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公司进入电子时代
引领公司进入电子时代
1946年,新年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小沃森正式到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报到。为了表示这一崭新的人生开端,他特意穿上了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员工标志性的深色西服套装和白色的硬领衬衫,而且还打上了领带。
回到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小沃森的目标当然是奔着最高职务,并希望有一天能取代父亲的位置。但是,老托马斯早在去年9月就将原来的二把手弗雷德·尼克尔换成了一位精明强干、冲劲十足的新人查利·柯克,担任执行副总裁。这让小沃森吃了一惊。
查利·柯克只有41岁,他与老托马斯一样出身于贫苦家庭,也是凭销售起家,进入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后先是做分部经理;战争爆发后,父亲将他派往恩迪科特,在那里主持一个成功地迅速发展的工厂。他一步步取得老托马斯的信任,最终顶替了尼克尔的位置。查利干起活来废寝忘食,咄咄逼人可又极受手下人的欢迎。
不仅如此,小沃森还发现,好多原来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老员工都不在了,换成了新面孔。
小沃森由父亲带着去查利的办公室,把他介绍给查利,并说:“你的工作就是做查利的助手。”
小沃森对父亲这种安排很不舒服,他本来估计父亲会给他安排一个经理或者其他领导职务,不料却仅仅是做一名“助手”。
小沃森过了好几天才调整好思绪。他知道这并不像听上去那样令人扫兴,因为“助手”这个头衔在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有着特殊含义,他想起了父亲经常说的:“经理应将自己视为雇员的‘助手’,而不是他们的老板。”
到第二个周末,小沃森就弄清楚了,父亲与查利的关系非同一般。在那天开会时,老托马斯招呼查利过去同他一道坐在后排,两个人头凑到一起,用手挡着轻声交谈。
自从小沃森进入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后,查利对他很好,不遗余力地教他熟悉业务。当小沃森来到查利办公室报到时,查利热情地拖过一把椅子来,放在办公桌前,对小沃森说:“我在工作时没有时间解释我所做的一切,但你就坐在这儿,只需看着就会明白了。”
就这样,一连几个月,小沃森每天坐在那里,看着查利工作,出去开会时他也跟着一道前往,一起参加各种活动,一起研究问题,可以说形影不离。
小沃森看到查利所做的一切,慢慢也学会了如何决策。因为查利极擅长迅速决断,而且多数决定都是正确的。如果有了这样的经验和敏锐的直感,就能迅速作出决策。
小沃森在查利身边观察着,他发现,查利也知道什么时候不该仓促行事,尤其是一件事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危及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声誉或者招致诉讼纠纷的时候。
小沃森感到,他从未见过像查利这样令人赞叹不已的工作者,这使小沃森比在公司任何地方都能更好地全面了解公司的各个方面。直至此时,他才感受到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当时,国际商用机器公司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战争结束了,不再需要那么多的军工厂,而那些战时入伍、战后返回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员工就有失业的危险。
老托马斯不打算使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规模缩小到战前水平。那样就得解雇新雇员,卖掉他的新工厂,对许多新近复员的老兵关上大门,而他总感到对那些老兵有着不容推卸的义务。
更麻烦的是,那些战争中租赁给军队的机器,战争一结束就会退回来,这无疑也将大大影响公司的收入。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不得不想方设法使销售额达到相当于战前的3倍。这也让一贯乐观的老托马斯忧心忡忡。
早在1944年一次会议上,老托马斯就考虑说:“假设欧洲的战争在3个月内结束,我们能拿到哪些现在没有的订单?”工程师们举出正在开发的机器的名称,但没有哪件开辟出了新的领域。
老托马斯说:“我必须寻找新的生意,不然的话,谈论让所有雇员全时工作是没有用处的。说着容易做起来难,昨天晚上因为考虑我们该怎么办,我好长时间睡不着觉。从现在起,所有工程师必须加快进度。”
按这种情况看,除非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能够找到大批的新客户,否则库房里将堆满不再挣钱的旧机器,而工厂也将无事可做。面对可能出现的灾难,老托马斯首先想到要雇用更多的推销员。而小沃森回到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时父亲向他建议要做的正是这件事。
小沃森决心尽全力帮助父亲,使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在每个州首府都建立一个办事处,包括查利在内的每一个人都在竭尽全力地尽快扩大销售网。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国际商用机器公司不仅没有在战后受到冲击,反而收到了潮水般涌来的订单,战后萧条并未出现。小沃森分析原因:战争期间受到抑制的消费品如汽车、住房、家用电器和服装等的需求量大幅增加,使美国经济一片繁荣。
这种情况,反过来又推动了相关的服务行业如银行、保险和零售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他们正是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最大的顾客源。
突然之间,这些行业记账和数据统计的需要迅速增加。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机器卖得很火,必须加快速度努力才能赶上需求。这时,查利每天要工作16小时。
3月的一天,小沃森第一次同查利一道出差,他们去拜访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实验室,人们叫它“埃尼阿克”。
这是一台最早期的计算机,外形庞大、原始,用于解决科学问题。那台机器刚刚投入使用,它的发明者是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的约翰·莫齐利教授和他的学生普雷斯波·埃克特。他们经过3年的研制,用电子线路取代制表机中采用的那类电机继电器,从而实现了重大突破。这也使他们名声远扬。
老托马斯在战争后期听说了埃克特和莫齐利的事,当时,海军要求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提供打孔设备,来协助“埃尼阿克”输出输入数据。当时对它飞速运算的能力有许多宣传,使查利感到好奇,他想去看看。
另外,埃克特和莫齐利正在谈论申请专利。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律师担心,如果电子计算机计划取得进展,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可能要支付大笔专利使用费。
实验室是在莫尔学院的一间大地下室里。小沃森一走进去,就感觉到了扑面而来的滚滚热浪。他不由疑惑:“这才3月份,怎么会如此热呢?”
