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护理
第1节 生殖器官感染
感染原因
预防方法
饮?食
改变饮食可增强免疫力,避免常常感染真菌,如少吃淀粉类、糖类以及刺激性的食物(酒、辛辣物、油炸类),多吃蔬菜水果类,水分要充足。
清?洁
产妇在“坐月子”期间,身体分泌出的多种分泌物,会滋生细菌,这就要及时清洗来保证产妇和宝宝的健康。每天用清水清洗外阴,必须用肥皂时,选用刺激性较小的婴儿浴皂,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不与他人共用浴盆、浴巾,洗下身和洗脚的盆、毛巾要分开,尽可能洗淋浴;避免共用不洁的马桶;内裤要勤换洗,在阳光下晒干;使用清洁的月经卫生用品。如非必要不要冲洗阴道,维护女性生殖器官的天然防线,不破坏阴道内的生态平衡,不让外界的病原体进入阴道。
锻?炼
有研究发现,每周运动6个小时可使生殖道感染的风险降低27%。
晒太阳
充分的日光浴可以提高女性的免疫能力。有资料显示,在日光充裕的季节,女性生殖道感染的概率明显低于其他季节。
第2节 乳腺炎
感染原因
乳头内陷
乳腺炎多发生在乳头内陷的人,由于乳头内陷,势必在乳头上有四五对乳腺导管不通或通畅不好,致使乳腺管内分泌的大量乳汁吸不出来,产生积乳,产妇自觉乳房胀疼,经过3~4天仍排不出、乳汁开始发酵,对乳腺管产生炎性刺激,出现很硬的肿块,有自觉痛和压痛,这就是积乳性乳腺炎。
乳头卫生不良
细菌入侵是导致急性乳腺炎的关键因素。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细菌是无处不在的,尤其在我们的双手、口腔、体表皮肤和衣物上,都存在大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致病性细菌。
乳晕裂和乳头裂
这两种裂发生以后常常有黄水渗出,发现后应该立即用高锰酸钾水在哺乳前后洗浴乳头,否则,会很快发展成乳腺炎。如果渗出的黄水很多或有脓性分泌物,要停止哺乳,不然会损害婴儿健康。
乳腺炎患者起初会感觉到乳房疼痛,局部出现硬块、胀痛。随着病情发展,还可能出现怕冷、寒战、体温一下子升高,有时可至39℃以上,脉搏加快。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侧的乳房出现发炎的症状。患病的乳房疼得不能按,局部皮肤发烫、红肿,并有硬块。同一侧的腋窝处淋巴结肿大,按压有疼痛感。如果到医院查血常规会显示白细胞数量明显增高了。
预防方法
第3节 肛.裂
感染原因
小腹疼痛、腹胀、月经失常、盆腔疼痛、尿急是卵巢肿瘤的早期表现。当囊肿影响到激素产生时,可能会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症状。
疼?痛
肛裂可因排粪引起周期性疼痛,这是肛裂的主要症状。当有便意时,肛门舒张,疼痛开始。排便时,粪便冲击裂口,立即感到肛门内灼痛和刀割样疼痛,称为排便痛。排便后数分钟疼痛减轻或停止,这个时期为疼痛间歇期。然后因肛门括约肌痉挛收缩,病人又感觉剧烈疼痛。疼痛的程度随着肛裂的大小和深浅的不同而有轻重。这一期间的疼痛,常持续半小时至数小时,常坐卧不安,十分痛苦。当括约肌因痉挛而疲倦时,疼痛才逐渐停止。这是疼痛的一个周期,以后又因排便或喷嚏、咳嗽、排尿等,引起周期性疼痛反复发作。
便?秘
多因患者恐惧排便时的剧痛,有意推迟排便时间和次数,使粪便在直肠内停留时间延长,水分被完全吸收,大便变得干硬,而此时排便,则会使裂口创伤加重,裂口加深,疼痛加重。如此往复,形成恶性循环。为此许多产妇服用缓泻剂,致肛管缺乏正常粪便的扩张,肛管狭窄,并形成药物依赖性顽固性便秘。
