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务求病本知常方能达变

陈玉峰

陈玉峰,男,生于1903年,吉林省名中医,长春中医学院教授。陈老聪颖好学,曾先后从七位老师习文学医,学业锐进,医名早扬。三十九岁时被医界同人推举为吉林省汉医学会会长,并创办汉医讲习所,亲执教鞭,笃志于教学。新中国成立后,于1953年率先参加吉林市联合医院,并任该院妇科主任。1956年应聘于长春中医进修学校(中医学院前身),执教《黄帝内经》。数十年,陈老呕心沥血,茹苦含辛,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可谓“医名闻遐迩,教誉满吉长”。

张景岳《求本论》一文曰:“万事皆有本,而治病之法,尤唯求本为首务。所谓本者,唯一而无两也。盖或因外感者,本于表也,或因内伤者,本于里也……但察其因何而起,起病之因,便是病本。”故临证素遵《内经》“治病必求于本”之明训,审谛覃思,务求病本。

以咳嗽治法为例,外感邪在表,当以祛邪为先;内伤病在里,当以扶正为要。邪在于表者,不可妄投补剂;邪已内陷,切忌重发其汗。

咳嗽初起,多为风寒所致,故治宜解表散寒,宣肺止咳。方遣杏苏饮,药用麻黄、杏仁、苏叶、前胡、橘红、半夏、枳壳、桔梗、甘草等。脉数肺热者可加黄芩;身热口渴而喘者加生桑皮、生石膏。此时不宜用麦冬、沙参等甘腻之品,否则邪滞于肌表,肺气不得宣畅,咳未止而喘息复生矣。

若肺经素有郁热,蕴结不散,灼伤津液,致使痰热塑塞,气机不畅,宣泄失调,而成肺热咳嗽,又当以清热润肺、化痰宁嗽为法,药用桑白皮、黄芩、知母、川贝母、杏仁、栝楼仁、桔梗、麦冬、白前、款冬花、紫菀等,热清则咳止,乃治本之法也。

若肺肾阴虚之咳喘,治疗应以益肺补肾、纳气平喘为准则,可用人参、寸冬、五味子、山茱萸、茯苓、冬虫夏草、核桃、生百合,生牡蛎、白果、款冬花等药随证施治。此症素察肾虚所致,肺为肾之母,肾气虚则子病累母,盖元气根于肾而纳于肺,肾气虚故导致肺气亦虚。肺气虚不能下通于肾,肾气虚亦不能上达于肺,金水两虚,上下之气不能互相衔接,而现喘促、气短、心悸、多汗等症。故治疗必以宣肺补肾为先。肾肺气足,上下交通,则喘咳自止。 如上所述,治病能获得疗效的关键,在于认证清,用药准,布局有方,知常达变。咳嗽乃常见之症,方书之治法不下百种,且每本书上皆曰某方治咳有效,或有神效。但验之于临床,往往不尽然,何故?以其认证不清耳。不可记方药而照搬,要在辨证求本也。

附:秘验方介绍

加减人参蛤蚧散

【组成】人参15g 蛤蚧1对 冬虫夏草50g 麦冬25g 川贝25g 桑白皮25g 黄芩15g 杏仁10g

【功效】宣肺补肾。

【主治】咳喘之老年肾不纳气症。症见咳嗽喘促,气短心悸,多汗无力。

【用法】共为细末,每服2.5~5g。

【方解】人参补肺脾之气;蛤蚧补肺肾,止咳定喘;冬虫夏草补虚损,益精气,止咳化痰;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止咳;川贝母清热化痰、润肺;桑白皮降肺热、止咳定喘;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杏仁镇咳平喘。

【点评】此方为陈老平素临证治疗咳喘验方,用于治疗老年之肾不纳气之咳喘,收效良好。本方剂型为散剂,适合慢性病人长期服用。

(王广尧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