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从痰判断健康

健康人一般仅有少量痰或无痰。吐痰者主要是呼吸道疾病的患者,而且以老年人和吸烟者为多。如果仔细观察,仅凭肉眼就可从痰的颜色、浓度上分辨出吐痰者患的什么病,这种经验性常识能帮助自行诊断,有利于患者及时治疗。

粘液性痰

急性支气管炎

粘液性痰一般为无色或浅白色透明粘液状,多见于急性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是由于细菌和病毒感染,物理或化学因素刺激以及过敏反应等因素所引起的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多发于寒冷季节,以老年、幼儿及体弱者患病较多。本病属中医“咳嗽”范畴。

初起有不同程度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鼻塞、喷嚏、咽痛咽痒、声音嘶哑、头痛、周身不适或肌肉疼痛、轻度畏寒、发热等。开始时咳嗽不明显或轻度刺激性咳嗽,无痰或少痰,1~2天后咳嗽加重,痰量增多,粘液痰转为粘液脓性痰,较重时呈阵发性咳嗽或终日咳嗽。

如伴发支气管痉挛时可有气急和哮鸣。

中西医预防

西医药治疗

〈1〉止咳化痰:复方甘草合剂10毫升,1日3次;或咳必清25~50毫克,1日3次;或沐舒痰30毫克,1日3次。兼喘者,茶碱控释片0.1克,1日2次;或舒喘灵2.4~4.8毫克,1日3次。

〈2〉抗感染治疗:口服:阿莫仙胶囊0.5克,1日3次;或交沙霉素0.4克,1日3次;或希刻劳0.5克,1日3次。肌注:青霉素160万单位,1日2次;或克林霉素600毫克,1日2次。

〈3〉发热者,给于APC或百服宁治疗。

中医药治疗

〈1〉风寒袭肺:咳嗽声重,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可服用有关疏风散寒,宣肺止咳的药物。

〈2〉风热犯肺: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嘎哑,咽痛,痰粘色黄或黄白相兼,常伴鼻流黄涕,头痛肢楚,恶寒发热,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可服用有关疏风清热,宣肺化痰的药物。

〈3〉风燥伤肺:干咳少痰,连声作呛,喉痒咽痛,唇鼻干燥,口干,或伴鼻塞,头痛,恶寒发热,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可服用有关疏风清肺,润燥止咳的药物。

〈4〉痰热蕴肺:咳嗽气急声粗,痰多色黄质粘,面赤身热,口干欲饮,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可服用有关清肺化痰,肃肺止咳的药物。

〈5〉肺热阴伤:干咳,痰少粘稠或痰中带血,声音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手足心热,夜寐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可服用有关养阴清热,润肺止咳的药物。

在急性支气管炎保健方面,应注意气候变化、避免受凉;感冒后及早治疗;多饮水;忌烟酒及辛辣之物。

粘液脓性痰

慢性支气管炎

粘液脓性痰,外观呈淡黄色块状,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是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纤维变化及萎缩变化。由感染或非感染等多种原因引起。临床以咳嗽、咯痰、喘息为主要症状。早期症状轻微,多在冬季发作,晚期症状加重,可长年存在。本病进展可并发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本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老年人多见,吸烟、寒冷地区及环境污染较重地区发病率高。本病属中医“咳嗽”、“喘证”范畴。

反复发作的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为主要表现,一般咳嗽、咯痰以晨起为著,呈白色泡沫状粘液痰。

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时,症状迅速加剧,痰量增多,呈白粘痰或黄脓痰。

随着病情的反复发作和进展,终年咳嗽、咯痰不停,冬秋加剧,并发生喘息。

患者有反复发作的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病史,并除外由心、肺肿瘤、结核等其他可导致咳嗽、咯痰、喘息的病症。