便?血
排便时常在粪便表面或便纸上见有少量新鲜血迹,或滴鲜血。大出血少见。
肛门瘙痒
由于裂口溃疡面或皮下瘘管的分泌物,或肛门腺体流出的分泌物,刺激肛缘皮肤引起肛门湿疹和肛门搔痒。自觉肛门常潮湿不爽,并可使皮肤伴有表浅裂口或皮损。
全身症状
剧烈的疼痛可加重精神负担,并影响休息,引起神经衰弱。有的人会因恐惧排便,有意减少进食量,久而久之,可引起轻度贫血和营养不良。还可出现月经不调,腰、骶部疼痛。肛裂感染期可有发热、肿痛和流脓血等。
预防方法
一直以来,饮水疗法是防止便秘最有效而廉价的方法。按成年人的生理需要,每天摄入的液体量应达到2000~3000毫升。
在秋季气候干燥时显得格外重要。饮用的可以是白开水、淡盐水、蜂蜜冲水和饭前饭后的汤水。不宜过多饮用浓茶或含咖啡因的饮料。
因茶叶中的鞣酸可以收敛大便,而咖啡因则有利尿、加速水分丢失的作用。
扩肛保健法
用右手指涂上适量具有润滑作用的痔疮膏或抗生素膏,先在肛周轻轻按揉1分钟左右,然后将示指缓缓伸入肛门内约2个指节。
将伸入肛内的示指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扩肛,持续3分钟,对有裂口及内括约肌疤痕纤维处要适当加压用力,有利于内括约肌松懈。
扩肛后,再在肛管口涂适量痔疮药膏。
发生便秘,可服蜂蜜、麻仁丸以利润肠通便,每次排便前在肛门内挤入开塞露再排便。
适当吃梨、慈姑、香蕉以增强肠道水分。肛裂者可在便后用温水坐浴15~20分钟,在肛裂处涂九华膏等收敛消炎药。
排便时注意用力不要过猛,手纸应柔软,以免擦伤肛门皮肤。必要时可手术治疗。
便后坐浴
排便后最好用温水坐浴15~20分钟,一般无须加任何药物。
如有肛裂感迹象,则可加入适量的洁尔阴痔痛一洗消或高锰酸钾。肛裂经久不愈或疼痛难以忍受时,可到医院用0.5%普鲁卡因溶液10毫升在肛门基底作封闭注射,镇痛效果较好。
也可在局麻下行肛裂切除术。
调节饮食结构
产妇在食鸡、鱼、肉、蛋等高蛋白质食物基础上,合理搭配一些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如粗粮、新鲜蔬菜。适当选食马铃薯、红薯等,也有利于排便通畅。多喝些水,吃植物油,能直接润肠,后者在肠道中分解的脂肪酸也有刺激肠蠕动作用,利于排便。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第4节 子宫脱垂
感染原因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子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称为子宫脱垂。常伴有阴道前、后壁膨出。本病主要病因是盆底支持组织的损伤、薄弱。
预防方法
如果属于早期脱垂或症状较轻者,可取平卧位或稍坐一会儿,即可使会阴部恢复常态。
也可使用运动疗法,如缩肛运动,一缩一放地进行,每次10~15分钟,每天2次。可采用针灸、中药外用和内服、子宫托等综合治疗。
严重的子宫脱垂应做保守性手术,使子宫恢复正常前位以利受孕。例如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加主韧带缩短术及子宫颈部分切除术。
但术后一旦受孕,应进行剖宫产术分娩,以免产后再次造成子宫脱垂症。除此之外,产后24小时,应开始做俯卧体操,每天2~3次,每次15分钟,这样可使子宫位置尽快复原到正前倾位。
第5节 产后血晕
感染原因
产妇分娩以后,头晕眼花,难以起坐,昏倒榻下,或心中郁闷,恶心呕吐,心烦不安,甚则口噤神昏,不省人事,都是产后血晕的症状。
