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网球基本技术

网球的握拍方法

在所有的网球技术中,最基本的乃是握拍法,它能直接影响球拍面接触球的角度。目前世界上流行的握拍法有两种:即东方式和西方式。不同的握拍法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击球效应和打法,不同的打法在世界网坛上都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因此,我国在开展网球运动中,两种不同的握拍方法都应提倡,相互促进,推动网球技术不断地发展。

握拍的方法与击球动作有着密切的关系。俗语说:球拍是击球者手臂的延伸和手掌的扩大,每个击球动作都是由手臂、手腕、手指相互配合用力来完成的,所以握拍的好坏对技术的提高和全面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作为初学者,必须按正确的方式握拍,使拍面以正确的部位和角度与球接触。起初可能会有不习惯、不舒服之感,但坚持一段时间后就会领会到正确握拍法的好处。

大陆式握拍

在人们穿着长裤,长裙打网球的时候,大陆式握法可是万能的。现在,发球、截击、过顶高压、切球和防守等技术中,大陆式依然是最佳选择。让食指的最下一个关节置于第一条窄棱上,虎口V字恰好顶在拍柄的最上端,就是大陆式握拍了。

1.优点:对发球和过顶高压来说,没有什么握拍方式比大陆式更好了,它能使你的前臂和手腕自然转动,在最后阶段的爆发效果明显,让拍面自然产生下压的运动轨迹通过击球区,击球更具威力。在打截击的时候,大陆式握拍会使拍面略微打开,更方便打出下旋秋,控制起来也更容易。另外,用大陆式握拍打截击时,正反拍不需要更换握法,能在网前为我们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握拍方式不同,击球时拍面打开的角度也会不同。拍面更多关闭,击球点就可以更高,击球区距离身体就更靠前。用大陆式握拍,拍面触球时几乎是垂直地面的,因此击球区也会很低,且在身体的侧面。这也就是为什么用大陆式握拍打防守球、反弹低的球和大角度球时会有帮助的原因了。

2.弱点:用大陆式握拍可以打出平击球或下旋球,但却很难施加上旋。如果你要想打出威力大的抽球,就必须确保在高于球网的位置上击球,否则很有可能失误。既不能施加安全的上旋,又不能在理想击球区接球,用大陆式握拍就会有麻烦了——稳定性差是大陆式握拍的弱点。

3.代表球员:所有职业球员都用大陆式握拍发球、打截击。

东方式正手握拍

这里介绍一个正确采用东方式握拍的小窍门:将手平放在拍弦上,然后下滑到拍柄根部抓握;或者把球拍平放在桌面上,闭上眼,将球拍拿起。从技术的角度讲,东方式正手握拍就是先以大陆式握拍法持拍,然后逆时针方向旋转球拍(左手握拍的选手需顺时针方向转动),直到食指的根部压到下一个接触的斜面为止。

1.优势:东方式正手握拍可以被称为“万能握拍法”。采用这种握拍,拍面可以通过摩擦球的后部击出上旋球,还可以打出有很大力量和穿透性的平击球。同时,东方式握拍很容易转换到其他握拍方式,因此,对那些喜欢上网的选手,东方式握拍也是不错的选择。

2.劣势:与大陆式握拍相比,尽管东方式握拍的击球点在身体前部要更高更远一些,但它仍不适用于打高球。虽然东方式握拍击出的球比较有力量和穿透性,但更多的是平击球,这就导致稳定性会差一些,因此很难适应多回合的打法。因此东方式握拍不适用那些希望打出更多上旋球的选手。

半西方式正手握拍

以东方式握拍,然后逆时针方向(左手握拍则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球拍,使食指根部压在下一条拍棱上。在职业网球巡回赛中,底线力量型选手多采用这种握拍。

1.优势:相对于东方式握拍,这种握拍可以让选手给球打出更多上旋,使球更容易过网,也更好控制线路,因此,它很适合打上旋高球和小角度的击球。而且这种握拍还可以打出更深远的平击球。它还适合大幅度地引拍,而且强烈的上旋有助于把更多的球打在场内。这种握拍在身体前部的击球点比东方式握拍更高、更远,因此更有利于控制高球。

2.劣势:半西方式握拍不适合回击低球。因为采用这种握拍时,拍面自然地呈关闭状态,这样迫使选手必须打球的下部然后向上挑,于是容易给对手留下进攻机会。另外,如果从这种握拍转换到大陆式握拍法需要做很大的调整,因此多数底线力量型打法的选手在上网时就很不舒服。

西方式正手握拍

在半西方式握拍的基础上,逆时针转动拍面(左手握拍顺时针转动),使食指根部接触到下一个平面,这种握拍就是完全的西方式握拍法。喜欢打强烈上旋的土场选手多采用这种握拍法。

1.优势:这是一种很“极端”的握拍,手腕的位置迫使拍面强烈地击打球的后部,从而产生更多的上旋。你可以让击出的球恰好过网,但过网后它就会立刻下坠,而球在落地后还会高高地弹起,这就会迫使你的对手退至底线后回球。这种握拍比其他任何一种正手握拍法的击球点都要更高更远。正是因为西方式握拍法对高球的良好控制,因此许多土场选手和青少年都很青睐这种握拍法。

2.劣势:回击低球是此种握拍法的致命点。这就是为什么许多采用这种握拍的职业选手在球速较快、球的反弹较低的硬地或草地场上比赛时表现不尽人意的原因。同时你需要以更快的挥拍动作来给球加上必要的旋转,否则,击出的球就会既没有速度也没有深度。对于一部分选手来说采用这种握拍也很难打出线路较平的球。

东方式反拍握法

先用大陆式握住球拍,手掌逆时针转动拍柄最顶端的宽棱上(左撇子是顺时针转到同一位置),食指最下面的关节恰好顶在这条宽棱上,就是东方式反拍握法。

1.优点:和东方式正拍一样,东方式反拍握法的用途也很广泛,既方便手腕保持稳固,还可以自由打出平击球和旋转球。打切球时,有些球员也喜欢用东方式反拍,但如果你感觉这样不舒服的话,变换到大陆式握拍也相当容易。另外,若用东方式反拍发切削球,也非常有效:至于跟随一记流畅的反拍抽球来到网前则早已是网坛最经典的打法之一了。

2.弱点:虽然接反弹低的球时很不错,但东方式反拍打肩膀高度的上旋球时,效果就不理想了,许多时候球员只能用切球的方式进行防守——你会经常看到球员们在接对手切削发球和反弹较高的来球时这么做。

3.代表球员:费得勒、雷蒙德。

超东方式反手握拍

这是西方式正手握拍选手多采用的反手握拍,因此也有人将其称为半西方反手握拍。可以采用大陆式握拍,并逆时针将球拍转至下一个平面。你的食指根部仍处于拍柄的上端,但其他三个手指根部几乎与食指处于一条与拍柄平行的直线上。这样的握拍就像在拍柄上握拳一样。

1.优势:同西方式正手握拍一样,这种握拍也是很多土场选手采用的握拍法。采用这种握拍法时,拍面比普通东方式反手握拍关闭得更多一些,而且击球点也在身体前更高更远的位置,这样有利于处理高球,而且也容易打出带上旋的回球。许多能打出极具杀伤力的反手球的选手都是采用这种握拍法。

2.劣势:它与西方式正手握拍有着相似的局限性,即不适合处理低球。因为它也是一种极端的握拍法,因此也不能很快地转换握拍法来打网前球。采用这种握拍的选手通常喜欢打底线或进行单打比赛。

双手反拍握法

虽然双手反拍时目前很普遍的反拍握法,但人们对两只手究竟该如何握拍却莫衷一是。最容易被接受的说法是:持拍手用大陆式抓住拍柄的下端,非持拍手用半东方式正拍抓住拍柄的上端。

1.优点:对力量较弱的球员来说,用双手反拍替换单手反拍事个不错的选择。因此挥拍的幅度更短也更有效,触球比单手反拍更充分,接发球时这些优点表现得尤其明显。另外,双手反拍不仅接反弹较低的来球不费力,遇到肩膀高度的球时,因为增加了一只手臂的帮助,控制起来也不难。

2.弱点:因为两只手都握住了球拍上,球员的防守范围也被相应削减了,在跑动中接大角度来球时,上半身转动难度大幅增加,拴手反拍的握法就显得不方便了。使用双手反拍的球员打上旋球虽然很轻松,但在打切球时就完全不同了——使用双手反拍的球员,最开始学球的时候,多被要求使用开放式站姿,因此转肩动作很重要,但在打切球的时候,击球点往往在肩臂的高度,身体必须有足够的伸展才能完成动作,所以若用双手反拍就有些麻烦。还有,使用双手反拍的球员上网时。很不习惯移开非持拍手去打切球或截击,因此他们大多数人在网前都表现不佳。

3.代表球员:阿加西、萨拉泊娃。

为什么一开始要使用东方式握拍方法因为使用东方式握拍法可以规范训练教学。在网球的各种握拍方法中(包括东方式,大陆式和西方式),只有东方式最容易学习和有利于初学者产生合理,规范技术动作,它可以统一地使用于落地击球,截击球,发球,高压球各种技术,不像西方式握法那样,需要有复杂的握拍法转换,这一点对初学者学习来讲显得十分重要。另外,我们提倡初学者使用双手反拍的握拍法学习落地击球,这种握拍法实际上也是东方式握拍的技术。当然,我们并不排除初学者以后选择其他握拍法,到那时即使握拍法有所改变,只有东方式握拍法不会对已学的动作和水平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在短式网球训练中推荐使用这一种握拍方法。此外,初学者使用大陆式握拍法也是不适宜的,因为现代网球中,使用大陆式握拍法进行落地击球已不符合快速,进攻的要求。这种握拍法仅限用于截击,发球,高压击球范围,然而这些技术的学习,在初级训练阶段完全可以借助东方式反拍握法来完成。因此,在短式网球训练中大陆式握拍法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

网球的步法

为了适应激烈比赛的需要,步法训练越来越受到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重视。没有灵活的步法,就不可能抢占有利的击球位置并有效地回击来球。网球运动中有句俗语:手法是基础,步法是关键。由此可见步法在网球运动中的重要性,步法不好,再漂亮的手法也将失去意义。同时步法的好坏与专项身体素质练习及技术水平都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进行步法训练时,必须与专项身体素质练习及技术训练相结合。

