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胡
四胡,拉弦乐器。又称四弦、二夹弦。源于古代奚琴。宋代陈旸《乐书》:“奚琴本胡乐也。”清代用于宫廷乐队,称提琴。清代《律吕正义后编》:“提琴,四弦,与阮咸相似,其实亦奚琴之类也。”流行于内蒙古、东北和华北各省、区。
四胡由共鸣筒、琴头、琴杆、弦轴、千斤、琴马、琴弦和琴弓等部分组成。流行于汉族地区的四胡,有大、中、小三种规格,共鸣筒有铜制和木制两种。木制者,琴筒呈八方形,用红木、花梨木或硬杂木制作,筒长13.2厘米~13.8厘米,前口外径(对角)8厘米~10厘米;铜制者,琴筒呈圆筒形,用薄黄铜片卷焊而成,筒长13.3厘米~14厘米、外径6.8厘米~9厘米。琴筒前口蒙以蟒皮、牛皮或羊皮,筒后口加边框。琴头、琴杆用一整块木料制成,多使用红木、紫檀或乌木制作,杆长79厘米~85厘米、直径2厘米~2.4厘米。琴杆上端为琴头,平顶、镶有骨饰,稍斜向后方。琴杆上部呈方形柱状体,等距横置四个弦轴,与琴筒平行安装,弦轴多使用红木制作,呈圆锥形,轴顶加骨片为饰。琴杆中、下部为圆形柱状体,中部设有千斤钩,下端装入琴筒中。皮面中央置竹制桥形琴马。张有四条丝弦或钢丝弦,一、三弦为里弦,二、四弦为外弦,每组两弦,音高相同。琴弓用细竹拴马尾而成,弓长75厘米,马尾分为两股。
四胡是京韵大鼓、西河大鼓、天津时调、湖北小曲、绍兴莲花落等说唱和二人台、曲剧、皮影等戏曲的伴奏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