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实自己,享受生活

就读剑桥女子中学

我从1896年10月开始,在剑桥女子中学上学。我在小的时候就曾参观过卫斯理女子学院,那时我就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考上大学,而且一定是哈佛大学。虽然我周围的朋友劝说过我,要知道考上哈佛大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上哈佛的念头在我的心里根深蒂 1 固,所以我决定到剑桥来念书,因为这里是考上哈佛的最佳捷 2 径。

在剑桥中学,莎莉文老师一直陪着我上课。她将老师传授的东西翻译给我。剑桥的这些老师从来没有过给聋哑人上课的经验,所以我的学习变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我一年级的课程很多,有英国史、英国文学、德文、拉丁文、数学等等。以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虽然我学习的东西很多,涉猎也很广泛,但是像现在这样在学校里系统地学习一个科目是从来没有过的。我的英语底子不错,加上莎莉文老师耐心地教导,我的进步是很明显的。没过多久,我的教员们就认为我不需要系统学习这个科目了,只是指定了几本书让我去学习。我学习法文和拉丁文的进步也不小,只是德语学习的时间稍稍长了一些。

莎莉文老师非常努力地把书本上的知识手写给我,但是由于种类繁多,她也不可能每本都写给我,而且把书本上的文字写成盲文也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有时候,我不得不自己将拉丁文字用盲文记录下来,以便上课的时候与其他同学一起朗读。

老师们很快适应了我的说话方式,而且开始能够了解我提出的问题,并且很快为我做出解答,及时地纠 3 正我的错误。我在课堂上没有办法做记录,只能在课下用打字机做记录。我要感谢莎莉文老师,因为在这段学习期间,她会尽一切努力把老师讲的东西都手写给我。

在自学的时候,她会帮我查字典找出我不会的单词,帮我把平时记录的笔记翻译成盲文,方便我的阅读和查找。我的德文学习进度依旧是很慢,教我的葛洛老师虽然会用手语,但是完全不得要领。尽管如此,我还是非常感谢她,她非常辛苦且努力地在教导我,尽一切可能让我听明白她所传 4 授的东西,所以学习这门课程已经成了我最艰苦但是又非常快乐的事情。在一年的时间里,我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阅读了席勒的《钟之歌》和《潜水者》、海涅的《哈尔茨山游记》、佛雷格的《腓特烈大帝统治时代散记》、里尔的《美的诅咒》、莱辛的《米娜·封彭尔姆》和歌德《我的一生》,这些德文书籍都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快乐,尤其是席勒那优美的词语。

吉尔曼先生是教我英国文学的老师,他也是校长。我们一起学习了《皆大欢喜》、贝尔克的《调停美洲的演讲词》、麦考利的《塞璎尔·约翰逊传》。吉尔曼先生的学识非常渊 5博,课文讲解生动有趣。听他的课是与自己机械的背诵和理解无法比拟的。

我读过很多政治著作,其中伯克先生的演说是最能感染和启发人的。听着伯克先生振振有词的雄辩,仿佛许多鲜活的历史人物就浮现在我的眼前。如果他的预言得到重视的话,那么得益的就将是英国了。我真的不能理解,英国的国王和大臣们为什么会对伯克的预言视而不见呢,真是让人感叹啊。

在剑桥中学,我终于享受到了能与同龄的正常的女孩子一起生活的情趣。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居住在临近学校宿舍的一个房子里面,这里就是我们温暖的家,我们的天堂。我们时常会在这里一起玩游戏、一起捉迷藏,玩着种种我们想要做的事情。我们一起漫步在校园,一起学习并讨论功课。我的同学在我的影响下也学会了一些手语,我们一起在这里形影不6 离地度过了6个月的时光。

圣诞节的时候,我的母亲和妹妹意外地来看我,吉尔曼先生非常照顾我,将朱丽留在了剑桥中学,让我们一起学习,这样朱丽和我一起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

1897年6月29日到7月3日,我参加了德克利夫学院的入学考试,科目有初级和高级的德语、法语、拉丁语、英语、希腊文和罗马史,时间是9个小时。非常幸运的是,我每科都及格了,特别是德语和英语还得了优秀。