每次持续发展最少为3个月,并连续发病2年以上者。

肺底可听诊到干、湿罗音,喘息型可闻及广泛哮鸣音。

中西医预防

西医药治疗

〈1〉抗感染治疗:口服:阿莫仙胶囊0.5克,1日3次,或希刻劳0.5克,1日3次;或安美汀375毫克,1日3次。肌注:青霉素160万单位,1日2次;或丁胺卡那霉素0.2克,1日2次;或克林霉素600毫克,1日2次。静脉滴注:青霉素320万单位,1日3~4次,或环丙沙星200毫克,1日2次,或西力欣150毫克,1日3次。

〈2〉解痉平喘:口服:茶碱控释片0.1~0.2克,1日2次;或全特宁8毫克,1日2次;或复方氯喘1~2片,1日3次。喷雾吸入:喘康速、必可酮、爱喘乐气雾剂等。肌注:喘定0.25~0.5克,喘甚时肌注1次。静脉注射或滴注:氨茶碱0.25克入40%葡萄糖注射液注射,或氨茶碱0.5克、或喘定0.5克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注,1日1次。激素治疗:氢化考的松200毫克,静滴,1日1~2次,喘息减轻后减量停药或改为强的松口服,维持治疗。

〈3〉止咳化痰:复方甘草合剂10毫升,1日3次;或沐舒痰30毫克,1日3次;或强力稀化粘素300毫克,1日3次;或蒸馏水40毫升、α糜蛋白酶5毫克、庆大霉素4万单位雾化吸入,1日2次。

中医药治疗

〈1〉风寒袭肺:咳嗽声重,或有气急喘息,咯痰稀薄色白,兼有头痛,恶寒,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可服用有关宣肺散寒,止咳平喘的药物。

〈2〉风热犯肺:咳嗽声粗,气粗或咳声嘎哑,痰粘色黄,咽痛,或有恶寒发热,头痛肢楚,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滑。

可服用有关疏风清热,宣肺化痰的药物。

〈3〉表寒里热:咳嗽喘息,咯痰粘稠,恶寒发热,烦闷,身痛,口渴,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滑数。

可服用有关宣肺清热,止咳平喘的药物。

〈4〉痰热蕴肺:咳嗽喘息,气急粗促,痰粘色黄,胸胁胀满,烦热口渴,便秘尿赤,身热有汗,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可服用有关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药物。

〈5〉痰浊阻肺:咳嗽喘息,胸满窒息,痰多粘腻,胸脘痞闷,纳呆呕恶,舌苔白腻,脉濡滑。

可服用有关健脾燥湿,降气化痰的药物。

〈6〉肺虚咳喘:咳声低弱,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咯痰稀薄,自汗畏风,或呛咳痰少粘稠,烦热口干,颜面潮红,舌质淡红、苔少剥落,脉细数无力。

可服用有关益气养阴,定喘化痰止咳的药物。

〈7〉肾虚咳喘:咳喘日久,动则喘甚,气不得续,形瘦神疲,汗出肢冷,面青唇紫,舌淡苔白,脉沉细弱,或喘咳,面红烦躁,口咽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可服用有关补肾纳气的药物。

除此之外,忌辛辣肥甘饮食;忌烟酒;加强体质锻炼,提高抗病能力;气候变化时预防受寒;怡情悦志,避免情志过极。于缓解期经常食用具有补肝益肾的药,食物如红枣、核桃肉、百宝粥、黑豆等。

浆液性痰

支气管扩张

浆液性痰一般为稀薄透明泡沫状痰,量多,多见于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是指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损坏管壁,导致支气管扩张和变形。支气管扩张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以慢性咳嗽、咯大量脓痰及反复咯血为主要症状。本病属中医“咯血”,“咳嗽”、“肺痈”范畴。