本病的发生是由于产后失血过多,心神失养所致。此外,产后恶露不下,淤血上攻扰乱心神亦可致头晕。
预防方法
产后血晕多由于产妇素体气血虚弱,加之生产时产程过长,失血过多,气随血脱;或产时体虚受寒,寒凝血瘀,气逆于上等引起。
血虚气脱而致血晕
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头晕眼花,神志昏迷,唇白面青,心慌肢冷,身出虚汗等。
适宜滋补气血,益气固脱,方药可选定坤丹或独参汤。若汗出肢冷,则用参附汤,以回阳救逆;若伴出血不止,则于参附汤中加姜炭,以止血。
还可采用药膳调治,如黄芪粥,取黄芪20克,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留汁。用粳米50克煮粥,熟时加药汁和适量红糖,稍炖即成,每日早晚各一次。亦可用桂圆枣仁芡实汤,桂圆肉10克,芡实12克,炒枣仁10克,共入锅中,水煎,去渣取汁饮服,每日一剂,连服五天。
瘀阻气闭型血晕
其主要症状表现为产后恶露不下或者量少,少腹阵痛拒按,甚至心下急满,气粗喘促,神昏口噤,不省人事,两手握拳,牙关紧闭,面色紫黯,唇舌均紫等。
适宜行血逐瘀,方药用夺命散加当归、川芎。若兼胸闷呕哕,则加姜半夏以降逆化痰。也可用下列药膳调理,如佛手山楂元胡汤,佛手6克,山楂10克,元胡6克,水煎取汁服用,每日一剂。桃仁粥,桃仁15克捣烂,加水浸泡,去渣留汁。粳米50克煮粥,待粥半熟时加入桃仁和少许红糖,炖至粥熟即可,每日晨起食之。黑豆红花汤,黑豆30克,红花6克,共入锅中,水煎,去渣取汁,冲红糖50克温服,每日一次
第6节 痔.疮
感染原因
产后易患痔疮的原因,是妇女产后由于子宫收缩,直肠承受胎儿的压迫突然消失,使肠腔舒张扩大,粪便在直肠滞留的时间较长,容易形成便秘。加之在分娩过程中扯破会阴,造成肛门水肿疼痛等。因此,妇女产后注意肛门保健和防止便秘是防止痔疮发生的关键。
预防方法
勤喝水、早活动
由于产后失血,肠道津液水分不足,以致造成便秘,而勤喝水、早活动,可增加肠道水分,增强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多食粗纤维食物
一些妇女产后怕受寒,不论吃什么都加胡椒,这样很容易发生痔疮。同样,过多吃鸡蛋等精细食物,可引起大便干结,使粪便在肠道中停留时间较长,不但能引起痔疮,而且对人体健康亦不利。因此,产妇的食物一定要搭配芹菜、白菜等纤维素较多的食品,这样消化后的残渣较多,排便时易排出。
勤换内裤、勤洗浴
不但保持了肛门清洁,避免恶露刺激,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水肿,预防外痔。
早排便、早用开塞露
产后应尽快恢复产前的排便习惯。一般3日内一定要排一次大便,以防便秘;产后妇女,不论大便是否干燥,第一次排便一定要用开塞露润滑粪便,以免撕伤肛管皮肤而发生肛裂。
应用药物坐浴或软膏治疗
有痔的产妇,产后应用药物坐浴或软膏治疗。痔翻出过大,在痔的表面涂些油膏,用手指将充血水肿部分慢慢推送肛门内,待水肿消退后,病情就会减轻,大约1个月,红肿和疼痛都会消失。
第7节 产后痛
手关节痛
手关节痛的原因
孕妇分娩后,体内激素发生变化,结果会导致关节囊及其附近的韧带出现张力下降,引起关节松弛。此时如果过多从事家务劳动,或过多抱孩子,接触冷水,就会使关节、肌腱、韧带负担过重,引起手关节痛,且经久不愈。
预防方法
在产褥期,产妇要注意休息,不要过多做家务,要减少手指和手腕的负担,少抱孩子,避免过早接触冷水。
骨盆疼痛
骨盆疼痛的原因
