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产后心理健康考验

第1节 新妈妈的新考验: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的自测

一些工作的新妈妈生完宝宝后会患上产后抑郁症。如果新妈妈心情沉重抑郁,对任何事都缺乏兴趣,请从以下8个方面做自测:

picture

很多妈妈都经历过产后的情绪波动,只是程度不同。以2周左右的情绪作为参考,如果符合以上5项,请尽早看医生。

产后抑郁有哪些表现

产后抑郁是指女性在产后3~4天内,出现流泪、不安、伤感、心情抑郁、集中力低下、健忘等症状。一般具有暂时性,大多都会在1~2天内恢复。

虽然程度或症状有差别,但经历过产后抑郁症的女性非常多。有的症状很轻微,甚至未察觉到就在短时间内结束了,据统计可占新妈妈的80%。

对大多数人来说产后抑郁症只是一时的症状,不必治疗。但其中也有再次发作的,可能持续1~2年。

抑郁这种症状开始于产后第一周(1~4天),尽管这个经历不愉快,这种症状通常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两周内就会减缓。产后抑郁—这是比产后郁闷更严重的症状,在10个新妈妈中大约有一个受其影响。症状是心情恶劣,疲倦,伴有头痛和全身疼痛。生活中的一些很平常的事都会越来越觉得受不了,悲伤流泪,无心打扮,不思饮食,甚至连宝宝也不想照顾。

导致产后抑郁的原因

一般人可能会认为导致产后抑郁症的原因是心理素质较差,加上长时间对妊娠、分娩、育儿的不安,积累成精神压力。另外,妊娠、分娩引起内分泌急剧变化,以及分娩带来的不安和体力消耗,使身心暂时无法承受。下面是一些具体的分析:

内分泌变化的影响

妊娠后期,孕妈妈体内雌激素黄体酮、皮质激素、甲状腺素也不同程度增高,孕妈妈会产生幸福愉悦的感觉,但是宝宝出生后,这些激素迅速下降,造成体内内分泌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抑郁症状。

孕妈妈或宝宝生病

研究表明,疾病导致的极度紧张也会诱发抑郁症。早产、产褥期的疾病或并发症给新妈妈带来极大压力,容易诱发产后抑郁。她们一方面担心早产宝宝今后的健康问题,另一方面自己心理上也没有完全做好做妈妈的准备。年轻母亲的情绪充满着沮丧和焦虑,她们睡眠很差,清晨又感到疲乏无力。宝宝成了她们牵肠挂肚无尽头的根源,哪怕是宝宝极轻微的不适都会引起她们最严重的恐惧。她们感到不能胜任母亲这一角色,缺乏安全感,指责自己的种种不是,经常失去控制而哭泣不止。她们常常滋生消极情绪,这反过来又加剧了自己的内疚感。

家人的压力

怀孕和分娩不仅给女性带来显著的生理性变化,也给她们带来心理上的变化。丈夫或其他亲属对宝宝的性别不满意,以及丈夫的不良表现都容易给新妈妈的情绪带来压力和委屈。

睡眠不佳

很多妈妈无论白天、晚上都是自己带宝宝,容易产生委屈、烦躁、易怒的情绪,甚至还会在繁忙的夜晚和寂寞的清晨,产生对丈夫和无辜宝宝的怨恨。

有医学专家表示,在宝宝出生后第一年,有些女性出现的抑郁症状,可能只是缺乏睡眠而已。当宝宝形成规律睡眠后,这些母亲的抑郁症状明显缓解了。

产后抑郁的自我调节法

对产后抑郁,新妈妈还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克服。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及时调整和改善自己的情绪。

放松充电法

适当调节变动生活内容,不要时刻关注宝宝而忽略了自己,将宝宝暂时交给其他人照料,给自己放个短假,也能达到放松自己的精神和充电的作用。避免心理、情绪透支。

角色交替法

别忘了虽然已为人母,但仍是丈夫的娇妻、父母的爱女,谁也不可能只做24小时全职妈妈,所以要给自己换个角色,享受娇妻爱女的权力。

倾诉宣泄法

找好友或亲人交流,尽诉心事,大哭一场也无妨,尽情宣泄郁闷的情绪。

自我鼓励法

自我欣赏,多看自己的优点,多看事物的好处,多想事情可能成功的一面。

焦点转移法

如果产后的确面临严重的不愉快的生活事件,甚至问题棘手难以解决,不要让精力总是陷于不良事件上。越想不愉快的事心情就会越不好,心情越不好越容易钻牛角尖,心情就会越发低落,陷入情感恶性循环的怪圈中。所以要适当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将注意力转移到一些愉快的事情上,关注自己的喜好,不仅思维上转移,还可以身体力行参与力所能及的愉快活动。

