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从大便判断健康
大便正常,是人的健康标志之一。一般情况下,排便有一定规律,差不多是每天1次。但是,也不能说大便不规律就是不健康。还要从大便是否正常、排便情况与大便的性状是否正常等方面来考虑。
粥样或水样便
腹泻
粥样或水样便常见于腹泻患者。
食物是在小肠里被消化吸收的,水分是在大肠里被吸收的。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发生故障,大便就会成水状。将大便成液态的状态(85%以上是水)叫做腹泻。腹泻分为急性腹泻与慢性腹泻。
急性腹泻
突然发病,大都有腹痛、恶心、呕吐,有时也有发热和脱水症状。因致病原因不同,既有危及生命的可怕的急性腹泻,也有很快就可痊愈的,病程由2~3天到10天左右。常见的有由受凉、饮酒过多和吃得过多而引起的消化不良性腹泻。
不发烧的腹泻,多半是由消化不良、过食、饮酒过多或外出旅行等引起,经过大都很好。要注意调查发病前几天的饮食以及有无集体发生腹泻的情况。
伴有发烧的腹泻,主要考虑是由痢疾以及由肠炎弧菌性食物中毒、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伤寒、副伤寒、病毒性肠炎、阑尾炎等所引起。必须立即请医生检查、诊治。
伴有腹痛的腹泻,如果上腹部疼痛,可考虑是由消化不良、食物中毒、肠炎、急性胰腺炎所引起;如果是下腹部疼痛,可考虑是由痢疾、致病性大肠杆菌性肠炎等引起。
伴有恶心的腹泻,可由食物中毒引起。其特点是有严重的恶心和呕吐并伴有腹痛。
像米汤一样的腹泻,可由霍乱、病毒性腹泻、蘑菇中毒、葡萄球菌性腹泻所引起。
夹杂有新鲜血液的腹泻,可由痢疾(粘液脓血)、肠伤寒、食物中毒所引起。
慢性腹泻
慢性腹泻是一种可持续几年的腹泻,病因较复杂。慢性腹泻既有一天排两次软便,也有动不动就腹泻的,其程度是多种多样的。此外,虽然没有腹泻,但有肠鸣,总有便意,排气多,腹胀等。
一般没有腹痛,但许多人在排便前后有疼痛或脐周围有不适感。当气体积存较多,或者有神经性腹泻时,会有一过性的剧烈疼痛。
需住院对症治疗
急性腹泻的预防保健
根据疾病的症状,有的需要住院对症治疗。
从发病第一天开始,要禁食,只给喝凉白开或淡茶水。当病情持续时间较长时,根据症状可顺次给浓汤——疙瘩汤——30%的米粥——50%的米粥——稠米粥。副食可变换着给土豆、红薯、比目鱼、放有豆腐的菜汤、萝卜、菠菜等。
为了尽早清除有毒物质,有时可使用蓖麻油和强泻剂等。当排便量少或者因积存空气使腹痛剧烈时,有时通过洗肠即可解除痛苦。
由于急性腹泻是为了迅速排除肠内的有害物质的一种自然防御反应,所以不要随便乱用止泻药。特别有发热时更要注意。
由于大便和呕吐物是诊断的重要依据,所以要带一部分给医生看,以便检验。
慢性腹泻的预防保健
因病因不同,治疗有各种方法,首先不要使腹部着凉,如夏天睡眠时别着凉,冬天可用怀炉等。要保持精神安定,若对腹泻想得过多,就会患神经症。比如,每个月只有一次左右的腹泻,就用不着担心。饮食习惯上一般是喝稀粥,这种做法对急性腹泻是适宜的。对慢性腹泻,应该尽量吃些营养丰富的食品,通过增强体力使腹泻及早痊愈。不过,也不是说吃什么都可以,要忌食冷的饮食;不要选用纤维多的蔬菜和营养价值低的食物;要避免吃不好消化的食物;主食可以食用米饭和面包,要细嚼慢咽;脂肪类不要摄取过多,但可食用黄油、干酪和乳制品;酸乳酪有调整肠内细菌的作用,且有同牛奶一样的作用,故可食用。
黏液性脓样便
细菌性痢疾
粘液性、脓样、脓性、脓血便,常见于细菌性痢疾。