骨盆疼痛的原因是产妇分娩时产程过长,胎儿过大,产时用力不当,姿势不正以及腰骶部受寒等,或者当骨盆某个关节有异常病变,均可造成耻骨联合分离或骶髂关节错位而发生疼痛。此外,在韧带未恢复时,由于外力作用如怀孕下蹲或睡醒起坐过猛、过早做剧烈运动、负重远行等,均易发生耻骨联合分离。表现为下腰部疼痛,并可放射到腹股沟内侧或大腿内侧,也可向臂部或腿后放射。
一般来说,此病过一段时间(几个月甚至1年左右),疼痛会自然缓解。如果长期不愈可采用推拿方法治疗,并可服消炎止痛药,既可减轻疼痛,又可促进局部炎症吸收。
预防方法
1.患有关节结核、风湿症、胃软化症的妇女应在怀孕前治愈这些疾病,然后再考虑妊娠。
2.怀孕后,多休息,少活动,但不能绝对静止不动,要适当而不要做过分剧烈的劳动或体育锻炼,如做一些伸屈大腿的练习,尽量避免腰部、臀部大幅度地运动或急剧的动作。
产后腰腿痛
产后腰腿痛的临床表现
产后腰腿痛的主要临床表现,多以腰、臀和腰骶部疼痛日夜缠绵为主,部分患者伴有一侧腿痛。疼痛部位多在腿内侧或外侧,可伴有双腿沉重、酸软等症。
预防方法
注意休息和增加营养,不要过早持久站立和端坐,更不要负重。避风寒、慎起居,每天坚持做产后操,能有效地预防产后腰腿痛。
一般人都会想到,分娩后会阴疼,或是剖宫产刀口疼,可是为什么胳膊和腿也疼呢?这是因为分娩时会变换不同的姿势,把腿长时间放在产床的脚蹬上,或身体下垫了一些什么东西,致使腿一直处于比较别扭的姿势,因而引起腿痛。另外,分娩时用力,胳膊也在帮助使劲,或许当时根本没什么感觉,可在之后就会发现胳膊也很酸痛。由此说生孩子就像跑一次马拉松并没有夸张,即使分娩过程很顺利,时间很短,肌肉也可能被拉伤。
解除这类疼痛的最好方法是热水浴、按摩和一些能够放松的方法,产后适当做一些运动也能减轻症状。一般来说,这类疼痛无须服药就可自行消失。疼痛明显时局部进行热敷或理疗,也可采用针灸、中药熏蒸等方法,或到医院做超短波、神灯等物理治疗。另外还可以采用食疗法缓解疼痛。
头 痛
产生原因
产后头痛的原因,很可能是因激素分泌水平的改变而引起的。还有一种可能则是在分娩时采用了硬膜外腔分娩镇痛或脊椎穿刺,也会引起剧烈头痛。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预防方法
对于第一种头痛,放松是最好的方法,头痛症状会随着激素分泌逐渐恢复正常而消失,如果需要,也可以适当地吃些止痛药。如果是后一种原因引起的头痛,应平卧几天,必要时可使用咖啡因止痛。
会阴部疼痛
产生原因
这是一般人都会料到的痛处。从阴道一直到直肠部位都会有痛感。因为胎儿在分娩出时这些部位都要扩张,然后再逐渐恢复到原状。因此,这些部位的肌肉或许会肿胀,就会让你感到痛。再有就是,如果在分娩时进行了侧切缝合,在产后更会感到疼,在最初几天甚至连行动都会很不方便。如果使用了真空吸引术和产钳,那么肌肉肯定会受到更多的伤害,也就会更疼了。
预防方法
在产后立即冷敷,对会阴处的恢复很有帮助。另外,坐浴对缓解这类疼痛也很有效,在家里就可进行坐浴治疗。产妇还可试试使用一种专门可冷却的卫生护垫,这也会让疼痛部位觉得舒服些。如果疼痛真的难忍,必须用药止痛,一定要先问问医生。
乳房疼痛
产生原因
产后乳汁充满乳房,如果乳腺管还没完全畅通,乳汁不能顺利排出,会使你感到乳房发胀、发热和刺痛,不过这些症状都是正常的。如果产妇真觉得很疼,哺乳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预防方法
只要宝宝饿了就让他吮吸乳房,而不要考虑定时定量的问题,这样能够帮助乳腺尽快畅通。另外,还可试试热敷,或向乳头方向按摩乳房,都可帮助乳腺通畅。除非宝宝真的不肯吃奶,一般不要使用吸奶器,那样会使身体分泌更多的乳汁,加剧疼痛。要尽量让宝宝吃奶,这样乳房很快便只会分泌宝宝需要的乳量。