网球运动中的步法不仅仅是奔跑打球,而且,良好的步法要求如同芭蕾舞演员的精确性、拳击手的反应及篮球运动员的善择时机。

近来网球运动越来越追求击球的速度和力量了,即便对业余球员也如是。要想在对手有如炮弹般的来球中争得最佳的击球位置,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即便是世界顶级的职业球员也都不得不花大力气研究自己的步法,以求合理地调配自己在场上跑动的范围,赢得更多的制胜机会。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在球场上行之有效的站位和步法。学而时习之,将会使你的步法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开放式站位

击球后的随挥,开放式站位通常是在运动员进行大幅度跑动击球时使用。尝试这样做,将右腿(左手持拍球员为左腿)与来球保持在同一直线上,引拍的同时转动腰和肩。通过右腿的支撑,可以减缓移动速度,并将重心移向该腿。

当挥拍时,你的身体会自然地转向场地,同时你的支撑腿需要有一个“蹬地”动作。这个蹬地的动作并不是你必须要做的,但是这个动作可以保持你身体的平衡,并有助于流畅地将力量转移到击球上。在采用直角站位或关闭站位来击球时需要额外多移动一两步,而采用这种站位则可以避免这样多余的步法。

直角站位

如果你有时间做击球的准备动作,并能顺利回到下一次击球的位置,这种拉拍将可以使你的力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有人也称这种动作为“半开放式拉拍”。通常,你的位置越靠近场地中央,你就越有机会使用直角拉拍。练习:把球摆在你后腿的正前方,前腿向球的方向迈出,后腿随之自然转动。引拍动作要开放到足以很容易做出转腰动作的位置;另外,你也可以通过将身体重心向球的方向转移来击球。这个动作可以将腰部的转动和身体重心转移的爆发力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关闭式站位

引导腿向相反方向跨出击球。

尽管这种方法曾经作为击打大多数球的方法来传授,但现在它通常只用来反手击球,特别是单手反手的选手(通常球员在跑动过程中就完成引拍动作了),因为这种身体前方的交叉步法,会减少腰部的转动幅度,这也就限制了你回球的方式,这样你只能是回底线球。

采用关闭式步法需要注意前后腿的步伐调整,以便顺利进入下一个击球的位置。

交叉步

当一次击球过后,要迅速退回场地中准备下次击球时,交叉步是最好的选择。

当向着场地中央移动时,尽可能保持肩膀平行于球网,重心保持在两腿间,两腿呈交叉状向侧面跨步。如果向右侧移动,应先跨左腿在右腿前;相反同理。当你要处理离你距离很远的球而需要做大幅度移动时(如近网短球或大角度的来球),那就先侧身,然后疾速向球的方向奔跑。但如果每次击球都使用这样的步法,就会限制你的变向能力,而且容易导致错误地运用步法。

滑步

准备击球或击球后回位的距离较短时,多数球员都会采用滑步。

面对球网,将外侧的腿向所要移动的方向滑动。内侧腿向其移动时,两腿在空中接触(注:依个人习惯,也可不接触),然后进入准备击球状态。提示:当球处于比较靠近你的位置推荐使用这种步法;如果球距离你很远,可以使用跑动范围较大的交叉步。

碎步调整

在挥拍击球前用小碎步调整可以帮助你处于最佳的击球位置。看看一些顶级职业选手在挥拍击打落地球前,都会通过碎步来调整到理想的击球位置。多数业余选手通常只满足于移动到击球位置的附近,这样有时会导致需要弯腰,或伸长胳膊去够球,要不就只能拼命去做非常规的击球动作。提示:尽管你的击球可以过网,但它未必能达到你所期望的效果。通过碎步来调整到最佳的击球位置,将会大大提高你击球的潜能。

跳步

在每次击球前,特别是进行网前截击的时候,球员应该使用分隔步法。从准备状态开始,当对手开始挥拍时,膝盖弯曲,做一个小跳跃(高度不要超过5厘米),双脚的前脚掌着地(略宽于肩)。这样会保持一个适当的站位,很容易向对手下一次击球的方向突然起动。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但还有一种更好的步法。这种步法我称之为“跳跃步”。它很接近分隔步,只不过做单跳的脚刚一着地,最接近来球方向的另一只脚就已经准备好直接向来球的方向移动了。你需要判断对手球拍的击球位置,并迅速判断出来球的方向。这一点是需要在实践中学习的,球员要通过参加大量的比赛来完善这项步法、了解自己击球的发力位置以及对手通常的回球线路。一旦学会了合理使用这种步法,你在场上的掌控范围将戏剧性地提高。

各类击球步伐的特点

在网球练习中,虽然有很多人都知道“网球是用脚打球的”,但真正地理解、重视并恰当地运用的人却很少。尤其是广大业余爱好者,经常会看到他们有的退身打球,有的边打边跑,有的类似羽毛球的同侧跨步救球等等一些非正规的网球步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让大家重新认识网球步法,并进行正确的练习,达到提高击球技术水平的目的,特向大家介绍各项网球击球技术的步法,以供参考。

1.正手击球的步法特点。东方式正手击球要充分利用身体重心的前后移动来打球,因此一定要保持向前迈步击球的步法,一般常采用关闭式步法,侧身迎接来球,击球前重心在后脚,击球时重心移至前脚。

西方式正手击球,因为主要用转肩的力量来提拉上旋球,所以击球时重心落在后脚上,常采用开发式步法击球。

2.反手击球的步法特点。单手反拍击球时,右脚要跨过左脚,保持背对来球,击球时重心在前脚。

双手反拍击球,基本有两种站姿。一种是侧对来球站立,一种是双脚对球网开放式站立。

3.发球的步法特点。发球时,不论是在右区或在左区发球,都要保持右脚的脚尖指向右网柱,并且两脚尖的连线指向相应的发球区。开始挥拍前,重心在前脚,然后随向下向后的挥拍而同时将重心后移,再随着上举球拍向前蹬腿,利用重心前后移动的力量来增加发球速度。

另一种是后脚靠近前脚的发球步法,随着上举球拍的结束,准备向上击球之前,让后脚靠近前脚,平稳地向前移动重心,保持双脚同时向上发力击球。

4.截击球的步法特点。正手截击球,针对三种不同情况的来球,有三种步法,一种是恰好在正手击球位置的来球,同正手击球步法一样,向前跨出左脚,侧对来球迎击;一种是稍远离身体的来球,采用左脚跨过右脚的步法击球;还有一种直接奔向身体的来球,要迅速后撤右脚,再顶住右脚用重心前移来挡击球。

反手截击球步法与正手截击球步法相同,只是左右脚相反运动即可。

5.高压球的步法特点。高压球时一定要保持侧对来球,右脚与底线平行,左脚尖稍指向右网柱。常用的高压球步法有两种,一种是向后侧滑步法,一种是侧后交叉移动步法。

6.场上击球前的移动步法特点。在比赛中,很少有球直接喂送到你的身边,让你很舒服地不用调整步法即可击球。大多情况下,需要你不断地移动,迅速站稳,等待击球,因此场上的移动步法也是非常重要的,除了一般的跑动外,常见的还有滑步法和左右交叉步法。

(1)滑步步法。多常用于前后移动不太远的正反手击球。这里,请注意一点,滑步的同时,应提前引拍,最好做到保持向后引拍的姿势移动。具体的步法要点是,向前移动时,蹬出右脚的同时,向前跨出左脚,连续向前即形成前滑步步法;向后移动时,左脚后蹬的同时,向后迈出右脚,连续形成后滑步步法。

(2)左右交叉步法。多常用在两侧边线附近的来球。向右移动时,向右转体,左脚先向右前方跨出,交叉于右脚外侧前方,再跨出右脚;继续跨出左脚于右脚外侧,反复向右交叉移动,就是右交叉步步法。向左移动,方法与向右移动相同,左右脚方向相反,就是左交叉步步法。

练习步伐的要求

在练习步法的时候,必须掌握好以下几点:

1.准备姿势好,有利于步法的快速移动。当然这里包括上一拍球的还原动作要快。所以,要养成每打一拍球就要迅速还原的习惯。

2.判断和反应快。步法的快速移动是为打好下一拍球打好基础,如果没有准确和及时的判断和反应,也就谈不上有好的步法。

3.两脚蹬地要有力。蹬地的力量大,身体移动的速度就快。

4.步法移动的正确性。步法移动的方法正确,就可以最经济的达到移步选位击球的目的。

网球步法练习方法

方法一:

放四个球在自己场地的左上角、右上角、底端左角、底端右角。自己站在底端中点,从中点出发,触摸左上角的小球,然后平移触摸右上角的小球(练网前移步),然后倒退触摸底端左角的小球(练迅速回左后场),然后平移用跳步触摸底端右角的小球(练底线左右移步技术)。第二次轮次,向右上角的小球出发,再至左上->右底->左底练习。你也可以作一些有针对性的调整,比如你的底线移动比较慢,可以针对底线左右双方向练习。

方法二:

让人把球无规则的抛向左右两个方向,你必须在球第二次触地之前触摸到球。抛球路线由短至长,直到练到极限。

方法三就是:

勤练脚步力量!不要认为只需要练习上身肌肉,下肢力量也很重要的。具体分配是(你也可以根据自己情况):练上身力量时间:练下肢力量时间=2:10

网球的击球技术

常用的网球击球方法有以下几种:

正手击球

网球正拍击球指的是在本人握拍手同侧的地方对落地球的大方,他是网球基本技术中最常用的击球方法,是初学者最先学习的技术。正手击球的动作,从理论上讲,动作比较深长,击球有力,速度也快。而在比赛中正手击球的机会比较多,正手击球后,可使本人在场上的位置更有利。由于现代网球速度的加快,不少网球爱好者过多地担心反手球质量,因此经常采用偏近于反手的正手握拍法,结果在正手击球时使用了许多手腕动作,一致造成偏差和失误。

1.正手击球可分三个阶段:

(1)准备。面向球网,两脚张开与肩同宽,双膝微屈,上身略前倾。

右手持拍,左手托拍颈,拍头向上,与胸同高。

(2)拉拍转体。待来球至网,迅速转动上身90度至上身与球网垂直,然后右手。

继续拉拍,至球拍指向球场后挡网,拍头高于手腕,大小臂之间。

夹角不小于90度。

根据来球位置决定上步或退步(关闭式)。

(3)击球随挥。取捷径向前挥拍,注意这个过程中拍头始终高于手腕。

击球点选在身体右前方,击球瞬间手腕绷紧。

击球后继续挥拍至左肩,球拍呈直立状,左手顺势握住拍颈。

2.击球应注意的问题。

正确的击球动作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击球时脚步踏出在准备击球时,踏出前脚使重心前移,可获得最大的击球力量。正确的姿势是,前脚向前外侧方向踏出稍许,略呈开放式步法,在挥拍击球对就可以有正确的转体动作。把可能用上的力量都用到击球中去。如果前脚只是笔直向前跨出,呈关闭式才法,挥拍动作就会受到束缚。

握紧球拍向前挥拍击球时,只有绷紧手腕、紧握球拍,才有助于制球。握紧拍柄会使手腕自动绷紧。不仅在击球时要握紧球拍,在随挥动作中也同样如此,握紧球拍可防止因拍柄在手中晃动而打出不稳定的球来,并防止无力量的击琢,使球都能过网。

球拍随球送出球拍从稍低于腰部处开始,逐渐上升,向前挥动并齐腰处击球。击球点正对着前髓,拍面基本垂直于地面。拍面与球接触的时间要尽可能地长,以便能最大限度地控制球的方向。不必故意去旋转球,因为在腰部的高度击球之后,向上和向外方做随挥动作,自然就会打出所需要的略带上旋的球来。

控制方向球的落点取决于与身体相关的击球时间。如果击球点正好对着前髋,就会打出直线球来,如果早一些,在先于前髋处击球则会打出斜线球来。15.眼日看球从理论上说,眼睛应当牢牢地盯着球,一直看到球与拍弦相碰。虽然只有极少数运动员具备这样的视觉反应,但仍应尽量去做,最低限度要盯注球直到击球前的最后60厘米左右。如果盯着球看有困难,可以试一试在击球之前一直保持着象高尔夫球员那样的头部姿势。眼睛越能紧紧地跟踪球,就越有机主把球打在球拍的“甜点”上。(“甜点”是网球术语,指在拍面上的最佳击球部位。)

随挥动作球离开拍弦,球拍便随着击球的方向做随挥动作。随挥动作尽可能向前伸展。球拍会随着惯性挥到身体的另一侧去,直到拍头向上,对着天空。由于眼睛在球飞过网时一直盯着球,所以在完成随挥动作的过程中,目光应越过上臂去跟踪球。击球后,不要停下来欣赏自己的击球,而要恢复预备姿势以应付下一次来球。

打正拍低球时人要蹲下当球反弹起来低于腰部时,则屈膝、弯腰。降低重心。用平时所用的正拍方法去打球。降低重心井保持低姿势击球复于看球,因为眼睛更接近球的飞行路线。此外,这种姿势有利于用正规动作击球。只有做随挥动作时才直起身体。如果依靠垂下拍头而不是降低重心来打低球,便只会打出扳动手腕的无力球来。

3.正拍击球的动作要领。下面以右手握拍者为例介绍正拍击球的动作要领。(以后介绍的各项基本技术均以右手为例)。

(1)正手击球时的握拍法。如果是右手握拍,则用左手支撑球拍,拍柄底部朝向肚脐,球拍面与地面垂直。球拍置于身前大约有30~40厘米,右手像握手那样(东方式握拍法时)。

(2)后摆。打平击球时,可直线水平向后摆,也可以是像画圆弧那样从上向后挥摆(也有人从下向后挥摆)。无论哪种,球拍都要向后挥摆到腰的高度。有人以向后挥摆的动作大,击出球就有力,实际上动作过大对控制球反而不利,正确的方法是:肘部要轻轻地顶着腰侧部,以肘部为挥摆的支点,这时,拍头不要大幅度地往外挥摆。此外,握拍的手和胳膊要放松。接着就要进入到向前挥拍的阶段,但此时一定要保持球拍的高度与击球点的高相一致。调整好之后,即可进行与地面平行地挥拍动作了。后摆时最后的身体姿势是:身体重心放在右脚,右膝弯曲,左手自然地伸向来球的方向以保持平衡。

(3)前挥。向前挥拍时,球拍应不低于手腕的高度,并尽可能水平地挥拍。如能以手腕带动手臂(与由后向前拉门的感觉相似),就可以提高稳定性。此外,即使是手腕固定,也要放松地握拍,在击球的一瞬间再全力地握紧,球不是被球拍挥抡击出去,而是要有推打的感觉,所以,拍面,手腕,肘是向着打球的方向平行地运动。要记住在击球瞬间,握拍的手臂是处于还未完全伸展开的状态下,随着球的离去而伸展开。

(4)随挥。球拍向着打球的方向自然挥出。随后,下巴或右脸颊应能贴到右肩,眼睛盯住球,不要仰头,脸保持向前的状态,待双臂挥动至脸部正面并完全伸直时,随挥动作即为结束。这时的身体重心,从右脚完全移到左脚,身体面向打球的方向,将球拍收回,进入再次击球的准备姿势。

(5)移动步法。一般的移动步法是在开始是地为小碎步,中间为大步,当接近来球时,又改为小碎步。在确定支撑脚的位置后,另一脚跨出击球,这里支撑脚的移动是关键。以右手握拍为例,在做准备姿势时,右脚朝向还需网,击球时,右脚必须与击球方向成直角。因此,由右脚迈出第一步,当球到了正手一侧时,迅速地以左脚着地,并向右边跨出。这时后摆动作已经结束。由右脚支撑体重,然后随着来球跨出左脚。此时的上体是向右转体侧向姿势,因此应该能隔着左肩看到来球。接着进入击球,重心移到左脚在随挥的动作完成之后,右脚再收到原来的准备位置上。在移动步法过程中,眼睛要始终地盯住球。

4.几种不同的正拍击球方法。从球的旋转性能分类,有上旋球、下旋球、平击球、侧旋球(内侧球)等不同旋转的打发,网球的各种打发于旋转很有关系,下面介绍几种不同的正拍击球法:

(1)上旋球。正拍上旋球是球拍自后下方向前上方挥动摩擦整个球体产生球由后下方朝前上方转动,故叫做上旋球。这种打法是在击球时,加大向上提拉挥动的幅度,使球产生较为急剧的上旋。上旋球的特点是飞行幅度高,下降快,落地弹起的反射角度较小,前冲力较大。打上旋球最大的(优点)是便于加力控制,是正拍击球中既能发力重大,又能控制进入场区减少失误的击球方法,由于是在快速跑动调整精确的击球点很难,而上旋球者有较大的把握性,其他击法容易失误,另外,正拍上旋球的飞行路线呈彩虹状,过网后有急剧下降的特点,可以打出短的斜线球,把对方拉出场外回击取得主动。上旋球还是破坏对方上网的有利武器。教低的上旋球落在对方上网人的脚下,使其难于还击。

(2)下旋球。和上旋球相反方向的是下旋球,俗称“削球”。击球时,球拍稍向后倾斜,挥拍是由后上方至前下方打球的后下部产生下旋转,球是由前上方向后下方旋转并向前飘行,过网时很低,落地后弹起也很低并伴有回弹(走)现象,下旋球的落点容易控制,也可以打对方的深区,常用于随击上网,可以协调连贯地把随击与上网结合起来,利用球的飞行时间和深而准的落点冲至网前截击;也可以做为变换旋转和节奏的打法,扰乱对方的节奏,使之失误。

(3)平击球。挥拍击球的路线向上较平缓,击球时拍面几乎垂直地面。击球的正后部,用同样的力量击球,平击球的球速最快,球落地后前冲力大,球的飞行路线较平直,但其准确性和控制力较差,因此这种击法在比赛中较少使用。

(4)侧旋球。击球时球拍由后部向内侧平行挥动(也称“滑击”),使球产生由外向内的侧旋转,故称侧旋球。这种球飞行路线呈水平向外侧的弧线飞行,落地后向外跳,常用于正拍直线进攻。

在实践中,球的旋转常是混合性能的,球的旋转与来球的方向、力量,旋转速度和击球时的挥拍路线、触球时的拍面角度等因素有关。因此,要掌握正拍击球的不同旋转球方法,需要在平时训练中反复练习。

反手击球

网球反拍击球指的是与握拍手相反的落地球打发,它和正拍击球一样,也是网球的基本技术中最常用的击球方法。初学者一般先学习正拍后再学反拍,这是因为,用右手的人,习惯于在身体的右侧做事,正拍的拉拍动作既方便又容易,身体向右转动已成习惯。正拍有了一定的基础,对球的弹跳规律已熟悉,再学习反拍就比较容易。反拍的许多动作要领与正拍相似,只是方向相反,反拍击球是左眼和右手,由于三叉神经不协调,使人感到别扭。

1.网球反拍击球的动作要领。

(1)反手击球的握拍法。“反手”的意思的手背,所以一定要有用“手背打球“的意识。握拍方与发球时相同,右手握拍时,虎中在拍柄的左余面上。

(2)准备姿势。面对球网,双脚向前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双膝微屈,腰部略向前,用非握拍手轻托拍颈,拍头与下巴齐平,双肘弯曲,将球拍舒适伸在前面,身体前倾,重心落在双脚上。当判断对方来球朝你的反拍方向飞来时,轻握拍颈的左手应该迅速帮助右手握拍变换为反拍握拍法。正拍若使用东方式的正拍握法或西方式握法,在打发票时应变化为相应的反拍握拍法,不然反拍是打不好的。双手握拍的人,大多也需要变化握法。

(3)后摆引球。向左肩转髋带动右手向左后方摆动,左脚向左转90度与底线平行,同时右脚向左前方上步,左肩对着球网,手腕绷紧、后伸,双肩夹紧,右手拇指靠近左腿的上部。后摆时肘关节自然弯曲,下垂,重心移向后方的脚上。反拍的后摆动作应比正拍后摆更早地完成。单手反拍时,左手可轻托拍颈,伴随着向左转的协调动作;若是双手反拍挥臂,需要更充分的转体动作,右肩转向左侧的网柱。