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有畏寒、发烧,接着出现下腹疼痛和腹泻。开始时为软便,逐渐变成水样便,不久就会夹杂有粘液、血液和脓,每天几次到10多次,每次排便量逐渐减少,即使有便意也无大便排出。大都有轻度腹痛,每天排2~3次软便或水样便,而且4~5天即可痊愈。另外,也有带菌者,完全无症状,只是排菌。
注意消毒
若家中有人患了细菌性痢疾,不必惊慌。可在患者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的情况下,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消毒:选择家中较大的可加热容器(如大钢精锅等),将患者用过的餐具、玩具、耐热物品及布料衣物等分别浸没水中,加热煮沸15分钟即可彻底杀灭痢疾杆菌。将患者用过的被褥、床垫以及不易清洗擦拭的物品置在烈日下,暴晒3个小时以上。化学消毒剂消毒;可用0.5%的过氧乙酸溶液,对家中非金属物品进行擦拭、刷洗,如门窗、桌椅、地面、浴池、厕所、便盆器等;可将小件非金属物品(如餐具、玩具等)放入塑料盆中浸泡0.5~1小时。也可用250mg/L的健之素溶液,对家中不锈钢厨具、非金属物品进行擦拭、刷洗,因健之素为含氯制剂,对棉织品等有一定的漂白作用,使用时请注意。还有其他许多消毒剂对痢疾杆菌也有杀灭作用,使用时可详看说明书。
如果医生允许在家中治疗的话,应将病人独居一室,所用物品相对固定,便后应洗手后再触摸其他物品。家中正常人如接触了病人后应洗手。小儿如将粪便排在痰盂类的容器内,应加消毒剂消毒后方可倒弃。消毒剂可用漂白粉,用量为粪便的1/5,作用2~3小时。或健之素类的消毒剂等,剂量按说明书使用。
病人用药5~7天后,可做粪便培养,如连续2天粪便培养为阴性,就可解除隔离。解除隔离时,应将病人所用的物品按上述方法消毒。
要想预防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的发生,离不开以下三方面工作,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控制传染源;菌痢的传染源为病人及带菌者。发现菌痢患者应及时将其送到医院实行隔离治疗,对患者的粪便进行彻底消毒。对从事幼儿工作,饮食行业及集体单位食堂炊管人员,应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大便检查,发现菌痢患者及带菌者,立即调离原工作岗位,进行隔离治疗,待痊愈后方能恢复工作。与菌痢患者密切接触者,应予医学观察7天。
切断传播途径;菌痢为粪——口传播。对于个人来说,要把住“病从口入”关,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不吃不清洁的食品,不到不洁的餐馆进餐,不吃未洗净或消毒的瓜果蔬菜,不吃腐败变质的食品,不吃未经过有效加热处理的剩饭剩菜,不吃苍蝇、螳螂等叮过的食品,不喝不清洁或未煮沸的水。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要保持大环境的卫生,抓好“三管一灭”工作,即管好饮水卫生、管好食品卫生、管理好粪便、消灭苍蝇。严格执行食品卫生管理法。
保护易感人群;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发现菌痢流行时,尽量不接触病人。可因地制宜地采取大蒜、食醋、黄连、马齿苋等口服预防。在菌痢暴发时,可用对当地痢疾杆菌敏感的抗菌药物赶紧预防。
红色血便
痔疮
红色血便,常见于痔疮。
饭前或饭后吃一只梨子或两只香蕉
患痔疮最怕大便干燥,为防止干燥,每餐饭前或饭后吃一只梨子或两只香蕉,可以软化大便,增强肠道蠕动,顺利排便,以达到减轻创痛的作用。
