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篙兵显神威
竹篙兵显神威
林墩战斗结束后,戚家军下令班师,准备十月初兵抵福清。其实这只是戚家军放的一个烟雾弹。
倭寇哪里知道真实情况,他们的探马知道了戚家军撤走这个消息后,立即就报告了浯屿岛上的倭寇。
岛上的倭寇头目商量了一下,认为这可是一个大好时机,他们估计戚家军长期作战,一定是太累了,需要回去休整,在一段时间里不可能重返东南海隅了。
于是这些倭寇又大胆起来,他们从浯屿岛驾船倾巢而出,随潮而上,至浮宫登岸,绕至东厝岭抢劫月港。
倭寇长驱直入,逢人便杀,见厝就烧,入社就抢,抢到虎渡桥,见前头一队人马拦住去路。
倭寇抬头一看,吓得浑身发抖,原来灯影隐约可见军旗上一个“戚”字。难道戚家军会掐算不成,要不哪会从天而降?
几个倭寇头领商议了一阵,认为可能是海澄守兵假借“戚家军”的旗号吓唬他们的。要不装备会那么差呢?
众倭寇一看,果然这队人马中每个士兵都手执一杆长长的竹篙,不觉哈哈大笑。
你说倭寇笑什么呢?原来他们的东洋刀锋利无比,一般兵器都能砍削得,何况竹篙呢!
于是众倭寇呼啸一声纷纷猛扑上去。
这时,对方旗门开处,拥出一员大将身穿金甲,手持金刀,立马阵前大喝道:“倭奴休得无礼,我戚大将军在此。”
声如霹雳,有些倭寇早已两腿发抖,纷纷退后。
倭寇这才发现他们中了戚继光的计了。如今正像俗语说的“棺材扛上了山,不烧也得埋”。仗着他们手中有锋利的东洋刀,只好硬着头皮打!
谁想到这“戚家军”手中的竹篙是那样厉害。敲、扫、挑、戳变化自如。让敌人根本接近不了。
稍一疏忽,一根长篙就重重地像泰山压顶般砸下来。挨上一篙,哪个不眼冒金星,天旋地转地倒在地上。
用东洋刀远远一砍,只能把竹篙末削去一小截。被削的竹篙是斜棱尖,戚家军顺手一翻,来个毒蟒吐信,篙尖从倭寇的胸膛或肚子上一戳,戳个透心凉的窟窿。
有几个还故意把倭寇像串“金线肉”一样,举得高高地,然后朝前一甩,倭寇的尸体被甩出好几丈远。
这一仗,倭寇被敲破头颅、戳穿胸腹死的非常多。倭寇本是乌合之众,见阵势不利,就四处逃窜而去。
倭寇吃了大亏,从此远远看见持竹篙的都双腿发抖,转身就跑,边跑边喊:“竹篙兵、竹篙兵追来了!”
从此,戚家竹篙兵威名远震。有人给编了个顺口溜说:
戚家军,像神兵,
手里竹篙神鬼惊。
倭寇一见忙逃遁,
跑得慢些就送命!
其实,戚家军也的确有些累了,他们都是浙江人,却不得不长期长途跋涉来到福建进行战斗,都有了思乡的意思。
戚继光也想率兵回浙,但是由于还不时有小股的倭寇来骚扰,不断接到地方官员的求救,所以一时也回不去。
十月三日,戚继光率军抵达了福清,由于连日积劳,又加上涉水着凉,戚继光也生了病,与数百名伤病员在县城中调理。
主帅生病了,只好将军队暂时驻扎,等待病情好转,继续行军。可是没想到,十月五日,东营地方来报,新倭寇300人登陆后窜至葛塘屯据,县丞陈永恳请戚继光派兵剿杀。
戚继光这时正在发烧,他的部下和福清县令劝他等病好了再说。但是戚继光不答应,他说:“救人如救火,等几天,倭寇早劫掠完跑没影了。”
最终,戚继光下令出兵,打发那个送信的人回去准备接应。
第二天黎明,戚继光命陈大成等人率两支人马埋伏在上径桥,防止逃敌。
然后分兵四路,由戚继光亲自督率击敌。陈永劝戚继光先行养病,不必亲自前往,但戚继光仍坚持带病出征。
大约离城刚刚十里,哨探来报。又来了三支倭寇,已至牛田,离戚家军很近。
于是,戚继光决定先消灭这一支倭寇。戚家军冲至牛田,倭寇正据守巢穴之中,吴惟忠率兵往里冲杀,倭寇拼力抗拒,凶恶异常,明军退下来。
戚继光抱病大喊一声:“大敌都被我们全歼,难道还惧此小小逆贼不成!”说着跃马冲上前去。
退阵的兵士在戚继光的激励之下,重新又冲了上去。
这时,其余三路人马也已赶到,四面合击,终于将倭寇杀得大败。倭寇退据巢穴,登屋抛瓦死战。
吴惟忠带伤奋勇冲锋,大队明军一齐拥入,顽抗之敌,立即被歼,巷中积尸数层。
其余倭寇躲在巢中,被放火烧焦。经过审讯俘虏,证以敌人书信,得知这支倭寇头目就是著名倭寇首领双剑潭。
双剑潭勇悍善战,多年来横行海上,在倭寇之中素负盛名。这次他们是应原来屯据福清之倭的邀请,前来攻打福州的。
倭寇准备来10000多人,由双剑潭和杨松泉各率300人精锐打头阵。双剑潭,这个罪恶累累的寇匪,终于难逃戚家军的正义之剑。
杨松泉部倭寇在葛塘听到炮响,往上径桥奔来,陈大成等率伏兵冲杀,追杀到桥上。
由于桥面太窄,双方兵力施展不开,不少倭寇被挤跌到桥下丧生,明军也有一些伤亡。
陈大成抽兵下桥,倭寇立即砍断桥梁。这股倭寇虽未被全歼,但也被吓得乘夜逃往海上。
不几天,登岸的倭寇越聚越多,他们一打听,得知原来福清之倭已被戚家军全歼,又听说双剑潭等也被剿杀无遗,大惊失色,胆怯地说:
戚虎已至此耶!我等已不敢犯浙矣,何又来万里外杀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