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与我有关的那些人

我与马克•吐温

早在1894年,当我还懵懂的时候,我就听说过马克·吐温先生的大名了。随着我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与日俱1增,马克·吐温先生对我的影响也越来越深。他的作品和人格魅力无时无刻不在对我进行着潜移 2 默化的影响。在我的生命里,除了贝尔博士和莎莉文老师以外,我最最尊敬的人就是马克·吐温先生了。

我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到马克·吐温先生的时候,我14岁,那是在纽约的劳伦斯·荷登先生的家里面。当我和马克·吐温先生的手第一次握在一起的时候,我很神奇地感觉到这个人将会给我带来莫大的帮助。他谈吐幽默,学识渊博,我与他聊天的时候会感到非常开心。后来我在荷登先生和洛奇先生的家中曾多次与马克·吐温先生有过交流,每当我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的时候,我都会写书信与马克·吐温先生进行深度交流。

马克·吐温先生是一个直觉敏锐的人。他非常了解我这种人的心理,一直很关心我,简直到了细致入微的地步。他经常会用一些感人的故事和一些亲身的经历来鼓励我,让我走向人生光明的一面。

我记得有一天晚上,马克·吐温先生在荷登先生的家里面对很多名流进行演说,内容是关于菲律宾的现状。马克·吐温先生义愤填 3 膺地痛斥范史东上校残杀菲律宾妇孺和爱国人士的行径。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马克·吐温先生都非常反对一切非人道的事情。

此外,马克·吐温先生在美国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认为他是一个真正伟大的美国人。他推崇自由平等的理念,提出美国人应该有开疆扩土的精神。他性格开朗,不拘小 4 节,一个新时代的美国人应有的优点在马克·吐温先生那儿都具备,我真的想不出会有谁不喜欢马克·吐温先生。

记忆中与我有关的那些人 - 图1

我在马克·吐温先先生家里的那次交流至今想来都会让我无比激动,我想我一生都不会忘记这次际遇。那是某年的2月,马克·吐温先生看过我写的《我所居住的世界》之后,立刻邀请我们去他的住所玩几天。我们一行三人非常高兴地来到了马克·吐温先生的家里。我们围坐在炉火前,很惬意地喝着热气腾腾的红茶,吃着香甜的奶油吐司,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我们休息过后,先生主动邀请大家参观他的住所。在他家主卧室的旁边,有一个长长的阳台,阳台栽种了各式各样的花草。穿过走廊,我们就来到了先生家的饭厅,再往前走就是另一个卧室。我们继续参观,来到了一个桌球室。马克·吐温先生告诉我们,这是他最喜欢逗留的地方。我们继续到楼上参观,上面有主人的卧室,里面的装饰古色古香,充分体现出主人的品味。

太阳西下的时候,我们在窗前欣赏外面美丽的景色。“海伦,你能想象出外面的景色会是什么样的吗?外面是一片银白的世界,远远望去,最远处是一片辽阔的松林,我们的头顶是一片灰白的天空,此时我们面前的景象给人以宁静、安 5详、自由的感觉。你试着去闻闻,那阵阵的松香是不是特别诱人?”先生非常热情地为我描述着外面的景色。

晚上用餐的时候,我们只有一个任务,就是安心地享受美食。马克·吐温先生非常好客和风趣,他经常站起来四处走动。他一会儿走到这边,一会儿走到那边。有时他讲着故事,突然就出现在我的身后,然后问我喜欢什么东西。他甚至会像孩子一样,随手拽下一朵花,让我去猜他手中拿的是什么花,如果我猜对了,他就会孩子般地哈哈大笑。

晚饭以后,我们一起围坐在炉子边聊天,就这样度过了快乐的一天。我在马克·吐温先生家每天都过得很愉快。有一天,马克·吐温先生来到我的房间,邀请我在午饭之后去外面散步,欣赏田园风光。那次散步非常开心,马克·吐温先生亲切和蔼地牵着我的手,走在曲折蜿蜒的小路上。先生滔滔不6 绝地为我介绍着沿途的风景。我们穿行在岩壁和小河的中间,我能想象得出这里的景色是有多么优美和令人心旷神怡。我们欣赏了小溪与牧场的风光之后,继续爬到了布满蔓藤的石 7 垣上,之后我们又走了一段山路。一直走到我们都感觉有些累了,才下了山,返回到住处。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过比这次还愉快的散步了。

