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何自我检测血黏度" level="3">1.如何自我检测血黏度

    1.如何自我检测血黏度" class="reference-link">1.如何自我检测血黏度

    血黏度增高时,人体就会产生一系列异常症状,时间久了就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因此我们一定要学会自我检测血黏度,这样,在它有所升高或出现异常时,我们就能及时发现并且对症处理,让身体保持健康状态。

    那么如何自我检测呢?据最新临床资料表明,血黏度增高者常有以下几种早期症状:

    晨起头晕,到了晚上脑子却高度清醒

    如果你自以为是天生的夜猫子,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其实是你的身体出了毛病,血黏度升高了,早晨起床后自然会感到头脑晕晕乎乎,没有清醒、思维流畅的感觉,直到吃过早饭后才逐渐变清醒,而到了晚饭后精神状态达到最好,这种情况往往是血黏度增高的表现。

    午饭后犯困

    正常情况下,健康成人午餐后也会有困倦的感觉,但可以忍耐。而血黏度高的人午餐后马上就犯困,如果不稍事休息,那就整个下午都无精打采。如果睡上一会儿,精神状态就明显好转。这是血黏度高的人大脑血液供应不足而出现的典型症状。

    蹲着干活气短

    实际上,血黏度高的人肥胖者比较多。如果身体胖,那下蹲势必比较困难,有些人根本不能蹲着干活,或者蹲着时,回到心脑的血液减少,加之血液过于黏稠,使重要器官缺血,当然就总是气短了。

    阵发性视力模糊

    平时视力还行,但经常有暂时性视力模糊状态,这就叫阵发性视力模糊。如心情不好、阴雨天或扭动脖颈后,可能会感到视物不清。这种情况的发生,就是因为血液不能充分营养视神经,使视神经和视网膜总是暂时性缺血缺氧,导致阵发性视力模糊。

    同时,我们要知道,人的血黏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人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的变化而变化。只要你善于调节生活方式与节奏,血黏度也不会对你造成什么威胁。但是如果你的血黏度长期处于升高状态,那就千万要警惕了,因为这就必然会引起身体重要脏器缺氧,最终导致各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