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拿下倭巢横屿
一举拿下倭巢横屿
戚继光又一次拜见游震得,刚好汪道昆也在那儿。汪道昆是胡宗宪的同乡,浙江抗倭时,与戚继光交往甚密,这次重逢,非常高兴。
戚继光大事在身,寒暄几句后,开门见山地说:“巡抚大人,我需要十万斤稻草,你能替我解决吗?”
“你要那么多稻草干啥?”游震得不解地问。
戚继光上前,冲他耳语几句,游震得脸上露出微笑。一旁的汪道昆不解地问:“什么事这么隐秘?”
戚继光把计划告诉他,汪道昆连连点头,“好计,好计!”
戚继光周密部署,一切按计划而行。士兵们天天休息,等待作战命令。八月的一天,戚继光先派两支军队分别驻扎在金垂渡和石壁岭,防止敌人逃跑,自己带领大部人马进军章湾。戚家军进村之后,不杀一个人,不烧一间房。
曾经被迫跟随倭寇的居民跪在地上请求治罪,戚继光说:“你们既然离开倭贼,就是中国百姓。我既诚心让你们回来,一定给你们一条自新之路,决不会因为从前的过错而断绝你们的从善之心。”
这些人听后深受感动,表示愿为官军效力。经他们相互劝告,又有一千多胁从分子离倭归来。这样一来,横屿之倭便被孤立了。
等到了第二天,戚家军开赴前线,戚继光留下王如龙率两支部队屯兵在港尾一带海岸边,截杀漏网之贼,然后进行战前动员。
戚继光召集部下军官,指着对面海岛说:“这次战斗,敌人早有防备,必是场恶战。从这里往横屿,现在是落潮,到了对岸就会涨潮。因此,今天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必须全歼敌寇,才能在对岸等候落潮而回,否则就无退路了。”
为了进一步坚定士兵们的决心,戚继光采用激将法,对着戚家军大声说:“这个行动很冒险,需要坚强的意志,需要很大的胆魄,如果诸位没有信心,这个险就不必冒了,我实在不忍心丢弃你们。”
众将的情绪激动,纷纷说道:“我们不远千里而来,为了什么?难道能面对倭贼而心示胆怯吗?”
戚继光故意说:“有这样的胆子当然好,可我就怕大家心有余而力不足。”
诸位将领的情绪更加激动,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他们争先表示:愿意以实际行动证明戚家军的威名。
戚继光见士气如此高昂,暗自欢喜。他接着说:“好!那么我们准备进攻。我为你们擂鼓助威。”
随着戚继光一声令下,戚家军列成鸳鸯阵式,冲向浅滩。戚继光和10多个壮小伙,脱了外衣,使劲擂鼓,鼓声隆隆,传出老远。
每个士兵都背一捆稻草,遇到烂泥就铺草垫路,即使这样还是不好走,泥太软,一不小心便会掉到泥里去。士兵们只好在草上爬着走,鼓声一停,他们就休息一下,鼓声再起时,继续前进。
倭寇盘踞在横屿,已经整整3年,他们仗恃着特殊的地理条件、在岛上又依据山势修筑了木城,工事极其坚固,戒备极其严密,压根儿不把明军放在眼里。
再说,明军倘若来攻,章湾必有消息送到。想不到,这天早上,明军突然出现,而且不顾死活,徒步涉过泥滩来攻。倭寇遇到这种情况,不免有几分惊慌,马上沿山麓布成阵势,企图对抗。
戚家军前锋一登上横屿,立即以鸳鸯阵为单位展开,各自寻找岩石、山丘隐蔽,或将长牌、藤牌竖在前面,挡住了飞来的矢石,士兵们藏身于后。
倭寇不敢冲到滩头与明军厮杀,只是躲在木城栅栏后面投石射箭。戚家军利用机会,占领滩头,站住了阵脚。
队伍过去将近一半了。戚继光命令4名卫士抬着战鼓,和他们一起涉过泥滩,一边走,还一边擂鼓,既作为前进与暂息的号令,又激励军心,鼓舞士气。
将近滩头,戚继光下令将军旗展开。顿时,一面绣有“戚”字的大军旗,在阳光下哗啦啦展开。戚家军将士们齐声欢呼:“主帅也过滩了,戚将军也同我们一起冲锋了!”
对面横屿木城内的倭寇,见到“戚”字军旗,惊得目瞪口呆。他们中不少人久闻戚继光的威名,有的还是在浙江被戚家军打败后逃窜到福建的。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戚继光和戚家军,竟会在这个时候,如同从天上掉下来一般,出现在横屿滩前!
