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纤汤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经验

米烈汉

米烈汉,男,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著名中医学家,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院长米伯让研究员学术继承人,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常务理事,肺系病专委会主任委员等职务。从事中医工作三十余年,擅长中医内科、妇科疾病的诊治,善治哮喘、肺间质纤维化、肺气肿支扩、骨质疏松、糖尿病、甲亢、更年期综合征等杂病,出版《米伯让医案》等专著28部。

肺纤维化在慢性进展期表现出痰瘀阻络、肺肾亏虚的基本病变特点;肺纤维化在急性感染时表现出内伤基础上的反复外感特点,痰瘀阻络、肺肾亏虚成为肺间质纤维化的内伤基础,反复外感加重了肺间质纤维化的病情发展。缓解期症状主要表现为气短,喘息动则加重,肢倦乏力,气怯声低,汗出恶风,以肺肾亏虚证为主,肺纤维化急性感染时表现出鲜明的内热和阴伤的特点。常伴有痰少质黏,鼻咽干燥口渴等症状。

基于对肺间质纤维化的病程进展和病变分期的认识,痰浊瘀血痹阻凝结、肺肾亏虚是肺纤维化的基本病理,补益肺肾、化痰活血、通络散结应作为总的治疗原则贯穿治疗的全过程之中。由于痰浊瘀血的不特异性,不能仅以化痰活血为治疗方法,要照顾到肺络的特点,经脉之次为络脉,络脉网络在组织器官之上,起到温煦濡养的作用,同时将代谢废物排除,络脉具有功能与结构密不可分的特征。故治疗应宣畅气机、散结。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必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慢性进展期治以补肺益肾、化痰活血、通络散结。早期以补益肺气为主,中期肺肾双补,晚期以补益肾气为主,兼以补肺。由于补肾有较为强大的免疫调节功能,结合现代医学对肺间质纤维化机制的认识,故治疗补益肺肾贯穿始终。同时,在肺间质纤维化的中早期,或在肺间质纤维化的慢性进展期,患者常常咳嗽少痰,有的甚至是刺激性干咳,正是由于痰浊的痹阻深伏凝结肺络,所以才出现咳嗽少痰或刺激性干咳的症状,痰浊痹阻深伏肺络日久则喘息气短。所以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要化痰祛湿散结。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络脉的血行不畅,瘀阻肺络。肺间质纤维化瘀阻肺络与一般意义上的“瘀”并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其更为深伏。从临床实践来看,络阻的治疗亦较血瘀棘手,这显然与肺络较细较深相关。所以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要活血化瘀通络散结。

在多年临床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基础上,总结出抗纤方。本方具有补益肺肾、化痰活血、散结通络的作用,方由冬虫夏草、生黄芪、红参、丹参、当归、川芎、鸡血藤、苏子、百合、鸡内金、砂仁、沙参等组成,具有补益肺脾肾、化痰活血、散结通络的作用,临床治疗多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疗效较好。

附:秘验方介绍

抗纤汤

【组成】红参10g 苏子10g 沙参30g 丹参30g 黄芪30g 鸡血藤30g 当归15g 川芎15g 百合15g 鸡内金15g 砂仁6g 冬虫夏草6g

【功效】补益肺肾、化痰活血、散结通络。

【主治】肺组织纤维化。

【用法】每日l剂,每剂加水400ml,大火煮沸,温火煎煮30分钟,过滤出200ml,煎2次量共400ml,每次200ml,早晚温服。30日为一疗程,连服3个疗程。

【方解】抗纤方是米老先生在多年临床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基础上,总结出的经验方。方中冬虫夏草补益肺、脾、肾,纳气平喘,生黄芪益卫固表、益气生津,红参具有扶正固本之功效;丹参、当归、川芎、鸡血藤具有活血养血、化瘀通络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活血化瘀药可改善微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减少巨噬细胞释放纤维连结蛋白,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延缓或阻断肺纤维化进程。有报道使用川芎嗪、丹参做动物实验,发现两药有防治肺纤维化的作用,疗效甚至优于皮质激素。丹参、川芎嗪通过抑制α1(I)前胶原mRNA而起到抗肺纤维化作用,当归既能活血,又能补血,有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作用,可减轻纤维化程度。苏子、百合宣肺化痰,降气平喘;鸡内金、砂仁健脾化湿,行气消食,脾气得健,肺肾之气得以充养;沙参养阴清肺。诸药合用具有补益肺、脾、肾,化痰活血、散结通络的作用。

【点评】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难点之一,中医药治疗肺间质纤维化有一定疗效,米老先生依据多年临床经验,提出反复外感、环境毒邪、肺气亏虚是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病原因,“肺肾亏虚、痰瘀痹阻肺络”是肺间质纤维化的基本病机,在内伤基础上的外感加重病情进展。急性加重期以痰热阴亏为主,缓解期以肺肾亏虚痰瘀凝结肺络为主。治疗以补益肺肾、活血化痰、通络散结为主,参以病程病期辨证。米老先生以自拟抗纤汤为主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积累了较丰富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抗纤方具有补益肺肾、化痰活血、散结通络的功效,通过对13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疗效观察,表明了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有一定临床疗效。

【验案】王某,男,72岁。主诉:咳嗽气喘8年,加重1年。

患者8年前出现咳嗽、咳痰,活动后气喘,查肺部CT示:肺间质纤维化。后每因天气变化,感冒后出现咳嗽,咳痰量多,以晨起痰多,活动后气喘气短。曾服泼尼松治疗1年后症状缓解不明显停药,间断服中药治疗。近1年咳嗽、气喘气短加重。现症见:咳嗽,咳白黏痰,量多,气喘气短,稍活动后气喘气短加重,大便偏干,2~4天1次,纳可,眠差,小便调。舌淡暗,苔白厚,脉弦。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现血压130/70mmHg。诊断:中医:肺痿,症型:痰浊雍肺,气虚血瘀。西医:肺间质纤维化。治则:补益肺肾、化痰活血、散结通络。选方:化纤汤化裁。

生黄芪、丹参各30g,红参、沙参、款冬花、鸡血藤、鸡内金、当归各15g,川芎、苏子、陈皮、百合、葶苈子各10g,杏仁、茯苓各12g,半夏、大黄各9g,砂仁6g。7剂,1日1剂,加水500ml,煎至200ml,再加水500ml,煎至200ml,2次兑匀,分早晚服,同时服用至灵胶囊(冬虫夏草制剂)5粒,日3次。

服药14剂后咳嗽咳痰,气喘气短症状明显减轻,可在家活动无明显气喘气短。继续服药21剂,咳嗽咳痰基本消失,活动后略有气喘。随访2年,病情稳定。

(杨明丽 周育智 王广尧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