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追剿,平定内乱

出师追剿,平定内乱

自从金军南侵,骚扰中原,宋朝兵民困苦流离,强盗草寇劫掠乡里,有些甚至投降金人,为虎作伥。因此岳飞在抗金的同时,也参加了一次次平定内乱的军事行动。

1131年,宋高宗任命张俊为江淮招讨使,岳飞为副,前往讨伐李成。李成原来是江东捉杀使,却于建炎二年落草为寇,叛据宿州。后来被刘光世打败,窜迹于江、淮、湖、湘间,横行10多个郡,势力滚雪球般膨胀起来。

张俊接到任命后,本想与岳飞一起进军。见情势危急,于是提前出发,进军洪州。李成部将马进领着比张俊多几倍的兵马,将洪州团团围住。

张俊命令高挂免战牌,任马进百般辱骂,就是不出城迎战。这样相持了10多天后,岳飞领兵赶到,杀开重围,到了城内,见到了张俊。张俊大喜,问岳飞怎样才能打败敌人。

岳飞回答说:“我认为现在可以出战了!”

张俊说:“我们两军合二为一,也没有马进人多,如何获胜?”

岳飞说:“马进虽然人多,但他一心只顾尽早拿下洪州,却没有考虑身后的危险。如果我们派一支人马潜出敌营,沿江而上,抢占生米渡,截住敌人的退路,再用重兵攻其背后,这样一定能破马进。”

张俊连连称是。

岳飞请求做先锋,张俊大喜,命岳飞率领所部掩击敌人营寨,又派杨沂中领精兵,趁着暮色来到城外,直奔生米渡。

岳飞披甲上马,奔赴西山,逼近敌人营寨。马进自兵围洪州以来,连日骂阵挑战,张俊总是不应,还以为张俊贪生怕死,于是反倒定下心来,纵酒作乐,想让城中粮草断绝,不战自乱。这天,他正在帐中搂着抢来的美人,饮酒听歌,已醉醺醺的了。忽然听兵士来报,说官兵从背后来劫营,着实吃了一惊。酒也全醒了,推开美人,操起大刀就往外走,一面命令属将召集喽啰,前往抵挡。

马进还未站稳脚跟,岳家军已到了眼前,迎风猎猎的“岳”字旗帜下,正是岳飞。他用枪指着马进,喝道:“反贼,还不赶快下马投降!”

马进不以为然地大笑着说:“都说岳飞厉害,我倒要看看你是不是3只眼的马王爷!”说到这,他猛挥一下大刀,嚎道:“弟兄们,给我上!”自己直奔岳飞。

岳飞命令放箭,只听一片“喳喳”声,蝗虫一样的箭头泻向敌群,张进手下的士兵立时倒下无数。岳飞又令:“出击!”话还没说完,他自己已跃马趋出几丈,挺枪刺向马进。

马进忙用刀招架。几个回合过去,马进已气喘吁吁,手忙脚乱,这才知道刚才的玩笑开大了,吹出的牛皮挡不住岳飞的掌中枪。于是虚晃一招,拖刀就逃。

岳飞率兵追杀,只见得马进军队人仰马翻,血飞尸积,没多长时间,就将整个营盘扫荡得干干净净。

马进逃至宪州,岳飞紧随其后,在城东扎下营寨。岳飞知道马进已吓破了魂儿,不敢开城迎战,就想出一个法儿,让人赶做了一面红色旗帜,上面绣着一个大大的“岳”字,然后让精心挑选出来的200多名骑兵举着巡逻,自己则率主力埋伏在墙角。

马进正在城墙上观察敌情,看见这队人马,数目不多,并没有岳飞本人,却打着“岳”字旗号招摇,莫非欺负我马进不成?岳飞本人固然英雄,手下的难道也个个无敌?

想到这里,马进羞辱感涌上心头,他叫一声:“待我捉住这帮杂种!”就令放下吊桥,引着兵卒,鼓噪而出。

骑兵见马进出城,略战几个回合,假装打不过,倒拖着旗帜就跑。马进不知好歹,策马便追。转过城角,突然身后一声炮响,伏兵骤起。马进回头一看,只见岳飞正率人马围了上来,被追的宋兵也返身杀回。

马进大惊失色,几乎从马上栽下来。他已领略过岳飞的厉害,哪敢再战?但退路被阻,只得弃城东逃。

岳飞尾追不放,并让士卒大呼:“不愿随贼的,请赶快坐下,我不杀你们!”

