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从进食判断健康

人到一定的时间就想吃东西,否则就会感到饥饿,但当机体出现疾患时,进食就会有明显的变化或反应。从进食的食量、食后的反应、吞咽情况等,可以判断机体的健康情况。

食后有肠鸣

胃肠道功能紊乱

食后胃蠕动亢进、肠鸣、便感,有时吃一顿饭解一次便。此种症状很可能是胃肠道功能紊乱。除有厌食、反酸、嗳气、恶心、呕吐、食后饱胀、上腹不适与疼痛,咽有异物感、腹痛、腹泻、肠鸣或有便秘等消化道症状外,常见的非特异性症状有恶心、头痛、疲乏、抑郁、焦虑及注意力不集中等。

中西医治疗

西医药治疗

〈1〉精神治疗:患者应了解疾病的性质,起病的原因,以解除顾虑,树立治愈的信心。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减轻应激反应,利于胃肠道的功能恢复。

〈2〉药物治疗:镇静剂为了稳定神经功能,保证睡眠,可适当选用安定2.5~5mg,日3次;谷维素10~20mg,日3次;利眠宁10mg,日3次;氯丙嗪12.5mg,日3次;苯巴比妥15mg,日3次。

抗胆碱能制剂用于缓解肠痉挛及腹痛。如颠茄8mg,日3次;普鲁苯辛15mg,日3次;阿托品0.3mg一次口服或阿托品0.5mg肌注。腹泻患者,可服易蒙停2~4mg。

胃动力制剂可有效地增强胃排空,抑制胃肠道逆蠕动。如胃复安10mg,每日3次,饭前服;或胃复安10mg肌注。吗丁啉10mg,日3次。抗组织胺药具有止吐作用,如乘晕宁50~100mg,日3次。

中医药治疗

〈1〉肝气郁结:脘胁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腹胀纳呆,或呕吐呃逆,善太息,苔薄腻,脉弦。

服用有关疏肝理气,解郁和中的药物。

〈2〉气郁化火:脘胁灼痛,嘈杂吞酸,口干而苦,大便秘结,性急易怒,伴头痛、目赤,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服用有关清肝泄火,行气解郁的药物。

〈3〉痰气交阻:咽中如有物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闷胁痛,舌苔白腻,脉弦滑。

服用有关理气化痰,降逆解郁的药物。

〈4〉脾胃虚弱:饮食稍多即作呕吐,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胸脘痞闷,面色少华,倦怠乏力,口淡无味,大便时溏时泻,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服用有关温中健脾,调和胃肠的药物。

吞咽困难

多数是食道癌的征兆

有食欲,但吞咽困难,有时不能咽水,人逐渐消瘦,多数是食道癌的征兆。

症状常见吞咽困难、梗阻、疼痛、进行性消瘦等症状,但这些大多已属中晚期症状。

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由于具有方便、易行、可长期运用且病人易配合等优点,作为肿瘤辅助治疗,越来越为诸多医家所重视,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同时起到增强体质、降低放化疗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积极作用。

食道癌的病因与饮食关系密切。不良的饮食习惯、摄食含有亚硝酸盐食物、大量饮酒等均可增加食道癌的发病机会;饮食过于肥腻或暴饮暴食均可加重消化道、消化腺负担,增加返流性食道炎等发生,从而增加食道癌的危险性;正确、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但可预防食道癌的发生,本身也是一种治疗。

食道癌病人的饮食原则主要有:饮食宜清淡;饮食不偏嗜,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纤维素类食品,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冬菇及海产品等;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用霉变、有毒食品;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要经常进食过热、过辣或刺激性过强的食物。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食疗方:

芹菜炒香菇

配方:芹菜400g,水发香菇50g,调味料适量。

功效:平肝清热。适用于防治食道癌早期。

泥鳅黑豆瘦肉汤

配方:泥鳅250g,黑豆60g,猪瘦肉100g。

功效:健脾化湿,滋养肝肾,祛瘀软坚散结。适用于食道癌见右胁下肿块,疼痛拒按,食欲不振,消瘦,或见黄疸及腹水。

梨粥

配方:鲜梨5只,粳米100g。

功效:生津补液,健脾开胃。主要适用于食道癌所致津液不足的厌食症。

山药素虾仁

配方:山药500g,水发冬菇25g,马蹄100g,胡萝卜50g,调味料适量。

功效:健脾益肺,调理气血。主要适用于食道癌厌恶油腻的患者。

慈仁炖鸭

配方:嫩鸭1只,薏苡仁250g,胡椒粉15g,食盐5g,味精适量。

功效:利水祛湿,健胃滋补。主要适用于食道癌体质虚弱、情绪低沉者。

清炖蛇段

配方:食用活蛇1条。其他配料适量。

功效:消肿驱风,活血止痛。适用于食道癌局部疼痛者。

香菇蒸鲤鱼

配方:鲤鱼1条(重约750g),水发香菇50g,生姜100g,冬笋100g,冬瓜皮扣,火腿肉扣。其他配料适量。

功效:消肿利水,健脾益气。适用于食道癌胸腹水者。

蛋包西红柿

配方:鸡蛋3个,鲜西红柿150g,葱头适量,黄油30g,植物油6g,牛奶40g,食盐少许。

功效:健脾益胃,滋补营养。适用于食道癌贫血者。

清煮瘦猪肉

配方:瘦猪肉250~500g,清水500~800ml。

功效:滋阴解毒,开胃进食。适用于食道癌有气阴两虚症候者。

龙眼猪骨炖乌龟

配方:龙眼肉扣,猪脊骨连带髓250~500g,乌龟500g。盐、冷水适量。

功效:健脾生血,滋肾养阴。适用于食道癌手术后气阴两虚者。

食道癌预防与控制是指预防发病、早期诊断(根治治疗)、姑息治疗。

食道癌的预防潜力很大。控制烟草、节制饮酒和提倡健康饮食等均可降低食道癌的发生率。

来自烟酒消费降低人群的报告显示,无论是下降一种,还是两者均有下降,食道癌的发生率均有降低。饮食有所改进的人群包括移民,均出现发生率降低的现象。应开展健康宣传、提高国民健康保健意识。

普查、早期诊断与治疗。目前,仍无理想而有效的办法可被推荐用于人群食道癌的普查。因此,早期诊断与治疗显得极其重要,在早期,因肿瘤很小,多无症状。就大多数病例而言,吞咽困难是主要症状,不幸的是这种症状多见于晚期病例。成人若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和体重下降应引起怀疑,如果在吞咽困难开始时即能诊断,许多病人可行姑息治疗,甚至可行手术治疗。

中医重视“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对已作根治性治疗的食道癌病人要防止复发,对于作姑息性治疗的食道癌病人要尽可能控制病情进展。定期复查,出现症状随诊随治。

食油腻食物右上腹胀痛

胆囊或胆道疾病

吃过油腻性食物后感到右上腹胀痛,并可放射至右肩背部,很可能是胆囊或胆道疾病。

胆石症

在胆囊和胆管中长出的石头叫胆石,由这个胆石所导致的疾病叫胆石症。

大部分胆石都是以胆汁的成分为基础而产生的,尤其大都是胆固醇为主要成分或以胆红素为主要成分的。因此,胆石一般又分为胆固醇胆石和胆红素胆石。

在有胆石的人中,也有不表现出症状的。多见于女性,约为男性的2~4倍。在年龄方面,多发病于45~60岁,70岁以后就没有了,在20~30岁的年轻人中,也不少见。

最具特点的症状是发作性胆石疼痛。这大都是在吃了炸虾、煎鸡蛋、烤鱼片等脂肪较多的食物以后,在过了几个小时以后,半夜突然右上腹部疼痛,疼痛向右肩和右背扩散,并且出冷汗或者吐出黄色的液体。一般在几十分钟和几个小时内症状就会消失。

在疼痛发作停止而没有疼痛的时期,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但也有的人主诉右上腹部和右背有压迫感,并有便秘和腹胀感等。胆红素胆石大都是位于胆管内,在出现疼痛的同时还可见黄疽和发热。有胆石但却没有明显症状的无症状胆石约占胆石症的1/2~2/3。

胆道感染症

胆囊和胆管因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疾病。由于大都是胆囊炎和胆管炎同时发生,所以也可总称为胆道炎或胆道感染症。有慢性和急性两种。

