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老鼠磨坊”
牛顿出生时父亲已去世,母亲改嫁他人。缺少父母关爱的他沉默寡言,加上成绩平平,在学校并不受重视。可是他特别喜欢读书,懂的东西远远超过同龄人,还常常自己动手做各种各样的小玩意,不时赢得老师和同学的惊叹。
一次,牛顿迷上了镇里的风车,每天放学都到风车前好奇地观望。没有人推,它怎么就一直动呢?牛顿的脑子里一直想着这个问题。
有的同学看见他那副痴痴的样子,嘲笑说:“小牛顿,你被风车勾去魂,成傻子了吧?”
牛顿不理睬这些无聊的嘲讽,开动脑筋想着问题的答案。终于,他弄明白了风车的机械原理,自己做了一架小小的风车。风一吹,风车就吱吱地动起来,把放在上面的玉米磨成粉。大家都夸牛顿心灵手巧。
可有几个喜欢嘲笑牛顿的同学不服气,说:“这有什么了不起,要是没有风,它不就动不了吗?”
这句话又挑起了牛顿的好奇心,他开始琢磨:怎样才能做一个没有风也能动的风车呢?
不久,他又给大家展示了一架“老鼠磨坊”。这次,他把一只老鼠绑在有轮子的踏车上,车前面放上一点食物,老鼠想吃就一直跑,轮子也就一直转,带动了风车。
大家都很佩服牛顿能想出这么巧妙的点子,那几个喜欢嘲笑牛顿的同学再也说不出话来。
除了风车,牛顿还做了许多有趣的东西:自己画的能根据太阳影子的移动判定时间的日晷;挂着小灯的风筝;能自动泼水的小闹钟……
就这样,牛顿从小就充分吸收知识,开动脑筋研究,最后成为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