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喘治要

陈树森

陈树森,男,生于1918年,江苏海安人。1934年从学于上海著名中医马寿民,1937年全国中医师考试合格,开业行医。全国著名老中医,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医科主任、教授。从医五十余年,长期从事国家领导人及重要外宾的医疗保健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先后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参与编写《内科讲座14分册》《传统老年医学》《千家妙方》《名医特色精华》等书,著有《陈树森医疗经验集萃》。

一、急性发作期须分寒热

寒证:形寒怕冷,咳嗽频作,痰稀白,甚者喘息不能平卧,治以散寒化痰,宣肺降气,常以小青龙汤加减。

热证:咳喘,咳痰黄黏不爽,发热口干,治以清肺化痰,常用麻杏石甘汤加味。

二、慢性迁延期标本兼顾

如病久肺脾两虚痰湿壅盛,咳嗽痰多而浊、色白易咳,纳差乏力,治以补气健脾、燥湿化痰,常用六君子汤加减。

如病久肺肾两虚咳喘气短,呼多吸少,动则尤甚,治以补肾纳气佐活血化瘀,常用麦味地黄汤加减。

如进入缓解期,咳喘不明显,痰量很少,此时应以扶正固本为主,佐以化痰活血,方用人参、蛤蚧、三七、冬虫夏草、川贝母等份研细,水泛为丸或装胶囊,每服2g,每日3次,久服有效。此外,加强锻炼,如气功、太极拳等,可以改善肺功能,并能预防感冒及支气管炎的发作。

附:秘验方介绍

1.小青龙汤加减

【组成】炙麻黄9g 桂枝9g 橘红9g 白芍10g 杏仁10g 制半夏10g 甘草6g 五味子6g 细辛5g 干姜5g 黄荆子15g

【功效】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咳喘寒证。

【用法】水煎服。

【方解】麻黄辛温,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尿行水,作用全面为君药。桂枝辛温,即解肌发汗,助麻黄解表;且温肾阳化气,以行水逐饮用为臣药。干姜温脾肺之寒;半夏降逆和胃,祛痰化饮。杏仁镇咳平喘。细辛、五味子降逆下气止喘。甘草敛阴和营,缓解支气管痉挛以止咳喘,共为佐药。加黄荆子以祛风涤痰,止咳平喘。

【加减】如咳喘剧烈,不能平卧者加射干、款冬花,严重者加天仙子粉0.1g(冲服),每日3次。

【点评】此方由小青龙汤加黄荆子组成,小青龙汤仲景解表蠲饮、止咳平喘的著名方剂,临床广泛用于风寒客表、水饮内停之咳喘证。加黄荆子目的在于增强全方温化寒痰、止咳平喘之功效。加橘红可消痰利气,加杏仁化痰降气,均可增强全方止咳平喘的作用。

2.麻杏石甘汤加味

【组成】炙麻黄9g 甘草9g,杏仁10g 知母10g 生石膏30g 野荞麦根30g 鱼腥草20g 炒黄芩15g

【功效】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咳喘热证。

【用法】水煎服。

【方解】麻黄辛甘温,宣肺解表而平喘,石膏辛甘大寒,清泄肺胃之热以生津,两药相配,既能宣肺,又能泄热,共为君药;杏仁苦降肺气,止咳平喘,既助石膏沉降下行,又助麻黄泻肺热,用为臣药;炙甘草顾护胃气,防石膏之大寒伤胃,调和麻黄、石膏之寒温。加野荞麦根、鱼腥草,以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加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共为佐药。

【加减】咳甚加川贝粉6g(分冲),枇杷叶、矮地茶各10g;喘加炙兜铃6g,地龙15g,痰黏咳不爽加桔梗10g,麦冬15g。

【点评】本方由麻杏石甘汤加野荞麦根,鱼腥草,黄芩组成。麻杏石甘汤为清宣肺热,治疗外邪未解,肺热咳喘的常用方剂,加用野荞麦根,鱼腥草,黄芩以增强清肺化痰之力。本方用于肺热咳喘疗效良好。

3.六君子汤加减

【组成】党参15g 制半夏15g 百部各15g 白术10g 茯苓10g 橘红10g 炙紫菀10g 白芥子10g 炒莱菔子10g 炙苏子各10g(白芥子、炒莱菔子、炙苏子研细末,分3次冲服)炙甘草3g

【功效】补气健脾、燥湿化痰。

【主治】咳喘慢性迁延期之肺脾两虚证。

【用法】水煎服。

【方解】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加半夏、橘红燥湿化痰;用白芥子、苏子、莱菔子降气快膈,化食消痰;更加用百部、紫菀以增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

【加减】食欲不振加焦三仙各30g、山药15g;自汗易感冒加黄芪15g。

【点评】此方乃六君子汤与三子养亲汤之合方,适用于肺脾两虚之久咳,或慢性咳嗽恢复期见肺脾两虚证候者。

4.麦味地黄汤加减

【组成】麦冬15g 五味子6g 生晒参9g 山茱萸9g 丹皮9g 紫河车粉(冲服)9g 茯苓10g 泽泻10g 杏仁10g 蛤蚧粉4g(冲服)丹参15g

【功效】滋补肺肾、化痰止咳。

【主治】咳喘慢性迁延期之肺肾两虚证。

【用法】水煎服。

【加减】肾阴虚加知母10g;肾阳虚加补骨脂、仙灵脾各10g。

【方解】咳喘慢性迁延期之肺肾两虚证是临床常见证候,症见呼多吸少,咳喘无力,动则尤甚,吐痰清稀,声低自汗。本方用人参、麦冬、五味子益气生津,敛阴止汗,而奏生脉散之功效;用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用紫河车温肾补精,蛤蚧助肾阳益精血,补肺气定喘咳;用茯苓泽泻泄水湿行痰饮;用杏仁化痰止咳平喘;久病多瘀,故加用丹皮、丹参活血化瘀,使瘀祛而不伤正。诸药合用,益气养阴,滋补肺肾,化痰止咳,特别适用于咳喘慢性迁延期之肺肾两虚证。

【点评】本方由生脉散,人参蛤蚧散,麦味地黄汤3个传统名方的合方加减而成,因而不仅益气生津,敛阴止汗,还能补肺益肾,止咳定喘,更有故本培元之功效,适用者也可将本方改为丸剂或散剂长期服用。

【验案】尹某,女,30岁。就诊日期:1986年6月14日。

咳喘反复发作5年,近2年来加重,痰多稀白,脉细而弱,证属咳喘久延,肺、脾、肾不足,痰湿壅盛,降纳失常,先予六君子汤出入,每天1剂,煎2遍,早晚分服。连用2个月,咳喘大减,痰量亦少,动则气短,再予补肾纳气法,麦味地黄汤加减。服2个月后复诊,咳喘已解,痰量很少,气短亦减,未再感冒,证情稳定,再予扶正固本为主,佐以化痰活血法。为丸代煎,如法服半年,以善其后。

(王 微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