我们在马克·吐温先生家里打扰了数日。临走的前一天晚上,马克·吐温先生为我们朗读了《夏娃的日记》。马克·吐温先生的朗读形神具备,我们都听得非常入神,尤其是听他讲到夏娃死后,亚当孤独地站在夏娃墓前的情景,我们都感动地留下了眼泪。

欢乐的时光总是特别短暂。当我们离开的时候,先生站在阳台上目送了我们很久。在车上的时候,我还憧憬着何时还能与先生见面,可是谁也没曾想到,这次见面竟是永别。

先生去世以后,我再也没有去过他的住处,因为那里已经物是人 8非了。也许屋内的摆设依旧,但已经凌乱不堪。只有楼梯上的那盆天竺葵自顾自地开放着,好像在回忆着那段令人怀念的时光。

我与贝尔博士

一提到贝尔博士,大家会马上想到电话的发明者,毕生致力于聋哑教育的慈善家。可是对于我来讲,他是一位至亲至爱的朋友。我无法去追溯我们的友情到底有多深,到底有多长,我现在唯一能够用来形容我们关系的词语就只有亲人。

要是问我为什么会如此喜欢贝尔博士,我也不是十分清楚,也许是因为他在我的生命中出现得比莎莉文老师还要早的原因吧。在我刚刚发现自己又聋又哑的时候,整个生活一片灰暗。贝尔博士在这个时候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也是因贝尔博士的穿针引 9线,安那诺斯先生才会把莎莉文老师带进我的生活。贝尔博士非常赞赏莎莉文老师的教育方式,他曾经非常敬佩地对莎莉文老师说:“你教育海伦的方式,为我们这些教育家提供了最珍贵的参考资料。”

贝尔博士对聋哑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如果追 10 溯根源的话,贝尔博士的父亲还是口吃矫正法的创始人梅尔先生呢。贝尔先生继承了他父亲的事业,并且发明了用于聋哑教育的读唇法。贝尔先生是一个非常幽默的人,他从来不会因为自己做出的这些贡献而感到自满和高傲。相反地,他总是诙谐地说:“这种发明都不赚钱。”之后,贝尔博士又会自豪地说:“但是这样的发明要比电话重要多了。”

贝尔博士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他们父子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博士如果有几天看不见父亲,就会跟别人说:“我要去看父亲了,每次和他聊天,我都会受益匪 11 浅。”贝尔博士的家在波多马克河入海口的河畔,那里的景色非常优美。我曾经看见他们父子坐在河边,一边看着来来往往的船只,一边抽着烟,聊着天,显得悠然自得。

贝尔博士对他的母亲也非常孝顺。有一次,贝尔博士带我和莎莉文老师去郊外玩,我们一起采摘了很多野花。在回去的途中,贝尔博士告诉我们,他要把花送给他的母亲,并计划回到家后,他要拿着花直接冲进正门,让他的父母都大吃一惊。可是等到我们回到贝尔博士家的时候,他又嘱咐我们要小些声,他感觉到他的父母正在睡觉。结果我们三个悄悄地走进屋去,贝尔博士的父母正在屋里面的安乐椅上沉静地睡着,表情是如此安详,神态非常庄严。我非常荣幸能够认识贝尔博士一家人。

贝尔博士是一个非常杰出的科学家,有很多科学家都会来到他家一起研讨学术。如果我在的话,他就会把探讨的内容一一写在我的手上。贝尔博士非常善于辩论,只要他进入房间,用不了多久,就会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他身上来。在辩论的过程中,如果有人和他的意见有所不同,他也会很客气地说:“是吗?也许你的想法是对的,我再好好思考思考。”但是有一件事情他是非常坚持的,就是在聋哑教育上,他坚持口述的方法要好过手语的方法,也许会有人不认同他的看法,但是没有人会怀疑他在聋哑教育上的伟大贡献。他没有野心,不祈12求回报,毕生致力于推广聋哑教育事业。他曾创办过学校,英国的聋哑教育协会就是他创建的。他把发明电话得到的钱,都用做了聋哑学生的奖学金。

除了发明电话以外,贝尔博士还发明了对讲机、感应天平等很多有用的东西。贝尔博士发明的电话探针,找到了杀死加富尔总统的凶手。在我的脑海里,与贝尔博士有关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我很难把这些事情一一记述出来。

