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配降落伞的客机

我们都知道,降落伞能够挽救人的生命,可是在乘坐民航客机的时候,你也许会发现飞机上没有配备降落伞,无论乘客还是机组人员都没有,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跳伞虽然是一种非常好的逃生手段,但跳伞却是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的。如果客机为乘客准备降落伞,那么当飞机稍有机械故障,哪怕只是机身有一点点晃动,就会导致有些不明真相的乘客要跳伞,这样就会造成其他乘客的恐慌而随之纷纷跳伞。

对于没有经过跳伞训练的人来说,跳伞也是很危险的。在不明飞行高度、速度,也搞不清下方地形的情况下匆忙跳伞,势必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其实飞机的小晃动或机械故障很可能是正常或可以排除的,这样一跳伞反而会自乱阵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事故。除此之外,为了使乘客感觉更舒适,飞机上保持了与地面相同的大气压,这样机内的气压就要大于机外高空的大气压。因此,在空中客舱的门是根本打不开的,乘客也无法跳伞。

知道了客机上为什么没有降落伞,你是否还想知道客机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专门设计的客机出现于1919年,是英国最早制造的一架DH-16单发动机客机。在后来的螺旋桨旅客机中,美国研制的DC-3曾被认为是最出色的。

20世纪50年代,出现喷气式客机,是民用航空技术的重大发展。客机巡航速度在每小时800千米以上,飞行高度在万米以上。代表性的客机有英国的“彗星”Ⅳ、苏联的图—104、美国的波音707和DC-8。

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的中、短程客机采用了耗油率较低的涡轮风扇发动机,机翼有高效率的增升装置,缩短了起降滑跑距离。代表性的飞机有美国的波音727、波音737、DC-9,英国的“三叉戟”。

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宽机身客机大大提高了载客能力,由以前客机的100人至150人增加到350人至500人。代表性的机型有美国的波音747、DC-10、L-1011,欧洲的A-310和苏联的伊尔86。

20世纪80年代初研制的中程客机的特点是省油、低噪声和机载设备先进。代表性机型有美国的波音757、波音767、欧洲的A-310等。现在乘坐飞机的人越来越多,未来的客机需要也会朝高速化和巨型化的方向发展。

拓展阅读

飞机的翅膀就像两个大风筝,下边很平,上面是鼓起来的。风从前面吹过来时,翅膀上面压力小,将翅膀向上吸;下面压力大,将翅膀向上抬高,飞机靠着发动机的力量向前快跑,一股强劲的风吹到翅膀上,飞机就飞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