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降气饮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

韩明向

慢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慢支”)是以长期反复咳嗽、咳痰或伴有气急、胸闷为主症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医学“咳嗽”“痰饮”“喘证”范畴。是医学界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我们根据中医理论,研制具有止咳、化痰、平喘作用的化痰降气饮,用于慢支发作期的治疗,疗效满意。

本病常因患者反复感寒饮冷,脾肺失调所致。每因迁延不愈,反复发作而加重。伤肺则宣肃失常,主气司呼吸功能障碍,可出现咳逆上气,肺气不能布津,津聚为痰,痰多则喘满;伤脾则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脾湿又可化痰上溃于肺,壅遏肺气。《活法机要》曰:“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谓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慢支发作期的主要病理机制是痰浊阻肺,肺气上逆;或兼六淫皆可化火,痰浊郁久化热,伤及阴津;或久咳耗伤肺之阴津,肺燥失润。针对以上病机而组成的化痰降气饮具有降气化痰,清热润肺,止咳平喘的功效。

化痰降气由桑白皮、黄芩、百部、前胡、白前、桔梗、苏子、紫菀、款冬花、僵蚕、陈皮、茯苓、炙甘草等组成。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证实黄芩等水煎剂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对多种致病菌有抑杀作用,并可抗炎、抗过敏。桑白皮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并可镇咳,百部生物碱能降低动物呼吸中枢的兴奋性,抑制咳嗽反射而镇咳,并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起解痉作用。前胡有祛痰作用,其成分中的伞花内酯及紫花内酯有明显的抗菌作用。紫菀和款冬花中的有效成分均有止咳化痰作用,桔梗可使痰液稀释,利于咳出,陈皮中的挥发油有扩张支气管及抗过敏的作用,僵蚕具有解除支气管痉挛,抗过敏作用。上述机制是本方发挥止咳、化痰、平喘作用的物质基础,对于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症见咳嗽咳痰,痰性脓黏或枯浊,不易咳出等有热象者,可奏清热宣肺、止咳化痰、降气平喘之效。

附:秘验方介绍

化痰降气饮

【组成】炙桑白皮10g 黄芩10g 炙百部10g 前胡10g 桔梗10g 苏子10g 紫菀10g 款冬花10g 僵蚕10g 陈皮10g 茯苓15g 炙甘草5g

【功效】降气化痰、清热润肺。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症见咳嗽咳痰,痰性脓黏或枯浊,不易咳出等有热象者。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

【方解】方中炙桑白皮、黄芩清热泻肺,止咳化痰,其中桑白皮兼泻肺平喘利水消肿,黄芩燥湿解毒泻火。百部、紫菀、款冬花润肺化痰止咳,对因咳伤肺阴,或痰热津伤者有辅助治疗之功。茯苓、陈皮、甘草健脾化痰,杜绝生痰之源,“理脾如烈日当空,痰浊阴凝自散”。风为百病之长,其发作期多有风邪作祟,故方中加僵蚕熄风解痉。另外由于“治痰须理气,气利痰自愈”,据此,方中选用桔梗、苏子、前胡宣肺理气。总之,本方中诸药合用,融清热,润肺,祛风,健脾,宣肺,降气,化痰为一方,使热清而痰无所依,痰化而热无所附,健脾则痰无由生,痰祛则肺气自顺。

【点评】本方是韩老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的自拟经验方,似止嗽散与二陈汤的加减方,以祛邪为主,达降气化痰、清热润肺之功效,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疗效满意。

(王 微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