细菌感染因有胆汁淤滞和胆石等时容易发生。致病细菌最多的为大肠杆菌,约占50%~80%。细菌由肠逆行到胆管内而引起。此外,也有以血液和淋巴液而引起的。

主要症状是发热和右上腹部疼痛,但有时也有黄疸、恶心和腹部胀满感。病情较轻时,上腹部,特别是右上腹部会感觉有钝痛和压迫感。但是,当出现高热、右上腹部的腹壁紧张,全身状态很坏时,有可能是发生胆囊穿孔和胆汁性腹膜炎。这种情况,应立即请医生诊治,并尽早手术。

采取内科和外科疗法

胆石症的预防保健

胆石症的治疗有内科疗法和外科疗法两种。胆石症的内科疗法,可使用利胆剂(增加胆汁流出的药剂)和十二指肠引流疗法,对疼痛者可使用镇痛剂和镇静剂。在饮食方面,由于脂肪,特别是动物性脂肪和有刺激性的食物容易引起胆石疼痛,所以应予控制。但是要注意,不要使营养素的平衡发生紊乱。

胆道感染症预防保健

要使致病原因的植物神经失调恢复正常。为此,要避免过劳和精神紧张,日常生活和饮食生活要有规律。另外,不要对该病本身想得过多,可适当地进行运动和参加劳动,也可以洗澡。

定期适量摄取牛奶和蛋类等的脂肪食物,以不使胆汁淤滞。对疼痛可用镇痛剂和镇静剂。

边咽边呕吐

患有返流性食道炎

饮食时边咽边呕吐,多患有返流性食道炎。十二指肠病变;食后不久即呕吐;肠道慢性梗阻,食后几小时至12小时呕吐大量隔夜发酵食物。返流性食管炎是胃液和肠液在食管中反流,消化了食管壁而使其溃烂的疾病。

在因胃癌和胃溃疡等而切除了贲门部以后使食道和胃,或者食道与肠相连,这样就破坏了贲门部防止反流的功能,使胃肠的消化液反流而导致严重的食道炎。

此外,在老年人中,也有因横隔膜癌等的疾病而引起的。特别是夜里睡觉时,因重力关系容易引起倒流而出现强烈的疼痛、烧心和灼热感。

改变生活习惯

夜里睡眠时可将上半身抬高,不要过食和吃有刺激性的食物,要连续服用粘膜保护剂。

在进行贲门切除后,食道和胃的吻合(即缝合)时,因神经作用有时会使胃的出口(幽门)继续痉挛。为了防止这一点,一般要同时进行幽门成形的手术。如果不这样做,就可使胃液和食物在胃中积存时间长而容易导致反流。

除了手术后引起的以外,如果有横隔膜癌等的异常,则要进行治疗。另外,由胃酸过多引起的患者较多,可同时服用抑制胃酸的抗酸剂和食管粘膜保护剂。

食后吐酸水

胃炎或胃溃疡

食后不久感上腹隐痛,吐酸水,常有饥饿感,极可能出现胃炎或胃溃疡。

中西医预防保健

急性胃炎预防保健

西医药治疗

〈1〉一般治疗:首先去除外因,即停止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饮食和药物,并酌情短期禁食,或进流质食物。急性腐蚀性胃炎除禁食外,还应适当禁洗胃、禁催吐,立即饮用蛋清、牛奶、食用植物油等。再去除内因,即积极治疗诱发病,如急性感染性胃炎应注意全身疾病的治疗,控制感染,卧床休息等。

〈2〉抗菌治疗:急性单纯性胃炎有严重细菌感染者,特别是伴有腹泻者可用抗菌治疗。常用药:黄连素0.3g口服,日3次;氟哌酸0.1~0.2g口服,每日3次;庆大霉素8万u,肌注,每日2次。急性感染性胃炎可根据全身感染的情况,选择敏感的抗菌素以控制感染。急性化脓性胃炎,应予大量的有效的抗菌素治疗。急性腐蚀性胃炎亦可选用抗菌素以控制感染。

〈3〉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对于吐泻严重及脱水的病人,应增加病人饮水,或静脉补液等。