这里我想特别提一下德语的考试,由于我是用打字机答卷的,学校怕我打扰其他同学,所以给我安排单独的一个屋子考试。吉尔曼先生坐在我的旁边,非常耐心地一遍一遍地说着考题,以确保我听到的考题准确无误。考题非常难,我答题的时候非常紧张,吉尔曼先生会把我打出的答案读给我,纠正其中的错误,当然这种便利只有这一次,在今后的考试中再也没有出现过。进了德克利夫学院以后的考试,我只有一次作答的机会,根本没有人再帮助我去查看我答题中的错误,我也无法自行纠正,因为时间非常紧张,我答完题后基本就不会再检查了。

这次考试的整体感觉还不错,我在答拉丁文卷子时,希林教授就直接告诉了我,我的德语通过了。我听了之后信心倍增,答起题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充实自己,享受生活 - 图1

在逆境中前进

我对剑桥中学第二年的学习信心满满,但是出乎我意料的是,在最初几个星期的学习里,我遇到了很多意想不7 到的困难。

我这一学年的主修课程是数学,同时还要完成天文、希腊文和拉丁文的几个科目。可是,在课程开始的时候,我需要的很多书籍和器具都非常缺乏,再加上我们班的同学很多,指导老师根本就没有办法单独给我指导。莎莉文老师非常努力地帮我翻译我所要读的所有书以及老师的讲解,但是她也已经不堪重负了,这是11年以来从没发生过的事情。

代数、几何和物理的题是必须要在课堂上就完成的,但要做到这点对我来说简直太难了。我不得不去买一个盲文的打字机来处理这些题,因为这种打字机能很有条理地记录下我做题的步骤。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到处碰壁,甚至到了心灰意冷的地步。我心中按耐的脾气又爆发了出来,我不分就理地对莎莉文老师发泄我心中的不满和委屈,可这又关她什么事呢?她已经在我前进的路上尽全力去帮我披荆斩 8 棘了。每当我回忆起这段时光的时候,我的心里都会感到深深的愧疚。

充实自己,享受生活 - 图2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相应书籍和器具的到位,我又开始恢复了信心,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学习当中。但是好景不长,11月17号的时候,我由于身体不舒服没有去上课。尽管莎莉文老师再三解释,吉尔曼先生仍固执地认为,我是被繁重的课程压垮了。其实在很早之前,吉尔曼先生就和莎莉文老师商讨过我完成课程的时间。一开始莎莉文老师坚持认为我能和其他人一样用四年的时间就可以去考哈佛大学。吉尔曼先生一开始也很赞同,但是通过第二学年对我的观察,吉尔曼先生觉得我学习的课程过于繁重,想调整我学习的进度和时间,这与莎莉文老师的坚持形成了严重的分歧,最后争执的结果是我的母亲决定让我和朱丽一起从剑桥退学,我之后的课程由基思先生每星期到伦敦两次来教导我,莎莉文老师做我的翻译,我最后为大学考试的准备过程就是这样度过的。

1899年6月29日到30日,我开始参加德克利夫女子学院的考试。学院里不允许莎莉文老师为我翻译试卷,而是请来了柏金斯盲人学校的老师文尼先生。他把试卷翻译成了盲文。考试中遇见的种种困难简直让人无法想象,但我知道老师们是在无意的情况下给我设置的这些难题。我非常欣 9 慰的是,我把这些困难都给克服了。

进入哈佛大学

虽然经历了种种不顺,但最后都被我克服了,经过艰难困苦,我终于走进了梦寐以 10 求的哈佛大学的德克利夫学院。

我怀着无比热切的心情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这真是一个令人心驰神往、无限光明的开始。我坚信自己有能力去掌控自己的命运。在心灵的世界里,我是一个无比自由的人。我怀抱着无比的期望,憧憬着和那些跟我一样有着远大抱负的女孩子共同奋斗,并肩前进。

在大学里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大学并非我想象的那样简单、快乐,给我最直接的感受是,在大学里学习的时候根本就不会给你时间来沉 11 思和自我反省,你根本就无法静下来去体会吸收,所代替的是时时刻刻的忙碌。大学第一年的课程有法语、德语、历史、英语和英国文学。我常常会怀疑自己是怎样克服重重难关的。在教室里我就自己一个人,教授给人的感觉是那么遥不可 12及,只有莎莉文老师依旧尽心尽力地往我手上努力地拼写教授所讲的内容。

