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摇滚电吉他

第八章 摇滚电吉他

第一节 电吉他概述

电吉他由于被广泛地应用于摇滚乐里,所以也称之为摇滚吉他。电吉他顾名思义是需要接“电”的,此处的电是指电吉他本身没有音箱,它需要电子拾音器来接受声音。其实拾音器就类似我们用的麦克风。

电吉他与其他吉他最大区别是没有共鸣音箱,它采用电学原理发声,通过扩音器把声波信号放大。而且电吉他往往接很多声音效果器配合适用,例如重金属、变形、合唱等来制造“惊天动地”的效果!

电吉他现在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现代流行音乐中,你几乎会在任何一首最流行的歌曲里找到它的影子。

选用电吉他,首先,你要明确你想要的吉他音色种类,适用的音乐风格,琴体、琴颈的木质及外形颜色。下面我们就详细介绍一下这几个方面的知识。

一、类似FENDER配置的电吉他

1.音色

由于这样的电吉他主要以单拾音器为主,琴体较薄并且大多数吉他手用008或009号的琴弦,所以它发出的音色较清脆明亮并且很结实,它的音色是过去和现在许多吉他手所追求的理想音色之一。在音色表达方面,它能在你弹奏轻柔的和弦音时发出柔和的并且是枫木指板所特有的声音,同时它也能在你做FUNK及REGGAE等音乐时把你想要的击拉弦或扫弦的轻重力度表现得非常充分(特殊的音乐类型除外)。但是由于它是单拾音器且生产时间较早,所以它的噪音较大,尤其是在连接电子效果器后噪音会很明显(改进制造的型号除外)。

2.音乐风格

较适合于流行(Pop)、放克(Funk)、雷鬼(Reggae)、乡村(Conutry)、布鲁斯(Blues)音乐等风格,如果你是喜欢这种音乐的乐手,它将是你的最佳首选的类型。

3.木质

这种吉他一般都是椴木琴体、枫木琴颈、黑檀木指板或枫木指板,琴体较薄。

4.外型

标准FENDER型(特殊类型除外,另有别的品牌仿制的)。

5.与其他品牌吉他类别分析

不管是什么品牌的吉他几乎都有效仿FENDER吉他的型号(比如使用单拾音器、效仿改进的琴体等),不同的只是另外的品牌在外观和字样上不同于FENDER而已,但主要目的都是追求像FENDER一样的效果。

二、类似GIBSON的电吉他

1.音色

由于这类电吉他以双拾音器为主,琴体较厚并且大多数吉他手用0*10的琴弦,所以它的声音较硬并且浑厚结实。这类吉他也是吉他手不可缺少的吉他类型之一。在音色表达方面,由于这种吉他具有较硬且浑厚的声音特点,所以它在爵士乐、布鲁斯及硬摇滚等音乐中的表现力是可想而知的,同时它的空琴音色还具有与众不同的忧伤与含蓄的感觉。由于这种吉他一般都是使用双拾音器,所以它声音较大并且噪音也较小。

2.音乐风格

它较适合爵士乐、布鲁斯、硬摇滚等。所以如果你是喜欢这种音乐的乐手它将是你的首选类型。

3.木质

一般琴体都是桃花心木,琴颈是枫木,指板是黑檀木,琴体较厚。

4.外型

标准GIBSON型(特殊制造除外,另外有别的品牌仿制的)。

5.与其他品牌吉他类别分析

其他品牌都有模仿GIBSON的型号(比如双拾音器、固定琴桥、效仿改进的琴体等)。其他包括很多现在流行的双单双拾音器的吉他其主要就是模仿GIBSON双拾音器声音大噪音小且浑厚的特点。

三、改进后的现代吉他

1.音色

这种吉他不光在外形上多样化,它们还在拾音器的排列,摇把的更新和音色富于变化上都有很大的突破(比如JACKSON、YAMAHA、FERNANDES、IBANEZ等都是这种类型),拾音器安排:有双单双、双双、单单双、双双双、单单单等方式。不过它们所追求的音色都以FENDER或GIBSON的音色为标准,如果不一样也只是拾音器排列上的区别。

2.音乐风格

制造历史较短比较符合潮流,所以它们生产的适合各种类型的产品较多,不过挑吉他还是建议遵循前面介绍的基本原则。

3.木质

所有品牌基本没有变化。

4.外型

基本都效仿FENDER和GIBSON的原形,只是在此基础上有改进而已。

5.与其他品牌吉他类别分析

这种类型的吉他大多加装了“FLOYD ROSE”授权生产的有弦锁微调的改进型或其他没有弦锁的摇把品牌,其特点在大幅度颤音时不容易跑弦,并可做多种吉他技巧上的效果(但由于美国复古音乐风潮,现在已不流行这样的吉他了)。