(4)前挥击球。从后摆进入向前挥动时应紧握球拍,手腕固定,右脚与网成45度角,转动双肩、躯干和臀部,挥拍向球,反拍的击球点应在身体的左侧前方,击球时球拍于右脚应在一条直线上。击球瞬间,挥拍头的挥动最快,对准来球把球打正,肘部应伸直,球拍与手齐平,双眼盯住球。随着身体重心从后脚移向前脚。反拍上旋球的击球动作其拍头轨迹是自上而下的。

(5)随挥动作(跟进)。球击出后,拍面平行于网的时间尽量长些,挥拍沿着球飞行的方向前送,球拍随球向前的距离小于60厘米,重心前移,落在右脚,身体也随着转向球网,挥拍在右肩上方结束,拍头指向上方(削击球则不同),完成好随挥动作有助于控制球的落点和方向。随挥动作要比后摆动作大而充分,从而保证击球动作的完整和稳定。随挥跟进动作结束,身体转向球网,迅速恢复原来的准备姿势,准备下一次击球。

反手还分单反和双反。

2.反手双手握拍击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攻击力强。由于反手双手握拍,击球时有另外一只手扶持,可以抵挡住对方凶猛的来球,即使击球点靠后也能靠双手握拍击球弥补单手击球的不足。此外,双手握拍还可以在击球时固定拍面。

(2)隐蔽性好。反手双手握拍击球时,击球点离身体较近,后摆时是背向球网,对手很难判断挥拍动作及击球的角度,从而有较好的隐蔽性。

(3)准确性提高。双手握拍时,容易固定拍形,增强腕部力量,克服了单手握拍击球时手腕不稳的局限,使击球的准确性和攻击力增强,提高主动进攻的意识。

(4)击球力量增大。反手双手握拍动作,向前挥拍与身体重心的移动是同向的,从而能充分利用转体的力量,增大击球力量。而且也有利于克服肘、腕领先的毛病,提高击球的准确性和攻击效果。

(5)增强处理近身球和高球的能力。网球比赛以力量和准确性为本,以刁和巧为辅。球员以底线深球压制对手,调动对手大幅度地跑动,强迫对手退到场外,是击球的有效战术。而快速有力的近身底线深球和高球,往往造成对手还击不利,从而创造得分条件甚至直接得分。双手握拍打反手球,对于还击这种威胁大的底线近身的深球和高球要比单手握拍好得多。由于双手握拍力量集中,手腕固定,可以用抖腕动作还击,这样可以弥补后摆短促和高球不易用力的不足。这是单手握拍无法相比的。

3.反手双手握拍击球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1)扩大了对方的攻击范围。由于用双手握拍挥击,手臂受到身体的限制,影响了另一臂向前的充分伸展,又因击球动作的影响,击球点较近,拍与手随挥走向偏上,因此造成整个前挥的距离短,缩小了击球的控制面,相对扩大了对方的攻击范围。

(2)对脚步移动和判断能力的要求很高,不易掌握。因为击球点较近,所以要求提高应变能力和脚步移动的能力,保证准确到位。因此要求运动员必须加强身体素质的全面训练,特别是心理素质的训练,提高判断和预测的能力,做到起动早、移位迅速。

(3)体力消耗较大。由于双手握拍击球点较近,使自身的控制范围相对缩小,而移动距离相对加大。跑动多了,自然体力消耗大。所以要保证强有力的反手双手击球,具备充足的体力是一个重要条件。

总之,网球基本技术的运用是根据战术打法、对手及自身情况而决定的。基本技术的掌握同样与自身条件有关,有些运动员由于身材、力量并不具备优势,而速度快、灵活性好,使用反手双手握拍击球更能发挥他的潜能。如网坛高手张德培、里奥斯两位就是例证。像桑普拉斯、科达这些身高力大的选手较适合于用单手反拍。单手反拍和双手反拍不能说哪种更好,哪种不好,其实这两种方法各有长处,只能说哪种技术更适合于你自己使用。一般地说,反手双手握拍击球可以弥补击球力量和稳定性的不足,使击球更具有攻击性。

不论双手及拍,还是单手反拍,反手位都将是被攻击的目标。所以提高反手技术水平,加强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以上分析反手双手握拍击球的利弊,仅供参考。尤其对于那些青少年选手,在选择使用技术方面可能有所帮助。

网球的发球技术

发球是一顶比较难掌握的技术,因为发球时动员的身体部位较多,动作幅度较大,需要肌肉的协调程度较高。高水平比赛中,球员保住自己的发球局是赢取胜利的关键和基础。

发球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是惟一由自己掌握的击球法。它可以不受对方制约,在较大的程度上能够发挥出个人的特点,用以控制对方。为此,要求运动员必须比较全面地掌握各种发球技术,以利在比赛中争取主动。

发球的几个重要环节

1.稳定情绪。心浮气躁的情况下是很难发出一个好球的。通常的作法是:在发球的位置上做几次深呼吸,再拍拍球,然后站定准备发球。各人习惯不同,因而稳定情绪的作法也各有异,但这一环节最好不要被略掉并且尽量延续至准备动作当中去。

2.握拍。东方式反手或大陆式握拍。许多网球初学者都喜欢用东方式正手握拍进行发球,如果采用此种握拍在右区而且是用正常动作发球的话,球出手后十有八九会偏向外角一侧,因为手腕在自然情况下所形成的拍面就是如此的角度,若想使拍面偏向内角则必须向内转手腕,而经常做此动作不仅相当别扭而且易使手腕受到损伤。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最好不要用东方式正手握拍进行发球。

3.准备动作双脚自然分开站立,两脚的连线根据球员中同的习惯可与底线相垂直,也可以保持另外一个合适的角度;身体自然前倾;最好只持一个球,球自然着落在持球手拇指、食指及中指三指上,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屈于球的后部,切忌用力将球握在手里或捏在手里。关于球拍相合。许多初学者喜欢拿起球、拍,走到发球位置后立即就开始抛球并挥拍击球,仿佛球和拍是不相关的两样东西,这显然是很草率的,最好能改一改。

4.抛球准备动作稳定下来以后,顺势就是抛球及挥拍击球了。

(1)抛球的方法:在准备动作的基础上,持球手的肘部渐渐伸直并向下靠近持球手同侧的大腿,然后从腿侧自下而上将球抛起。在整个动作过程中,手臂保持伸直的状态,其走势与地面垂直,掌心向上,以拇指、食指、中指三指将球平稳托起,尽量避免勾指、甩手腕等多余的手部小动作,以免影响球的平稳走势,球在空中的旋转越少越好。球脱手的最佳点在手掌走势的最高点,脱手过早容易造成球在空中旋转或晃动,出手过晚则会令球“走”向脑后失去控制。脱手时托球的三手指已最大程度地展开,球不是被“扔”到空中而是被“抛送”到空中去的,初学者应对此多作体验。

(2)球脱手后在空中的位置:一般来说,第一发球强调出球的速度与攻击力,击球点较靠前,因此球也抛得较靠前。第二发球较为保守,在保证成功率的前提下强调球的旋转和控制球的落点,击球点也就相应后移,因此球自然要抛得靠后一些,基本上与背弓时身体的纵轴线相一致。抛球的位置也可参照球落地后相对于前脚的位置来确定。一般来说,第一发球抛球后球应落于前脚前一个拍头的位置上。

(3)抛球的高度:球抛到空中的高度当然不能低于击球点的高度,但究竟多高才合适要视个人情况而定,因为此高度限定了挥拍击球所用的时间。从准备姿势到抛球出手,身体重心还有个后靠至后脚再前移至前脚的过程,同时髋部前顶、腰背呈“背弓”状,然后反弹背弓并发力挥拍击球。

5.挥拍击球抛球与挥拍击球是同时开始进行的。挥拍击球的环节包括:

(1)后摆球拍:以准备姿势为基础向持拍手一侧转身,同时持拍手引导球拍贴近身体像钟摆一样将球拍摆至体后。一发抛球,球的位置较靠前。二发抛球,球的位置较靠后。

(2)背弓动作:球拍后摆至一定高度后,以肘为轴,小臂、手、拍头依次向体后、背部下吊,同时屈双膝并伴随身体后展呈“弓”状。

(3)击球:在屈膝、背弓动作的基础上自下而上依次蹬直踝部、膝部,反弹背弓并向出球方转体,与此同时仍以肘为轴带动手、拍头摆向击球点,最后在力的爆发点上击中抛送于空中的球。发力是自下而上一气呵成的,其间的快慢由个人掌握,习惯、素质不同速度也就不一样,但共同的一点是:球拍走势最快、最具爆发力的一点应在到达击球点那一瞬间。击球点时身体已全部面向出球方,拍面自然地稍向内侧以便击于球的侧后部,发出侧上旋球或侧旋球。

(4)搔背动作:挥拍击球时肘部有一个引导小臂、球拍下吊至背后再以肘部为轴带动臂、拍摆向击球点的过程。这一过程好像在用拍头给后背搔痒,故被称为“搔背动作”,其目的是为了持拍手能有一个足够的获得摆动速度的过程,为到达击球点一瞬间力的爆发做充分的准备。

(5)击球点的位置:球员手持球拍在空中所能争取到的最高一点就是击球点。这当然屈膝、弓背积蓄力量及蹬地、发力示意是一个比较理想化的说法,因为根据第一发球和第二发球的不同需要,击球点是相应要有前后变动的,但“力争高点”却是在选择击球点时最基本的原则。

6.随挥击中球时虽然挥拍击球动作已告完成,但整个发球过程却仍在继续。到达击球点后球员应顺着身体及挥拍的惯性做收腹、转肩和收拍的动作,最终拍子由大臂带动收向持拍手的异侧体侧,结束发球动作。这一过程被称为随挥,即随球挥动,与底线击球的随挥异曲同工。

发球的种类

发球基本分三种:平击发球、切削发球和上旋发球。每一种发球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用途,好的发球具有相当大的攻击力,并使发出的球在速度、力量、旋转和落点方面有变化。