患有严重痔核症又不适于手术治疗的病人,不妨试用不花钱、有良效又方便的提肛疗法:即每天早上起床前,每次大便后和晚上临睡前,用力收缩肛门及腹肌(俗称提肛)20~30下,通过这一紧一驰,一提一放,能使血管收缩和扩张,促进静脉血管回流,而达到破瘀、去肿、消除痔核的目的。当然,此法并非几天就能见效的,而要持之以恒,一月,二月,甚至半年才能收到非药物可比的奇效。
将蝎子6克、僵蚕6克焙黄、研末,分别装入15个破孔的鸡蛋中,搅匀后封好、蒸熟,每日临睡前空腹吃一个,连用15个为一个疗程。
陶土样便
阻塞性黄疸
陶土样便,呈灰白色,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阻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机械性黄疸):胆管因胆石和癌变所阻塞或者因胰腺癌等使其周受到压迫以后,由肝脏排出的胆汁就不能通过胆管进入十二指肠,直接胆红素也增加而逆流到血液中,由此引起黄疸。由于血液中增加的是直接胆红素,皮肤和粘膜的黄颜色会变暗,持续时间一长则变成暗绿色,并有瘙痒。直接胆红素排泄到尿中,使尿的胆红素反应呈阳性。由于尿胆原是在胆红素到肠中以后产生的,所以在胆管彻底阻塞,胆红素完全不能进到肠中的情况下是不可能产生的,所以尿的尿胆原反应呈阴性。此外,同理,大便变成没有胆汁改变的灰白色。
进行适宜的治疗
在出现黄疸时,首先要弄清其性质、程度、原因、障碍的部位等,进而检查全身状态以及有无合并症,再进行适宜的治疗。
在治疗时,对食欲下降、恶心、腹部发胀、瘙痒等症状进行治疗固然很重要,但对引起黄疽的原因进行治疗才是最主要的。特别是要及早确诊是内科性黄疸还是外科性黄疸。如果是外科性黄疸就要不失时机的通过手术消除原因以使胆汁能顺利通过。由于做不出诊断而总是进行反复的检查,就会坐失良机。所以当怀疑是外科性黄疽时,一定要做出确切的诊断,并立即进行手术。
内科性黄疸自不必说,外科性黄疸不能进行手术时,也要进行内科治疗。这种治疗,也同一般肝脏病一样,安静和饮食疗法是最重要的。在黄疽严重时,大都没有食欲,所以也可通过静脉注射以补充营养和水分。此外,由于脂肪的吸收也受影响,所以应予以限制。
药物有利胆剂。利胆剂分排胆剂和催胆剂。有黄疸的人在使用时,需要检查一下。当胆囊和胆管有活动性炎症时,若使用利胆剂反而进一步刺激炎症,而使症状恶化。所以,在急性期的活动性状态过去以后再用就没有问题了。另外,当胆道的阻塞严重时,也有反而使黄疸恶化的情况,所以需要注意。
当由药物性肝损害、慢性活动性肝炎、重症肝炎、肝昏迷等而引起的肝内胆汁郁积性黄疸时,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另外,由胆道疾病引起的黄疸,并伴有炎症时,可使用各种抗生素。
米汤样便
霍乱与副霍乱
米汤样便见于霍乱、副霍乱。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症状严重时,呕吐和腹泻,会引起严重脱水。
流行季节在热带为雨季,在温带为夏季至秋季。霍乱弧菌存在于患者的粪便和呕吐物中,污染食物或饮用水源后引起传播。
感染了霍乱弧菌并非都发病,75%为隐性感染,18%表现为轻度感染。潜伏期1~3天,短者数小时,长者7天,大多急性起病,少数在发病前1~2天有头昏、疲乏、腹胀、轻度腹泻等前驱症状。典型病例有以下三期表现。
泻吐期
绝大多数病人突然起以急剧腹泻、呕吐开始。腹泻为无痛并不伴发烧和里急后重。大便初为黄色稀水样,有粪质。随着病情发展,迅速变成清水样或米汤样,重症病人可出现肉水样便。大便量多,24小时十余次,多者计数不清。呕吐多在腹泻后出现,常为喷射性,呕吐物先为胃内残留食物,以后为清水样,严重者为米汤样。本期持续数小时至2天。
脱水期