第二节 摇把的使用

电吉他除了在乐队里起着领奏伴奏的作用外,还有很多特殊功能,这些特殊功能有很多都是利用摇把来做的,摇把多用来模拟各种自然声响。

1.模拟摩托车启动声首先选择一种失真加压缩效果的音色,再开始弹响第六弦。同时注意把其他弦的音止住。然后把摇把尽量下压,再慢慢上提,每次提的时候要注意速度比压的时候要慢点,当提到一定高度的时候迅速下压。在摇把上提的同时,左手从低把位向高把位滑动,不能一次滑到底,要注意和摇把配合好。反复几次,摩托车就开走了,(开走时声音要渐弱)。练习的时候多注意用耳朵听,找到摩托车启动时的感觉,这种模拟声仿真度极高。

2.马叫声

马叫声是摇把和匹克(拨片)泛音结合在一起产生的。选择好一种明亮的失真音色,匹克泛音最好在①、②、③弦上做,左手最好在十二品以后。泛音出来的同时配合左手的推弦,同时摇把上提,上提到一定程度后,再上下快速摇动,发出颤音,然后摇把稍稍松点。同时注意颤音不要停,摇把的振动频率不要变,这样就得到了马叫的声音,其仿真度很高。

3.马蹄声

这是靠点弦获得的一种效果。用的还是失真音色,但音要厚一点。点弦可以在一、二弦交替,同时用右手小臂将一、二弦盖住,使点弦发出闷音,注意要自己体会马蹄的节奏。

4.海鸥声

模仿海鸥叫声是用左手无名指按住一弦十五品,右手匹克(拨片)在前组拾音器处拨弦,同时左手无名指向琴颈方向下滑,并迅速离弦,适度加入延时效果。注意右手的力度由强到弱,使叫声产生缥缈的效果。其效果相当迷人,不亚于效果器!

5.制作大三弦音色

制作大三弦音色是将拾音器开关打到前拾音器的位置,使本音色处于浑厚状态,右手手掌靠在琴桥上,匹克(拨片)拨弦,注意手掌不能越过琴桥,否则音准会发生偏高,同时适度加入延时。

6.钟声

钟声效果需要做一个深度延时的效果。左手食指在第七品处将三、四弦相交叉迭起,右手匹克(拨片)拨四弦,效果就出来了。熟悉以后同时用左手无名指将五、六弦交叉迭起再做一个钟声效果,这时匹克交替拨四五弦。

7.雨点声

雨点声也是用深度延时。左手横按于第五品(DM和弦),演奏分解和弦。在演奏到弱拍的时候左手迅速松开,但不要离开弦(即消音),这时右手拨出的声音就类似于雨点声。

第三节 实体电吉他各部分对音色的影响

1.琴桥

琴桥是音色链中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它连接琴弦与琴体,决定了琴弦的振动有多少能够传递给琴体。固定琴桥(没有摇把的)相对颤音,琴桥与琴体接触面积更大,能让更多的振动直接传导给琴体,固定琴桥的吉他常常听起来比与之相似但是用颤音琴桥的吉他音色更深沉,更直接。

颤音琴桥一般是通过打入或旋入琴体的螺丝等与琴体连接,这意味着琴弦振动只能通过相当小的接触传导给琴体。双摇琴的琴弦拉力使琴桥活动部分通过两个刀口顶住两个高度调节螺丝,两个刀口是传导振动的唯一途径。Dan Smith说:“把单摇琴桥换成双摇的会影响吉他的音色。把弦锁住改变了拉力,吉他的呼吸变了,对音色就有影响。”当双摇颤音系统推出时,一些修琴师给许多标准型吉他更换了这类琴桥。不幸的是,许多乐器由此音色变得很薄,因为原有的木材与拾音器并不是针对颤音系统设计的。现在,吉他制造者会很小心的考虑木材与拾音器的搭配来给双摇颤音系统更好的音色平衡。

琴桥金属材料的成分对吉他音色也有细微影响。一个铸造镀锌的琴桥——把熔化的金属倒入模具中制作而成——听起来跟用一块实心钢冲压而成的琴桥明显不同。Sadowsky说:“它们确实会产生能够听出来的明显不同,一般来说,冲压的琴桥音色更好。”现在黄铜被认为是琴桥材料的最佳选择。

在颤音琴桥平板的下面一般会有一个被称为惯性阻尼块的金属块,它在琴弦振动传导给琴体之前会对振动特性有过滤作用。

琴弦对saddle(颤音琴桥与琴弦接触的那个可以调整高度或音准的小金属块)的压力对音色与延音同样有影响——压力越大,延音越长。Wilkinson说:“不同的连接方法会产生不同的压力,锁弦(倒装弦)琴桥压力略小,琴弦穿过琴体或其他正装弦的方式压力更大。”

2.总长度

是指从琴枕到琴桥的琴弦总长度。两种通用的长度是24 3/4英寸(Gibson类型)和25 1/5英寸(Fender类型)。吉他手常常是习惯了一种长度就不会去弹其他长度的琴。在决定品丝间距之外,总长度对吉他的总体音色有影响。一般来说后者比前者音色更明亮、清晰。24 3/4寸长度的类型声音紧凑,冲击感与温暖感更强。Tom Anderson说:“如果你需要干净的低频低端与钟声般的高音音符,25 1/2英寸长度是唯一选择。在长度大的吉他上音符更精确。”