第8节 产后中暑
感染原因
产褥期产妇一般体质较为虚弱,中枢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往往容易导致产后中暑。产后中暑后,患者体温升高、脉搏和呼吸加快,面红不出汗,皮肤干热,全身起痱子或出汗而体温下降。由于夏天人体水分大量地蒸发,产妇平时还要多喝些盐开水,以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
预防方法
如果发现产妇中暑,首先要镇定,先要把产妇转移到通风、清凉的地方休息,并迅速解开衣物。喂产妇喝些冷开水,或者藿香正气水等,一般在短时间内都会好转。如果无好转,产妇进入高热、昏迷状态,呼之不应,应立即送往就近的医院进行抢救,在去往医院途中,可用湿毛巾擦浴前胸、后背以降温。
1.如发现产妇有中暑的症状,应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到通风较好的凉爽处休息。2.解开衣服,多饮些淡盐水或服十滴水、仁丹、解暑片、藿香正气水等,短时间内即可好转。
3.出现高热、昏迷、抽搐者,应让患者侧卧、头向后仰,保证呼吸道畅通。在呼叫救护车或通知急救中心的同时,可用湿毛巾或用30%~50%的酒精擦浴前胸、后背等处。
第9节 产褥期发热
感染原因
产妇在刚生过孩子的24小时内,可以发热到38℃,但这以后,任何时候的体温都应该是正常的。如有发热,必须查清原因,适当处置。乳胀可能发热,但随着乳汁排出,体温将会下降。如果乳汁排出后仍不退热,就可能是别的原因。
预防方法
产褥期间出现发热,首先要看发热出现的时间。如果从产后24小时起,到10天之内的发热,应多考虑为产褥感染。此外,还可能有此期间发生的其他一些疾病,较常见的如乳腺炎、泌尿系统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产褥中暑等。所以产后一旦发热,就应积极查找发热的原因,并针对病因治疗。
产后多汗要注意风寒
怀孕以后,体内血容量增加,大量的水分容易在孕妇体内积聚。但分娩以后,产妇的新陈代谢活动和内分泌活动显著降低,机体也再不需要如此多的循环血量了,积聚的水分就显得多余,必须排出体外,才能减轻心脏负担,有利于产后机体的全面康复。
人体排泄水分的途径有3条:一条是经泌尿系统从尿液中排出;一条是通过呼吸,从呼出的气体中以水蒸气的形式带走水分;第三条途径是通过皮肤以出汗的方式排出体外。所以,产妇在产期不仅尿量增多,而且支配汗腺活动的交感神经兴奋性也占优势,汗腺的分泌活动增强,这就使得产妇无论是在冬天还是在春秋季节,皆是全身汗涔涔的。这是机体在产后进行自我调节的结果,并非是身体虚弱,也不是什么病态,属于生理现象,不是病,常在数日内自行好转,不必担心。但需注意的是,在出汗时,由于毛孔张开,易受风寒,所以要防止受风、着凉,且在出汗时,要随时把汗擦干,汗液浸湿的衣服要及时更换,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倘若出汗过多,长久不消失,多是产妇体虚的表现,那就要积极治疗。
第10节 附件炎
感染原因
分娩或流产后由于抵抗力下降,病原体经生殖道上行感染并扩散到输卵管、卵巢,继而整个盆腔,引起炎症。
在宫内节育器广泛应用的同时,患者不注意个人卫生或手术操作不严格而引发。未经严格消毒而进行的宫腔操作,如吸宫术、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子宫颈管治疗,以及消毒不严格的产科手术感染等。