众草寇听见,大多扔掉兵器,抱着头原地坐下。后来按着名册清点,共有8万多人。

岳飞对他们好言劝诫一番后,按他们自己的志向,或发给路费盘缠,遣返家乡,或整编入伍,效命朝廷。

马进残余逃往南康,岳飞继续追赶,到朱家山时,岳飞赶上马进的后卫部队,展开拼杀,杀死他的头目赵万成。李成听到马进兵败的消息后,亲自率领十余万兵马赶来相救,与岳飞相遇楼子庄。岳飞毫无惧色,舞动着长枪,迎头乱刺,霎时间戳倒了数十名匪兵。

匪兵从未遇到过这么凶猛的将领,早已魂飞魄散,纷纷向后退去。不想却与继续蜂拥而来的匪兵冲撞一起,互相践踏,乱作一团。

岳飞乘势杀上,李成的军队死伤无数。李成见状,挥刀杀上,正撞着岳飞。几个回合过去,李成已出了一身臭汗,眼花缭乱,眼看着要败退下来。突然旁边闪出一骑,挥刀而上,与李成双战岳飞。

岳飞沉着应战,一枝长枪在手,左挑右拨,上撩下劈,三马盘旋没多长时间,就将刚冲过来的人刺下马。这人便是马进。李成心惊,虚晃一枪,返身就逃,又遭到迎头赶上的张俊和杨沂中的截杀,十万多兵马,或伤或亡或逃,最后只剩下三五千人,逃奔该州,投奔刘豫伪齐政权。

岳飞讨平了李成的军队,立即又发兵去征伐另一处强寇张用。

张用在1129年春脱离了流寇杜充,又在陈州城下打败了马皋的部队之后,紧接着也和王善一伙分裂。

他和曹成等人率领了大批人马,先是窜扰在淮北各地,便盘踞在淮西的寿春、舒城一带地方作乱。

岳飞写信给张用说:“我与你有同乡之谊,故在动兵前告知你。你若想战,就速请出兵;如果不愿迎战,就赶快受降!”

岳飞曾经在开封的南黄门外和张用交战过,而且建立了以少胜多的一次奇勋。这件事,张用应当是记忆犹新的。今天的岳飞,其地位,其部队的实力,全已大非昔比,而现在又正是他带领人马前来施加压力,进行招安,这些张用全都是必须郑重加以考虑的。

张用经过思考,表示愿意接受招安。岳飞亲自去招安,张用等被岳飞的义气深深感动。自此,江淮一带归于平安。

绍兴元年的腊月中旬,南宋王朝虽把岳飞的军职由神武右副军统制提升为神武副军即原来的御营军都统制,但同时又下令给他,要他仍以所部驻屯洪州。

直到绍兴二年的正月,南宋王朝委派已经废弃在福州许久的李纲,去做荆湖、广南路宣抚使、兼知潭州,叫韩世忠拨部将任土安率3000人随同李纲经由汀州、道州去上任。

另外,又委派岳飞在李纲到任之前做代理湖南安抚使和潭州知州。岳飞接到了这一命令,立即率部从洪州出发。

南宋初年,大部分官军的纪律都很坏,他们和军贼、游寇没有什么两样。特别是在行军过程当中,“所过肆为掳掠,甚于盗贼”。

因此,各地居民,在平时就很怕有军队在当地驻扎,遇有军队经过,便大都是居民闭户,市廛停歇,以免遭受骚扰。

然而,岳飞的军队,几年以来的事实都证明,它随时随地都以纪律严明而受到百姓的爱戴。

在驻屯洪州期间,岳飞不允许兵众游逛街道,只在教阅操练时候,人们才能看到这支队伍。

岳飞决定了开拔日期后,并没有通知洪州的官吏和居民,而是在一个夜间就静悄悄地出发了。

次日一早,大军已经走了很远,岳飞才派人去向地方人士告别。居民闻悉之后,蜂拥而来,却只看到岳飞本人,另外只有几个老弱兵丁,替岳飞牵着马匹。

岳飞带领全军向湖南进发,沿路也都维持着极好的纪律:如果借住村中的民房,临行前必须替主人洒扫整洁;如果借用了民家的炊食器皿,也必须洗涤干净才送还人家。

当行经庐陵时,郡守特设了酒食供帐,在郊外招待这批武装过客。郡守一心要认识这个已经享有盛名的岳将军,想在他经过时特别表示一番敬意。可一直到人马都快要过完了,也没有发现岳飞。问士兵,他们回答说,岳将军早已和将领们一同走过去了。

岳飞下令给前军统制张宪,令其率众紧追奔向连州的曹成。曹成没有办法,又转向湖南的郴州,郴州的知州赵不群闭城固守,曹成攻打不下,又转往邵州。

曹成听说岳飞将至,大惊道:“岳家军来了!”连忙分兵逃走。岳飞到达茶陵,派使赴曹营招降,被拒绝。

岳飞上表朝廷说:“对付盗寇朝廷连年多用招安办法,所以强盗势力强盛时就肆虐不从,势力弱小就受降,时降时反。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盗贼蜂起,一时就难以消除了。”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加强打击的力度。朝廷同意了岳飞的请求。

这样,岳飞遂起大军,开进贺州境内。

有一次,岳飞的士卒逮住一名叫曹成的奸细,捆在岳飞帐外,听候审讯,岳飞一面计算着军中的粮草,一面踱出帐外,一位军吏走过来请示道:“岳都统,军中粮草即将用完,怎么办呢?”