患者多为童年时有麻疹、百日咳、支气管肺炎病史,日后反复发作呼吸道感染。本病的典型症状为慢性咳嗽、咯吐大量脓痰及反复咯血。干性支气管扩张仅表现为反复大量咯血。

中西医预防

西医药治疗

〈1〉控制感染:有条件时可进行痰培养及药敏试验以选择抗生素(用药参见慢性支气管炎节)。

〈2〉排痰、通畅呼吸道:复方甘草合剂10毫升,1日3次;或沐舒痰30毫克,1日3次;或强力稀化粘素300毫克,1日3次。雾化吸入促进排痰;体位引流拍背,协助排痰。

〈3〉咯血的治疗:安络血5毫克,1日3次;或止血敏4~6克入500毫升液中静脉滴注,1日1次;或垂体后叶素10~20单位,加入500毫升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中缓慢静脉滴注,1日1次。

中医药治疗

〈1〉风热犯肺,入里化热:咯血,咳嗽,胸闷,身热口渴,鼻燥咽干,或有恶寒发热,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可服用有关解表清热,宣肺止咳的药物。

〈2〉痰热蕴肺:咳嗽气急,咯痰色黄或脓痰,咯血,胸痛胸闷,心烦口干,面红目赤,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可服用有关清热化痰,泻火止血的药物。

〈3〉气阴两伤:面色苍白或颧红,气短乏力,干咳少痰,口干咽燥,自汗盗汗,舌淡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可服用有关益气养阴,润肺止咳的药物。

浆液脓性痰

肺脓肿

浆液脓性痰,多见于肺脓肿病人。其痰液放置后可分为三层,上层为泡沫块,中层为稀薄浆液,下层为混浊的脓渣和坏死物质。

肺脓肿是由肺组织坏死而产生的局限性有脓液的空洞,同时伴有周围肺组织的炎症。病理过程以肺组织坏死为其主要内容。如果是由厌氧菌感染引发的肺脓肿,则表现为腐败性恶臭痰,而由需氧菌感染引发的肺脓肿,则表现为非腐败性痰液,但以咯吐大量脓液痰为显著特征。本病多发生于青壮年,且男性多于女性。属中医“肺痈”范畴。

起病大多急骤,周身不适、畏寒、寒战,高热可达39℃以上,咳嗽带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可伴有胸痛。

发病持续一周左右,即开始咯吐大量脓性痰,每日痰量可多达数百毫升。体温下降。

如迁延日久,发展为慢性消耗性病变,仍有咳嗽,咯脓痰,但痰量时多时少,且有反复咯血及不规则发热,消瘦等,症重者出现贫血。

中西医预防

西医药治疗

〈1〉抗生素治疗:青霉素,每日200~1000万单位,静脉滴注。对青霉素不敏感者,可选用林可霉素或克林霉素,每次600毫克,每日3次,静脉滴注。只有在X线检查肺部病变完全消失后,方可停用抗生素。

〈2〉对症治疗

补充体液:高热者予以退热药物。

排痰:沐舒痰30毫克,每日3次;或必嗽定30毫克,每日3次。采用药物雾化吸入或用纤维支气管镜冲洗吸痰。采取体位引流,促进痰液排出,每日2~3次。

中医药治疗

〈1〉初期(温邪袭肺):发热微恶寒,咳嗽,胸痛,咯吐白色粘痰,口干而渴,舌红苔薄黄,脉浮数而滑。

服用有关疏风清热,宣肺化痰的药物。

〈2〉成痈期(热邪壅肺):高热不退,咳嗽气急,咳痰量增多,咯吐黄稠脓痰,气味腥臭,胸痛,口干咽燥,烦躁不安,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服用有关清热解毒,化瘀消痈的药物。