一般疗法:患者应卧床休息,取半卧位,以有利于渗出液体或脓液积聚于盆腔陷凹处,而使炎症局限。应给予充分的营养及液体输入,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发热时可物理降温。腹胀严重者,可予以肠胃减压。减少不必要的妇科检查,避免炎症扩散。
抗生素疗法:患者均应做宫颈分泌物或后穹隆穿刺液的细菌培养,或做血培养及药敏试验,并以此为依据选择有效的抗生素。病原菌不清时,可用庆大霉素加甲硝唑,其对大肠杆菌及厌氧菌均有效。
症状表现:附件炎是指输卵管和卵巢的炎症。但输卵管炎、卵巢炎常常合并有宫旁结缔组织炎、盆腔腹膜炎,且在诊断时也不易区分,这样,盆腔腹膜炎、宫旁结缔组织炎,就也被划入附件炎范围了。一般来讲,附件炎是致病微生物侵入生殖器官后引起输卵管、卵巢感染的常见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附件炎症状明显,如发热、打寒战、下腹剧痛等。慢性附件炎有程度不同的腹痛,或小腹坠胀和牵扯感,时轻时重,伴有白带增多、腰痛、月经失调等症状。
预防方法
急慢性附件炎在治疗效果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就要考虑手术治疗。
慢性附件炎可以适当使用中药治疗。慢性附件炎治疗,比较好的中药我们首选妇乐冲剂。也可以考虑用一些理疗方法。
第11节 产后尿失禁
产生原因
产后的妈妈每次咳嗽、大笑,打喷嚏或是弯腰的时候,都会有尿液漏出来。
产后尿失禁并不少见,它是因为分娩过程中胎儿经过产道时骨盆底的肌肉群(或肛提肌)被拉伤或是支配它们的神经血管受伤,所以导致肛提肌的松弛、萎缩。
当我们在大笑、打喷嚏、咳嗽或是弯腰时腹腔内的压力会增加,此压力传递到膀胱,膀胱内贮存的尿液会受到向外挤的压力。
正常情形下,此时骨盆底的肌肉群会适时收缩,扮演控制的角色,以免尿液外渗造成尴尬的情形。产后尿失禁就是因为这些肌肉功能受损,无法发挥功能而漏尿。
预防方法
产后尿失禁可做凯格尔运动(Kegel Exercise)来帮助复原。凯格尔运动就是骨盆底肌肉的收缩运动。经由反复的运动训练来复原及加强骨盆底肌肉的功能。骨盆底肌肉要怎么收缩?可先以中断尿液的感觉来体会一下。
盆底肌运动:仰卧在床,双脚屈膝微开约7~8厘米,收紧肛门、会阴及尿道5秒钟,然后放松,心里默数5下再重做,每次运动做10次左右,同时有规律地抬高臀部离开床面,然后放下,每次也在10次左右。起初,收紧2~3秒即可,逐渐增至5秒钟,此动作也可站立或坐立时进行。
腹肌运动:仰卧屈膝,双手放在大腿上,深吸一口气,呼出时收缩腹肌,将头及肩抬起,维持5秒后放松。双臂放在身体两侧,举起腿与躯干垂直,然后慢慢放下,另一只腿做同样动作,如此轮流交换举腿5次,每天1~2次。双腿放平,双手托枕部,利用腹肌收缩的力量使身体慢慢坐起来,反复多次,促进子宫收缩及回位。俯卧在床,将枕头置于腹下,保持这种姿势15分钟,俯卧时注意勿压迫双侧乳房。仰卧屈曲右膝,伸长左脚,收缩臀部及下肢肌肉,默数5下,然后放松,再做左脚。
第12节 产后感冒
症状表现
普通感冒表现为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
检查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天痊愈。
产生原因
冬季产后的妈妈常易患感冒,由于新妈妈气血两虚,抵抗力下降,加上出汗较多,全身毛孔经常张开着,又由于是在产褥期,长期处在温暖的环境中,稍加不注意就容易着凉,患上感冒。
预防措施