于是小沃森问埃克特:“为何会这么热?”
彬彬有礼的埃克特解释说:“因为这间屋里有18000只真空电子管、70000个电阻和10000个电容。实验室里没有空调。”
小沃森看着机器感叹说:“它可真是个庞然大物啊!”
埃克特也说:“是啊,这家伙足足有30吨重,几乎占满了整个实验室。”
小沃森又问:“那机器在干什么?”
埃克特说:“计算弹道轨迹。”
他为了解释清楚,就坐下来,拿出一支铅笔和一张纸,画出炮弹在空中运行的曲线。他解释说:“你看,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大炮,必须计算出炮弹在飞行过程中每一瞬间的位置。这要进行大量的计算,而‘埃尼阿克’很快就能完成。”
小沃森追问道:“那到底有多快?”
埃克特想了一下说:“实际上比炮弹飞行的时间还要短。它用两小时解决的问题,一个物理学家需要100年。”
这真令小沃森惊讶不已,但他说:“但我想,如果作为商品,它恐怕还没有市场。”
埃克特却告诉小沃森:“不,计算机是未来的浪潮。我和莫齐利将为‘埃尼阿克’申请专利并投入商业。”
小沃森说:“你们的主意很不错,但是你们的钱很快就会花光。为客户生产这些东西是很费钱的。”
在从费城回纽约的火车上,小沃森问查利说:“你觉得‘埃尼阿克’这东西怎么样?”
查利说出了与小沃森一样的想法,他说:“那东西虽然速度很快,但是太笨重、太昂贵了,而且用了那么多的电子管、电阻和电容,运行的稳定性和质量就很值得考虑。谁会去冒这个风险呢?我们永远不会利用这样的东西。”
几个星期之后,小沃森和父亲在公司总部转悠。在大楼的一处,小沃森无意中看到门上挂着“专利开发”的牌子。里面,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一名工程师将高速打孔机接到一个一米高、带黑色金属盖的盒子上,它看上去像个行李箱。
小沃森问道:“这是干什么用的?”
工程师说:“用电子管做乘法。”
那机器在列工资单:工资乘上工作时数,减去社会福利、退休和医疗等项扣除,最后是每个工人的实发数。
小沃森看着机器工作,并问:“它算得快吗?”
那位工程师说:“干得极快,计算时间只有打孔机打出一页所需时间的1/10。那箱子9/10的时间在等待打孔机,因为电子部分运行极快,而机械部分极慢。”
这事给了小沃森当头棒喝,因为乘数器看上去并不复杂。
父子俩离开屋子,小沃森说:“那东西真神,用管子做乘法得出结果。爸爸,我们应该把这东西推上市场!即使只能卖上几台,但我们也可以宣传说,我们有世界上第一台商用电子计算器。”
老托马斯立即指示加紧这种机器的研发。
那年9月,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在《纽约时报》上做了一整版的广告,宣布被称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603电子乘法器”的机器诞生。
电子是一个新兴领域,电子产品也是人们眼中的时髦货,而且它比埃尼阿克的体积要小得多,使用起来也更为方便,所以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
603机迅速风行起来。原本只是希望能租出几台,使广告费不白花就不错了,然而大客户却急于涉足电子器具,结果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售出了上百台。这种成绩出乎了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全体人员的意料。
一年后,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继续改进,生产出了换代产品国际商用机器公司604型,使机器不仅会乘还会除。而用机械手段做除法,成本高得令人望而却步。到这时,电子计算器变得真正有用了。604机卖出了几千台。
从此,小沃森引领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正式由机械领域转入电子领域,国际商用机器公司也进入了电子计算机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