挂在车篷上,于是开车出发。他们考察的第一个地方是两个星期以前日本屠杀了200名中国人的埋葬场。只见路边一片新坟,尸体腐烂的气味扑面而来。

然后,小沃森又怂恿他们:“我们应该再到机场去看看。”

于是,他们驱车去飞机场。出乎意料,竟然畅通无阻地一直开到机场跑道旁边。他们看到日本执行任务刚刚返回的轰炸机。这些飞机又破又旧,都快老掉牙了。同时,小沃森也为飞行员们担心。因为机场被炸得到处是炮弹坑,飞机在降落时很危险。

小沃森一直喜欢飞机,他想给飞机照几张照片,于是拿着照相机走出了车外。但是,他马上听到身后“咔啦”一声,转身一看,一个日本哨兵把刚刚子弹上膛的机枪正对准了他的胸膛。

这可把他们4个吓坏了。小沃森赶快钻进汽车,灰溜溜地夹着尾巴回城去了。

在北京剩下的日子里,小沃森也没有心思再去看战场了,只是在商店里疯狂地购物。一个星期后,已经花光了身上的400美元,身边却多了两只装得满满的大箱子。他给妹妹买了古香古色的满族旗袍、绸缎浴衣,里子是用还没出生的羔羊毛做成的。另外还买了不计其数的翡翠、玉石和琉璃雕刻而成的工艺品。

离开北京时,小沃森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他从来没有这样强烈地向往和平。

此时,日本入侵上海遇到了挫折。沿途所见到的日本人个个神情紧张。在火车上,小沃森看到两个庄严肃穆的日本士兵。他们把一位捐躯疆场的将军的骨灰盒运送回国。

火车到达朝鲜边境时,一个日本官员坚持说小沃森的护照不合法,并要他交出100美元的罚金。

小沃森当然拒绝交钱:“你们怎么能这样做?我的护照根本没有问题。”

这时,那个官员大声喝道:“没什么好说的!来人!”马上闯进来两名士兵,将刺刀顶在小沃森的胸脯上。

小沃森又气又怕,只好立刻付了钱。一连几天他都在想这事,并感觉到:“这些混蛋看来是真想准备打仗。”他心中对日本人充满了仇恨。

小沃森也为美国和英国的做法感到羞耻,他们没有站在中国一边进行调解。在天津时,小沃森在港口里见到过美国的海军驱逐舰,它们是来接准备撤出北京的美国侨民。他当时也希望自己能跟着军舰一起走。

这是小沃森走向社会的真正第一步,而且如此强烈地让他看到了德国纳粹的冷酷无信、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