充实自己,享受生活 - 图3

我学习的很多教材都是没有盲文版的。预习的时候我不得不请求别人将书本的内容写在我的手上,这样我就会浪费很多时间。有的时候,遇见一些小问题,我必须花费大量的心血才能够去解决。我越来越为这件事感到烦 13 躁。读书的时候,我会花费好几个小时才能读上几章,而且看见别的同学在外面游乐打闹的时候,我更是心痒痒的。我逐渐对自己的心态做着调整,振作着自己的精神。上天注定了我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那我就更没什么好抱怨的了。在求学的道路上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我必须要爬过险阻的大山,走过曲折的小路,我所能做的就是一次次地坚持自己的信念,克服这些苦难。我曾经失败过很多次,被困难击倒了,也不愿意爬起来,只知道发脾气,但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我必须要和这些困难做斗争,一次次的胜利会激励我走向成功的彼岸,我需要的就是奋斗,奋斗,继续地奋斗。

当然,在奋斗的过程中我是不会孤单的,韦德和艾伦先生在尽力为我提供我所需要的盲人版本的教材书,他们的帮助给了我非常大的鼓舞。

在德克利夫学院学习的第二学期,我开始学习经济学、伊利莎白时代的文学和哲学。哲学是一门思想艺术,透过它,你可以与远古时代的思想家产生共鸣。你要知道,大学可不是像你们想象的那个万能文化古都雅典。在这里,我们碰不到那些伟人和智者,我们无法零距离地去感知他们的存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书本里一点一点地去吸取、去分析、去理解。哲学是无法去模仿的。

大学生活中最恐怖的事情莫过于各式各样的考试了。即便每次我都能通过,但是背后的艰辛实在让人无法想象。更可气的是,这些考试就像狰 14狞的魔鬼一样,你一次一次地打翻它,它依旧会接踵而 15至地向你袭来,让你无处遁藏,只能无奈地去面对。有时候我在想,我不如抱着这些书本和这些科学一起跳到海里去算了。

最可怕的事情还是到来了。当我看到考卷的时候,脑子就嗡嗡作响。如果你看到试卷的时候马上就能找到你所熟悉的东西,并运用脑子里的储备答出来,那么恭喜你,你真的非常幸运。事情往往不会是你所想象的那样,打开试卷,你会不停地思考试卷的上的题目是从哪来的,你以前在哪里曾见过它。当你还在左思右想的时候,监考老师会走近你,然后很无奈地告诉你:“对不起,时间到了。”

进入大学之前,我把大学生活想象得非常浪漫,但是现实活活地改变了我的观点,这里没有浪漫主义,有的是实践主义。你要做的就是学习和实践,然后将他们转化成自己的经验。与其说“知识就是力量”不如说“知识就是幸福”,你只有掌握了它才能体会到人类最崇高的愿望,才能够倾听人类活动的脉搏声。

我的乌托邦文学

很多人获得知识是通过视听,而我由于先天的原因,则完全是靠书本获得知识,因此我要说一说我读书的经历。

我第一次读的是一个短篇小说,时间是1887年的5月,那时的我才7岁。8岁的时候,我在图书馆里翻阅了小说《红字》。莎莉文老师问我喜不喜欢书中的皮尔,后来她还介绍了《方德诺小伯爵》给我看,我觉得它比《红字》要更有趣。莎莉文老师还答应我夏天的时候读给我。我还记得那是夏天里一个中午,天气非常炎热,我们就在屋外的松树中间搭了个吊床,莎莉文老师非常安静地给我读《方德诺小伯爵》。在讲故事之前,她把书中大致的内容给我讲了一遍,又给我解释了几个生字词。莎莉文老师给我手写故事的时候我总是打断她,根本不管什么生字词,只想知道故事的进展。后来安那诺斯先生把这本小说翻译成了盲文的版本,我将这本书读了很多遍,简直爱不释 16手,我几乎都能把这本书全部背下来了。