〈3〉溃脓期(热毒伤肺、成痈溃脓):热势渐退,咳吐大量脓性稠浊痰液,腥臭异常,咳嗽气喘时胸痛,心烦面赤,口干渴,舌红绛,苔厚黄腻,脉滑数。

服用有关清热解毒,排脓的药物。

〈4〉恢复期(虚邪留恋、气阴两伤)身热渐退,咳嗽减轻,脓痰日渐减少,胸部隐痛,气短,易出汗,神疲乏力,盗汗,口咽干燥,舌红偏绛而干、苔黄,脉细数。

服用有关益气养阴,清除余邪的药物。

腥臭痰

肺癌

腥臭痰为黄经色,腥而臭,提示有厌氧菌感染。若痰色红而恶臭,则为肺癌晚期。

肺癌临床以咳嗽、咯血痰、气急、胸痛、发热、消瘦等为主要表现。

饮食调养

肺癌当前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生物免疫和中医药治疗等。

预防肺癌饮食指南

完全禁止吸烟。改变不良饮食习惯:罐头、腌腊制品、添加剂、熏制食物等可能含有致癌物质,应尽量少吃或不吃。肺癌患者要少吃刺激性食物及生痰伤肺之物如辣椒、生葱、肥肉、虾蟹等物。多吃富含维生素A及C的食物及清肺润肺食物如胡萝卜、葡萄、百合、香菇、炒杏仁、白果、核桃仁、芦笋、罗汉果、枇杷、梨等。茶能阻止致癌物质亚硝胺体内合成和防止亚硝胺致癌,饮茶并具有抗辐射效应。多吃葡萄;科学家发现葡萄中含有藜芦醇,可以防止健康细胞癌变,白藜醇具有很强抗癌效应,能使癌细胞丧失增殖能力。提倡细嚼生白萝卜;萝卜中含有一种抗肿瘤、抗病毒物质——干扰素诱生剂,能刺激人体细胞产生干扰素。西红柿防癌;西红柿含有番茄红素,保护人类不受香烟和汽车废气等致癌物侵害。常吃香菇;被誉为“植物性食物顶峰”的香菇,含有30多种酶,10多种氨基酸及防癌微量元素,能促进机体诱生干扰素,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抗癌效应。重视补充具有防癌作用的微量元素;铜元素具有阻断亚硝胺作用,含铜食物如蛋黄、贝壳类、甲鱼、黑木耳等,含量较丰富。硒元素:含量不足易患癌症,含硒元素食物如肝、肾、蛋、豆、蘑菇等。

肺癌患者饮食调养

〈1〉胡桃人参汤:胡桃肉20g(不去皮),西洋参6g,生姜3片,加水适量,同煎取汁200ml,去姜,加白糖少许调服,每日1次,临睡前温服。适用于肺癌同气阴两虚者。

〈2〉杏仁莲藕汤:杏仁10g,鲜藕30g,用冰糖熘熟炖服,每日睡前1次。适用于肺癌咳喘者。

〈3〉白梨汤:白梨50g,冬虫夏草5g,水煎服,每日1次。适用于肺癌阴虚有热者。

〈4〉荠藕甘露饮:生荸荠大者20枚,洗净去皮,鲜莲藕去节150g,梨子大者2枚。上述3味捣烂绞汁生饮。适用于肺癌咯血、咳血或放疗后干咳者。

〈5〉鲍鱼莲瘦肉汤:鲍鱼20g浸泡洗净切片,莲子30g,去皮去心,瘦猪肉100g切片。以水适量火炖熟,和盐调味服食。适用于肺癌痰多咳喘虚衰者。

〈6〉莲薏百合粥:白莲肉100g,百合50g,薏苡仁50g,莲藕100g,白木耳50g,荞麦粉200g,粳米50g。同熬成粥。适用于肺癌脾炎湿者。

〈7〉薏仁香菇瘦肉粥:薏苡仁150g,香菇50g,瘦猪肉50g,粳米100g。同熬成粥,适用于肺癌兼脾胃虚弱者。

〈8〉薏莲山药粥:薏苡仁150g,莲肉100g,山药100g,茨实100g,大枣10枚,粳米1两。同熬成粥,适用于肺癌兼脾胃虚弱贫血者。

〈9〉芪药鸡金粥:黄芪50g,山药30g,鸡内金10g,大米100g煮粥,作早餐用。有健脾和胃消食之功。适用于化疗期间出现消化障碍的肺癌病人。

〈10〉桂圆红枣粥:桂圆15g,红枣10枚,粳米100g煮粥,早餐食用。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益五脏之功效。适用于化疗过程中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的肺癌病人。

