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血黏度的理想运动" class="reference-link">控制血黏度的理想运动
血黏度高者多伴有高血脂症,所以降低血脂是降低血黏度的一项重要措施,而长期、规律的健身运动,对血脂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权威医学研究发现,体育运动员或脑力劳动者与同年龄阶段的一般劳动或脑力劳动者相比,前者血清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较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要高。适当强度的运动,能促进机体代谢,提高脂蛋白脂肪酶的活性,加速脂质的运转、分解和排泄,从而改善血脂构成,有效改善高血脂症。此外,运动还能改善机体的糖代谢,改善血凝状态,降低血液黏度,还能增强心肌代谢,对因血黏度过高引起的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都有一定的改善。因此,血黏度高者尤其是身体偏胖者,应积极进行运动锻炼进行防治,以预防高血脂症的发生。
合适、强度适中的运动能有效改善高脂血症,但不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或过度激烈的运动不仅不会起到改善作用,反而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如过分激烈的运动会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可能引发心脏病,等等。所以,为了运动过程中的安全,也为了达到运动预期的效果,我们在运动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在进行锻炼以前,最好先到医院进行体检,以确定自己的身体情况,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单纯的高血脂病人适宜选择运动强度较大、消耗能量较多的项目,促进脂肪分解,从而降低血液黏度。
如果病人因血脂过高而患有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则适宜参加运动量较小、性质较柔和的运动项目,可使全身肌肉反复收缩,引起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下降。
如果患有糖尿病,则适宜选择散步、游泳或跑步等项目,从轻微的运动开始,逐渐提高运动强度。
要注意自己的运动量
高脂血症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确定自己的运动量,不可超过自己的能力范围,运动量的大小以不发生心悸、心绞痛或呼吸困难等症状为原则,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加大运动量,不要操之过急,当达到了一定的运动量后,对血脂的降低就会产生有益的作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运动之前要做暖身运动,运动强度慢慢增加,避免危险。运动结束的时候,也不要立刻停下来,要有适度的缓和运动,对身体健康更有利。
选择适合的时间运动
一天中最不适合运动的时间段是清晨,这时候锻炼效率最低而且很危险,因为一般人睡前不会大量饮水,经过一整夜加上清晨的排尿,身体会丢失大量水分,血液会处于暂时性的黏稠状态,如果高血黏度者在此时剧烈运动,大量排汗后会导致血液进一步黏稠,将有产生运动型血栓的危险。血栓如果堵在脑部将会造成脑卒中,堵在心脏会造成心梗,堵在下肢会造成下肢麻木。此外,饭前或饭后一小时内不要运动,最好饭后二小时再运动。一天中运动的最佳时间段为15:00~17:00,因为这时人体机能最好,身体最敏感,最容易达到锻炼效果,时间充裕的老年人最好在这个时间段运动,普通人因为工作原因做不到的,可选择在15:00~21:00之间任一时间段运动。
运动时要做好保护措施
运动中如果没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便会弄巧成拙。比如糖尿病人绝对不能赤脚运动,因为他们的双足对外界刺激不敏感,有时候损伤了也不会发觉,而且愈合能力弱,伤口可能溃烂,有的人还发展到了截肢的地步。而且糖尿病人是骨质疏松的易发人群,所以不要在光线暗淡、地面湿滑的地方运动,以免跌倒造成骨折,最好与同伴一起运动,在跌倒时有个照应。高脂血症患者运动时要时刻注意自身的感觉,如果出现呼吸费力、前胸有压迫感、头昏眼花,面色苍白等现象,应立即停止运动,最好还要平卧休息。
运动要长期坚持
想要以运动达到降血脂的目的,贵在坚持,要建立自己的锻炼计划,持之以恒,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因为短暂的运动对高脂血症者和肥胖者并不能起到治疗的作用,所以高血症患者应选择一个固定的运动时间,一周至少运动三次,长期坚持,才能达到降低血脂的作用。
一般来说,控制血黏度的理想运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