1.平击发球。平击发球在诸种发球中是球速最快的发球法,也叫谓炮弹式发球。该发球不但球速快,而且反弹低。如果身材高大就可以借助高点击球的空中优势直接进攻对方;如身材较矮小或女选手就不宜使用平击发球。这种发球虽然力量大、球速快、威胁大,但命中率比较低。

发平击球时的击球点应在身体的右眼前上方,以拍面中心平直对准球,击球的后中上部。因此手腕的向前拌甩和前臂的“旋内鞭打”非常重要,身体充分向上向前伸展,以获得最高击球点,以提高发球命中率。

平击发球的技术要点:

(1)抛球至身体的前上方。

(2)向上挥拍时充分伸展身体。

(3)在身体前面击球,重心跟进。

(4)尽量于最高点击球,触球时拍面与击球方向相垂直。

2.切削发球。

向后引拍:做好准备姿势后,双手以同下、同上协调的动作节奏,左手持球向下然后再向前偏右上方直臂抬起,大约高至头部上方时,手指自然松开,让球垂直上升;右手握拍与左手同时一起先向下摆,经右膝边然后向后上方摆动,当握拍手摆至肩高时,转肩抬肘弯臂,使拍头垂于背后如搔背状,同时身体向右转动,两膝向前弓,下颏抬起,全身呈背弓形。

挥拍击球:当球快进入击球点时,右臂迅速向前上方挥动球拍,同时蹬腿、直腰、踮脚尖,身体从屈到伸,并伴随着转体,转肩使重心移到前脚。让球拍在所能达到的最高点上从球的右上角切削而下。如果把球朝着发球者的那个面看作是一只钟的面,即拍面应击在钟面的两点钟的那个位置上。并且击球时须有扣腕动作,在触球时使前臂、手腕和球拍柄近似于一条直线。

随挥:击球后,右脚应跨前一步,以随挥动作将球拍经体前从左膝侧面挥向身后,此时上体前倾,右肩明显低于左肩。

切削发球要点

(1)采用大陆式或东方式反手握拍方法。

(2)做好“搔背”动作,肘关节尽量向上。

(3)抛球至偏右前上方,须准确到位。

(4)招头盯住球。

(5)击球点要高,擦击相当于钟面的两点钟位置。

(6)扣腕动作要明显。

(7)做出完整的随挥跟进动作。

3.上旋发球。这是以上旋为主,侧旋为辅的发球法。由于球的上旋成分多于切削发球,使球产生一个明显的从上向下的弧形飞行轨迹过网,发力越强,旋转成份越多,弧形就越大,命中率也越高;落地后高反弹到对方的左侧,迫使对方离位接球,给对方造成很大压力,同时为发球上网带来足够的时间。

发上旋球时把球抛到头后偏左的位置,击球时身体尽量后仰成弓形,利用杠杆力量对球加旋转,球拍快速从左向右上方挥动,从下向上擦击球的背面,并向右带出,使球产生右侧上旋。

上旋发球的技术要点是:

(1)抛球离身体较平击发球和切削发球近。

(2)腰部扭转和背弓的程度要大,重心在后。

(3)手腕的扣击动作明显大于平击发球和切削发球。

(4)球拍横挥过身,结束随挥动作。

除以上三种发球方法外,还有一种急剧旋转的发球法,也叫美式旋转发球。这种发球难度较大,需要身体腰部更多的弯曲和强力扭转发力动作。由于难度大,稍有不慎极易造成扭伤,现已很少使用。这里作一介绍,发美式上旋球时的抛球位于头的后上方,挥拍沿球中下部向左上部擦球,随挥动作在身体的右侧结束,使球产生强烈上旋。

发球易犯的错误和改正方法

1.错误:抛球不稳,抖腕抛球。

改正:直臂向上摆送至头部以上松开手指。

2.错误:抛球和执拍的两手没有一起向下、一起向上的协调动作。

改正:从准备姿势开始,默念“一”时,双手向下,念“二”时双手同时向上,念“三”时击球。

3.错误:击球前,后脚先跨出。

改正:身体放松,保持平衡。如果抛球不到位,应重新抛球,不要勉强去击球。

4.错误:击球发挥不出力量。

改正:做出正确“搔背”动作,然后像投掷标枪、手榴弹一样体会挥拍击球的发力动作。

5.错误:击球点太低,肘关节下降或本来就没有充分抬起。

改正:触球前肘关节保持在肩以上位置,要“向上挥击”,抛球要高些。

6.错误:随挥不自然,妨碍跟进动作。

改正:击球后随挥应完成于左侧腿边。

一则棒球的格言说:投手应该投一些慢球才能够让他的快球显得更快。这样的格言也适用于网球上。结合速度与旋转将让你的发球局更有效率。

网球发球技巧

为让你的发球得到更多的旋转与动力,以下是六个你可以尝试的方法。

1.加快拍头速度。然而,相反于大部份休闲球员的认知,职业球员发平球的力道反而稍稍有减弱,以维持一定的控制与准确性。但发旋球时,不论是侧旋或上旋(往前旋转),世界上最佳的球员都倾全力地去打。由于带有旋转的发球比平击的发球具有更高的过网空间,所以它的安全也高了很多。此外,旋转也给你更大的方向控制。总之,旋转增加了错误的容许空间。

但休闲球员在发侧旋或上旋球时几乎都把他们的拍头速度放慢下来。事实上,他们应该刚好相反:你的拍头速度越快,你能够对球施加的旋转就越多,发球的控制性也就越好。因此你应该追求最大的拍头速度。

2.刷球。当你发球时,你的球拍是否会发出嗖嗖的声响?如果是的话,那就表示你有足够的拍头速度可以发上旋球。发上旋球的关键在于由球背往上打。以下的练习可以让你在发上旋球时感到更为自在:

主力膝跪地并打几个发球。从这个单膝跪地的姿势,你的击球点高度只不过比球网高几英寸而已。如果你直直打的话,球将挂网。你一定要往上打,给球一些提升,才能够过网。把球想成是一个钟面。如果你是右手持拍者,你要从7点钟的位置刷向1点钟。左手持拍者应该从5点钟的位置刷向11点钟。如此的发球将没有巨大的劲道,所以不要担心速度的问题。从一脚跪地的姿势打约十球,然後站起来并以相同的动作发球。过网应该不再是个问题,而这样的旋转会让你的发球在落地之後弹高。

3.克服握拍恐惧症。发球的握拍方式对于你能赋予球多少旋转有很大的影响。初学者以及没有经验的球员几乎都觉得以打正拍的握法来发球比较自在,因为它加大了拍面的击球面积。但有经验的球员知道,这样的握拍是无法得到旋转的。

为让你的发球更具有动力,要使用大陆式或东方式反手握拍。虽然这两种握拍都让你感觉像是要以拍框击球一样,但它们才是正确的握法。做大陆式握拍时,拍面与地垂直,右手持拍者必须把食指的底关节置于握把的右斜面,左手持拍者则必须把左食指的底关节置于握把的左斜面。

然而,如果你一直使用大陆式握拍,但想要更多旋转的话,你应该把你的食指底关节滑向握把的正上平面,也就是把大陆式握拍转向东方式反手握拍。(注意:每根手指之间要保持一点空隙并避免握拳。)

4.调整你的抛球。抛球位置的明显改变有可能被眼尖的对手察觉出来,但抛球位置的改变却可以让你更容易得到更多的旋转。

举例而言,把球抛于较靠主力侧并离开身体的位置将让你更容易横向地挥过球背并产生额外的侧旋。并记得:不要绕著球的外侧做切菜的动作;而是要横向地刷过球背。

把球抛于非主力侧或抛于头上会使你更容易打出上旋发球。你的身体将位于球的底下,使你能够直接从球的底部往上刷。

5.发侧旋球,要保持手部外转。要发出侧旋球,大部份的人认为他们必须把他们的手与手臂向内转。这是错的。当你要以球拍的网线绕著球的外侧切的时候,球早就飞出去了。反之,你要侧向地刷过球背并持续手与手臂的外转。

当你打侧旋的发球时,你要如何确定你的手与手臂是向外转的呢?当你送拍时,如果你的拇指朝下的话,你的手与手臂就是向外转。如果你的拇指朝上的话,你的手与手臂就是向内转,你就打不出你所要的旋转。

6.放松。场上的职业选手看起来好像绷紧了他们的手臂肌肉,但他们真正所做的却是保持手臂的放松,如此他们才可以在发球之中达成鞭打的动作。反之,休闲球员则倾向于把球拍握得太紧,绷紧他们的手、手腕、和前臂的肌肉。结果,他们失去了转动手腕的能力,而手腕的转动是产生拍头速度与获得旋转的关键。

网球的接球技术

网球比赛首先是从发球和接发球开始的。比赛中,如果接发球不好,不仅会给对方较多的进攻机会,而且更严重的是常会引起自己心理上的紧张和畏惧,并造成失误,甚至导致全盘失败。反之,如果接发球技术好,不仅有时可以直接得分,而且还可以破坏对方的抢攻,成为战术上和心理上的有力武器,为自己的进攻创造有利条件。因此,接发球是网球技术中一个重要环节,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接发球的要求首先在思想上要具有先发制人,力争主动的意识。接发球时一定要把球稳定的接回过网,能进攻的要大胆发动接发球抢攻,即使没有进攻机会也要设法变化球速,控制好落点,使对方不能进攻。其次,要突出“快”和“变”。一个优秀网球运动员在接发球时,如能做到判断准确,有顶有打(以顶为主),有拉有削(以拉为主),就能对发球员施加很大的心理压力,打掉对方进攻的锐气,从而有利于使自己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为抢先进攻创造机会。

接球动作要点

1.正确的握拍法。应根据运动员习惯的握拍法来决定。大陆式握拍,正、反拍无需换握拍;东方式或西方式、混合式握拍的正。反拍击球需换握拍,当球一离开对方的球拍,就应该决定是否要转变握拍。向后小拉拍时改换握拍要做到迅速及时,才能还击好来球,特别是在快速场地上更需要争取那点滴的时间。