我与贝尔博士最后一次见面是在1920年,那时候他刚从苏格兰回来,饶有兴致地跟我提到了飞机,并且告诉我他要去研究研究飞机的制造。他曾预测,用不了10年,纽约与伦敦就会互航,飞机作为交通工具的时代即将到来。博士还曾预言,下一次的世界大战空中将会变成各国的主战场,而潜水艇的作用远比巡洋舰更重要。他还预言,将来人们会控制冷热空气的流通,到时候,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会适合人类居住。我每每听到这些预言的时候,总是兴奋不已,让我始料不及的是那些预言居然那么快就实现了。我们那次的会见让我觉得依依不舍,好像那一次我们想把这一辈子的话都说完,但是我没想到这预感会那么不幸地成真了,我最亲爱的贝尔博士在1922年8月3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记得他生前的时候,有一次我们去散步,他指着一座山对我说:“看没看见,海伦?那里就是我长眠的地方。”他死后,家人按照他的遗愿,将这位伟大的智者安葬在了那里。

记忆中与我有关的那些人 - 图2

我是在报纸上知道贝尔博士去世的事情的,我清楚地知道,我失去一生中最宝贵的朋友,美国失去了一个伟大的发明家和教育家。贝尔博士如流星一样,在最耀眼的时刻陨 13落了。

怀念我的母亲

我在一次演出的前夕,得到了母亲去世的噩 14耗,这对于我来讲是一生中最悲伤的时刻。父亲去世的时候我才14岁,那时的我根本不懂得什么叫悲伤,我与母亲相处的日子最长,感情也最深,所以失去她的疼痛几乎让我感到世界都崩塌了。

母亲常常帮我回忆我没得病之前的事情,那时的我如何学会走路,如何去追逐花园里的蝴蝶。母亲如数家 15 珍地描述我那时如何为了小动物去和欺负它们的男孩子打抱不平,我的眼神是如何的犀利,还有一般人不会轻易看见的针、小纽扣我都会轻易地找出来。我趴在母亲的膝盖上,既好奇又兴奋地询问母亲,我那时咿呀学语的样子。当母亲回忆完这些事情的时候,都会长长地叹一口气,要知道,我得那场大病的时候,母亲才刚刚23岁。

母亲常常对我说,每天当她早上醒来的时候,她脑海中第一件要思考的事情就是海伦,每天当她要睡觉的时候,她思考的依然是海伦。母亲的双手患有关节炎,可是她常常会费劲地用盲文给我写信。父亲去世之后,她一个人担负起了照顾弟弟妹妹们的重担,一直到妹妹长大嫁人,她才稍稍轻松了一些。

母亲刚刚嫁人的时候,什么都不会,可是后来家里的一半负担都压在了母亲的身上。她不但要去监督工人,自己还要去种菜、喂牲畜,还要自己去做各种事物,孩子们身上穿的衣服也是她自己剪裁和制作的。母亲常常去应酬来到家里的很多人,还要自己去操劳家务,那时的忙碌与辛苦,母亲都自己一个人承担了。

母亲还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园 16 丁。她非常精通如何去照顾那些花草树木,而且擅长播种各种植物。平日里的浇水除草,母亲都会干得乐此不疲。母亲非常喜欢小鸟,她经常会在家附近的森林散步,随身携带一些食物去喂那些小鸟。母亲会看着母鸟教那些小鸟如何飞行,有时一看就是几个钟头,甚至到了流连忘 17 返的地步。

世界大战爆发以后,母亲从来都没提过与战争有关的事情。只是有一次,母亲外出的时候,看见一大群年轻人在野外露营,她不无惋惜地感叹,这些年轻的生命眼看就要被战争吞 18 噬了。一想到这里,母亲不禁潸然泪下。

母亲经常跟我说,如果有一天她衰老了,她不想去麻烦别人,她希望自己可以平平静静地离开这个世界。母亲去世的时候正好住在妹妹家里,她遂了自己的心愿,非常平静祥和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她甚至没有去惊动任何人,直到后来人们发现了她的离去。

一直到后一年的4月,我才赶到了亚拉巴马的妹妹家里,直到那时,我才不得不去相信母亲是真的离开了我。

我最亲爱的母亲啊,你曾经为我痛苦了一生。现在你已经去了天堂,总应该释 19 然一些了吧!因为此时的你应该会了解,我之所以变成现在的样子,完完全全是上帝的意思,为此你的心灵应该会感到慰籍了吧。你知道吗?我会多么想念你,我真心地希望你在上帝那里会得到平静和安乐,因为这样作为女儿的我才会感到一丝慰籍!