〈4〉止血治疗:急性胃炎导致的消化道出血者属危重病症,可予冷盐水洗胃,或冷盐水150mL加去甲肾上腺素1~8mg洗胃,适用于血压平稳,及休克纠正者。对出血量较大者,适量输血。

〈5〉对症治疗:腹痛者给与解痉剂,如颠茄8mg,或普鲁本辛15m,1日3次。恶心呕吐者,可用胃复安5~10mg,或吗叮林10mg,1日3次。

中医药治疗

〈1〉外邪犯胃:发热恶寒,胸脘闷满,甚则疼痛,恶心呕吐,或大便泻泄,苔白腻,脉濡缓。

服用有关疏邪解表,化浊和中的药物。

〈2〉饮食停滞:脘腹胀满拒按,嗳腐吞酸,得食愈甚,吐后症减,泻下臭秽,舌苔厚腻,脉滑实。

服用有关消食导滞的药物。

〈3〉痰热内阻:脘痞恶心,吐泻频作,其气臭秽,心烦口渴,还可伴发热,舌苔黄腻,脉滑数。

服用有关清热利湿,和中止泻的药物。

〈4〉瘀血阻络:胃脘疼痛频作,持续不减,或痛如针刺,痛有定处,呕血黑便,舌质紫暗或有瘀癍,脉弦涩。

服用有关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药物。

慢性胃炎的预防保健

西医药治疗

〈1〉一般治疗:饮食疗法是慢性胃炎的必要治疗措施,饮食宜易于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进食应细嚼慢咽以达到少刺激、易消化的目的。停服刺激性药物、戒除烟酒、治疗口咽部慢性感染等也是必要的治疗措施。

〈2〉对症治疗:腹痛时可给予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0.3mg,每日3次;或普鲁本辛15mg,每日3次。返酸、胃酸分泌较高者可用碱性药物,如氢氧化铝凝胶10mL或碳酸钙0.5g,每日3次。消化不良、胃酸分泌缺乏者可服用1%稀盐酸3~5mL,每日3次,或胃蛋白酶合剂10mL,每日3次。贫血时可口服铁剂及肌注维生素B12。胃镜下有胆汁返流时可用胃复安(灭吐灵)10mg,每日3次。

〈3〉抗菌治疗:适用于有局灶性感染或幽门螺杆菌检查阳性者。庆大霉素2万u,日4次;链霉素0.25g,日4次;痢特灵0.1g,日3次;甲硝唑0.25g,日3次;呋喃唑硐0.1g,日3次。可选择其中1~2种服用。

中医药治疗

〈1〉脾胃湿热:胃脘胀痛明显,嗳气,嘈杂,口中粘腻,或口苦口臭,大便不畅,胸闷痞塞,纳差,食后胀痛痛甚,舌质稍红,苔黄厚腻,脉弦滑。

服用有关清热泄浊,和胃消痞的药物。

〈2〉肝胃蕴热:胃脘灼痛,痛势急迫,连及两胁,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服用有关疏肝和胃,泄热止痛的药物。

〈3〉肝胃气滞:胃脘胀满攻撑作痛,痛连两胁,胸闷嗳气,善太息、呕吐,有时泛酸或苦水,心烦易怒,大便不畅,或便溏或便秘,舌质淡红,苔薄黄或薄白,脉弦。

服用有关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的药物。

〈4〉脾胃阴虚:胃脘隐隐灼痛,烦渴思饮,口干咽燥,胃中嘈杂灼热,大便干结,食少、纳呆,乏力,苔少或薄黄,脉弦细或细数。

服用有关养阴益胃的药物。

〈5〉胃络瘀血:胃脘刺痛或痛有定处,按之痛甚,日久不愈,大便色黑,舌质暗红或紫暗,有瘀斑,脉弦涩。

服用有关活血通络,化瘀止痛的药物。

〈6〉脾胃虚寒:胃脘隐隐作痛,绵绵不断,喜暖喜按,得食则减,呕吐清水,纳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服用有关益气温中,健脾和胃的药物。