自我实现法

生儿育女只是女性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但绝不是唯一的方式,所以不要忘了还有其他自我实现的潜力和需要。也许趁着休产假的时间还能关注一下自己擅长的事业,等产假结束会有改头换面的新形象出现。

食物治疗法

孕妈妈在“月子”里通常都会吃大量补品,有时候家里人也会嘱咐你多吃、大吃。

殊不知这些食物很容易令人心烦气躁,失眠焦虑,严重的还会出现“上火”的迹象。所以,要多搭配吃一些清淡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喝温开水,自内而外地调整身心状态。

行为调整法

鉴于女性分娩后不适于做剧烈的运动,但一些适当放松活动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深呼吸、散步、打坐、冥想平静的画面、听舒缓优美的音乐等。

第2节 新妈妈要调试好心态

放松你的身体

产后的生活给新妈妈的精神带来了不少的压力。下面几种放松法可以帮助你减轻精神压力,使自己身心放松。

任何安静的活动,像读书或将时间花在爱好上,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帮人们放松自己。但要想进入对减轻压力更有帮助的深层次放松状态可以试试下面的一些方法。

打盹儿

学会在一切场合,如家中、办公室、走廊、汽车里打盹儿,只需10分钟就会使你精神振奋。专家研究证实,白天有打盹儿习惯的人,晚上更容易入睡,睡眠质量也高,很少做噩梦。这说明打盹儿是解除疲劳、恢复体力、提高精力的一种特殊休息方式。“闭目养神也是药”这句话说明打盹儿对身体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闭目养神时要注意做到放松、入静、顺其自然,这样能使全身经络疏通、气血流畅。

按?摩

如果人们情绪过激,可以考虑按摩治疗这种减轻压力的好方法。按摩会通过下面的方式对有害的心理压力作出巨大的改变:

picture

当头感到紧胀不舒服的时候,你可以试着顺着你的头发往下轻抚,就像抚摸家里宠物一般,轻轻柔柔地由上往下,以手的力量按摩。在按摩时,紧张的肌肉会放松,而且由于紧张感而带来的疼痛也会消失。当血液循环加快时,肌肉便会得到更多的氧气和营养。

听音乐

科学家发现,听音乐可以减少压力,减缓心跳,并能降低血压。为了获得最大的益处,最好选择轻音乐,慢节奏的音乐要比快节奏的音乐更轻柔;弦乐器比管乐器更轻柔;演奏比演唱更好一些。要想获得音乐最大的帮助,首先选择适合你情绪的音乐。逐渐改变音乐来反映你想要的情绪,许多现代唱片都有轻柔、舒缓的调子。也可以选一些背景音乐,如夏季风雨声和海啸的声音。

最享受的放松

picture

全身放松

当人心里感到紧张时,很自然地会握拳或身体显得很僵硬,越是这样,心里的紧张感就越大。此时,如想解除紧张情绪,使心情放松,必须首先使身体松弛下来,也就是利用身体的状态来改变精神的状态。舒适地坐在一个安静的地方,双目紧闭,放松肌肉,默默地进行一呼一吸,以深呼吸为主。一些无意识的机械动作,有助于缓和我们内心的紧张。

也许你会抱怨没有时间来照顾一下自己的身体,忙里偷闲放松一下你的身体吧!利用宝宝睡觉的时间在阳台上伸伸腰或做几节操,让身体尽可能地伸展。如果你学过瑜伽,那么你可以从深呼吸开始,选择几个简易的动作让自己的身体放松、再放松,十几分钟后,你的身体将变得柔软而又轻盈。

