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门球实战技术
门球实战技术概述
门球技术有击球、撞击、闪击、过门等,掌握门球技术要准确、实用。在打法中把握适宜的打击力量和准确的出球方向是门球技术的关键。
门球击球技术
击球是门球运动中最基础的技术。击球撞击、击球进门、击球到位、击球擦边和击球撞柱等,均是门球新、老队员经常训练的最基本内容,这是门球运动的基本功。
在掌握了正确的站位、握槌柄和瞄准方法后,下面就击球动作做一说明。击球前,槌头前端中心点与自球中心点在一条中心线上,槌头前端底部与地面成接触状态,槌头后端要有翘起之感觉。击打近距离如1~2米的球时,槌头回撤时前端面底部要与地面有磨擦之动作,以减少槌头回撤时的槌距。这种近球球击方法不容易将被撞击的球撞出很远。撞边线球时,只能贴靠边线球,否则会把边线球撞出比赛线以外。击打10米以上的球时,槌头回撤时前端底部不需要与地面接触。而击打压线球时,则可用槌头端面左侧部分擦击自球,使自球旋转到比赛线上。闪击10厘米球距时,可用槌头前端右边缘击打自球。遇到跳球时,可用槌头端面的下部击打自球。
在掌握了正确的击球方法之后,下面就击球中的另外两个重要问题作一重点说明。
目测方向和距离
在击球撞击前,首先要目测准击球的路线、方向和距离,随时调整好站位。这一点非常重要,目测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击球的成功率。
击球员站位,从一线目测到一门后2米球距的练习;站位目测到终点柱10米距的练习;站位目测到二门前10米球距的练习;站位目测到三门前11米球距的练习;站位目测到三线比赛线20米球距的练习等。
击球员站位,从四线目测到一门4米球距的练习;站位目测到终点柱7.5米球的距的练习;站位目测到二门前13米球距的练习。站位目测到二线15米球距的练习;站位由一角目测到三角25米球距的练习……。
通过门球场地不同路线、方向和距离的目测训练后,并能熟练和默记住场地间门与门、门与柱、门与边线、门与角、线与线、角与角的关系后,下一步就可以练习击球到位了。
击球到位
顾名思义,击球到位指的是将还需击到想要到达的最佳位置。球要到位,实际上涉及到了路线、方向和距离,以及挥槌柄力度与槌距大小等因素。一般情况下,是挥槌柄的力度与槌距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击球的距离,理论上讲就是:球距=力度×槌距。
击球员在击球前,将槌头前端面与自球后端面的间距应保持0.5~1.0厘米左右。间距小了,容易碰到球而出现失误;间距大了,槌距后撤的槌距就大,易产生晃动。击球时,可根据上述公式,施加适当力度和合适槌距,做到击球到位。例如:击球员从一线击球到一门后2米的球距,槌头前端面距自球端面的间距应在0.5~1.0厘米之间,槌头回撤槌距约在2.0厘米左右;(加上槌头与自球1.0厘米)击4米球距时,槌头回撤槌距约在4厘米左右;击球员从二线比赛击球到终点柱7.5~8.0米球距时,回撤槌距约是8.0厘米左右;从二线比赛线击球到三门前13米球距,回撤槌距约在13.0厘米左右;在开球区击球进一门球距是15米时,回撤槌距约在15厘米……击球员可依据上面的方法去灵活运用。
以击球员中握槌柄姿势为例:
击球员可在普通型24厘米长的头上端的中心线上,以1.0厘米为单位,划分出25个等份业做为标尺,目的是用此刻度测定出击球时槌头应该回撤的槌距来。
击球员初次练习击球时,应从近距离击球到位开始练起。以2米球为例,槌头回撤槌距1.0厘米(再加上槌头前端面与自球端面的1.0厘米)共2.0厘米,如果被击出的球超出2米,说明回撤的槌距大了,或者击球员所用力度大了;如果被击出的球小于2米,则说明槌距回撤的小了,或者是击球员所用力度小了。击球员在练习近距离击球到位时,要在2.0厘米前后找出相应的击球槌距点来,并把它默记下来。
门球擦边球技术
门球擦边球的基本打法