胃溃疡的预防保健

西医药治疗

〈1〉一般治疗:溃疡活动期应注意休息,生活有规律,平时亦要注意劳逸结合。饮食应少食多餐,定时定量,易于消化和注意营养,避免刺激性饮食。溃疡活动期以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随着症状的改善可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2〉药物治疗:主要是中和胃酸和抑制胃酸分泌。合理选择制酸药物、胃粘膜保护剂、抗胆碱能药物及H2受体阻滞剂。制酸药物常用氢氧化铝凝胶10ml,每日3次;或碳酸钙0.6~1.2g,每日3次;或三矽酸美0.6g,每日3次。抗胆碱能药物可用阿托品0.3mg,每日3次;或普鲁本辛15mg,每日3次,或胃疡平1~2mg,每日3次。H2受体阻滞剂如甲氰咪胍,常用量为200mg,每日3次;每晚临睡加服400mg。胃粘膜保护剂如硫糖铝1g,每日3次,饭后2~3小时服用。

〈3〉抗生素:抑制甚至杀灭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本病可选用:庆大霉素4万u,口服,每日3次(三餐前1小时)10天为1疗程,共3个疗程,疗程间休息4天。痢特灵0.2g,口服,每日3次,服7天,后改为每次0.1g,每日3次,服7天,2周为1个疗程。

中医药治疗

〈1〉肝胃气滞:胃脘胀痛,两胁胀闷,因嗳气或矢气则舒,善怒而太息,胸闷食少,泛吐酸水,口苦眩晕,舌苔薄白,脉弦。

服用有关理气行滞,疏肝和胃的药物。

〈2〉肝胃热郁: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食入痛无明显缓解,或食少易痛,口苦而干,喜冷饮,吞酸,嘈杂,烦躁易怒,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服用有关清胃泄热,舒肝理气的药物。

〈3〉瘀血阻络:胃痛如刺如割,痛处不移,有呕血或黑便史,舌质紫黯或有瘀斑。

服用有关活血化瘀,通络和胃的药物。

〈4〉脾胃虚寒:胃痛隐隐,喜按喜暖,空腹痛重,得食痛减,食后腹胀,倦怠乏力,神疲懒言,畏寒肢冷,大便溏薄,呕吐清涎,舌质淡嫩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或迟。

服用有关健脾和胃,温中散寒的药物。

食后无原因上腹胀满

胃癌的征兆

中年人食后无原因上腹胀满,食欲减退,进行性消瘦很可能是胃癌的征兆。

胃癌早期,临床症状多不明显,也不典型,如捉摸不定的上腹不适、隐痛、嗳气、反酸、食欲减退、轻度贫血等,类似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慢性胃炎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胃部症状日转明显:上腹疼痛、食欲不振,出现消瘦、体重减轻。胃窦部癌增长到一定程度,可出现幽门部分或完全梗阻而发生呕吐,呕吐物多为宿食和胃液;贲门癌和高位小弯癌可有进食梗阻感。癌肿破溃或侵袭到血管,导致出血或上消化道大出血,也可能发生急性穿孔。

晚期,出现上腹肿块或其他转移引起的症状,如肝肿大、腹水、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此时消瘦、贫血明显,终呈恶病质。

体检在早期多无特殊,晚期上腹肿块明显,多呈结节状、质硬,略有压痛;若肿块已固定,则多表示浸润到邻近器官或癌块附近已有巨大的淋巴结块。发生直肠种植转移时,直肠指诊可摸到肿块。

切除胃部癌症部位

对胃癌的治疗方法,曾进行过多种尝试,但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将胃部癌症部分切除。

一般胃部分切除中,多少会感到胃有点缩小,不会有什么术后问题。但是,胃切除的范围较大,特别是胃全切后,往往要引起一些术后问题。高龄者与缺少其他内脏器官的人,由于有术后问题,所以在手术后的一段时间里,要在医生的照看下进行生活。需要吃些容易消化吸收的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应定期检查有无贫血、营养情况、肝功能等。

胃切除后,切口愈合,体力也有所恢复,可回到家里,也要吃一些营养高容易消化的食品,要避免有刺激性的嗜好品、酒类和烟等。虽然可以进行短时间的洗澡和散步,但不适宜做过于疲劳的运动。胃切除后,至少在5年时间里,生活要有规律,严禁暴饮暴食。