我与我的朋友们

记忆中与我有关的那些人 - 图3

很多人都在叹息地着对我说:“你的世界太小了,真的很孤寂。”可是我明白那是他们不了解我多年来的生活状态,他们不会知道我身边有着多少朋友,我看了多少书,去了多少地方,每当我听到这些人跟我说着同样的话的时候,我就不禁在心里暗暗发笑。

我的朋友们无论身在何处,时时都会用盲文写来信函向我传递友情,对我来讲,我也会非常乐意去读这些信件,因为我能直接感受到朋友对我的关怀,这比别人念给我印象来得更深刻。

我有位朋友叫爱特纳·波达,他每次去旅游的时候都会想得非常周到。他会随身带着一个盲文的字板,每到一个地方去游玩,就会把沿途的所见所闻写给我看,就好像我在与他一起游玩一样。我们可以共同倾听大西洋冰山迸裂的声音,也可以一起乘坐着飞机穿越整个英吉利海峡;我们可以在巴黎的大道上漫步,也可以一同泛舟欣赏威尼斯水城。就这样,我和他一起游历了很多地方,我们去了印度,来到中国,看到和听到了许许多多新奇有趣的事情。

我在大学的时候有个同窗好友叫弗兰克·克勃特,他创建的出版社曾经出版了我的《我的生活》。我开始为这本书写续集了,弗兰克一如既往地支持着我,在很久以前他就曾建议我出这本书的续集,并会给予我大量的帮助。

《青鸟》的作者梅多林克夫人在1912年的冬天来拜访我。我们俩一见如故,在一起谈天说地,聊了很多很多。等她回到法国以后,她还经常给我寄来一些明信片。

我非常喜欢泰戈尔的诗集,当他知道我对他的尊敬与仰慕之后,曾对我说过:“我很高兴你能欣赏我的作品。你知道吗?这个世界就需要一个爱世人甚过爱自己的人。”泰戈尔与我谈到时局的时候总是忧心忡 20 忡,他总是在分析印度、中国和世界一些强国之间的局势。欧洲很多国家强迫中国人吸食鸦片,并经常武力瓜分中国的土地。英国的军事力量已经渗透到了太平洋沿岸了,亚洲国家人人自 21 危,日本已经自强,可是中国可能要等到打到自家门口时才会警醒吧。我感觉泰戈尔对局的分析总是那么准确,以至于让我想起了甘地——为了和平而兑现自己承诺的人。

我非常喜欢手扶钢琴,欣赏戈德斯基的美妙琴音,尤其是在他演奏肖邦的《小夜曲》的时候,我会深深地陶醉其中,就好像置身在热带的海岛上一样。

我拜访过大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先生。我在新泽西演讲的时候,这位发明家曾经邀请我去他家里坐坐。他给人的印象总是那么严肃,也许这就是一个发明家对待工作的态度。在科学发明上就是应该有着严肃的、一丝不 22 苟的精神。他的夫人告诉我,爱迪生先生是个怪人,他总是通宵地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当他在实验室的时候,决不允许任何人去打扰他的。爱迪生先生邀请我去听他的唱机,并且非常热切地问我有没有听懂,说实在话,我费了很大的力气也没听懂唱机上的声音。

我在参观福特先生工厂的时候,惊奇于他对企业管理的天分。我时时在想,如果每个人都用福特工厂的管理模式去管理企业,那所有的工人都可以在最少的工作时间内拿到更多的薪 23 酬了。这样的话,人们就用几个小时的工作量去完成一天的任务,然后空余出很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那该多好啊!福特先生曾在一次盲人大会上捐助了很多钱。他告诉我,他的工厂里雇佣73位盲人,他之所以雇佣他们并不是出自内心的怜悯,而是这些人的工作非常优秀。当我听到这件事的时候,内心有种说不出的感动和高兴。