实际上是瞄准点不在他球中心的撞击球。打擦边球关键要掌握好三点,即击球点、瞄准点和落球点。击球点是否正确,主要取决于击球时仍和正撞击一样沿瞄准方向线直线发力,易平打、切忌甩杆。瞄准点应根据两球距离、预定到达位置来选择。落点能否准确,在击球点正确、瞄准点精确的前提下,靠力度大小来确定。
门球擦边球的基本原理
物理学告诉我们,两个弹性物体非对心碰撞后,分别向不同方向滚动,两条滚动方向线的夹角总是成直角。打擦边球时,如果自、他球距离较近,我们可以把自球的前旋力,摩擦力以及动量吸收等因素忽略不计,那么即可把自他球的侧碰撞看成是弹性物体的非对心碰撞,其夹角也应是90°。
门球撞击球技术
撞击的几种打法:撞击时,用不同的击球力量而出现多种打法。
1.打。对力量要求不是很严格,双不出界即可;
2.溜。以自球滚动的余力打上他球;
3.靠。份量球,接近他球为目的;
4.顶。根据完成任务距离的远近决定力度大小。
打好撞击球的关键是:正确瞄准、精力集中、摆幅宜小、力度适中、盯住击点、注重力型。
门球到位技术
门球到位技术是门球基本技术。不论撞击、闪击,技巧球都要求打到位不论是进攻还是防守也都要求把球打到位。在比赛时,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因为球不到位或送过了头,而造成功亏一答的后果。到位技术应用最广,也是最重要的,它是实现欢防目标的基础。
力度、方向问题
门球到位球技术,是个力度、方向问题。打得到位不到位,掌握力度是关键。各种战术到位球在力度上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要恰到好处。为了掌握力度,要常练,练测距、练运力、练手感、练适应不同类型场地地形。只有多练、苦练,才能做到教练员指向哪里就打到哪里的地步。
门球的攻防
门球到位球,按性质分有进攻型、防守型、攻防结合型、配合型。但各种类型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变的,如占位、压线球,本轮是防守型的,下一轮就是进攻型的再如接应下手球进一门,但该队员击球进一门后,与接应球造成了可以“左右开弓”之势,教练员果断指挥“左擦”奔袭三门,结果全“歼”对方三门前的球,本是配合型,变成进攻型还有派遣球进攻对方边线球,有时表面上是进攻型,实则为防止对方集结力量,是“看而不打”。从赛场上观察,很多球队到位技术水平不高,到位率很低,因此,场上形势有时急转直下,教练员要根据场上变化了的新局面,随时调整战术,选择最佳方案。
到位球的作用
有战术球就有到位球,可以说到位球是无所不在的。但经常有以下几项。
1.占位球到位。这是先防后攻威力很大的球,但占位球必须到位,不到位就被动挨打。
2.派遣球到位。这是威力大的进攻型战术球,到位就成功。
3.双杆球到位。这是最常配制、最有威力的进攻型战术球,也是配制成功率很低的战术球。一般情况下,对方有先手球不宜配制任意双杆球,以免受到冲击。当不具备双杆球的条件时,就不要打,以免造成“鸡飞蛋打”。
4.擦边球到位。这是“满场飞”的球,防不胜防的进攻型战术球。擦边球较隐蔽,只要有一个合适的距离与角度,成功率就较高。但也要防止顾此失彼,弄巧成拙,使己方遭受损失。
5.压线球到位。这是最佳防守型战术球。最佳的防守,也是最佳的进攻。因此,压线到位球是对对方威胁很大的球。
6.接力球到位。这是有防有攻、先防后攻的战术球,接力到位技术就是要为己方下手球的攻击对方后手球缩小距离、调整方向。它是我们比赛时经常使用的武器。
7.结组球到位。就是找己方下手球结组,寻求保护。结组球到位进贝能攻,退则能守,是稳健打法中最经常用的卓有成效的战术手段。
8.擦顶球到位。这是威力大的进攻型的战术球,但它配制要求条件高,既难配也难打,成功率极低。另外,还有如通过一门球的落点到位等等。
到位球的“五防”
一是当对方有先手球时,要防对方的攻击二是当对方能送派遣球时,要做好隐蔽三是一般不要把保护球送去吃对方球,以防因小而失大四是不宜过早派遣自球看对球,以防形势发生不利于我方的变化五是要留有余地,防止一杆不到位,全盘皆输的情况发生。