2.准备姿势及站位。接发球的准备姿势只要能以最快的速度还击球就行。当对方发球前,可以膝盖弯曲,两腿叉开;当对方抛球准备击球时,可以重心升起两脚快速交替跳动,并判断来球迎前回击。接发球站位要根据对方的发球水平和自己的接发球水平、习惯、场地快慢和战术需要来确定,一般应站在对方能发到内外角的中角线上,接第一发球时站位稍后些,接第二发球时站位略前。

3.击球动作。根据对方发球好坏、速度快慢而定。动作一般介于底线正、反拍击球动作和截击球动作之间。对发球差的选手,可用自己的底线正、反拍动作来接对方的发球;而对发球好、速度快的选手,可用网前截击球的动作来顶接对方的发球,这样接出的球很有威胁。

4.击球后的回位。好多选手击球后喜欢站在原地等对手的回球。要知道是对手在发球,占有主动权,我们更应该积极奔跑防御。因此,接发球后,应该积极回位准备下一拍击球。

接好发球的关键在于:快速灵敏的判断、反应和充分的准备。当击球点在身体前面的接发球时,在判明来球的方向后,即向后转动双肩,马上向前迎击来球。接大力平击发球时,靠近身体大多向左侧身用反拍顶击球。用正拍侧身抢攻需要有更快更早的动作。迎上去顶击球时,要握紧球拍,手腕保持固定,使拍面正对着来球,身体的向前动作加上发球者的球速将提供所有接发球者所需要的力量。

接发球的技术先从判断说起。没有人可以预先知道对方将要把球发向哪里、发完球后又将有什么行动,球员水平越高发球时的隐蔽性就越好,所以接发球的判断基本上都是靠即时的反应。但事先的预测也并不是一点儿都不能做,其意义在于让自己心里更有数、接起球来更自信。接球员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做一些工作:

(1)观察发球员抛球时两脚的前后位置,有时候初学者抛球时两脚的连线几乎就指明了出球的方向,但这一点放在高水平选手身上就没有丝毫意义了,因为他们依靠转体及手腕动作的精妙变化可以随心所欲地将球送到自己理想中的位置,而初学者还达不到这样的程度;

(2)粗算一下自己在比赛中接发球失误的概率,聪明的发球员总是能够很快发现接球员都有哪些弱处、经常会在怎样的情况下失误并且盯住这些打个没完,而作为接球者则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3)注意观察发球员的某些特殊习惯,比如站位贴近底线中点时发出的球多是斜线还是直线,站位靠于边线时经常会有哪些变化,在左区喜欢发什么线路的球,在右区又喜欢发什么线路的球等等,只要细心一点儿总不会是一无所获的。

即时反应的快慢很大程度上仰赖于天赋。也许习球多年后自己会感到比初学时反应要快得多,但这种进步的程度根据每个人先天素质的不同是有差异也是有限度的,是熟悉了球性及掌握了击球技巧等诸多因素掺杂作用的结果。所以,接球者最需要做的事情应是尽最大努力争取把在快速反应方面有限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平时多加操练是最根本的途径,而需注意的具体事项多集中在准备动作上:准备时降低重心,上体前倾,重心落在前脚掌上,两脚保持动态的稳定,不能死钉在地,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绝非肌肉的高度紧张),发球员球、拍相撞就等于发令枪响,两只脚应该在枪响的同时瞪地并转身后摆。其他提高反应速度的好办法是找机会多接些速度快的球以加强适应能力,可让练习伙伴站到场地内靠近发球线的地方将球发过来,这样就缩短了球的飞行距离从而相对加快了球的飞行速度。

判断后的回击几乎是与判断同时进行的,因为球太快了。但“回击”这一环节的可塑性比“判断”要大得多,球员完全能够通过改进技术动作来提高回击球的质量。接发球采用的是底线击落地球的动作,其特点是整个动作(特别是后摆)要做得更早、更小、更精、更快、更有力度,抢点击球的意识要更强,只有这样才谈得上下一步的控制球路、抑制对方的攻势从而扭转受支配的局面,变被动为主动。如果在接发球时球员,心发虚、手发软、步子往后退、动作做得又慢又粘又长,那肯定是没有好戏可唱的。技术上的细节及如何控制出球在此就不多言,参照底线击落地球的打法即可,最重要的仍是四个字“早、小、精、快”。

接发球是比较难掌握的技术,但是有个重要的事实是,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接发球失误率约占25%,它说明有绝大部分75%的球是能够顺利还击的。

接发球注意事项

1.准备接发球要放松。只需在击球时使劲,身体紧张会影响腿部的移动。

2.向前迎接球,要主动进攻,不要被动应付,注意提起脚后跟,使重心向前,不能脚跟着地。

3.注意力高度集中,当对方抛球上举挥拍时,眼睛应紧紧地注视着球。

接发球训练

1.单打接发球控制。

目的:巩固底线接发落点的能力。

要求:(1)二人同时发球对二人接发。

(2)接发接斜线并争取10球的来回。

(3)两边一定次数后轮转。

2.快速接发球练习。

目的:加强处理快又重的发球时快速的反应能力。

要求:(1)二位发球同时发球站在中线。

(2)接发者回直线,接发的位置站在发球后面。

(3)10次发球交换方位。

3.发球和接发挑高练习。

目的:训练发各种角度的球,防守对方的挑高接发,双打中的交叉掩护的能力。

要求:(1)发球者发给教练反手。

(2)教练挑高球接发过网前的球。

(3)发球者去处理高球,网前者迅速换位。

(4)发球者回直线,教练回中路。

(5)网前者抢网结束战斗。

网球的高压球技术

网球高压球是对付对方挑高球的一项进攻技术,良好的高压球技术,能为上网截击增加信心和增强威力,根据对方挑高球落点的深浅,采取猛力的扣杀和落点准的打法,能使高压球更具威胁。一般来说打高压球就意味着得势、得分,如没有这样的信念,那么掌握高压球技术也就失去了意义,因为实际比赛中打高压球的机会是不多的,而即使是不会打高压球的人也照样能够堂而皇之地活跃在网球场上——他们可以等球落地后反弹至合适的高度时以击落地球的技术将球处理回去。初学者不必在高压球上太费心思,把它当成一项有益但不十分必要也不必掌握得十分周到的技术稍加演练就可以了,等球技全面精进后再“充电”不但不迟也比较安全。

高压球多用在网前的击球动作,当自己上网时,对方挑高球破上网,这时多在头部上空用高压动作还击球。高压球要求及时侧身,早举球拍,眼睛看准球,找准击球点。高压球一向以平击高压为主,也可以用切削高压打出好的角度和落点。当对方挑高球挑得很高很深时,可打落地高压球,这种球要求快速后退,后退时眼睛不能离开球,要求步子退足了,然后再向前做高压击球动作。

高压球的动作要点

1.高压球的动作与发球动作相似,握拍也与发球握拍相同。当对方挑高球时,应立即侧身转体并用短促的垫步向后退,同时侧身,持拍手上举至头部位向后引拍,重心在两脚前脚掌上,后腿弯曲,随时准备扣杀。

2.准备击球时,非持拍手上举指向来球的方向和高度,击球与发球时击球一样,击球点在右眼前上方。如果跳起高压,用后脚起跳,转体、收腹,击球后用左脚着地,同时右脚向前跨,准备再上网截击。

3.近网高压球击球点可偏前,便于下扣动作的完成,远网后场高压的击球点可稍后些,击球动作向前下方挥击,以防下网。

4.击球后的跟进动作尽量像发球那样完整,起跳高压时要保持身体平衡。

高压球的种类

高压球可分为凌空高压球、落地高压球、前场高压球、后场高压球等几种,其动作与发球相似。

1.凌空高压球指的是不等来球落地,在空中就将其扣杀回去,此种球杀伤力极大但击球者需具备良好的空中定向、判断能力及熟练而精准的脚步移动能力,对初学者而言有点儿勉为其难。落地高压则相反,一般是在来球虽高但飘忽不定或很难取到最佳点将其凌空击回去的情况下,让球落地反弹后再寻高点扣杀,初学者可以此为练习高压球的手段之一。前场高压因为位置靠近网前,所以基本上是应该得分的,除非大意失荆州或技术实在太糟糕。后场高压一般是在上网后被对方反击一个超身球(过头球)情况下的抢救性措施,虽看起来有些被动,但发挥好了一样可以重创对手乃至得分。

2.近网高压对方挑高球落点位于发球线之前,就可迎上去大力扣杀直接置对方于死地。此种的击球点可偏前,以便击球时向下扣压。

3.后场高压对方挑高球落点位于发球线之后,此时要大胆果断,就像打正常的高压球一样,击球点可稍后些,步法及时移动到位,迅速跳起给予猛击,击球后的跟进动作要长些,向前向下扣压。

4.落地高压当对方挑出直上直下的高球时,可等球落地弹起后再打。这样可增加打高压球的把握和信心。一般这种高球落地后跳起弧线是直线向上的,所以步法移动要迅速,退至球的后面,调整好击球点的位置,然后向前还击球,象发球一样向前向下击球,落点对准发球线与底线之间,这样才能提高击球的成功率。

5.反手高压由于反手高压不容易发力,且易失误,故在比赛中运用较少,一般都及时侧身后退,打头顶高压。当对方挑高球至左侧场边线,需被迫使用反手高压球时,应及时向左侧身,提肩抬肘,拍子低于手腕与肘关节,击球点在左上侧,击球时前臂和手腕迅速向上挥起,手腕紧固,集中精神和力量打落点和准确率。

高压球的步法

打高压球对步法的灵活性及准确性要求比较高,因为来球不受己方控制,是“高空作业”,球在空中飞行时可能会因风向、旋转等因素而产生一些难以预知的变化,这就要求击球者快速反应、灵活移动、准确取位以获得理想的击球点,否则很难打好高压球。

对初学者来说,当你在场上的移动还没达到“一步到位”的取位水平而又非常想打几个漂亮的高压球时,补拙的惟一办法是:不到最后击球的关头就不停止脚步的调整,哪怕已经处于很好的位置了,双脚也要不停地在原地做碎步的调整。这对保持重心灵活是很有好处的,如果你的双脚很容易“钉”死在一个地方,那你可能也就很容易被突如其来的哪怕一点点儿变化弄得措手不及、步履蹒跚。请试一试,体验一下其中的不同之处。