我在家中和去波士顿旅行的时候读了很多的书,我现在依稀记得读过的一些书有《希腊英雄》、拉·芳登的《寓言》、霍索恩的《神奇的书》和《圣经故事》、拉姆的《莎氏乐府本事》,狄更斯的《儿童本英国历史》,其他的像《天方夜谭》、《天路历程》、《鲁宾逊漂流记》、《小妇人》和《海蒂》等等。这里面我最喜欢《小妇人》,不喜欢的也很明确,它们是《天路历程》和《寓言》。

我对历史有一种奇特的偏好。在读《伊利亚特》的时候,我简直把古希腊看成了天堂。特洛伊的故事,我能很完整地对你娓娓道 17 来。不到一天的时间我可以从《希腊英雄》一直看到《伊利亚特》,我可以从书本中来来回回地游走。

我也喜欢读《圣经》,但不是从一开始就喜欢,因为我觉得圣经里的故事非常古怪,而且我不明白的是,里面的语言总是反反复复出现,我无法弄清楚其中的含义,这可能是我没有系统地阅读过它的缘故。后来我了解了《圣经》的历史渊 18 源,明白了其中故事的来龙去脉,我就越发对《圣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读过《圣经》之后,我和豪威斯先生都认为《圣经》中减去了一切丑恶暴力的东西,过于完美了,但是要改动它我们也觉得没有必要,因为伟大的作品最好不要去修改它。我至今被圣经中的那句“有形的东西是短暂的,无形的才能永垂不朽”深深地慰 19 藉着。

从我喜欢读书开始,我就非常欣赏莎士比亚的作品。我已经忘记了读《莎氏乐府本事》的具体时间,但是内容我却仍然记忆犹新。我仅仅读过一遍《麦克佩斯》,就永远都不会忘记里面的人物和故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总能感觉鬼魂和女巫一直纠缠在我的梦里。在读《李尔王》的时候,我惊恐于格罗塞斯的眼睛被挖出的时候的场景,我浑身发抖,愤怒得无以复加,直到后来读不下去,久久地呆坐在那里。

莎士比亚的剧本我总是一遍一遍地看,我能背诵剧本里很多的桥20段,我往往弄不清楚我到底喜欢他写的哪个剧本。我非常喜欢莎士比亚,但我不喜欢从评论的角度去读莎士比亚的作品。那些评论家们根本无法理解莎士比亚作品的内涵,直到后来基特里奇教授教我莎士比亚文学的时候,我才改变了对这些评论家的看法。

我大学时读过的书中,现在还能记起来的是法国和德国的文学作品。德国人在生活和文学上崇尚力量美学,他们做任何事情、说任何的话不是为了去影响别人,而是出于德国人的性格,不吐不快。德国的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崇尚妇女自我牺牲的爱情力量,这几乎贯穿在德国所有的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在歌德的《浮士德》里表现得更加突出:

充实自己,享受生活 - 图4

那昙花一现,

不过是象征而已。

人间的缺憾,

也会成为圆满。

那无法形容的,

这里已经完成。

妇女的灵魂引导我们永远向上。

法国作家中我最喜欢的是莫里哀和拉辛。巴尔扎克和梅里美的风格非常清新,而阿尔弗雷德·缪塞只能形容为不可思议。我在文学上尽管不喜欢雨果的写作风格,但是我非常欣赏他文章中所体现出的浪漫主义,这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才能达到的高度。

我是不是说得有些多了,但实际上我也只是说了一些我自己比较喜欢的作家。马克·吐温,谁能告诉我不喜欢他的理由!天神给予了他全能的智慧。

文学就是我理想的乌托 21 邦,在这里,一切的权力由我来操纵。没有谁有任何的力量能够去阻止我和我喜欢的作者在书籍中进行广泛的交流。

懂得生活的情趣

我十分喜欢在田野和乡间散步,我是一个对户外运动情有独钟的人。童年的时候,我就学会了划船和游泳。当我住在马萨诸塞州的伦萨姆的时候,我最高兴就是朋友来看我的时候大家一起出去划船。我喜欢与风浪搏斗的感觉,当你完全驾驭着小船,荡漾在湖面的时候,那种感觉简直令人开心极了。