居室通风:新妈妈的居室应坚持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这样才能减少空气中病原微生物的滋生,防止感冒病毒感染。通风时应先将新妈妈和宝宝暂移到其他房间,避免对流风直吹而着凉。
防寒保暖:冬天坐月子,新妈妈的居室既要舒适安静,又要防寒保暖。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20℃~24℃,如果家中没有暖气,可以开空调或电暖器保持房间里的合适温度。
湿度适宜:冬天家中有暖气,应特别注意居室内的空气不能过于干燥,空气干燥容易使人口干舌燥、流鼻血、咽痛等。可在室内用加湿器或放盆水,以提高空气湿度。室内的空气湿度应保持在55%~65%。
饮食均衡:饮食要营养均衡。在冬天,新妈妈应适当多吃含维生素多的蔬菜水果和高蛋白食物,这些食物能促进细胞正常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力。还应多饮水,多排尿,及时排除体内毒素,有助于抵抗感冒病毒的侵袭。
应对方法
饮食疗法
糯米葱粥
糯米100克,将糯米洗淘后,加水适量煮粥,将熟时,加入葱白数根煮至熟,空腹食用。
梨枣鸡蛋汤
梨、鸡蛋各1个,红枣、冰糖各适量。将梨洗净切块,然后加水煮沸,最后打入鸡蛋。早、晚各1次,服后休息。
白菜萝卜汤
白菜心250克,白萝卜60克,加水适量,煎好后放入红糖15克,趁热喝汤吃菜。
橘皮生姜红糖茶
橘皮、生姜各10克,切细丝,加水煎至半碗,服用时加入红糖适量,趁热服用。服后盖被睡觉,有助于退热,缓解头痛。
专家提醒
感冒虽然不会太大程度地影响母乳喂食,但妈妈最好还是请家人多帮助照看宝宝,自己则应抓紧时间休息。休息好了,感冒才会更快好转。
新妈妈患病毒性感冒时,可服用一些中成药,如感冒清热冲剂、双黄连口服液、双花口服液等。
如果是细菌性感染,可根据医生的建议用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生素,如青霉素V钾片、先锋六号等。这些药都不会影响乳汁的质量,但需要依据个人情况做出选择。
第13节 产后风湿
产生原因
女性在产褥期间,由于风寒湿邪,出现肢体关节酸楚、疼痛、麻木,重者称为产后风湿,又称产后风。产后风往往有不同的原因,而且有时同样的症状也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它的临床反应症状:除了怕冷、怕风、活动关节疼痛之外,还伴有麻木、抽搐、胀痛等因素。
尽管“产后风”不是产后通风所致,但的确有许多孕妈妈在分娩后,特别是冬季会出现怕“风”、怕“冷”的情况,这是因为分娩后大量血液从子宫进入体循环,加之妊娠期间许多组织间液也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中,因此孕妈妈体内血容量升高,产后24小时内增加尤其明显,致使心脏的负担加重,这种状态一般要到产后3周或更长时间才可逐步恢复到孕前水平,所以在此期间孕妈妈体内水分必须很快排出。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排尿,产后尿多是常见现象;二是通过呼吸,把水分以蒸汽方式呼出体外;还有皮肤大量出汗。因此孕妈妈的汗毛孔总是处于开张状态,遇风就会觉得全身湿冷。
部分病人发展为类风湿,长期风湿侵入人体,占位机体,影响血脉流通,导致体内器官血脉失去营养、变形,有些机体肌肉组织萎缩,重者直接侵入到五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