根据其他乐手和琴师的意见,24 3/4英寸长度的吉他中频更有力。McGuire指出:“我更喜欢25 1/2英寸长度吉他,但是24 3/4英寸长度的吉他也有其优势。”音符发音更快,给演奏者一种清晰、干脆的音色。

少数制造商也制造长度在22英寸~24 1/2英寸之间的专业水平的吉他。短颈吉他品丝距离更短,对一些吉他手来说更舒服,并且它们的音色中频更丰满。至少还有一个用25英寸长度的制造者Paul Reed Smith说:“我根据手感选择。它听起来不错,并且会让习惯了24 3/4或者25 1/2英寸长度的吉他手感到舒适。”

传统的25 1/2英寸长度的吉他琴颈与琴体是螺丝连接,而24 3/4英寸的是固定连接,不过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了各种混血类型,界限模糊。

3.拾音器

众所周知,拾音器是音色链中最抢眼的明星。除了琴弦本身的振动,拾音器是最明显的关系到电吉他音色的部分。得益于拾音器外形规格的标准化设计,更换一个令人兴奋的拾音器是很简单的工作。

拾音器的类型和结构多种多样。有双排双线圈、单排堆叠双线圈或者单线圈等多种结构,它们的输出功率与音色特性更是千变万化。DiMarzio说:“拾音器是电吉他上对音色影响最多样化的部件。没有任何一个拾音器的设计是为了得到平坦的频响,它们的设计意图是把原本的声音表现出来并且进行润色。你不能通过换琴桥把输出功率增加一倍或者提升400赫兹频段,但是通过更换拾音器可以做到。”

但是传递给拾音器的声学音色信息也很关键。DiMarzio的Steve Blucher说:“一些吉他手认为是拾音器创造了音色,我认为拾音器只能放大已有的声音音色。拾音器应该用来输出乐器本身的声音品质,而不是更正或者过分影响吉他自身的音色特征。”

物理结构和电气指标是直接影响拾音器音色的因素。Duncan Research的Seymour Duncan说:“一个拾音器的音色由它的结构决定,绕线粗细、圈数、绕法都有影响。磁芯结构和形状、大小、材料同样关系到拾音器音色。”线圈绕法也有很大不同,设计师Rick Turner说:“线圈匝数越多,输出功率越大。然而这些功率增益不是没有代价的,由于电阻的增加,频率响应会有损失。”

并排双线圈(普通说的双线圈)拾音器感应的琴弦振动区域是典型的单线圈拾音器的2倍。双线圈拾音器的输出功率常常比单线圈的高得多。双线圈拾音器这两个特征的结合使得它的音色更丰满,拾取的泛音成分更多。单线圈拾音器感应的琴弦振动区域比较短,导致音色明亮——基音频率与高倍频泛音较强——输出功率中等。最近单线圈与双线圈技术的结合导致了混合型拾音器的诞生。这些混合型拾音器中,单线圈尺寸的产品可以有双线圈的高输出特性,而双线圈尺寸的产品也可以听起来有单线圈的感觉,这些特性是以前从未有过的。

主动式拾音器的出现带来了另一种选择。内置电池供电的前级放大器形成了拾音器的音色并且降低了噪音。与传统被动式设计的拾音器相比,主动式拾音器频宽有所扩展,同时降噪能力有很大提高。你可以选择各种输出音色的组合。主动式拾音器提供了出色的保真度,但仍有许多人喜欢被动式拾音器的低保真度感觉。

为了得到更长的延音,乐手常常会把吉他原配的拾音器更换成输出功率更高的型号。但是输出更高的拾音器一定能增加延音吗?Steve Blucher说:“当琴弦停止振动,延音就会停止,拾音器就没有了可以放大的声音。”高输出的拾音器可能使功率放大器过载,这样便在功率放大器内部对声音信号产生了压缩作用。过载对音色有不利影响,同时并不会对音符的延长起作用。如果你对此感到怀疑,把音箱放在一个房间,在另一个房间弹一个长音,当吉他声音停止时,另一个房间内的音箱的声音也会同时停止。现在坐在正对着音箱的地方弹,音箱的声音会与琴弦共振,使音符响更长的时间,也就是说琴弦与音箱之间有了共振感应,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拾音器的灵敏度才构成影响因素。

拾音器拾取琴弦振动的区域直接影响了泛音成分。每个制造者选择的拾音器安装位置都不尽相同,要了解这种不同位置的音色差别很容易,只要把拾音器选择放在不同的位置,音色就会有明显不同。

拾音器外壳同样对音色有影响。Chandler Industries的Paul Chander说:“外壳构成了共鸣腔,由此可以放大声音或者导致拾音放大。电吉他的琴颈拾音器那种中频音色跟它的金属腔有很大关系。”拾音器的安装方式同样会对音色有影响,有些吉他是用螺丝固定到琴体上,而有些是固定在护板等托架上。无论如何安装,拾音器必须安装稳妥以避免不良共振或尖叫声。

4.电路

20世纪70年代见证了吉他内部电路的发展,产生了各种前级增益、3段内置式均衡器以及花样繁多的小开关等,随着80年代的到来,大多数吉他手都把注意力放在了两三种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音色,市场主流则渐渐回归了简单的被动式电路控制的设计思路。今天的主动式电路则更为精巧有效,它们可以净化信号,增加增益和音色控制等。