〈11〉生地粥:生地20g,大米100g煮烂成粥,分次食用,能清热解毒,凉血滋阴。适用于化疗期间出现口腔炎的肺癌患者。

〈12〉虫草胎盘汤:新鲜人胎盘1中,冬虫夏草10g,煲汤食用。适用于肺癌术后、化疗后。

〈13〉猎腰(肾)500g,人参3g,当归10g,山药10g。炖汁服用。适用于肺癌术后、化疗后。

肺癌的预防与控制:加强锻炼,心情开朗,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不吸烟,控制大气污染,保持空气清新,注意保暖,防止慢性支气管炎等肺部慢性疾病的发生。有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病要及时治愈,防止恶变。避免经常接触化学致癌物品及放射性物质辐射。饮食防癌。有癌症家族史者,应更加注意避免致癌因素的刺激,同时加强饮食防癌,出现肺部症状要及时诊治。40岁以上有肺癌发病高危因素的人,应定期到肿瘤专科做胸部X线,抽血查肿瘤标志物CEA、CA-125等身体检查。

黑红色痰

肺梗塞

黑红色痰常见于肺梗塞。肺部血管被血块、肿瘤细胞、脂肪、空气阻塞,使血不能流通的状态叫做肺栓塞;肺栓塞的结果使肺的一部分出现死亡的状态叫做肺梗塞。这两种状态在临床上常常很难区别。

肺栓塞与肺梗塞很少独立发病,大都是由心脏病、癌症、白血病、腿部静脉炎、烧伤、骨折、妊娠、腹部手术、长期卧床、衰老等引起。

最重要的症状是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原因不明)。此外还有胸痛、血痰、咳嗽、出汗、心动过速、不安、发绀(嘴唇和指甲呈紫色)等。血痰是肺梗塞的重要症状。

但上述症状在许多疾病中都可出现,所以诊断上往往很困难,必须与心肌梗塞、肺癌、肺炎等多种疾病进行鉴别。

肺栓塞如果发生在肺的大血管中可立即死亡,即使没有立即死亡,也可出现血压下降、意识丧失等休克状态。在肺的大范围出现许多小的栓塞,也可发生危险。但只要渡过危险期,栓塞可缓解而痊愈。小栓塞大都无症状,但若反复发作则引起肺高血压症。

保持安静与保暖

容易引起肺栓塞症的人,如脉搏间歇性的心脏病人以及做过腹部手术的人要时刻注意呼吸困难与胸痛,努力做到早期发现。据说口服避孕药也可能引起肺栓塞。症状较轻时,可在家中治疗,只要保持安静与保暖则可。有怀疑时可请医生诊治。若为重症,应住院治疗。

在医院里,可针对心脏衰弱、呼吸困难、休克等情况进行治疗。也有用外科手术切除栓塞者,但只限于大血管的栓塞。

巧克力色痰

肝脓肿

巧克力色痰多见于肝脓肿。肝脏发生脓肿的疾病叫肝脓肿。肝脓肿有只长出1个的孤立性肝脓肿,也有长出许多的多发性肝脓肿。在病因方面,有由大肠杆菌等所致的细菌性肝脏肿,也有由阿米巴痢疾等所致的阿米巴肝脓肿。细菌性肝脓肿是由腹腔的炎症,如阑尾炎和胆道炎症等转移到肝脏而引起的。

由于肝脓肿持续出现高烧和肝区疼痛。脓肿在腹腔破裂会引起腹膜炎等。

外科手术排脓

治疗阿米巴性肝脓肿的特效药有盐酸依米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可用抗生素。但是,不管哪种肝脓肿,当药物没有作用时,都要用外科手术切开排脓。

