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 蟀
建筑巢穴的专家
如果在你的家中找不到蟋蟀,请你不要伤心难过,你应该庆幸你的家坚固牢靠,没有让蟋蟀赖以生存的缝隙。但是作为补偿,你可以到夏夜的田野中倾听着蟋蟀们为你演唱的美妙歌声,那是在城市里听不到的。如果你够幸运的话,你还会在路旁的草丛中发现这种可爱美丽的小昆虫。它们的名声和蝉一样被人们所熟知。但是,它们比蝉还要出名,不仅因为它那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更是由于它那被人们所称道的建筑才能。这种小昆虫可以将自己的巢穴建筑得美轮1美奂,让你见了由衷地佩服它们。
在昆虫的世界中,许多昆虫一生都是流浪汉,它们不会考虑为自己找一个稳定的住所让自己安定下来。通常,这些昆虫只是随便找一个临时的避难所来躲避风吹2雨打。如果幸运地找到一个自己中意的住所,而这里又没有主人的话,它们就会高兴地搬进去,暂时住下来。它们不会将心思花在住所的装修上,只要能住,它们已经心满意足了。如果有了住所的同时又能获得一些食物,对它们来说,那简直就是大自然的恩赐了!
然而,蟋蟀是和这些昆虫截然相反的昆虫。当它们由卵变成成虫后,它们就会寻找到一块儿合适的地方,建立自己温馨的小窝。它还会为这个日后的终身居所花费不少心血。有了一个固定舒适的居所后,它会在寒风凛3冽的日子中,躲在温暖舒适的小窝中惬意地过着日子。由此可见,蟋蟀真是一种具有远见卓识的昆虫。
我曾经捉过一些蟋蟀来养。这是一些刚刚成年的蟋蟀,一开始,它们也是居无定所,一片砖瓦、一片枯叶,都可以成为它们的居所。但是,等到十月末寒气降临的时候,蟋蟀便开始选择地点筑巢做窝了。对待地点的选择,蟋蟀还是很慎4重的。它们从不在任何裸露的地点筑巢,而是会选择在有植物遮盖的地方筑巢,因为植物会作为隐藏时不可或缺的遮檐。
在挖掘巢穴时,蟋蟀会用自己的前爪进行挖掘,利用有力的颚钳将大块的沙砾挖掉。我曾经看见蟋蟀用它那有两排锯齿的有力的后腿在蹬踢,将挖出的土扬到身后,堆成了一个斜面,这些就是它筑巢的全部工艺。
在巢穴的挖掘过程中,一开始的进度是非常快的。因为荒石园中的土层较为松软,只需要2个小时的时间,我们的建筑师就在地面上消失了。在不断挖掘的过程中,蟋蟀还不时地将土边退边扫到门口。如果感到了疲劳,建筑师便会在还没有完工的门口歇息片刻,将头探出洞外,让触须微微地颤动着。不一会儿,它又返回了洞中继续一边打扫一边向深处挖掘。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师休息的时间越来越长,干劲儿也随之减弱了。
巢穴在挖了2寸深后,最主要的工程基本上已经完工了。剩下的工作既费时又费力,需要我们的建筑师每天抽空去干。在天气日渐转凉的时候,蟋蟀的身体也在逐渐长大,巢穴也会逐渐加深加宽。即使到了冬天,只要外面的天气晴朗,洞口有阳光,你也会发现蟋蟀在向外弄土,这说明它正在修整和扩建巢穴。等到春光明媚之时,巢穴的装修工程仍在继续,不停地修复,直到这个屋子主人生命的终结为止。
自动开启的“象牙盒”
雌性蟋蟀在做了妈妈后,会将卵产在离地面不到1寸深的土中。这些卵被一个一个垂直地排列在土中,而且每次产的卵的数量都不等,有时多有时少,彼此之间相互紧紧靠在一起。出于好奇的心理,我用放大镜观察了土中卵的数量,大约有五六百枚。真是一个多产的母亲!不过,这么多卵肯定不久就会有大部分被淘 5汰。
虽然这些淡黄色的卵只有3毫米大小,但他们绝对是一个绝妙的小机械。卵仔开始孵化后,卵壳就变成了一个不太透明的白筒子,在卵壳的顶端分布着一个十分规则的小圆孔,在圆孔的边缘有一个圆帽,可以作为孔盖。这个圆帽并不是由新生儿随意顶开或钻破的,而是中间有一条特别的线条,闭合不紧,可自动开启。