门球技巧技术
门球技巧技术乃尖端技术。一个球队的队员不会打技巧球,或打技巧球失误太多,这就难与对手一争高低。技巧球威力大。我们说门球场上瞬息万变,多数是技巧球造成的。可以不夸张地说,一场比赛的胜负,常常是由技巧技术发挥如何来决定的。发挥好就取得胜利,发挥不好就败下阵来。随着门球技巧技术水平的提高,门球比赛的吸引力、趣味性会更大。
技巧技术
技巧技术是与撞击技术相对而言,它是门球技术中的佼佼者。门球技术按瞄准点、击球点分类有正面撞击技术、侧擦技术和擦顶技术。撞击技术球要求瞄正、击正,而技巧技术球则要求偏瞄偏打,或是挑打、压打。撞击球讲的是一个正字,而技巧球讲的是一个巧字。
技巧球
技巧球主要是指双杆球、擦边球和擦顶球。
1.双杆球:在门球比赛中是攻击力最强、威胁力最大的战术球。有一方打出一两个双杆球,就可以“消灭”对方有生力量,就有可能改变球场上的形势。但是打双杆球是有条件的。勉强打双杆,会造成鸡飞蛋打的不利局面。
对双杆球,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双杆球分类球门双杆、角度双杆和眼镜双杆。
(2)双杆球要求队友之间的紧密配合、协作。谁配合熟练,配合默契,谁的成功率就高。双杆球有的易配易打,有的易配难打,有的难配易打,是否成功,关键在于队员的基本功。没有过硬的基本功再易也可能配不好,打不成。
(3)双杆球打法门前门后双杆、小眼镜双杆正瞄正打角度双杆、贴门柱球门双杆要偏瞄偏打。偶尔还可打出三杆球。
2.擦边球:是难度大、威力大、最常用的战术球。它在战术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擦边球打得好,其威力不亚于双杆球。一是擦边球满天飞,如夺门,撞球,撞柱,可以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对方防不胜防。
二是擦边球隐蔽,
方便、宜配,只要有两个球就可摆出擦边球。三是打擦边球要偏瞄偏打,擦薄边、厚边要满足战术上的需要,要掌握力度。力度小了够不上目标,力度大了易出界。
3.擦顶球:顾名思义,擦顶球就是自球擦他球顶部奔向目标。由于擦顶球技术在技巧球击法中难度最大,成功率最低,所以比赛时很少有人敢用。有时比赛出现一两杆擦顶球,真好像是特技表演。偶尔打成功,观众都为之鼓掌、叫好。擦顶球打法基本有二一是正打法,二是背打法不论哪种打法,要选好站位与球之间的距离,球褪的角度向下倾斜,既要用力压打,又要向上轻挑,力量要、洽到好处。擦顶球的力度、角度掌握不好,往往打成跟球或跳球。
打技巧球的要求
门球的各种高难度技巧技术以及精湛的球艺可以使比赛异彩纷呈。打技巧球成功难,但工夫不负有心人,要坚信熟能生巧。很多运动员都在打技巧球上下工夫,打法各异,大有进步。有些人还有自己的绝活,成为打技巧球的“专业户”。
门球闪击技术
闪击是门球两大基本技术之一。有撞击就有闪击,是撞击在先,闪击在后。撞击与闪击是不可分的。如果说撞击技术难,那么闪击技术就更难。因此,要做到既掌握闪击要领,又要干净利落,对一个初学者来说是不容易的。
闪击程序
闪击程序是一看、二站、三瞄准、四闪击。看一是注意看球停稳才能拾球二是要看清球号三是要看是已过二门还是已过三门的球。站即面向自球,站正、站稳,使自球与被闪带球与身体成一字形的一条无形横线。瞄准瞄准是一个复杂过程,一般是“五步法”。第一步是站好位,指方向第二步是踩自球,要平踩,用脚内侧处踩第三步摆放球杆,褪头与自球平行第四步踩他球,他球放在脚下外侧处第五步调位瞄准,要反复地瞄,不断调整被闪球位置,直到认为瞄准为止。闪击闪击的关键是挥杆不变形,打正击准,闪击后随即抬脚。抬脚要干净利落,以免球滑动犯规。
闪击姿势