在饮食生活中,要避免过于咸辣的食品,不要大量饮酒,可饮用适量牛奶。当胃部有些不适或食欲不好以及有所消瘦时,要请胃病专科医生进行检查。

当胃部略觉不适时,就是无症状也应该去看医生,特别是40岁以上的人每年应定期接受两次体检,这对早期发现胃癌极为重要。

另外,当发现胃癌的癌前病变后,要反复追踪发病经过,并进行检查。总之,发现无症状的早期胃癌可以完全治愈,这是目前最实际的预防方法。

在胃切除术后,通常应禁食禁饮,24~48小时后一般情况良好,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才可给予少量的温开水或葡萄糖饮料。如无不适,次日可给少量清淡流食,如米汤、菜汤、稀藕粉、淡果子水等,但不能吃蔗糖、奶及豆浆等,因为这些食物可产生腹胀。第四日可仍用流食,但在流食的基础上加用甜牛奶、甜豆浆等。第五日可用少渣半流食,例如可选择大米粥、碎肉番茄汁烩豆腐、馄饨或菜汁烩挂面、面包、蛋糕、牛奶、豆浆等。第九日可改用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无刺激性、质软,一日五餐的胃病饮食。若进食后有恶心、腹胀等不适,则应减少或停止饮食。待症状消失之后,病好转,再开始进食。

胃切除后的饮食恢复是十分重要的,既要弥补术前疾病的慢性消耗,又要填补手术创伤的损失。因此应在较长时间内采用每日分五次进餐,保证有足够的营养补充,如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以促进创伤的修复。如蛋类、乳类及其制品、瘦肉类、豆腐、豆浆等豆制品、鲜嫩的蔬菜及成熟的水果等。避免吃刺激性强和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辣椒、酒、咖啡、浓茶和含粗纤维多的芹菜、韭菜等。

烹调方法更应注意,不要采用炸、煎、烟熏及生拦等方法,以免难于消化,采用蒸、煮、烩、炖等烹调方法。患者要待手术创伤及虚弱的身体完全康复后,再逐渐地过渡到正常普通饮食。由于胃切除后,容积明显减少,食物营养素的吸收受到影响,所以每日膳食中注意适量增加维生素D含量多的食物,如动物的内脏及胡萝卜等,以防止手术后的骨软化病。另外,吃饭后不要急于下床活动,应卧床休息,不要吃高糖饮食。

胃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族缺乏。有15%的患者有骨软化症,由于维生素D的缺乏,很容易使非常稀薄的骨质发生变化。在一些无明显维生素D缺乏的病人中,早期的骨组织变化可以得到纠正。这就使人们很难推断,在胃切除后所发生的骨质疏松和骨软化症与维生素D缺乏、钙吸收有关。但不论怎样,这些病人都有明显的钙吸收障碍和维生素D的缺乏。胃切除术后的病人应注意膳食中补钙,这对骨骼钙化有利。动物性食品如蛋黄、肝脏,含视黄醇很高。一些植物性食品如黄、红色蔬菜、水果中含β-胡萝卜素,可在肝脏转变为维生素A。

含钙较高的食品有各种豆制品、乳制品和燕麦片、卷心菜、白菜、胡萝卜、芹菜、南瓜、萝卜、菠菜、葫芦、韭菜、蒲公英、冬瓜等。硬果和种子等食品含钙量也很高,如干杏仁、核桃、榛子、葵花子等,水果类有橙子等。

一些蔬菜如菠菜、苋菜、蕹菜等所含的草酸均影响钙的吸收,对含草酸高的蔬菜可先在沸水中焯一下,使部分草酸先溶于水,滤去水再炒食。注意在面粉、玉米粉、豆粉中加发酵剂,并延长发酵时可使植酸水解,游离钙增加,使钙容易吸收。常用的食疗方有:

藤利根鸡蛋

用料:藤利根50g,鸡蛋2个。

制作和服法:将藤利根浓煎取汁,再煎沸后打入鸡蛋,煮成溏心蛋。空腹食用,每日一次。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润燥。适用于胃癌、肠癌,可长期食用。