最近我常常一个人在房中独自思考,如果当初郝博士没有发明出教育盲聋者的方法,那我的一生又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你可曾知道,博士教育萝拉的时候,美国的法律上还规定着:盲聋者等同于白痴。可是多年以后谁会知道,莎莉文老师的手语是萝拉教的,那时在柏金斯盲人学校,她们住在同一个寝室。莎莉文老师曾对萝拉说,她要到亚拉巴马去教一个又盲又聋又哑的小女孩。萝拉曾经这样嘱咐过她:“不要让这个孩子觉得和别人不一样,不能事事处处迁就她,顺着她。这样的话,女孩会变得越来越娇惯。”在莎莉文老师临走的时候,萝拉让她把一个洋娃娃带给我,那就是让我学会“doll”这个单词的洋娃娃。我来到柏金斯学校的时候,莎莉文老师第一个带我去见的人也是萝拉。在我的印象里,萝拉是一个非常聪明和善良的人。我想当初如果有一个像莎莉文那样的老师去教导萝拉,那么她肯定会获得比我更大的成就。一想到这里,我甚至认为自己是那么幸运,可现在我都已经四十岁了,对那些还深处在孤 24寂和黑暗的人却什么都没做,我不禁惭愧起来。

记忆中与我有关的那些人 - 图4

我在佛利斯特的家里写完自传的最后一行,停下了笔。说实话,我的自传说不上是什么伟大的作品,如果在这本书里非要找出些什么价值的的话,那就是对那些和我一样的人们会有一些精神上的帮助吧。

在我自传的最后,我还是想提一下,为了我付出一切的老师——莎莉文老师。我到现在都无法去理解她为什么会对我那么好。我觉得如果莎莉文老师想做的话,她一定会轻松地当上妇女运动的领导人,或者是一位非常出色的作家。可是她宁愿将毕生的经历都花在教育我的身上。非常可惜,我现在仍然不知道如何去报达恩师。

我想说,我的眼前曾是一片黑暗,但是老师将我带进了光明的世界。我的身体不自由,但是我的心能任意翱 25翔。感谢那些出现在我生命中帮助过我的人,和你们在一起,我无时无刻不沉浸在喜悦之中,这就是我最美好的人生。

写作指导

在这一章节里,作者着重写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些人,其中有马克·吐温先生、贝尔博士、作者的母亲以及其他的一些朋友。作者主要是通过与他们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唤起了从前的记忆。以马克·吐温先生为例,作者回忆起了马克·吐温先生痛斥范史东上校的情景,表现了他的人道主义精神,回忆起了他们一起散步时,马克·吐温先生给人亲切和蔼的感觉等等,这些回忆将这个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觉得这是一个活生生的、有些血肉的人物,而不是呆板的、没有灵魂的。因此,在刻画人物性格时,适当的叙事和有细节的描写会使人物展现得更加鲜活。

阅读思考

1.马克·吐温先生的性格特征有哪些?

2.贝尔博士都有哪些发明?

词语积累

与日俱增 潜移默化 义愤填膺不拘小节 安详 滔滔不绝石垣 物是人非 穿针引线追溯 受益匪浅 祈求 陨落噩耗 如数家珍 园丁 流连忘返吞噬 释然 忧心忡忡 人人自危一丝不苟 薪酬 孤寂 翱翔

经典名句 我的眼前曾是一片黑暗,但是老师将我带进了光明的世界。我的身体不自由,但是我的心能任意翱翔。感谢那些出现在我生命中帮助过我的人,和你们在一起,我无时无刻不沉浸在喜悦之中,这就是我最美好的人生。

注解:
1形容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长。
2指受到外来影响而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
3指内心充满义愤。
4不拘泥于生活中的小事。
5从容不迫;稳重。
6形容话非常多,连续不断,没完没了。
7石头墙。
8景物依旧,人已变更。
9比喻从中拉拢、撮合,使之发生联系。
10逆流而上,向江河的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11得到的好处非常多、受到的利益非常大。
12指恳切地希望或请求。
13星体或其他在高空运行的物体从高空掉下。
14指亲近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
15像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
16从事园艺的工人。比喻老师。
17形容因留恋景物或某种事物而不愿离去。
18吞食;并吞。
19形容疑虑、嫌隙等情绪消释而心中平静。
20形容十分忧愁。
21每个人都感到自身处境危险。指局势或气氛十分紧张。
22一点也不马虎,形容做事认真。
23薪水;报酬。
24孤独寂寞。
25在空中回旋地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