闪击姿势一种是立式的,闪击时身体前倾,一般是用双手握杆闪击第二种是蹲式的,左腿弯曲,右腿侧伸或右腿弯曲,左腿侧伸,一般是单手握杆闪击,也有双手握杆闪击的第三种是半蹲式的,其姿势介于立式和蹲式之间,有单手握杆,也有双手握杆的。采用什么闪击的姿势,要因人而异。一般高龄队员闪击姿势以立式为好,可以站得稳,瞄得准,击得正。年轻一点少的队员以蹲式为好,视野开阔,瞄准点近,易于看清目标,得心应手,姿势优美。
闪击分类
按闪击功能分闪带、闪送、闪顶、闪柱。闪带就是撞击对方球后,用该球闪带对方边线球。在闪带对方球时要掌握“四个重点”一是边线有两个以上球时,重点带核心队员的球二是重点闪带有威胁的球,必要时先带后打三是重点闪带可育磷分的球四是在对方先手球对自方构不成威胁的条件下,重点带第二或第三个球。“两个特殊”一是将对方巧分钟前已过三门的球闪柱满分,造成五打四的局面二是比赛已近尾声,用自方同伴的球已经轮不及该球,闪带对方的关键球。闪送就是撞击自方球后,将其送到战术需要的地方,或是防守,或是进攻。如送占位、保护、接应、调位、配合、过门得分、派遣“歼敌”等等。闪送的关键是力度,力度大了或小了,都会给自方出难题,更不能送球出界。闪顶就是撞击自球后,用该球将对方边线球闪顶出界,自球留在界内的换位球。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力度,力度大了双出界,做了亏本买卖力度小了,对方球留在界内,造成自方损失。还可将队友球闪顶过门,或是闪顶调位。闪几柱就是撞击自方已过三门球,闪柱得分。
闪击注意事项
闪击要注意一是不要拿错被撞击的球,不要踩错自球,要“脚下留情”二是踩自球不要使球滑出脚下,要平踩、要稳踩三是被闪的球千万要靠紧自球再闪击,以免造成犯规,四是闪击全过程比较复杂,动作要有连贯性,不拖泥带水,不要逾时犯规。撞击在先,闪击在后,撞击重要,闪击可以造成对方损兵折将,是无本有利,它可以起到撞击所起不到的作用,因此不能等闲视之。
门球撞击技术
普遍认同的说法,技术、战术、心理素质三要素中,技术是处于基础的地位。而撞击技术是领先的,是第一位的。撞击技术也是最基本的技术动作。它在比赛中应用最多,用途最广,作用也最大。没有撞击技术的基本功,击球就没有根。门球撞击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握杆
握杆与击球的关系密切,可以说只有握好杆才能击好球。如何握杆取决于握杆姿势和方法。
1.球杆的选择:从两手握杆高度看,有高、中、低三种。从两手握杆的距离看,有长、中、短三种。从两手握杆的手势看,有以右手为主,左手配合,也有以左手为主,右手配合的。
2.握杆方法:有四指握杆法,也有五指一把抓的。握杆是个性化的,不能大家都采取一种模式。另外,两手握杆过实过虚都不好,而应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3.新队员握杆的认定:初拿起球棒试杆时,应以自我感觉良好为原则。一种好的握杆姿势、方法,应能使两臂肌肉处于放松状态,并易于使两手协调一致,配合击球。两手握杆要注意平衡、适度,提高球棒前后摆动的稳定性;应以利于瞄准、挥棒、击正为前提。正确的握杆,打起球来放松、潇洒、大方、舒展。
击球
如果说球棒是队员的武器,那么击球就是拿起武器参加战斗。只有武器还不行,还要学会使用武器。
1.击球姿势从击球站式看有:高握杆的基本上是取立势,中握杆的一般都取俯身势,低握杆的一般都取低俯身势。大多数队员是取俯身势。取这种姿势击球时感觉视野宽阔,站得稳,瞄得准,舒展、大方。
2.击球站位一般分类:一种是正面跨打;一种是外侧打,有左外、右外侧打;再一种就是内侧打,有左、右内侧打。
3.击球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悬臂式,一种是触地式。悬臂式打法中远球打的舒展,打得准。触地式打法,稳准,失误少,可谓各有千秋。究竟取哪种击球方式,应由队员根据自己的感觉而定,只要感觉良好,哪一种姿势都可以打好。