岳飞正要回答,一眼瞥见奸细,灵机一动顺口答道:“只好退回茶陵再说了。”说完,露出失言后的慌张表情,跺一下脚,返身进入帐内。

随即暗中嘱咐士卒,装作大意,放跑奸细。奸细跑回曹营,将轻易获得的军事机密告诉曹成。曹成非常高兴,认为这是天赐良机,让他报岳飞一箭之仇。当年他曾让岳飞杀得落花流水,几乎丧了命,至今让他想起来就恨恨不平。他传令属下养精蓄锐,准备在岳飞退兵时从后掩杀。

岳飞放跑奸细后,半夜传令,让官兵在被窝里随便吃了些东西,然后打点行装,悄悄向选岭进发。拂晓时已到达太平场,曹成尚在浓浓的睡梦中,一点也没有料到即将大祸临头。

曹成或许正梦见岳飞已被自己追获,磕头如捣蒜,哀求饶命,而他手起刀落,砍下岳飞的头来,发出得意的大笑。突然,他被叫醒,说岳飞杀来了。曹成一时分不清是梦还是实情!白天还在贺州准备撤兵,晚上怎么可能到了自己跟前!难道他是天兵大将!但他很快明白,岳飞确实来了。

此刻,整个营寨火光四起,杀声震天。曹成并不笨,知道抵抗是死路一条,三十六计走为上。于是,他带着残兵败将,逃往贺县北山区中的要隘北藏岭和上梧关,想依险顽抗。

岳飞没有让曹成喘息,组成敢死队,乘胜猛攻。岳家军个个争先恐后,一鼓作气,连克两寨。但狡猾的曹成再度逃脱,纠合所有部众约10万,死守蓬头岭。

岳飞当时只有8000人马,但他最擅长以少胜多,加上连连获胜,将士士气正高。曹成在岳飞的痛击下,士气低落,了无斗志,人数虽十倍于岳飞,却如同一盘散沙,一击即溃。所以在岳飞的猛攻下,蓬头岭很快被岳家军占领。曹成如丧家之犬,逃往连州,后向宋军投降。

岳飞这次出师追剿曹成,尽管是南宋王朝布置给他的一个军事任务,但在他履行这一任务之前,所着重考虑的,却是为“攘外”和“服远”作准备。

他把这支流寇基本讨平后,又受命班师返回江州,路经永州祁阳县大营驿时,他在那里写了一段《题记》说:

权湖南帅岳飞,被旨讨贼曹成,自桂岭平荡巢穴,二广、湖湘悉皆安妥。痛念二圣远狩沙漠,天下靡宁,誓竭忠孝。赖社稷威灵,君相贤圣,他日扫清胡虏,复归故国,

迎两宫还朝,宽天子宵旰之忧,此所志也。顾蜂蚁之群,岂足为功。过此,因留于壁。绍兴二年七月初七日。

平荡了一支流寇,对南宋王朝来说,当然要算一桩值得高兴的事,因为从此又减少了它的统治区域内的一个不安定因素。

南宋这时的君相,虽则也被岳飞称颂为“贤圣”,他们对此事件的意义的体认,却都只能到此为止。

而在岳飞,则当其进军追剿之初,就已明确宣告其目标是为“攘外”和“服远”作准备工作,而凯旋路上的《题记》,则更以为平定了这一“蜂蚁之群”根本算不得什么功绩;他所念念不忘的,还在于日后的“扫清胡虏,复归故国,迎两宫还朝”等报仇雪耻的重大事体。

这里的“蜂蚁之群,岂足为功”,正就是他后来写在《满江红》词中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句所涵括的具体内容之一;其跋山涉水,远逾桂岭,则又是词中的“八千里路云和月”句所涵括的具体内容之一。其“他日扫清胡虏,复归故国,迎两宫还朝”,不又正与词中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句意全相符合吗?

南宋王朝闻知曹成所率流寇已被岳飞和韩世忠部队平定之后,在绍兴二年的六月便下令给岳飞,要他率领全部人马,包括不久前吞并收编的韩京、吴锡两部分人马在内,开往江州去戍守。

岳飞此时的军职虽仍是神武副军都统制,但他的虚衔,则由原来的亲卫大夫、建州观察使而提升为中卫大夫了。

韩世忠的主力部队,在连破湖湘地区的几支流寇之后,也在这年的六月内开始由湖南顺流东归。以军贼而接受招安、这时被南宋王朝用作新、黄镇抚使的孔彦舟,很怕韩世忠的部队经过这一地区时也把他的部队解决,便率领部下大部分人马北去投降了伪齐刘豫。

这时候,南宋王朝要岳飞去戍守江州的命令还不曾送达岳飞的军营。到七月中旬,南宋王朝接到了江西安抚大使李国陈报孔彦舟北道奏章,就又下诏催促岳飞赶紧率部移屯江州,去控扼那一段江边,以防伪齐阴谋乘机渡江南犯。

赵构曾派人送给韩世忠金蕉酒器一份,作为慰劳他的奖品。绍兴三年二月,赵构又把同样的一份礼品,派人送给了在江州的岳飞。这次征剿曹成,正赶上盛夏酷暑,又在岭南瘴疠之地,由于岳飞采取措施得当,竟然没有一个士兵死于疾病,这真算得上是军事史上的奇迹。

高宗听说,很是叹赏,遂授岳飞武安军承宣使的荣誉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