倭寇慌慌乱乱的当儿,戚继光和戚家军后队,全登上了滩头。
倭寇们也只好准备迎战,他们沿山麓布成阵势,还有大批倭寇在巢穴的木城边守卫,戒备森严。
戚继光按照事先制定的部署,命令一员将领率部正面主攻倭寇木城,一员将领率部冲击倭寇南线阵脚。
另外,戚继光派一支奇兵,沿山麓登上山顶,从背后包抄倭寇,这支奇兵,就由陈大成带队。
戚家军将士很清楚,这次是背水一战,只能进,没有退。最先上岸的吴惟忠部,接到的任务是攻打木城。他们人人奋勇,个个争先,拼命向敌人杀去。
戚继光又命陈子銮、童子明率部一起杀向敌阵。戚家军背水大战,倭寇也知不战即死,因此拼命抵抗。
双方恶战,杀得地动山摇,难解难分。岛上一片混战,天空被硝烟和尘土弥漫,喊杀声和战鼓声掩盖了大海的涛声。
正当横屿岛上戚家军与倭寇狠命厮杀难分难解之际,扼守在大陆这边岸上的王如龙,不由得焦躁起来。
戚继光分配给王如龙的任务,是截杀退逃过海来的倭寇。可他在潮水刚刚涨起来时,就派出吃水浅的小船,往横屿方向探听情况。此后每回报来的,都是战斗方炽,胜负未决。既然这样,又哪里会有倭寇上岸呢?
反正没有倭寇上岸,与其干等在这儿,那还不如越海去助战!反正这一仗是只能打胜,不能打败的,与其隔海观战,那还不如直接去厮杀!
按说,军中一切行动都要听从号令。主帅没有叫他越海助战,他就不能擅自行动。可是,王如龙的耳边,又响起了戚继光平时教诲的:逢军情紧急,敌势变化,发生意外之时,不能呆呆地死守将令,必须随机应变,主动果敢。
想到这里,王如龙不再犹豫。他迅速调动备用的船只,又拨出一部分人马,交由副将带领留守岸边,截杀可能败逃过海来的倭寇,自己则亲率大部分将士,渡海到横屿助战。
尽管是小船,渡海总比步兵从芦苇、稻草上爬涉过泥滩快,没多久,王如龙和他部下的士兵,就在横屿登了岸。
戚家军将士恶战方酣,忽然得到王如龙生力军的支援,立时声势大振,进攻愈加猛烈。倭寇开始有些抵挡不住了。
“元帅,”王如龙趁机向戚继光说上两句,“我没有得到命令,就自己来了。”
“你来得可太好太及时了!我还要当着全军将士赞扬你哩!”
王如龙憨厚地笑了,然后便猛虎一股杀向前去。正当双方你死我活拼杀、倭寇阵势渐乱的当儿,岛上忽然冲起一道浓烟。
“好极了!”戚继光大声叫道,“前锋已经得手,成功就在眼前!”
戚继光没说错,正是主攻木城的戚家军前锋吴惟忠部得手,将倭寇巢穴焚烧了起来。倭巢着火,倭寇更加人心浮动。
火光和浓烟是胜利的先奏,也是强攻的信号。将士们大受鼓舞,四面合围,向中心突破,发动了最后也是最猛烈的攻势,并且很快控制全岛各处要道。
倭寇见大势已去,到处乱窜,企图逃命。戚家军乘胜追击,刚过午后,岛上倭寇已被消灭得干干净净。
这次战争,共消灭倭寇2600余人,夺回被掠百姓300多人。不到一天时间,戚家军收复了被倭寇占领长达3年之久的横屿。
消息传出,福建人民欢欣鼓舞,倭寇胆战心惊。
第二天,戚家军凯旋回到宁德,暂作整顿。正好赶上农历八月十五,百姓们张灯结彩,既为欢庆胜利,又为庆祝中秋佳节。
这天晚上,天空碧蓝碧蓝的,明月皎洁如银。戚继光为庆贺胜利,与将士们共同赏月。
当时,福建地方后勤供应不上,戚家军物质生活十分艰苦。
为了鼓舞士气,克服生活的困苦,戚继光召集数百名官兵,口授所作凯歌。一唱千和,歌中唱道:
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
唯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
赴水火兮,焉敢迟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
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声音豪迈雄壮,响彻天空。这一天夜里虽然没有酒,戚继光却和众将士以歌代酒,共赏明月,气氛非常活跃。他们为中秋而歌,也为胜利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