4.击球程序:人们通常把击球打法分成四个顺序,三个环节,即一看:看自球,看他球,看目标,看地形。二站:站正、站稳、站得放松。站好位是瞄准、击球的前提,只有站好位,才能瞄得准,击得正。三瞄准:要点线结合,一般多数采用“五点一线”(即褪头两端、自球前后两个中心点、目击球点)。以上几点动作是连贯的、协调的、自然的,也是美感的。击球过程一定要掌握击球要领:要站正立稳,要瞄准、击正,要掌握击球力度。
注意的问题
击球要防止把握杆、姿势、程序、要领、方法以及“四击”(击点、击向、击力、击法)分割开来。要成为连贯的、浑然一体的。要防止甩杆走偏,不论握杆取触地式还是悬臂式,向后甩杆时都要注意平行,不要偏离击球点。防止打偏、打脚、打地。击球的瞬间,不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定眼睛盯着自球击球点,而不能眼睛盯着目标。要特别注意控制力度,既防止力量过大,也要防止力量偏小。用力过大或用力偏小都将为自方造成麻烦。技术是“三要素”中的基础,撞击技术是基础的基础,撞击是门球技术中最主要的基本功。再好的战术,也要有基本功作保证。
门球偏心撞击技术
偏心撞击技术的应用应把握时机和位置,特别要过细地储量得失因素,才能在复杂的局面中得益。尤其是上偏心撞击,其难度大,易失误,更应注意台球的准确性。一般以槌棒与地面保持60度的击球方法,比较适用左、右偏心的撞击技术;若进行上偏心撞击时,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必须使槌棒在垂直于地面的瞬间击打自球的后下部,使球向前上方飞出,使具有一定速度的自球去搏击他球的上半部位,如果槌棒不与地面垂直进行击球,即会将球击离目标。
门球瞄准技术
我国多数地区击球员的瞄准方法,大致上都是采用在槌头前端中心点与自球、目标球或门、柱之间三点一线的瞄准方法击球。这种瞄准方法大约只占击球瞄准技术的50%左右;另50%的瞄准方法,是在槌柄的一部分和槌尾部后端面中心点。就槌头而言,槌头后端也分为两部分,在槌头锁扣处向槌头尾端的1/2处设一个点,再在槌头中心线尾端上设一个点,这样槌头后半部分中心端面上共设立了2个点。
我们再在槌柄的锁扣中心处设立一个点,在右手大拇指下也设一个点。这样槌柄上也有了两个点。既然我们已将终点柱、球门、他球、自球、槌头和槌柄都分出了中心点,不妨再把它们的点的顺序以数字为代码编排出来。终点柱、球门、他球的中心点为1点;自球的中心点为2点;槌头前端面中心点为3点;槌头后半部分1/2处为4点;槌头后端面中心点为5点;槌柄锁扣处中心点为6点;右手大拇指下中心点为7点。击球时,将这七点连成一线,这种方法称之为七点一线击球瞄准法。
当前使用最多的击球方法是四点一线瞄准法。也有击球员使用五点一线瞄准法。五点一线瞄准法要比四点一线瞄准法击球的成功率更高一些,可达70%左右,而七点一线击球方法的成功率则高达80%以上。
有了七点一线瞄准法,下面就是击球员如何去掌握的问题了。我们不能把击球视同像打枪那样很快就能够掌握三点一线瞄准法。怎么样把槌柄上的点投影到槌尾端面的点上,才是我们正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才确定了站位和握槌柄的姿势。如果不运用这种站位和握槌柄方法,就看不不出槌柄上的点与槌头端面中心线的点。中握槌柄方法介于高握槌柄和低握槌柄方法之间,是属于正确的握槌柄法,击球员只有在中握槌柄的情况下,才能运用上七点一线瞄准法。
注解:有关槌柄6点与7点注解。
槌柄6点是在槌柄的锁扣处,槌柄约高42厘米处的地方。这个高度正好由6点瞄准到槌尾的4点上。击球员由槌尾4点往槌柄的6点上瞄,这时才能看到槌柄锁扣的中心线的点处(它是由锥型形成的)。锥型的中心点就是槌柄的6点。
槌柄7点是在右手握住槌柄的大拇指下边。击球员由槌尾5点往槌柄的7点上瞄,这时才能看到右手大拇指下边槌柄的中心点(是由上下两个锥型形成的)。槌柄7点就在这两个锥型的交点上。7点是本人历经多年苦练总结出来的经验。这是一种高级瞄准方法,没有较深的基本功是很难掌握的。