应广交朋友

如果你是女人,而你感到压力,就去找朋友倾诉吧。相对于男人来说有更独特的对付压力的办法,不是逃避,不是忍耐,也无须猛练身体,靠出汗排解。她们有自己的方法,那就是互相依赖。有亲密关系的人,能和人讨论深刻感受的人,通常较能应付压力,不会被危机击倒,能振作起来,面对挑战。

女人的友谊是很特殊的,不是生死与共,也不是两肋插刀,而是无话不谈。她们可以互相倾诉烦恼,也可以交流经验。涉及的话题大到工作学习,小到给丈夫选什么样的内衣,为宝宝做什么样的晚饭。她们依靠朋友之间的交流来排解自己的无聊、郁闷或者是伤心、忧虑。而朋友就像是引线的针,她们可以依靠彼此的交流填补内心的空虚,可以相互慰藉,相互依靠,依靠彼此的对比提醒自己找到想要的生活。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女人在向朋友倾诉的时候,体内会分泌出5倍于平时的抗压力的激素,保证情绪和身体都不会失控。这也是为什么女人通常要比男人快乐和长寿的秘诀。

把情绪转向欢乐

当心情不快、痛苦不堪时,可以漫步在林荫小道上,或者到视野开阔的海边散步,还可以作一次短期旅游,把自己置身于自然美景中,青山绿水会使你产生豁达明朗的心境,忧愁烦恼会随之消散。总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分别采取自己喜爱的活动,短期旅游、爬山远眺、呼吸新鲜空气等活动都能够开阔视野、增加精神活力。忙里偷闲听听音乐、跳跳舞、唱唱歌、聊天逛街,也是消除疲劳、让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的有效方法和精神良药。

紧张或者沮丧时,可借助一些方式排遣,如和丈夫一起出去吃晚餐或看电影,和好朋友一起吃饭、聊天;不要勉强自己做不愿做的事;心情不好时,强迫自己想一些高兴的事情;不要对自己要求过高,降低期望值;把自己的担心说出来,让别人帮助化解;与其他新妈妈在一起,聊聊带宝宝的感受;装扮一下自己,让自己美丽一些;去做形体锻炼,及早复原曼妙身材;经常放松自己,如睡上一小会儿或读书、洗澡、听音乐、看影碟或精美杂志。

面对压力,转移是一种最好的办法。压力太重“背”不动了,就放下来不去想它,把注意力转到让你轻松快乐的事情上来。等心态调整平和以后,已经坚强起来的你,还会害怕你面前的压力吗?

第3节 宝宝来了,爱情没了吗

你的身份发生了变化

初为人母就意味着你成了一个必须对你的宝宝负责的人。他的吃喝拉撒、快活恼怒、疾病玩耍,大到生长发育,小到尿布奶瓶,这些事情你都得操劳操心,而且你还得对他和颜悦色、尽心尽力。

女人经过漫长的生育过程,她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由一个很高的水平突然降低到正常水平,这种激素水平的急速降低就会导致女性抑郁情绪的产生。

另一方面,初为人母的女性在妻子和女儿的角色之上又多了一个母亲的身份,必然又会出现很多新的问题。自宝宝呱呱落地开始,初为人母的你便要展开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找时间和丈夫约会

夫妻单独相处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一有了宝宝就不再重视夫妻关系了,那么当宝宝长大以后,你就会发现你和你的丈夫已经非常疏远了。

产后的婚姻关系,时常面临挑战,多了一个小宝宝的加入,常常会让丈夫受到冷落,要如何维持良好的婚姻关系,是一门值得好好探讨的学问。

养育、照料一个宝宝,是一件又琐碎又累人的事,你常常会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婚姻的伴侣关系,会在宝宝出生后明显受到影响,宝宝出生后,夫妻独处的时光大约会剩下宝宝出生前的1/3。独处时间减少,也容易让夫妻之间的感情出现疏离。

隔三岔五安排一个时间给你和你的丈夫,一起外出,吃饭聊天、逛街购物、散步跳舞。如果可能的话,雇一个保姆或者小时工,每周让你自己有一个晚上空闲出来作为你们两个人的约会日。你们可以谈谈宝宝,也可以聊其他的事情。只要互相关注对方,并且成为习惯,会对婚姻很有帮助。这不光可以增进夫妻感情,让你的丈夫更爱你,更关心你,还能让你自己有个好心情。这和照料喂哺一样,对你的宝宝很重要。