如果你有传统的高阻抗被动式拾音器,你可以用音色旋钮的电容做个试验。Dan Erlewine解释道:“电容的作用是滤除或去掉信号中的高频成分。大多数单线圈拾音器用0.05微法电容(电容值越大,高频衰减越多)。更换不同容量的电容可以改变你的吉他的音色而不会有任何危害,因为你可以随时换回去。”

分频器常常是音色链中被遗忘的角色,它是信号离开之前的最后一站。一般来说,双线圈与单线圈拾音器分别对应500千欧姆与250千欧姆的音量控制旋钮。如果吉他只使用单线圈或者双线圈其中之一,根据常规选择是最简单的办法。但是现在的许多乐器都是同时使用它们的,使得设计者不得不重新考虑他们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音量旋钮是音色滤波器,衰减多少高频延展是决定选择500千欧姆或者250千欧姆旋钮的原因。Seymour Duncan说:“无论是单线圈还是双线圈拾音器,我都喜欢用250千欧姆的音量旋钮,500千欧姆无法对高频延展做足够的衰减;它们听起来太亮太硬。用欧姆表测量一下阻值是否是正好250千欧姆,大多数旋钮允许的公差是200千欧姆到300千欧姆。阻值越高,高频衰减越少。”其他观点则提倡在任何混合拾音器配置中使用500千欧姆的,他们指出500千欧姆是最适合双线圈拾音器的阻值,而单线圈拾音器只会受到微弱的影响。如果要了解不同音量与音色控制旋钮对音色的影响,你仅仅需要几块钱,基本的焊接技巧和一点耐心。

5.琴弦

更换琴弦是修正你的吉他音色的最省钱的办法,而且可能得到最好的结果。音符来自琴弦的振动,所以如果想得到不同的音色,选择琴弦是第一步。

琴弦外包裹绕丝(4、5、6弦)的材料有多种成分。由于每种绕丝金属材料的频率响应特性不同,绕丝的金属成分决定了琴弦的音色。D'Addario的Don Dawson说:“电吉他弦绕丝有3种基本类型:纯镍、钢镀镍和不锈钢,纯镍是这三种里音色最温暖的。镀镍是音色比较明亮的,是大多数摇滚吉他手的选择。如果你想要非常明亮的音色,试试不锈钢绕丝的琴弦,它的高音很宽。”

虽然圆形绕丝是绝对主流的实心琴琴弦的选择,但其他绕法还是存在的。带状平绕丝是爵士乐吉他手喜欢的绕法,泛音成分少,音色圆润成熟。半圆(半平)绕丝方法结合了明亮音色与平滑手感,它们有两种绕法:一种是压出一个平面,一种是磨出一个平面。

事实上所有无绕丝琴弦(电琴1、2、3弦)都是用镀锡高碳钢制成,它们相对绕丝琴弦其音色成分更简单。影响无绕丝琴弦音色的一个因素是弦尾部金属环附近的松紧。缠绕得太松会影响延音。

琴弦直径对音色影响很大。粗弦有更大的重量、张力和磁性感应。粗弦音色更厚,声音更大。Gary Brawer说:“质量更大的琴弦振动更充分,对音色有一些影响。”尝试各种不同牌子、粗细和不同类型的琴弦是花费不多而得到更好音色的好办法。Tim Shaw说:“花点钱尝试不同的琴弦,你可以更好地了解你的吉他的音色。更换不同类型、不同粗细的琴弦对音色有立竿见影的影响。”

琴弦高度是另一个影响音色的因素。Paul Chandler说:“琴弦越高,总体音色越好。你弹过琴枕相当高的Dobro吗?它音量大的原因部分来自于琴弦很高。琴桥处的角度增加了,拉力同时变大。琴弦高给你一种布鲁斯味道的延音出色的音色。音符更容易反馈,不需要太多功率来得到延音。”

就每个部分对音色的作用做出确切的描述是很困难的,因为实心琴各个部分构成了一个整体系统。了解每个部分对音色的作用可以让你通过选择或者修改一件乐器来得到你想要的那种难以捉摸的音色。记住,得到黄金般的音色不是寻找“完美”的乐器那么简单。Roger Sadowsky说得很贴切:“关键在双手和灵魂,不是乐器。”

第四节 有关电吉他线的常识

在电吉他、效果器和音箱这三大件上花费上万元对吉他手来说是顺理成章的,但是花上百元买条吉他线就不太容易让人接受。高档吉他线有没有选择的必要呢?