血痰

肺结核

带血丝的痰,如果不是口腔出血所引起,多半是肺结核。

起病缓慢,全身症状有午后低热、乏力、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女性常见月经不调或闭经。病灶发展与播散时可有高热。有咳嗽、咳痰,1/3患者可有不同程度咯血。部分患者有胸痛。

早期肺结核或肺内较深部的病变常无任何体征,干酪性坏死部位常呈实变体征。有大空洞的叩诊可有空瓮音。病变发生广泛纤维化时,患侧胸廓下陷、肋间变窄、气管移位、叩诊浊音、对侧可有代偿性肺气肿体征。

原发性肺结核(Ⅰ型)

X射线胸片可见云雾状浸润、边缘模糊的原发灶及肺门淋巴结肿大。偶有液化形成空洞和病灶的支气管播散,导致阻塞性肺炎、支气管结核及血行播散性结核等。

血行播散型结核病(Ⅱ型)

急性粟粒型结核病一般起病急剧,有寒战、高热、头痛、精神不振、盗汗等。发病迟缓常有体重下降、软弱无力、胃肠功能紊乱。可出现气急和紫绀。胸片呈弥散性、分布均匀的典型粟粒结节。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灶表现为低热、淋巴结肿大、胸腔和腹腔积液、肝脾肿大以及脊髓痨性贫血等。老年可有骨骼、肾、皮下组织或皮肤的破坏性病变。

浸润型肺结核(Ⅲ型)

多见于曾受过结核菌感染的成人,与原发结核病有密切关系。病变多从肺尖或肺尖下部的浸润开始,病灶呈不等的炎症浸润和纤维结节的混合性酪病灶。若干样物液化形成空洞,可引起支气管扩散。早期发现,适当治疗,大多能在6个月内好转。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Ⅳ型)

是浸润型肺结核病变发展的结果。病变包括有壁空洞、薄壁空洞、渗出性病灶、坏死性病灶、纤维化或钙化病灶,常并有肺气肿和胸膜增厚。病人多表现为慢性咳嗽、咯痰、胸闷、心悸等症状。大量咯血后常出现支气管扩散灶而加重病情。久病后发生大量肺组织破坏和纤维组织增生,致肺硬变,最终形成肺性心脏病。

结核性胸膜炎

它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与其他类型的肺结核同时发生。

疫情监测

通过疫情监测掌握结核病流行的严重程度、趋势及规律,为此,必须做好平时的登记及资料搜集工作。通常应用的监测指标有感染率、年感染率、发病率或新登记率、患病率或登记率、儿童结核脑膜炎发生率等。

尽早发现传染源,可通过病人有症求诊、可疑者的检查、肺部健康检查、结核菌素强阳性反应者及传染源密切接触者的检查等。采取透视(或荧光缩影)进行筛选,对有可疑阴影者再照大片并进行痰菌检查,也可对可疑者直接采用查痰方法来发现传染源。

肺结核病人不住院化疗。不住院化疗已成为目前控制结核病传染源的最主要手段。为保证患者落实治疗方案,坚持规律用药,完成规定疗程,应对治疗病人采取必要管理措施。在治疗的全过程中每次用药均在医务人员直接观察下进行,如未能按时用药者,要立即采取措施补上;自服药管理,治疗全过程中病人在家中按要求用药,定期家访、送药、检查治疗单、催复查等督促病人坚持规律用药。

在广泛宣传肺结核病防治的基础上,教育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结核病人尽量不去公共场所,咳痰应吐在纸上烧掉或咯在痰杯中加1%甲醛溶液,约2小时即可灭活,接触物品直接在阳光下曝晒数小时可灭活。教师、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病期调离工作岗位,彻底治愈方可恢复原工作。公共场所要做到定期洒水及紫外线消毒。

保护易感人群,新生儿出生即在左上臂三角肌中部皮内注射卡介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