洋参瘦肉汤

用料:猪瘦肉500g,西洋参24g。

制作和服法:西洋参洗净,用温水泡软,切片。猪瘦肉洗净,与西洋参片一起放入锅内,加入泡洋参的水及适量的清水,武火煮沸后炊火堡2小时(堡汤时切忌揭开锅盖),调味供用。

功效:补气健脾,强身开胃。适用于胃癌患者化疗后体虚,白细胞减少等。

黄药子酒

用料:黄药子33g,虻虫30g,全蝎30g,蜈蚣30g,白酒1500g。

制作和服法:将诸药共浸入酒内,装瓶密封,埋入地下7天。取出后每次10~30ml,每日2~3次。

功效:活血散瘀,消肿止痛。适用于早期胃癌,形气尚实者。

青蒜拌马齿觅

用料:青蒜头,鲜马齿苋150g。

制作和服法:先将青蒜剥去外皮,洗净,晾干后切碎,捣烂,剁成泥糊,备用。再将新采摘的马齿觅全草摘洗干净,理顺码齐,入沸水中氽一下,捞出,切成3cm长的段,放入盘碗内,加入青蒜泥糊以及味精、精盐,拌和均匀,加入少许酱油即成。早晚餐随餐分食,或当菜食用,当日吃完。

功效:清肠化湿止泻。适用于湿热内蕴型癌症,对胃癌放疗、化疗后出现大肠湿热引起的腹泻夹有粘液者尤为适宜。

归参炖鸟鸡

用料:当归20g,吉林参6g,龙眼肉30g,乌鸡1只(约500g)。

制作和服法:将当归、吉林参分别拣去杂质,洗净,晒干或烘干。当归切成片,放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备用。吉林参切成片或研成极细末,待用。将龙眼肉洗净,放入碗中,待用。将乌鸡宰杀,入沸水焯透,捞出,用冷水过凉,转入沙锅,加入上面的药材和适量鸡汤、清水,大火煮沸,烹入黄酒,改用炊火炖1小时,待乌骨鸡酥烂,加葱花、姜末,取出药袋,滤尽药汁,调入吉林参细末(或吉林参片),拌匀,再煮至沸,加入少许精盐、味精,淋入麻油,拌和即成。当菜佐餐,随意服用。

功效:益气养血,增强抵抗力。适用于气血两虚型胃癌,对胃癌术后或放疗、化疗后气血两亏者最为适宜。

鳖甲炖鸽肉

用料:肉用鸽1只,鳖甲50g。盐、味精等调味料适量。

制法:鳖甲洗净,捣碎放入洗净的鸽腹内,放瓦锅或大碗内,隔水炖至肉熟透,加盐、味精等调味料,即可服食。

功效:清热解毒,滋阴生津。本膳主要适用于胃癌低烧、乏力消瘦者。一般胃癌手术后,为促进伤口愈合,多用本膳。

由于胃癌的病因尚未明确,故无特殊预防方法。除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或减少摄入可能的致癌物质,可多进食含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水果等。避免进食粗糙食物。少吃或不吃盐腌食品。多饮牛奶。少吃烟熏、油炸和烘烤食物。改进饮食习惯和方式:要按时进食,避免暴饮暴食;食物不能过成,进食不宜过快;进食时情绪愉快,欢乐开朗;不饮烈酒,不抽烟。

对胃癌前期病变,如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等,要进行密切随访,以早期发现变化,及时进行治疗。

保持身心愉快,讲究卫生,饮食起居有规律,坚持适量锻炼,睡眠充足,增强机体对肿瘤及“感冒”“肠炎”等常见疾病的抵抗力。增加营养,饮食要均衡,切忌过多及营养供应不足,使身体抵抗力下降,不利于病体的康复,甚至出现复发、转移。

在手术、放疗、化疗结束后仍有必要维持一段时间的中西医治疗,以巩固疗效。注意定期复查。一般在第一年内,每3个月门诊复查1次;在第2年内,每半年复查1次,以后每年1次。复查时尤其注意有无腹部肿块、锁骨上窝有无肿大淋巴结、肛门指检时有无肿块。每半年复查胸片、钡餐及腹部B超1次,必要时复查CT、胃镜等,以明确有无复发。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