第4节 重返职场,你准备好了吗

新妈妈工作法规

根据《国务院关于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以及我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法律对女职工有特殊的保护,例如女职工在怀孕、产期、哺乳期不得降低基本工资和解除劳动合同。不得安排女职工从事诸如矿山、井下作业等国家规定的第四级强体力劳动和女工禁忌的工种。女职工在哺乳期内,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延长其劳动时间,一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

女职工有未满周岁的婴儿,用工单位应保障女工每天有两次哺乳时间,每次不得少于30分钟。哺乳时间(包括为哺乳而需要的往返路程时间)应算作工作时间。女工在劳动时间内的产前检查应算作劳动时间。

女工的产假为90天,其中产前休假25天。难产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者,每多生1个婴儿增加15天产假。

新妈妈职场智慧经

新妈妈重返职场,需要用智慧重新定位自己。要承认自己的变化,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家庭生活中,自己不可能和以前一样得心应手。的确,对很多妈妈来说,重返职场,自己的身份发生了变化,需要重新调整和适应。那么怎么摆脱一些“不良状态”,迅速变得游刃有余呢?

养成自信的习惯

虽然你休息了不短的时间,可能会比同事做事慢一些,甚至一切要从头开始,也可能被安排到自己从不熟悉的部门,你一定不要失落、自卑,要知道这一次的开始比你刚进入社会时要从容得多,你不仅有工作经验,你还获得了不是每个女人都有的生活阅历,那是你丰厚的心灵积累。

宽容对待岗位变化

这是新妈妈们重回职场时首先要学会的功课。除了客观因素,社会普遍认为刚生完宝宝的女性全部心思都在宝宝上,一般也不敢委以重任,这当然会让新妈妈感到失落。但不妨换一种角度来思考问题,视人事变动为正常现象,放下架子,把自己当作新人,相信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样更有利于学习,尽快适应新环境。

避免婆婆妈妈

最好不在工作场合大谈特谈自己宝宝的趣事,以免影响自己的职业形象。可在工作休息时给同事们做个小介绍就可以了。这样不会给人留下婆婆妈妈的印象。

建立稳固的“后防”

如果父母或公婆愿意帮忙照看宝宝,那是最好不过了;如果不能,最好选择生育过的、有带宝宝经验的保姆,同时不妨与丈夫商量,让他帮你分担家务。经常与他们沟通,宝宝来了,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而是夫妻双方乃至全家的事。妈妈没有必要把困难的压力都留给自己。

做实际的事情

女性往往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与自己的思想斗争上,只能于事无补。比如出去上班,宝宝确实没人照顾,不得不做全职妈妈,家庭的经济收入就有可能降低,这时候,别总是愁眉苦脸,而应该适当调整消费。想的少一些,做的多一些,生活就会轻松许多。

保持工作激情

休产假期间,新妈妈很难随时更新专业知识,工作思维和方式停留在以前,加上对外界的关注相对减少,与社会的差距就越大。此时,及时充电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才能改变现状。

协调办公室人际关系

年轻妈妈在职场上一样会碰到各式人际关系。比如青春亮丽的女生,比你大不了多少的老练的上司,你该如何在他们的周围取得一个游刃有余的工作氛围呢。你也许会因为宝宝而提前回家,那你一定要提前把工作做好,甚至你可以提前到办公室做好一天的准备。

不要在办公室大谈做妈妈的艰辛,人们不会因为你是妈妈而忽略同你竞争。不要因为宝宝的问题常常向上司请假,那样你很容易陷入被动状态。你应该培养幽默、轻松的性格,让同事觉得你是他们中很正常,令人愉快的一分子。。

保证效率

一旦正式上班,生活应予结构化,善用行事历、记事本提醒自己,以确保每天该做的都能完成,不会有遗漏发生。不要在办公桌上或工作电脑里存放太多容易分散精力的东西;规定自己1个小时内可起来活动一下,其余时间眼睛只盯着工作。上班时专心工作,因为你想宝宝也没有用,只会使工作更加糟糕。下班时全心做好妈妈,可以尽情享受生活了。另外,如果因为宝宝生病要去医院,一定要向公司请假,遵守公司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