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胡

革胡,新型拉弦乐器。

20世纪五十年代,上海音乐学院杨雨森(1926~1980)在二胡基础上吸收其他拉弦乐器特点创制而成。红木、花梨木制,全长170厘米。琴头雕刻龙头,琴杆插入琴筒一侧,琴杆表面设弧形指板。琴筒圆形,长37、前口外径38厘米。蒙蟒皮、马皮或羊皮。后口置音窗。皮面张力可调。置四轴,张四弦。用大提琴弓拉奏。皮膜不直接承受弦的张力,皮面内侧中心设有六足形音柱传音,琴码呈扁铲状,码脚与音柱顶衔接,以使皮膜振动范围扩大。音色圆润雄厚。定弦C、G、d、a,音域四个八度。

70年代又研制成圆方筒协振式和全板式革胡。前者协振鼓为膜板结合式,蟒皮后面贴有桐木板,发音坚实响亮;后者琴筒呈扁瓮形,不蒙皮膜,前、后和右侧三面设桐木板,通过音柱和杠杆直码使三板协振,音色淳厚低沉。

演奏时,弓在弦外拉奏,可拨弦弹奏。吸收了二胡、中胡、坠胡、马头琴的演奏技巧并有所发展。在民族乐队中可代替中胡和低胡。

革胡:一种音量较大、音域较宽的低音拉弦乐器。五十年代上海音乐学院杨雨森(1926~1980)在二胡的基础上吸取其他拉弦乐器的特点创制而成,故此称为革胡。以后又经过不断改进,如今已成为具有丰富表现力的低音拉弦乐器。

革胡的外形和中胡、低胡都不同,它张有四条琴弦,设有指板,琴筒横置,琴杆插入琴筒一侧。琴筒木制,蒙以蟒皮、马皮或羊皮,蒙皮方法和定音鼓相同,可以调节张紧度。弦马为扁铲状。振动的蟒皮不直接承受弦的压力。弓子和大提琴弓相同,在弦外拉奏,便于运弓。由于有指板,按弦极为方便,不仅能拉奏,还能拨弦弹奏。

革胡的音响低沉明亮,圆润雄厚,音域宽广,由于弓在弦外,演奏技巧也极为丰富。它吸收了二胡、中胡、坠胡、马头琴的演奏技巧并有所发展。在民族乐队中,它还能代替中胡和低胡,可用于独奏、重奏、合奏或伴奏等各种演奏形式。如今在我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民族管弦乐队中,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低音拉弦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