许多效果器和音箱的固有噪音是非常低的,但是我们也常常听到对它们的噪音问题的抱怨,有些是对噪音大小的判断标准问题,大多数则是因为使用了质量太差的吉他线造成的。

对吉他线的本身是结构完整的天线,所以常常会受到来自舞台灯光、变压器和其他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的干扰,产生噪音信号。这种电磁辐射噪音用网状屏蔽层即可解决,使用网状屏蔽层也是对吉他线品质的最低要求。检查屏蔽质量很简单,把吉他线拉直放到显示器前方即可,好的吉他线不应该有任何噪音强度变化。

理论上,屏蔽层的材料与密度对屏蔽效果没有太大影响,但是实际上吉他线是常常被踩塌或弯折的,在被踩踏或弯折的地方会有局部的电容变化,产生噪音,所以要求一定的密度与强度非常必要。吉他线外层塑料、尼龙或橡胶保护层与内部屏蔽网、信号线之间不应该有任何空隙,用手弯折时,屏蔽层不应有明显的编织密度变化。

对吉他线外在强度也有一定要求,线质太软会很容易缠绕在一起或者产生硬弯折,使用很麻烦,同时也影响音色。外保护层材料用黑色软橡胶的吉他线很容易变脏,强度也太差,一般高档的吉他线不会用这种材料。尼龙外层的吉他线是最理想的,不会老化变硬,而且一般会有多种颜色可以选择,便于区分。

噪音很低的吉他线很容易找到,但是仅仅做到了低噪音的吉他线还不算是合格的,还必须要求音色好。

吉他线对音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吉他线的电容差别上。吉他线的电容和长度增加,则高频衰减度增加。如果电容值太高或者吉他线太长,高频传导速度会明显慢于低频,产生相位漂移现象,音色的清晰度和凝聚感会大打折扣。

电容对音色的影响在使用高输出阻抗的被动式拾音器和高输入阻抗的音箱时最为严重,例如传统的Fender琴接入电子管放大音箱的搭配。如果你的效果器输出阻抗低,那么在效果器与音箱或调音台之间的连线的电容问题则对音色影响很轻微。

具体到舞台使用上,如果你脚下是个音箱模拟器或带有音箱模拟功能的合成效果器,输出标准信号给调音台,那么你的吉他与效果器之间的连线必须是高质量的,效果器与调音台之间用屏蔽质量好的中档线即可。如果你脚下是几个单元效果器,效果器连接身后的一排音箱,那么从吉他到效果器和从效果器到音箱的连线都要用高质量线。

如果你的效果器(例如Sans Amp GT2)的旁路功能是真正的旁路(也就是踩下旁路开关后输入/输出接口之间直接相连),并且你要用到旁路/非旁路两种状态下的音色,那么也应该用高质量的连接线。

如果你演奏的音量很大,回授音也可能由吉他线产生。吉他线内层信号线与屏蔽层之间的绝缘性能良好可以有效避免这一问题。

连接电吉他的设备的输入信号规格大约为10分贝/250毫伏/1兆欧(下文中称为G信号),任何效果器或音箱的吉他输入接口都是以这个规格设计的。因此,不管如何串接,所有设备的吉他输入口都应该得到相当于G信号强度的信号。在串接单个效果器时,每个单元的输出增益(即音量)都应该尽量接近G信号强度,避免使下一个效果器超载。

单个效果器不应该直接连接调音台、录音卡座一般音频信号(下文中称为S信号)输入设备。如果需要这样连接,应该用连接器匹配信号到S信号强度。一般合成效果器都有专用的输出接口用于连接需要G信号或S信号输入的设备。例如,AX1500g有1/4英寸接口用于连接吉他音箱,有耳机插孔可以用来连接调音台等;Zoom 707可以设定输出接口用于连接的设备类型。具体操作请参考效果器的说明书。也有些特殊情况。例如Digitech的X系列单个效果器内置有音箱模拟功能,并且有S信号输出接口用于连接调音台或录音卡座。一般这类特殊设备都在包装上有明显的说明。

机架式效果器大多同时有G信号和S信号输入接口,合格的音响师会给你选择正确的接口。

有些吉他音箱有高阻抗/低阻抗两个输入接口,一般高阻抗用于连接吉他,低阻抗连接效果器。高档音箱和有些合成效果器有“Effects loop”功能(就是send和return两个接口),一般设计为外接G信号强度的效果器。调音台上的“Effects Loop”功能则一般是为S信号强度设计的。不过也不绝对,注意参考说明书的相应介绍。

如果效果器距离调音台太远,最好用效果器的平衡式1/4英寸输出或平衡式卡侬接头输出,可以有效避免信号衰减和噪音。太长的卡侬接头连接线不容易买到,可以在买效果器时要求定做。如果没有平衡输出类型的接口,应该在距离吉他手较近的地方用合成效果器等设备提升信号后再远距离传输。例如,用合成效果器,吉他手距离调音台15米,应该用3米线连接吉他与合成效果器,12米连接效果器与调音台。

同样是15米距离,如果用单个效果器,吉他与效果器、效果器与吉他音箱之间都应该用3米线,如果吉他音箱音量不够,应该用话筒给吉他音箱拾音后接入调音台,不能把吉他音箱放在离单个效果器太远的地方。

第五节 电脑音乐创作的特殊要求

电脑音乐创作的特殊要求包括以下3点:

1.空间——立体感

电脑音乐创作的任务已经不仅仅是交出几页总谱纸,而是要完成最终的音乐音响,因此,要建立“三维”的观念。纵,即高低,这是传统作曲家在总谱纸上必须考虑和安排、而由指挥家和演奏家在演奏的过程中调整和完成的;横,即左右,就是声像的关系,在传统音乐中不是很重要,一般由乐队的常规座位设置所决定,较少刻意安排,更少在音乐过程中着意变化;深,即前后,在传统音乐中基本上不予考虑,原则上是独奏、独唱在最前面,基本上没有变化。