大约经过15天的时间,这些卵的前端会出现两个又大又圆的黑黄相间的圆点,这两个点将来会发育成蟋蟀的眼睛。比这两个稍高的地方,会出现一条细小的环状突起线,卵壳将来就会从这里裂开。用不了多少时间,我们就会从半透明的卵中看到蟋蟀宝宝的可爱模样。随着时间的流逝,卵壳上出现了一条十分容易弄破的细线。这个可爱的小生灵用额头不断顶着卵壳,最终卵壳的顶部会像香水瓶那样微微开启。而小蟋蟀就会从这个“小香水瓶”中钻出来。
小蟋蟀出来后,纯白的卵壳儿仍然鼓胀着,显得光滑而平整,顶端的圆帽就挂在旁边。可以说,蟋蟀的卵是一个高级的小机械,仿佛是用一只象牙做成的盒子,但这个盒子中装的不是物品,而是鲜活的生命。
脱掉了精致的外套,刚出生的全身灰白的小蟋蟀就迫不6及待地要离开孕育它的土地。它用大颚开始拱土,小腿拼命地将碍事的松软的土推到身后。经过一番努力后,它终于冲破土层,来到了地面,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此时的它是如此弱小,自然界中的许多凶险都在等待着它。但是24小时后,这个无忧7无虑的小家伙就会变成一只漂亮的小蟋蟀,全身乌黑的颜色一点儿也不输给成年的蟋蟀,而原先身体的灰白色只在胸前留下一圈灰白色的印记,就像是牵着婴儿学步的背带。
小蟋蟀虽然个头小,但动作却十分敏捷。它喜欢用它头上颤动的长须不停地探查周围的环境,而且兴奋地蹦来蹦去,表现出十分开心的样子。大概它自己也知道,等到以后体态变胖后,就再也不能像现在这样无忧无虑地欢蹦乱跳了。
田野里的大合唱
四月刚刚过完,蟋蟀们便在百里香和薰衣草盛开之时,在荒石园的灌木丛中,用它们那纯朴的歌声和质朴欢快来歌颂万象8更新的大自然是多么和谐。它是万物复苏的赞歌,是萌芽的种子和嫩绿的小草都可以听懂的歌。先是一两只蟋蟀在羞答答地独自鸣唱,不久就会演变成了大合唱,仿佛每个草丛中都有一个歌唱家在演唱。
蟋蟀的歌声算不上美妙,但在此起彼伏中有一种独特的韵律。就像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一样,蟋蟀的乐器十分简单却又特别精9巧。我们先来看看它那透明的鞘翅。它几乎平贴在后背上,只在侧面突然呈直角向下倾斜,它用翼端将身体紧紧裹住,在翼上有着一些斜向平行的细脉。一些粗壮的翅脉在背脊处互相连接,呈现出细小的皱纹,其中一处有着四五处“人”字形的条纹,而另一处是一条弓形的曲线,这两处就是蟋蟀的发声部位。而且,这个部位的皮膜要比其他部位的细薄,尽管略呈黑色,但它仍然是透明的。
有了琴弦,琴弓自然是少不了的。在两者的配合下,动听的音乐才会自然流淌下来。蟋蟀的琴弓很精美,上面有150个三棱柱齿与左面的鞘翅的梯级互相吻合在一起,是四个扬琴同时震动,下方的两个扬琴靠直接摩擦发出声音,而上面的两个通过直接摩擦就可以发出声音了。因此,通过这四个振动器,蟋蟀那雄浑的歌声可以传出几百米的距离。
蟋蟀时而柔声低吟,时而轻快欢唱。它的声音亮度可以和蝉相媲10美,但却没有蝉那么嘶哑。这么抑扬顿挫的歌声要完全归功于蟋蟀的右翼鞘盖。蟋蟀根据鞘盖和腹部软体部分的接触面积大小来改变声音的强弱,如果它想发出一些声调高的声音,鞘盖就会向上高高抬起,要是想要发出低沉一些的声音,鞘盖就会放低一些,它们对声音的控制总是收放自如。
了解了这些歌唱家的本领,我便会在微风徐徐的夏夜,安静地躺在床上,聆听这些小生灵为我演唱的动听歌曲。
阅读思考
1.蟋蟀是怎样建造住宅的?
3.蟋蟀演奏的乐器是什么?
词语积累
美轮美奂 风吹雨打 凛冽
慎重 淘汰 迫不及待 无忧无虑 万象更新 精巧 媲美
注解:
1形容房屋高大华美而众多。
2指遭受到狂风大雨的袭击。
3刺骨地寒冷。
4谨慎认真。
5在选择过程中去除(不好或不合适的)。
6形容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7没有任何忧愁。形容心情安然和舒畅。
8形容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面貌一新。
9形容(技术、器物构造等)惊喜巧妙。
10指美好的程度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