我喜欢划独木船,我喜欢明月当空的时候泛舟湖上。也许你们会嘲笑我,什么都看不见的人怎么会知道夜晚的月光是什么样的呢?但是我就是能感觉到。当月亮爬到正当空的时候,我能感觉到皎 22 洁的月光就铺洒在我的脸上,我感受着它的照耀。我躺在船里面,将手放在水里,很多小鱼在我的手指间滑过,一棵睡莲搭在我的胳膊上,好像是在含羞地亲吻我的手臂一样。

充实自己,享受生活 - 图5

我最喜欢乘船远航的感觉。在1901年的夏天我去斯科舍半岛游玩的时候,我是第一次感受到海洋的风貌。那时,我们还去了哈利发克斯,我们在这个海港几乎度过了大半个夏天,那里简直如同乐园一般。我们乘船分别去了贝德福拜新、麦考那勃岛、约克锐道特和诺斯威士特阿姆。那种在海上来回旅行的情景让我至今难忘。

去年夏天,考试结束了以后,我和莎莉文老师去了伦萨姆的乡间,在这里有三个非常出名的湖,我们的小别墅就座落在其中之一的湖旁。在这里,我们远离城市的烦躁与喧 23嚣,尽情地享受着这些悠然自得的日子。

我喜欢欣赏歌剧,尤其是歌剧正在上演的时候,旁边有人给我叙述当时的剧情。我仍然记得莎莉文小姐带我去看《王子与贫儿》时的情景:我坐在观众当中,完全能够感觉到周围人的喜怒哀乐,随着剧情的变化,大家会时喜时悲。

有的时候,当我在寂静无声的黑暗中孤独地坐着等待生命的大门关上的时候,内心就会涌起一阵与世隔绝的酸楚感,感到命运之神无情地将光明、友谊和音乐都挡在了门外。我真想大声地发出抗议,因为我的心中仍然充满了热情。但是,那些犀利的语言刚到嘴边又被我咽了回去,犹如泪水默默流进肚中,浸透了我的灵魂。然而,用不了多久,命运之神会再次微笑着向我走来,轻声对我说:“忘我即是快乐。”因此,我又重新振作起来,把别人眼睛所见到的光明当成是我的阳光,把别人耳朵听到的声音当成是我的乐章,把别人嘴角的微笑当成是我的脸庞。

虽然生命赐予我天生的缺陷,但我依然能用自己的方式去接触这多姿多彩的世界,我不会因为自己的原因而感到生活的黑暗,相反我会主动去寻找生活中的光明,懂得如何去感受生活中的情趣。

写作指导

本章中的“我的乌托邦文学”是作者文学观的一个展现。在这里,作者首先介绍了自己读过的书籍,然后大致阐释了自己喜欢的作家及作品,并阐明了原因。这种逻辑清晰的论述,是在议论文写作中必不可少的。

阅读思考

1.在就读剑桥女子中学的时候,海伦在学习上遇到了哪些困难?

2.海伦最喜欢的作家有哪些?

词语积累

根深蒂固 捷径 纠正 传授渊博 形影不离 意想不到披荆斩棘 欣慰 梦寐以求沉思 遥不可及 烦躁 狰狞接踵而至 爱不释手 娓娓道来渊源 慰藉 桥段 乌托邦皎洁 喧嚣

注解:
1比喻根基稳固。
2近路,比喻能较快地达到目的的巧妙手段。
3改正(缺点、错误等)。
4把学问、技艺教给别人。
5学识深而且广。
6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非常亲密。
7没有料想到。
8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扫除障碍、克服困难。
9喜欢而心安。
10指睡梦中都在寻找、追求。形容愿望非常迫切。
11深思。
12非常遥远、难以得到的东西。
13烦闷急躁。
14面目凶恶。
15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的人非常多,络绎不绝。
16喜爱得不愿意放手。形容对某件物品十分喜爱。
17不停地说 ,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
18比喻事情的本原。
19安慰。
20一般是指比较经典或者流行的电影表现手法(包括动作、表情、场景、台词,部分情节等)。
21原本是对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所著书名的简称。后来泛指不能实现的愿望、计划等。
22(月亮等)明亮而洁白。
23声音杂乱不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