而在电脑音乐中,尤其是所谓“高保真”、“环绕声”的立体声技术高度发展以来,这“三维”都是必须要认真考虑和充分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段,这就是“空间-立体感”。好的电脑音乐,要有声像的疏密、对比和运动,要有宽度、高度和厚度,不能干瘪地挤成一堆。

2.清晰

由于电脑音乐完全依靠电声乐器,电脑音乐的最终结果本质上是一种音乐音响,也就是说电子音响技术深深地介入了电脑音乐创作过程,所以“清晰”的要求更加重要。电脑音乐的“清晰”包括:

①配器功能的清晰;

②声部和音色细节的清晰;

③织体的相对独立性和可分辨性。

其中最重要的是配器功能的清晰。输入的每一个声部,究竟是主旋律、副旋律还是低音、和声,必须非常清楚,这是基础。

3.均衡

(1)配器功能的均衡:

即主旋律、和声、低音、副旋律和打击乐相互之间的音量均衡。与传统乐队不同,电脑音乐的均衡完全是人为控制的,单旋律的几个音完全可以处理得比10个音的和弦声部更响。既然人为控制的能力大大加强了,那么人为控制所能造成的音响混乱也就更加严重了。所以,不像传统配器能有一个自然的大致比例关系,要从听觉出发,寻求各功能相互之间的动态均衡。只要能建立明晰的配器功能观念,这一点不难做到。

(2)空间——立体感的均衡:

电脑音乐空间——立体感的均衡,必须建立在“三维”观念的基础上。其中的关键是声像。简单地说,一是要把各声轨的声像摆开;二是要有意识地把声像作为增强配器功能对比的一种手段,也就是说,基本的声像分配主要是依照配器功能而不是依照乐器种类;三是要谨慎使用非常规的混响之类的音响效果,如果使用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更要有节制。

电脑音乐创作要特别注意运用以下几个不同于传统音乐创作的特殊原则。

1.音色分离

传统交响乐队的乐器一般分为四个“功能组”,即木管组、铜管组、弓弦乐器组和打击乐组,除打击乐组外,每个功能组再按乐器的音高排列。民族管弦乐队的分组一般是弹拨组、管乐组、弦乐组和打击乐组。但是在以合成器音色构成的电子乐队里,套用这样的分组就不一定合适了。由于电子乐器的特殊音色和构成原理,需要建立一种电脑音乐音色分类的新观念,不管它的音色类似传统乐队的管乐、弦乐、打击乐或是乐器中从来没有的特殊音色,都要按照以下的分类:

①覆盖性音色(例如多数管乐器,弦乐中低音区等厚重的音色);

②点描性音色(例如钢片琴、钢琴之类的“玲珑剔透”的音色);

③透明性音色(例如弦乐高音区等“稀薄”、“朦胧”的音色)。

这样三种音色划分对于电脑音乐编配有着特殊意义,有助于实现上一节提到的电脑音乐配器“三原则”、尤其是“清晰”的要求。在安排配器功能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音色因素,例如旋律用了覆盖性音色,副旋律就不要也用覆盖性音色,可以使用点描性音色,而背景和声使用透明性音色,等等。

另外,在电脑音乐中要特别强调个性音色,慎用音色重叠。对于电子乐器来说,音色重叠往往是磨灭特色的一种方法,而不是突出声部的方法,过多的音色重叠,会使音乐的色彩暗淡、平庸而且厚重。

2.音区分割

交响乐队配器对于音区的安排是必须认真考虑的。在电脑音乐创作中尤其重要。

第一个要点是音区要依照配器功能分别安排,而不是根据别的因素(例如音色、织体、声轨)去安排。

第二个要点是音区的安排一般不重叠,如果一段音乐同时有旋律、背景和声、华彩和声、低音和副旋律这样多种成分,必须尽可能各自安排各自的活动音区,仅在相邻部分有一些重叠。一般来说,不要像交响乐队那样分布一个从低到高、音区很宽的“背景和声”。电脑音乐要比一般交响乐队配器更加强调自由空间观念。

3.织体分明

织体的安排,主要依据同样是配器功能,而不是乐器音色或其他。不同的配器功能,切忌有相同或相似的织体,一段音乐中间的几种织体要有通盘考虑,对比适当,疏密有致。音乐的总体效果可以复杂、丰富,可是分解到每一种织体,都是要求单纯、独特、明确,不要含混不清,不要模棱两可。

以上三个“分”字,是实现电脑音乐创作“三原则”(空间—立体感、清晰、均衡)的基本手段。

第六节 摇滚电吉他常见问题解析

众所周知,在吉他的世界中,摇滚电吉他的演奏是最有魅力的,摇滚电吉他演奏的技巧、形式的多元化,令人叹为观止!同时,就是因为它的这些迷人之处,让众多的爱好者跃跃欲试,都曾试想着自己的手指可以在指板上疾速的燃烧、跳跃……可就在这时,多不胜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许多苦于无师指点的爱好者在被种种问题困扰的心烦意乱后,也不得不忍痛割爱,放弃了摇滚电吉他的学习和演奏。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问题这样麻烦呢?