还有一点必须强调的是,打高压球时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移动身体,最后都应尽全力采用双脚一前一后的方式站位:与持拍手相异一侧的脚在前,另一脚在后,两脚连线与球网近乎垂直。跳起扣杀时也是如此,在落地时还要注意膝、踝关节的缓冲并且以快速的回位来准备下一次击球。

学成完美高压球的要领

1.握拍法——东方式握拍法或大陆式握拍法。由于肌肉的成长和体格因人而异,所以要建议只用一种握拍法就很难了。杀球时二种代表性握拍法,东方式握拍法和大陆式握拍法。紧握的西方式握拍法,因为在打击时不能充分的使用腕力,所以不大适合。

东方式握拍法不仅很适于“杀球”,而且能够对应各种打击,可谓万能握拍法,手掌接触在球拍面,移动至握把部位握住就可以了。特征为容易打对角球。大陆式握拍法则适于发球和截击。把球拍摆成像竖立在地面直立,然后从正方上握住。

2.步法——身体侧向,以交叉步法快速移动。要使“杀球”成功,最重要的是用交叉步法。高缓球一向上飞,首先後退右脚,身体转向侧面,然後配合高缓球的深度移动步法,这时候以交叉步法最适合。因为这时经常是整个体重都支撑在右脚,好处就是一旦要挥拍时,能够顺利的移动身体。最差劲的是面向正前方身体往後倾的姿势。因为不但不能迅速移向落点,而且要挥拍时肩膀也没有办法用力。

3.举拍——迅速、简捷。看到高缓球飞上来,身体马上转向侧面,然後开始举拍。举拍时,行动要尽可能简捷迅速,要在最短的距离扛起摆在身体前面的球拍。具体的做法是,看到高球往上飞的瞬间,就开始挥动摆在身前的球拍通过脸前,扛上肩膀。不要白费动作,要简捷而且迅速。有的人动作就像发球时,以大架势扛起球拍,这可不行。这种举拍法,对付高高的高缓球时还可以,但是一碰到低飞高缓球,就很容易造成赶不及挥拍。应常常记在心里,不管对什麽样高度的高缓球,都能够配合时间,简捷的举拍。

如果手肘放得太低,挥拍时就得向上提高手肘,相反的若手肘提起过高形成高举双手庆祝胜利的姿势,要挥拍时就必须再放低手肘,只有白费动作而已。因此为了要确实〔杀球〕,就要极力省掉这种不必要的动作,随时注意形成能顺利挥拍的姿势,要付之实践〔匚字型〕的举拍姿势。

高压练习的方法

1.手扔挑高球。

要求:教练员送高压采用手扔。运动员按正式的挑高球进行高压。

2.集体高压几跑步练习。

要求:运动员整一队从右边线出发上网触动网带后。按教练送的斜线高压球。完成高压球技术后绕回目的地。

3.人触网高压球练习。

要求:二人交替一次触网,后退高压球。

4.落地高压球高压练习。

要求:每人接教练送的落地球高压,然后迅速跑上网触亡后直接高压球。

高压球必须是在对方挑高球的基础上才能运用的技术,可以说二者是相互矛盾的关系。挑高球能减弱对方在网前的优势,使自己从被动转为主动,因此也一定要重视挑高球练习。

网球的挑高球技术

网球高压球与挑高球也是互为矛盾的两样武器,但在网球场上,挑高球并非只与高压球成双配对,击球者无论处于什么状态都可以挑高球,因为挑高球本身就既可是防守性的也可是进攻性的。比如在球员极度被动的情况下可以以挑高球作为一种过渡和缓冲的手段,而当对方上网时,己方可击出一带强烈上旋的高球,利用此种球弧顶高、下坠急、落地后前冲猛的特点令球越过对方头顶以逼迫对方反身回追。由此,击球者应该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做出挑高球的反应并且挑出不同效应的高球,这样才可以在增加自己防守实力的同时也多拥有一样得分的本领。对网球初学者而言,更可以把挑高球练习作为磨炼基本功的有效手段,如果你能够在不失误的情况下与同伴作连续二十个回合的挑高球练习,那么你已经在网球场上初尝“随心所欲”的滋味了。

挑高球不仅是被迫使用的一项防御技术,而且它对水平较高的对手也是一种可怕的武器,它可以破坏对方的进攻节奏,改变对方回击球的速度。高球挑得隐蔽,能减弱对方在网前的优势,使自己从被动转为主动,因此一定要重视挑高球练习。

挑高球技术可分为进攻性挑高球和防守性挑高球两种。

进攻性挑高球

(1)特点和作用进攻性挑高球又叫上旋高球,对付威力强大的网前截击型对手,使用强烈的上旋挑高球是“致命的武器”之一,它能打乱对手的网前战术;这种球能够强劲飞越网前对手,迅速落在后场,使对方既够不着又追不到,即使勉强打到高压球,也是软弱无力,从而漏出空当,给破网得分创造机会。

(2)动作要点

(1)挑高球动作要尽可能和底线正、反拍上旋抽击球动作一样。完成拉拍动作时,要使手腕保持后屈。

(2)在挥拍击球时,拍面垂直,拍头低于手腕的位置,采用手腕与前臂的滚翻动作,由后下向前上挥拍,做弧线型鞭击球动作,使球拍在击球瞬间进行擦击,以产生强力上旋,击球点在身体侧前方,重心落在后脚。

(3)击球后,球拍必须朝着自己设想的出球方向充分跟进,随挥动作要放松并在身体左侧结束。

防守性挑高球

1.特点与作用防守性高球亦称下旋高球,它飞行弧线高,比较上旋高球更易控制,具有失误少的优点。在底线对打被对方打离场地时挑下旋高球,能赢得时间回到有利的位置,如果能掌握下旋高球,同样能不给对方在网前有扣杀的机会。

2.动作要点

(1)挑下旋高球和挑上旋高球一样,同样需要动作隐蔽,因此,它的握拍、侧身转肩、向后引拍应尽量与底线正、反拍击下旋球动作一致。

(2)击球时拍面朝上,触球是在球的中下部,由后下方向前上方平缓挥拍击球,似“舀送”动作的击球法,为了更好的控制球的高度和深度,尽管使球在球拍上停留时间长一些,动作要柔和。

(3)随挥动作和与底线正、反拍击下旋球一样,跟进动作充分,结束动作高于上旋高球结束动作,面对球网,重心稍后。

挑高球在技术外形上与底线击上旋球很相像,事实上也确是如此。挑高球时关键要掌握好的两点是拍面的控制及发力程度的控制:在底线动作的基础上,平击高球时拍面的开放而发力则必须相应地有所节制,若挥击太随意的话,球肯定是很难驾驭的;上旋高球则相反,拍面要稍关或近于垂直而发力必须迅捷、充分,以强大的爆发力击球出手,出手时拍子、手臂、身体的走势不能太过前压而是沿着一个与地面近乎垂直的面向上方提拉,如若不然则很难制造出强上旋、高弧顶、急下旋、猛前冲的出球效果来。

有时候挑高球不仅仅是度过危机的防御手段,只要运用得法同样可以帮助我们获取得分的先机。即使是在被动状态下挑高球,但只要质量好,就同样可能成为进攻的前奏。一记成功挑高球的要素有:可以轻易越过对手的头顶,让他的球拍没有办法凌空扣到;落点足够深,迫使对手不得不转身跑向后场救球。能够打出这样的挑高球,你的机会也就来了。趁对手向后跑动的同时,你可以游击到网前,准备用截击或是高压来对付他的回球。

当然,大多数人认为打出一记高质量挑高球之后,呆在原地较为妥当,因为无论对手的回球将会怎样自己都会有较为充沛的准备时间。其实情况未必这样,即使是对方逼迫你打出挑高球的,在他跑回后场的时候,攻防转换就已经完成了。对手在处理你挑高球时几乎没有什么好办法,要么是同样放一记挑高球回来,要么是打一记软绵绵的抽球。这样,如果你能提早上网的话,将会很轻易地以高压或截击来终结该分。所以,不要给对手重新进攻或防守的准备时间,及时上网让他不再占据场上的主动。

3.挑高球注意事项:

(1)眼睛看球,动作放松。

(2)由低向高的挥拍动作轨迹。

(3)进攻和防守要结合使用。

4.挑高球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向后引拍的,手腕没有后屈,造成没有上旋。

纠正方法:练习模仿动作,注意手腕后屈。

(2)击球时拍头没有低于手腕,造成没有上旋或上旋力量不强。

纠正方法:使拍头低于手腕,每次进行检查。

(3)击球的拍型掌握不好,击球部位不准,造成球出界或下网。

纠正方法:利用多球进行动作的动力定型练习,改进并掌握动作。

(4)击球的拍回过于后仰,使球过网落点浅。

纠正方法:注意控制拍面,接挑高球练习。

(5)击球时向前用力过大,使球出弄。

纠正方法:用多球练习,动作柔和,体会球感。

5.挑高球练习步骤。

(1)要循序渐进,在掌握底线正反拍上旋球、下旋球的抽击技术后,练习上旋或下旋挑高球。

(2)利用多球进行专门的挑高球练习,先定点练然后再跑动中不定点练习,难度逐渐加大。

(3)网前一人进行高压,一人在底线练习挑高球。

(4)按照双打要求,对方两人在网前截击或高压习挑高球及防守反击技术。

网球的截击球技术

截击球是网前技术中的一种攻击性击球方法,当球在落地之前,将球击回到对方半场区,它回球速度快,力量重,威胁大。目前国内外优秀网球运动员都普遍采用发球上网或接球上网战术,因而,截击球技术被提到攻击性打法不可缺少的重要地位。

截击球动作要点

1.站位。凌空截击技术绝大部分用于球员上网途中以及上网后对来球的封堵、追杀,而击球者上网后一般应取位于发球线至球网间距的中部或中后部。在此区域内进可攻至离网更近处强力得分,退可退步打高压或返身守至底线附近,如果站位离网太近(贴近球网)那么对方很容易以过头高球直接得分,而若离网太远(站在发球线上或发球线后)则又容易被对方以直斜线轻松破网。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战术打法的需要或其他因素的介入,也有站位很违常规的,在此另当别论。

