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从白带判断健康

正常白带白色稀糊状,半透明,量少,稍有腥气味,它是由阴道粘膜、宫颈腺、子宫内膜分泌物混合而成。含有乳酸、有杀菌作用,一般在月经期、妊娠期由于体内雌性激素增多,腺体分泌增强,白带量可增多。如出现异常情况,机体则可能出现病变。

脓性白带

滴虫性阴道炎与子宫内膜炎

脓性白带,白带呈黄或黄绿色,有臭味。可见于滴虫性阴道炎、子宫内膜炎。

滴虫性阴道炎:常见的阴道炎症之一,是由阴道毛滴虫感染所致。阴道毛滴虫能破坏阴道内生理的抑菌机制,阻碍乳酸的生成,改变阴道酸碱度,可引起细菌感染加重病情。其病因可通过性交直接传染,也可通过公共浴池、游泳池、坐式厕所、衣物或妇科检查器械等传染。妊娠期、月经期或产后,因阴道内酸碱度的改变也较易发生本病。

本病的主要症状是白带增多,呈灰黄色泡沫状,质稀量多并有臭味,有时混有血液或呈脓性。由于分泌物的刺激,可有外阴瘙痒,如虫爬感、灼热感或疼痛。如滴虫侵入尿道,可出现尿频、尿痛,有时可见血尿,因阴道壁炎症充血,可出现性交痛、出血。

子宫内膜炎:引起子宫内膜炎的细菌除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外,还有淋球菌和结核杆菌。最重要的诱因是分娩及流产,如产褥热等。老年人发生子宫内膜炎时,脓液不能外流或引流不畅,积在于宫腔里,叫宫腔积脓。

炎症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产褥期或流产后的重症子宫内膜炎,其炎症很容易扩展,并出现高烧、下腹剧痛等急性炎症症状。炎症只限于内膜时,一般没有明显症状,或有短时发烧与轻微下腹痛。

慢性炎症一般没有月经异常、白带增加等症状(几乎没有症状)。但结核性子宫内膜炎可能有闭经。老年性子宫内膜炎形成宫腔积脓后有轻度腹痛,同时有脓性白带。

消灭传染源和注意饮食

滴虫性阴道炎的预防保健

定期普查阴道毛滴虫病,有带虫者应积极治疗,减少和消灭传染源。注意公共卫生,病人和带虫者不要进入泳池;公用泳衣、泳裤、浴巾、浴缸和马桶应做好消毒工作。不和别人共穿内裤,共用脚盆、毛巾。带虫者不要进行性活动。注意经期卫生。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大小便,不吃不洁的食物,消灭苍蝇、蟑螂。保持口腔清洁,饭后刷牙,积极治疗口腔和牙齿的疾病,如牙龈炎、齿槽脓肿、龋齿等。

治疗方法可口服雌激素,以使阴道粘膜增厚,增强局部抵抗力,用温生理盐水或0.5%醋酸、1%乳酸冲洗阴道。同时每夜睡前于阴道内塞入孚舒达1枚,每日1次,8天为1个疗程。

子宫内膜炎的预防保健

重症炎症的急性期要绝对保持安静,流质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在下腹部放冰袋,服用或注射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

一般症状有所减轻时,可逐渐开始局部疗法,即阴道内放置药物,下腹部作热气浴、透热法、超短波疗法等,促使炎症吸收。对没有特殊合并症的慢性子宫内膜炎,如有宫腔积脓,要扩大宫颈管排脓,或插入排脓管等。

豆腐渣样白带

霉菌性阴道炎

豆腐渣样白带,常见于霉菌性阴道炎。

霉菌性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阴道炎性病变,属性传播疾病之一,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发病始于外阴并逐渐蔓延入阴道,其传染途径和滴虫性阴道炎相同。身体虚弱、局部抗病机能低落、交叉感染及长时间大剂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后易患本病,多见于孕妇及糖尿病患者,当阴道上皮细胞内糖元增多,酸性增强时,霉菌即迅速繁殖。

霉菌性阴道炎的主要症状是白带增多,呈凝乳状或豆腐渣样,外阴或阴道奇痒,严重者可坐卧不安,影响睡眠,有时可有灼痛、尿频、尿痛、性交痛。

避免性交

本病的预防措施基本和滴虫性阴道炎相同。首先避免性交,其次是正常夫妻性生活前后及时清洗有助于预防本病;第三是性生活使用避孕套。此外,应合理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有糖尿病应积极治疗,以减轻症状。

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改变阴道的酸碱度,创造不利于念珠菌生存的条件,如用2~4%碳酸氢钠溶液冲洗阴道,然后局部可用0.5~1%龙胆紫、克霉唑、制霉菌素、曲古霉素等,也可用中药熏洗。同时,为防止同肠道念珠菌的交叉感染,可口服制霉菌素7~10天。对于患霉菌性阴道炎的孕妇,为避免新生儿感染,还应进行局部治疗,有时需持续到妊娠8个月,以防复发。

