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喘验方之临床应用

董建华

董建华,男,生于1918年,上海青浦人,师承上海名医严二陵先生,得其真传,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青年时代曾悬壶于沪江,50年代中期先在南京中医学院任教,后调到北京中医学院任教。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数十年。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卫生部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参加过《伤寒论释义》《温病学讲义》《儿科学》《中医内科学》的编写和审编工作,主编了《中医内科临床手册》,先后在国内杂志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通过对多年治疗哮喘的临床经验的总结,得出一平喘经验方(详见附:经验方介绍),该方由麻黄、杏仁、地龙、全蝎、川芎组成,临证加减,对哮喘实证、虚证、虚实错杂均有较好疗效。

一、实证(哮喘发作期)

1.痰热内壅 以发热,咳痰色黄,黏稠不利,舌苔黄腻为特点。基本方加黄芩、川贝母、葶苈子。热甚者,再加生石膏。痰量甚多,再加莱菔子、苏子、全栝楼。痰浊黏腻,不易咳出,再加海浮石、生蛤壳。

2.肺有燥热 以咽干舌燥,咽痒频咳,痰少不利,舌红少津为特点。基本方加北沙参、麦冬、玉竹、桑白皮。

3.内伏寒饮,复感寒邪 以痰液清稀而量多、恶寒为特点。基本方加桂枝、干姜、细辛、五味子。

二、虚证(哮喘缓解期)

本证不用麻黄,辨证用药规律是:

1.肺脾气虚 以气短,语声低微,懒言纳呆,舌淡苔黄为特点。基本方加黄芪、党参、白术、十大功劳叶。

2.气阴两虚 以气短獭言、心悸、舌质嫩红少苔为特点。基本方加黄芪、党参、沙参、麦冬、冬虫夏草、仙鹤草。

3.肾阳虚损 以畏寒肢冷,脉沉尺弱为特点。基本方加附片、紫河车、肉桂、紫石英、沉香。

4.肾阴不足 以五心烦热、腰痠、气短、舌红少苔为特点。基本方加生熟地、女贞子、核桃肉、五味子、沉香。

三、虚实错杂(哮喘持缓状态)

1.肺虚胃实 肺脾气虚证兼见胃胀或痛、大便不畅。可在脾肺气虚方基础上加苏子、苏便、栝楼、半夏、枳壳、焦三仙。

2.肾虚表实 肾虚兼外感者,以肾虚方为基础,肺热加麻黄、黄芩、草苗子,肺燥加生地、沙参、麦冬、玉竹;肺中伏饮加干姜、细辛、五味子、麻黄。

附:秘验方介绍

自拟平喘验方

【组成】麻黄5g 杏仁10g 地龙10g 全蝎3g(研末冲服)川芎10g

【功效】化痰润燥、解痉平喘。

【主治】各型哮喘。

【用法】水煎服。

【方解】方中麻黄宣通肺气,解表散寒;杏仁通降肺气,化痰润燥。二药相伍,一宣一降,以助肺气宣降之职。地龙、全蝎、川芎为经验用药,奏解痉、活络、平喘之功。

【加减】可依正文加减用于各期各种证型的哮喘。

【点评】本方为董老先生治疗哮喘的基本方,应用时可参照上述用药经验,辨证加减。

(陈光新 王广尧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