在拿起吉他前首先要搞清楚,自己不是为了弹琴而弹琴,而是因为对它的热爱去进行深一步的学习和研究。许多人就像前面讲的一样,“为了弹琴而弹琴”,终日埋头苦练某些技巧或是为了使自己的弹奏速度“无限提升”而废寝忘食。可是这个时候,你似乎忘记了一件事,那就是——探索!所谓练习,就是应一边提高自己的技术;一边研究你所弹奏的东西,只有这样,你才会感到不仅仅是学会了,而且还理解了它。所谓演奏,却是在驾驭音乐的同时表现你的思想和情感。许多爱好者本末倒置,问题当然会不停的缠绕着你。下面,就本人自身在学习、演奏中取得的经验和曾遇到的问题,对摇滚电吉他的学习和演奏作一些基本的分析和讲述:

一、手指机能的练习

手指机能的练习其实就是练习前的热身。许多人在要练习时,往往都是翻开谱子,随即开始埋头苦弹。片刻之后,才会去想,为什么这个技巧我运用的时好时坏;为什么这个速度的练习我就弹不下来?这通常是初学者常犯的错误之一。试想一下,一个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军人,突然要执行一项艰巨而危险的任务,他会不紧张吗?手指也是一样。只有当你的热身运动使你的手指活动开之后,才能在练习时,更好的发挥它的功效。比如:在练习一段速度为180的曲子之前,先打开节拍器,用60—80的速度进行一会三连音、四连音的练习,通过这个热身,手指基本已活动开来,可以适应一些比较高难度的练习了。这时,再去弹奏你要练的曲子是否感到会比较顺畅呢?

二、初学者最容易忽略的问题——节拍意识

许多朋友一定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当模仿一些曲子时,无论是音色还是时值都可以惟妙惟肖,但当自己想进行一些简单的创作或是即兴演奏时,却发现要么速度极快;要么总有找不到节拍的感觉。所有这些关于拍子的问题都只有一种解释:忽略了节拍甚至没有意识到节拍的重要性。如果在练习时,都做不到使节奏稳定,那么在演奏时的效果一定极差,在练习时,试着打开节拍器,一步一步地练习,速度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感觉,你在弹奏时对于节奏的把握。许多著名的演奏家,他们手指间流露出来的音符之所以令人百听不厌,是因为他们对于演奏时各种技巧乃至情感的把握的独到之处(当然,也包括节拍的把握)。

三、初学电吉他的常见问题——手形上的差异

一般来说,70%的人初学电吉他时会出现手形差异的问题。因为,大部分人是通过一段时间的民谣吉他演奏转学电吉他的,这时就出现了手形上存在的问题。一般来讲,吉他的演奏分两种手形:摇滚手形和古典手形,在演奏民谣吉他时,其实仍在使用古典手形,比如,压和弦要求手指自然、拱起且每个手指的间距尽量保持相同等;而摇滚手形则不然,它对于每个和弦的压法甚都做了简化(低把位、高把位),甚至在弹奏时可以只压两根弦,如高把位D和弦,食指按5品4弦、无名指按7品3弦就可以了;在民谣吉他的弹奏中大三、小三和弦不可混淆使用,而在摇滚电吉他弹奏中,有时D、Dm都可按上面说的弹。

另外,摇滚电吉他在弹奏Solo时,手指不是分得很开,而是像趴着一样。有时,如需弹奏一段难度较大的曲子,若感到所用的手形不顺畅,那么可以试着进行两种手形的轮换使用。总而言之,不要把民谣吉他中使用的手形一成不变的用到摇滚电吉他的演奏中,毕竟两者在弹奏的风格上和构造上都是不同的,掌握多种手形,在不同的情况下灵活运用才是最主要的。

四、关于电吉他护弦的方法

可能很多从木琴转弹电琴与及刚学电琴的学习者一开始就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弹奏中不知道怎么护好弦,开始接触电琴的时候弹起来呜哩哇啦的,不干净,这时就需要护弦消音了,护弦和消音、制音是不同的概念,护弦是指在弹奏之前防护好其他不弹奏的弦,避免不小心碰到它们而出杂音,消音是指弹奏之后消除余韵。当然,在弹奏过程中两个工作都要一起做好的。换句话说,护弦、消音都是一种本能的动作,而制音则是一种技巧,在初学电吉他时,容易把这几个概念搞混。

左手的护弦大多采用食指虚按琴弦的方法,即左手食指在弹奏过程中成横按状虚按,因为在弹奏中推弦、揉弦的时候做容易碰到其他弦而产生杂音,食指像这样护住弦以后,推、揉的时候就可以放心地让其他不应该发音的弦不发音了。

消音也一样,一根弦上的消音不用说,弹完之后左手按弦的手指轻抬虚按就可以了,过弦弹的时候采用从高音弦到低音弦时左手空闲的手指消音,从低音弦向高音弦走的时候右手手掌外侧顺着往下消音,这样其实在消音的时候也就护住了弦。这样两手配合熟练了,很自然的就会得到很干净的声音了!