2.握拍。正反手凌空截击皆采用爱猫扑,爱生活,正反手之间不换握。初学者也许会觉得用东方式正手或东方式反手握拍比较舒服,但请注意它们分别只是在正手截击或反手截击时感觉舒服,但却不能够将二者很好地兼容在一起,击球者需要适时换握球拍。而与底线击球相比,击球者上网后,球来回飞行的距离缩短了,球飞行的速度相对加快了,“奋力击球”几乎是击球者判断来球后所能有的第一个也是惟一的一个反应,千钩一发之际哪里有时间换握球拍?所以上网以后握拍最好不要有频繁的变换,包括高压球,而所有握拍方式中唯有大陆式握拍能够同时满足网前正反手及高压球这三者的需要。

3.准备。球员上网后的准备应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为积极、更为机警,表现在:(1)抬高拍头位置,至少要高过持拍手的高度,在这里辅助手应起到帮助抬起拍头的作用;(2)手臂“架”起来,换言之,前臂最好伸出去,两肘距身体远一些(以肘部不伸直为限),避免把球拍“抱”在怀里;(3)降低重心,上体前倾,重心落在前脚掌上并且两只脚不能“钉”在原地不动而要不停地用碎步进行调整以便随时对来球作出反应。很多球员特别是初学者在上网时经常不知该怎样应付迎着正面疾飞而来的球,这时候(1)、(2)两点就可大派用场了:抬高拍头位置能够对击球者起到保护的作用,在来不及做其他反应的情况下只要一转手腕拍面就挡护在了面部之前,免去了被击中面部之忧;手臂“架”起来而不是将球拍“抱”在怀里,这个动作为主动迎击迎面而来的球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只要在击球时稍稍转肩侧身,击球点立即就从身体的正前方转移到了身体的侧前方,这与正常的击球也就没什么区别了。如果在准备时将球拍“抱”在怀里的话,转移击球点的工作就没有那么简洁易行,而时间上的延误最终将导致被动挨打。

4.后摆球拍。本着幅度越小越好、持拍手不超出视线范围的原则,在准备姿势的基础上以大臂和肘为轴,小臂外翻拉开球拍。

5.随挥。截击球随挥动作幅度不能像击落地球时那样大,稍向前送出即可。正手击球时以右脚为轴,反手击球时以左脚为轴,通过迈出相反一侧的脚来帮助移动重心。

截击球技术动作

截击球技术包括:中场截击和近网截击,低球截击和高球截击。由于网前截击球距离短,球速快,在实际比赛中,正、反拍截击球要转换握拍是既困难又不切实际,所以正反拍截击球的握拍法应均为东方式反拍握拍法或大陆式握拍法。

1.中场截击。

(1)特点和作用。中场截击在网球训练及比赛中,通称为一拦,即第一次拦击。在实战中,发球上网或随球上网不可能直接冲至近网,上网途中在发球线附近有一短促的停顿和重心转换,然后迎球作中场截击。中场截击球落点、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网前的得分,所以中场截击球在网前截击球技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中场截击一般站位于发球线中点附近。

(2)正拍中场截击动作要点。

①面对球网,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膝关节微屈,重心在两脚前脚掌上,在对方击球脚跟提起,转胯转肩(右手握拍者为准),左脚向侧前方作45度角跨步,以转肩来带动球拍后摆,后摆动作不超过肩,肘关节微屈,手腕形成45度角,拍面略开。

②截击时手腕紧固,击球点在左脚尖的沿长线上,以短促而有力的动作向前迎击来球,触球部位为球的中下部。

③由于中场截击球距离较长,所以击球后的跟进动作,随着球的行进路线要稍长些,但不能太长,否则会影响下一段击球的准备动作。然后向网前迈进,准备近网截击或高压。

(3)反拍中场截击动作要点。

①准备动作与正拍相同。判断来球后,向左侧转肩转胯,同时左手托拍颈向后引拍,拍面略开至身体前面,后引动作不超过左肩。

②击球时右脚向侧前方45度角跨出,重心前移在后脚上,同时向前向下截击来球,击球点位于右脚尖前面,手腕固定,肘关节微屈,利用前臂与手腕向前下方击球。

③击球后的跟进动作与中场正拉一样,稍长一些,随时准备截击下一板球。不论正拍还是反拍截击中场球,拍面应随着对方来球高度随时进行变化调节。截击中场高球,拍面应垂直向前向下击球,截击中场低球拍面应打开些,击球的中下部向前搓顶过去。

2.近网截击。

(1)特点与作用。

近网截击的站位比中场截击要靠前,位于发球线前1~1.5米左右距离,它是在中场截击基础上的网前得分的主要手段。好的近网截击,其判断,落点的准确,击球的果断,能给对方以致命的一击。为使自己的技术水平更具全面和有威力,必须掌握好近网截击球技术。

(2)近网正拍截击动作要点。

①判断清楚对方来球的质量,包括球速、球离网高度及球的角度,以便于迅速起动调整位置,控制拍面。如来球快而平,拍面应稍开,击球中下部,手腕紧固,以短促的动作向前向下顶撞来球。如来球快而高并略带上旋,拍面应树起垂直,击球中部,以短促的动作向下向前顶撞球,手腕紧固。

②后摆动作小,身体重心向前,转体同时带动完成后摆动作,击球点在身体侧前方。

③击球时左脚应向侧前方跨出,同时重心落在左脚上,肘关节与身体距离不应太远(除扑击球外),以便顶住重球。

④动作短促简单,随球动作小,并迅速准备下一板截击球。

(3)近网反拍截击球动作要点。

①前期准备动作与近网正拍截击动作相同,要求重心向前,后摆动作小,根据来球高低,调整后摆拉拍高低。

②以肩和肘关节为轴,由上向下或由后向前顶撞击球,手腕紧固,以前臂发力控制落点。

③击球时右脚跨出,重心在后脚上,随击动作短小有力。

3.近身截击(中路球截击)。

(1)特点与作用。近网截击比正、反拍截击难度要大,这主要存在一个反应快慢及步法移动的问题,在对方朝两侧破网不成功时,往往会朝中路打来,如准备不充分就会措手不及,近身截击处理或掌握不好,就会失去网前的主动权,因此需要运动员掌握好近身截击技术。

(2)动作要点。①准备动作与正、反拍截击动作一致,两膝微屈,面对球网,重心落在前脚掌上,拍子放在身前注视对手。

②当球朝着偏正拍中路来时,左脚向左侧迅速横移一步,重心落在左脚上,右脚跟进同时转体侧身,球拍始终保持在身体前面。另一种方法是当球朝中路来时,右脚迅速向左后侧退一步,重心落在右脚上。如中路球朝偏反拍来时,动作准备要点与正拍中路球相同,步法则相反(也有两种步法)。

③击球时手腕要固定并紧握拍子,根据来球高低向前或向下撞击球。

④击球后的随击动作小,并迅速回到原来位置,准备截击下一板球。

4.网前截击球注意事项。截击球是网前技术中的一种攻击性击球方法,在球落地之前将球击回到对方场区,它回球速度快,力量重,威胁大。目前网球运动向快速方向发展,优秀球员都采用快攻上网型打法,因而截击球技术就成为进攻的重要手段。

由于在网前击球时,对来球反应的时间相对减少,特别在双打中,四个人都在网前,反应必须更快,更要依靠本能感觉,而此种条件反射是一种量的积累才能形成。

若缺乏可靠的截击球技术,没能在网前受到多球的训练,贸然上网,对快速来球(特别是在近距离打下来的高压球)不能及时反应或躲避的话,很容易受到伤害。

网前截击球时应注意:

(1)网前站位。离网2~3米,勿贴网站立,刚学截击,心理认为离网越近越好,只要我碰着球就能过,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一是容易过网击球和触网,二是距离太近不及做出有效的反应。

(2)拍头竖立。左手扶住拍颈,约与眼部同高。拍头过低,暴露出脸和胸部,近距离不能用拍面有效地保护好身体。

(3)降低重心。膝盖弯曲,身体前倾,准备快速移动。

(4)网前注意力高度集中!面对双上网,对方殊死一搏,可能会用重球来破网。所以分神往往是受到伤害的根本原因。

(5)出现又高又浅的球,对方要打高压时,好汉不吃眼前,能退则退,不能退的,该躲就要横向往场外跑啦!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5.上网截击的时机把握。一般来说,当你击出快而身深的球,迫使对手向后退的时候你就应该向前压,简单的说就是敌退我进。但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停留在发球线前1米至后2米的地方,这一地带被称为“危险地带”,要果断地穿过这一区域。因为在这一区域球的飞行高度恰好是腰部以下或落在脚的附近,在这个时候截击是比较困难的,充其量是做防御性的截击,这样容易处于被动的状态。

截击的最佳位置是离网1.5~2米的地方,在这一位置就容易打出有进攻性的截击。

6.提高网前截击的反应速度。有许多方法可以提高我们在网前的反应速度。比如,在没有人配合的情况下,你可以找到一面墙壁,后面也不必太过宽敞,因为你需要站到距离墙壁很近的位置,用截击方式连续击球。训练时要注意:首先,要使用大陆式握拍法(这是自从网球运动被发明以来被球员们一直运用在截击上的最合理的握拍方式),尽管这种握法对习惯用西方式握法打底线落地球的人来说会有点儿不习惯,单只要坚持一阵子也不会有问题了;其次,你在训练的过程中,不要让球间断下来,无论是正拍球、反拍球、还是近身球,打完第一击并不算完成任务,你需要紧接着回复到准备姿势,迅速开始击打下一个球。注意我说的是“不要让球间断下来”,而不是“不让球落地”。这一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让你的身体适应短促反应的节奏,等到身体适应了这种节奏之后你就可以不让球落地了。

上面的训练效果出来后,你就可以进球场练习了。让你的同伴站在底线练习打穿越球,而你则守在网前练习截击。其间,你需要通过对同伴脚下移动、站位和击球点等信息的分析,预先判断出他回球的线路。最开始时你的判断会经常失误,但随着训练的延续,成功率也会相应攀升的。通过上述两种训练方法,不仅可以帮助你提高身体的反应速度,同时还会提高对截击最重要的预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