由于频繁泻吐,大量水和电解质丧失,病人迅速出现脱水和微循环衰竭,表现为神志淡漠、表情呆滞或烦躁不安,儿童可有昏迷。病人口渴、声嘶、呼吸增快、眼窝内陷、面颊深凹、口唇干燥、皮肤弹性消失、手指皱缩等。严重者脉搏不能触及、血压下降至零、病人尿量极少或无尿。肌肉痉挛多见于腹部和小腿肌肉。此期一般数小时至二三天。
恢复期
病人脱水得到及时纠正后,各种症状逐渐缓解而恢复正常。1~3日消退,可能由于残余毒素吸收或继发感染所致。此期一般持续3~7天。
隔离治疗并严格消毒
在家庭、托幼园、学校、工作单位等机构如果有人出现类似霍乱的症状,无论病情轻重,均应立即先将其实行隔离,即单间安置,不能再与其他人接触,所有的物品专用,没经过消毒不得拿出室外或给他人使用。并应尽快通知医院、送往医院。
和病人接触过,或摸过病人用过的物品等要洗手。
病人用过的食具、用具等应煮沸消毒15分钟,或用250mg/L浓度的“健之素”消毒液浸泡15分钟。
病人排泄物、呕吐物,可用加倍量的20%石灰乳,作用4小时;成形便、呕吐物加2倍量的10%~20%的漂白粉乳液,充分搅拌,放置6小时;还可用“健之素”消毒剂,浓度为500~1000mg/L,混合搅拌后放置1小时。
便盆、污物盆,用5%漂白粉上清液(12.5g/L)浸泡1小时,也可用“健之素”消毒剂,按500mg/L的浓度浸泡30分钟,或84消毒液浸泡30分钟。应注意的是,这类物品的处理方法是,先将粪便、呕吐物消毒弃去后,再消毒便盆和污染盆,然后再清洗。
居门窗、墙壁、地面、家具等病人接触过的地方,用250mg/L浓度的“健之素”,或84消毒液、1%漂白粉上清液擦试2~5遍。运送过霍乱病人的交通工具用0.5%洗必泰、75%酒精溶液或1%漂白粉上清液喷洒或擦洗,3种药物用量,根据消毒表面吸水性好坏,给予300~900ml/m2,作用1小时。
棉织品与其他耐热物品,煮沸15分钟。不能煮沸的,可在阳光下暴晒4小时,要注意翻动。
书籍与其他不耐热物品,有条件可送医院用福尔马林以100ml/m3的剂量,在20~30℃的条件下熏蒸24小时,也可用环氧乙烷消毒。没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在阳光下暴晒。
改善环境卫生。加强粪便的管理;管好水源,防止水源被污染;不喝未经煮沸和消毒的、不清洁的水;做好灭蝇、灭蟑螂工作,搞好饮食卫生,被蚊蝇、蟑螂爬过的食品未经蒸煮不得食用;剩饭菜应加热100℃至3分钟以上;生熟菜饭要分开;生吃蔬菜、瓜果要洗净,必要时还可用食醋对水浸泡,或用125mg/L浓度的“健之素”浸泡后、冲去消毒液后再食用;海产品应煮熟后再吃;饭前便后应洗手。
发现病人,尽早予以隔离治疗。与病人密切接触者也应进行隔离和观察5天,也可给予预防性服药,如四环素、氟哌酸、环丙沙星等。
加强人群免疫力。专家介绍,霍乱菌苗的预防接种,对提高人群免疫力有一定效果,其保护率为50%~80%,保护期为3~6个月(对带菌者无作用)。菌苗一般作皮下注射2次,相隔7~10天,6岁以下0.2ml~0.4ml;7~14岁0.3ml~0.6ml;15岁以上0.5ml~1.0ml。在菌体菌苗中加入适量类毒素,即霍乱类毒素菌苗,以达到机体同时产生抗菌、抗毒免疫的目的,国内试用能明显提高预防效果及持久性。近年来借助基因工程技术研制成几种口服菌苗,已可替代上述注射菌苗。其中纯化霍乱肠毒素B亚单位加灭活全菌体(BS-WS)菌苗较成熟。已在孟加拉国作现场试验,每剂含1×1011个全菌体及1mgB亚单位,免疫3次,间隔6周,服药同时服抗酸剂,结果证明,不仅能预防有症状的霍乱,并且可保护流行区的人群免受霍乱菌传染。但此菌苗免疫时间不太长,价格也较昂贵。国外试用的减毒活菌苗,可能更有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