五、如何进行即兴演奏的练习

即兴演奏的范围很广,分为:即兴伴奏、即兴旋律演奏等。很多乐手,在弹奏一段著名的曲目时,都可以做到丝毫不差,而让他即兴演奏一段任何风格的乐曲,便是难上加难。因为,在他的脑海中,只是记得一些有限的音阶模式,而在以往练习这些音阶模式时,也只是囫囵吞枣、例行公事的完成,究竟这些音阶模式是怎样构成的?该如何使用?这些都没有在意识中形成,所以,就不具备演奏即兴的基本条件。比如说:一个A小调的布鲁斯音阶回转模式,只是能单纯的弹出来,而不能在创作中加入或是引用,那么,这个模式就等于没用。

什么叫即兴伴奏呢?其实,它的本质还是为歌曲配和弦。但是,它对于一般的配和弦来说,更能体现一个乐手的综合素质。

在酒吧中驻的驻场乐队,还有四处走穴演出的乐队,在那种场合下,对即兴伴奏能力,更有很高的要求,比如说,如果某位观众,雅兴来了,非要唱一首歌曲,这首歌,可能是你没有弹过的,甚至是你没有听过的。那怎么办?只好现炒现卖了,这就是即兴伴奏。以下从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怎么样才能做好即兴伴奏。

1.耳朵必须要好使

也许你会说,“我耳朵当然好使,在喷气式飞机旁边掉根针我都听得见……”,这里说的耳朵好使,是指耳朵的“听音辨音”能力。也就是说,当听到一句旋律时,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准确的感觉到他使用的音,就是说,可以在你脑子中形成谱子。并迅速判断出它的调式,在吉他上找到演唱者所使用的调门。进而为你下一步的进行做好准备。

2.对和弦掌握尽可能的熟悉

这种熟悉,体现在多方面。比如要把各个调的各级和弦全部牢记于心,并把常用的和弦连接在脑子中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比如说:不管大调小调一般来说,开头与结尾都是用的主和弦,在结尾的时候,90%的歌曲,都是用的下属——属——主这样的和弦进行。在歌曲的主歌与副歌连接中,一般也都是用的属和弦(弱进行的会把主歌落到主和弦上然后直接进行副歌)等。

这一项内容在即兴伴奏中占有很大的地位,当然,某些死记硬背在最开始是避免不了的,但你更应该通过多弹、多分析来逐步培养这种感觉。

3.关于选择伴奏节奏型的问题

在最开始的时候,如果你的各项技术都还不熟练,最好在即兴伴奏的时候,选用较为分散的分解和弦,因为它体现的和弦色彩不是特别的明显,即使你一不小心配了个非常糟糕的和弦,也会有时间改正,当然,熟练了之后,可以根据不同的歌曲风格,来选配合适的节奏型。

4.对指板尽可能的熟悉

对指板尽可能的熟悉,以便你在伴奏的时候,可以在不同的把位随心所欲的弹出你想要的和弦来。

综上所述,即兴伴奏可分为以下步骤:听到演唱者的演唱旋律?在脑子中形成旋律音?在吉他上找出所用的调门?为它配上和弦?在吉他上把它弹出来,虽然是这么多的步骤,但在实际操作中,它们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完成的。所以,一个重要要求就是反应要快。

六、摇滚电吉他的一些专业术语解释

重音——需加重或加大声演奏的一个音或和弦。

ADT——自动双磁道。通过对信号的快速重复以产生类似双吉他同时演奏的电子效果。

指套演奏(即滑棒)——一种用金属或玻璃指套在琴弦演奏单音或和弦的吉他演奏方式。

和声效果——一种基于延声,用电子方法所模拟出来的多个乐器同时演奏的效果。可以通过改变其音调及音速以制造更逼真的效果延声——当声波被反射时,人耳就可以听到一个延迟的声音或回音。这种通常用电子数字延声器来制造。

弱音——一种常用的使弦静音的技巧,可以用它来防止奏出多余的声音,也可以用来制造特别的效果。

音频反射——琴弦或MIC所拾到的声音被重复放大所产生的声音。有时它也被指一种摇滚吉他效果。

Fuzz Box——一种用来制造失真的踏板效果器。

吉他合成器——带有内建合成器的吉他,它可极大地改变吉他的音色;或指带有可控制外接合成器。效果器的MIDI吉他。

双线圈拾音器——带有两组线圈的拾音器,它的音色比较醇厚。

MIDI——乐器数字界面。同类设备如合成器,音序器。调音台,效果器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所使用的电子装置。

八音程——12个半音程。

PA系统——播音系统。演出时供听众收听的电子放大系统。

连复段——重复的乐句,由指即兴演奏中不断重复的乐句,吉他演奏中经常使用。

共鸣板——吉他共鸣箱的面伴,上面有琴桥。

拍速——一段音乐的速度。

摇杆——在演奏中可用来改变琴弦音高的一种机械装置。

拍子记号——通常写在乐谱的谱头,用两个数字组成,编明了乐曲小节中的拍数与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