门球进一门技术
进一门,是取得参赛资格的先决条件。在各级门球比赛中,三轮没有通过一门而被停赛者屡见不鲜。
两脚中心正对一门的中心,形成一条直线,击球员根据槌柄、瞄准的要领,槌头前端面的中心点与自球端面的中心点,也顺延在槌头后端中心线的中心点上(注意:槌柄上中心线6点这时应垂直于槌头后半部4点的中心),球就很容易进一门。击球员击球进一门时,如果撞击在一门左边门柱,说明槌柄中心线的6点偏离了槌心线的6点偏离了槌头后半部4点左边方向。只有调整好了球棒中心线6点与槌头后半部4点的正确位置,才能找出进一门准确的瞄准点。因战术需要,还有13米左右的远距离进一门、7.5米左右的中距离进一门、1米左右的近距离进一门等。近距离进一门时,有时会受一门前场地平整状况的影响,击球员要学会随时调整槌柄6点与槌头后半部4点之间的偏差点,偏左或是偏右。远距离的进一门,因槌距和力度大,一般来说,不会受一门前场地情况的影响。
要想打好各种不同距离的进一门球,击球员还要掌握击球到位球的练习方法。这里就不做阐述了。
要想打好进一门球,就要掌握三种不同角度的站位姿势。
开球区右端点进一门(右点)
站位:右脚先上、顺一门方向站位,左脚跟上,左脚尖以不超出右脚的1/2处(俗称1脚半),两脚间距在7.5厘米内,两脚间的中心线正好与门的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击球员依据握棒、瞄准的要领,槌柄的中心点与槌头后端中心线的点只相互垂直,球就很容易进一门。(注意:槌柄的中心点6点可以随时调整槌头后端4点的左右方向)。根据一门前场地平整状况来改变球棒6点与槌头后端4点间的关系,槌距大了,易进一门(远距离13米左右),槌距小了,不易进门(进一门后停在门后1米左右小距离)。
正门进一门(正点)
站位:两脚顺一门站立,成平行状,两脚间的距离在7.5厘米内,槌柄与槌头尾端中心线垂直于一点上。槌距大,易进门,槌距小时,因场地因素易出现溜线状况。所以击球员也要根据场地情况随时调整好6点与4点之间的关系。
槌头顶端中心线上划分的点,是球距到位时的应用点。槌柄中心线6点与槌头后半部4点之间的关系,是否直接影响进一门的成功率?训练中可以验证把握。击球员击球进一门时,如果球碰到了一门左门柱,说明槌柄中心线6点偏离了槌头后半部4点的右边方向,应向左调整;如果球碰到一门右门柱时,则说明槌柄中心线6点偏离了槌头后半部4点的左边方向,应向右调整。击球员只有掌握了槌柄与槌头后半部点的正确位置,才能找到正门进一门的瞄准点。击球员掌握了进正门的瞄准点后,依据槌头顶端上中心线划分出的点,再练习进一门的球距到位。
中、远距离的进一门,因槌距和力度相对大些,一般不受门前场地的影响。而轻进一门,会受到一门前场地因素的影响。击球员可根据自球的溜线情况,用槌柄中心线上的6点调整槌头后半部4点的位置,比如向左溜线时,槌柄中心线6点应向槌头后半部4点左边方向瞄;向溜线时,槌柄中心线6点应向槌头后半部4点右边方向瞄。击球员只要掌握了6点与4点之间的关系,进一门也就易如反掌了。
开球区左端点进一门(左点)
站位:左脚上,顺一门方向站位,右脚跟上,右脚的脚尖不能超过左脚的1/2处(1脚半),两脚间距在7.5厘米以内,两脚间距越小越好,间距越小对准一门的连结越精确,槌柄6点与槌尾4点垂直的越准,进一门的成功率就越高。
击球员还是要依据槌柄中心线6点与槌头后半部4点的关系,采用在开球区右端点位置进一门。槌柄中心线6点与槌头后半部4点左或右的某一点垂直的越准,(正常情况下6点应瞄4点偏左的地方。左端点位置进一门的成功率就越高。
开球区进门的点很多,掌握了以上3个点的要领,其他进门的点大同小异。在开球区正门点的左点位置,用槌柄6点去调整槌尾4点的左边点;在开球区的右点位置,用槌柄6点调整槌尾4点的右边点,击球员掌握了这个要领,进一门也就轻松自如了。除进正门点外,左右端点也可参照擦边球方法练习进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