血性水样白带

子宫颈炎与子宫癌

血性水样白带可见于子宫颈炎、子宫癌。

子宫颈炎

育龄期妇女常见病,分急性与慢性宫颈炎两种,但以慢性为多见。本病多因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病原体侵入而感染。此外,与性生活过频、物理或化学刺激、子宫内膜炎、阴道炎亦有一定关系。慢性宫颈炎与宫颈癌的发病有一定关系,据研究,有宫颈糜烂的宫颈癌发生率为0.75%,显著高于无宫颈糜烂者。因此,积极治疗宫颈炎对预防宫颈癌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本病的主要症状是白带增多。急性宫颈炎白带呈脓性,伴下腹及腰骶部坠痛,或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慢性宫颈炎白带呈乳白色粘液状,或淡黄色脓性;重度宫颈糜烂或有宫颈息肉时,可呈血性白带或性交后出血。轻者可无全身症状,当炎症沿子宫骶骨韧带扩散到盆腔时,可有腰骶部疼痛,下腹部坠胀感及痛经等,每于排便、性交时加重。此外,粘稠脓性的白带不利于精子穿过,也可引起不孕。

子宫癌

子宫的癌症,发生于子宫颈部者为颈部癌,发生于子宫体部内膜者为体部癌。这两种癌在许多方面有所不同,故分别阐述如下。

子宫颈癌是在子宫入口部发生的癌症,除特殊者外,几乎都发病于已婚女性。

一般认为病毒感染是其原因之一,其他炎症则是诱因。另外,不卫生的性交也与颈部癌发病有关。发病年龄在35岁前后者最多,初期性生活年龄,特别是20几岁之间也有的发生颈部癌。所以,女性发育已彻底成熟后再结婚,并且过着清洁的性生活,这一点在预防颈部癌上非常重要。从统计上看,怀过孕与生过孩子的妇女,特别是多产妇女发病率较高。颈部癌中约有8%是腺癌,这是一种特殊的癌症,未婚妇女中也可发生。

颈部癌发生于覆盖子宫颈部的扁平上皮与圆柱上皮的交界处,主要发生于圆柱上皮。

体部癌是在子宫深处的某部的内膜上发生的癌症。容易发生体部癌的因素有肥胖、不孕、糖尿病和高血压等,而这些都与高热量与高脂肪食品有关。

体部癌多发病于40岁以上的妇女,尤其多发于45岁以上接近闭经期的妇女,40岁以上妇女的体部癌占整个体部癌的90%。与此相反,39岁以下的年轻妇女,仅占体部癌的5%、年轻女性中所发生的体部癌,大都是由内分泌异常引起的,因此,此病多发于不孕的妇女。

体部癌的症状,有与月经周期无关的子宫出血。在闭经后发生体部癌时,有时可误认为是否是又来月经。

综合治疗和定期检查

子宫颈炎的预防保健

子宫颈炎的治疗原则是破坏柱状上皮,促使鳞状上皮覆盖而愈合。

电熨治疗

利用高频电流对糜烂面做电熨烧灼,适宜于治疗各种类型的宫颈糜烂。

冷冻治疗

利用液氮快速接触降温,使病变组织冷冻坏死;适用于表面较平整的糜烂。

激光治疗

对宫颈病灶进行气化加烧灼治疗,对病灶的破坏深度较好。激光治疗的优点为疗效高,术中无不良反应,术后组织反应小,痂皮坏死组织少,阴道渗液时间短,愈合好,宫颈不留疤痕,是目前治疗宫颈糜烂的理想方法。

微波疗法

微波组织凝固,操作时无烟无味止血效果好,安全性大,一次痊愈率高。

药物烧灼疗法

用40%重铬酸钾或20%硝酸银溶液腐蚀子宫颈糜烂面。

手术治疗

对久治不愈的宫颈糜烂可行子宫颈锥形切除术;对年龄较大或疑有癌变者或合并有其它生殖器官疾病者可行全子宫切除术。

养阴生肌散

清洁宫颈,将药粉喷涂于患处,每周2次,10次为一疗程,适用于宫颈糜烂。

阴道灌洗法

野菊花、苍术、苦参、艾叶、蛇床子各15克,百部、黄柏各10克。浓煎200ml,进行阴道灌洗,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适用于急性宫颈炎。

此外,患者应注意:1.保持外阴清洁。2.尽量减少人工流产及其他妇科手术对宫颈的损伤。3.经期暂停宫颈上药,治疗期间禁房事。

子宫癌的预防保健

预防子宫癌的秘诀是定期进行体检,一般是一年两次。

提倡晚婚和少生、优生,推迟性生活的开始年龄,减少生育次数,均可降低宫颈癌的发病机会。

积极预防并治疗宫颈糜烂和慢性子宫颈炎等症。分娩时注意避免宫颈裂伤,如有裂伤,应及时修补。

注意性卫生和经期卫生。适当节制性生活,月经期和产褥期不宜性交,注意双方生殖器清洁卫生,性交时最好采用安全套,减少杜绝多个性伴侣。

男方有包茎或包皮过长者,应注意局部清洗,最好做包皮环切术。这样不仅能减少妻子患子宫颈癌的危险,也能预防自身阴茎癌的发生。

对宫颈癌高危人群,包括性生活过早、过多,及生育过早、过多、过密的妇女,有乱交、滥交、多个性伴侣和不洁性生活史的妇女,卫生条件落后、性保健知识缺乏地区的妇女,有宫颈糜烂、撕裂、慢性炎症及阴道感染等症的妇女,配偶有包皮过长或包茎的妇女,应特别重视定期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