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牛

藏在树中的破坏者

年轻的时候,我就对天牛这种有着高级机体组织的昆虫有着很深的喜爱之情。但是,这种昆虫的幼虫却有着非常奇怪的外表,它们就好像是一段蠕 1动着的小肠。

天 牛 - 图1

发现这种昆虫的幼虫也是一件非常巧合的事情。为了准备过冬的柴火,我特地向樵夫订购了一些。我发现,其中有一些满是虫眼的树干上布满了一道道的伤痕,有的甚至是一道道深沟,树皮已经被咬烂了,树干也遭到了侵2蚀。在这段树桩中,我发现了两种不同年龄段的天牛幼虫:年龄大一些的幼虫有成人一根手指那样粗细;而年龄小一些的幼虫只有粉笔一般粗细。另外,我还见到了天牛的蛹,它们颜色深浅不一,唯一相同的就是肚子都显得鼓鼓的。

等到春暖花开,天气变得暖和后,这些在树干中发育成熟的天牛就会爬出去,但在此之前,它们大约要在树干中待上三年的时间。对天牛来说,要过着这漫长的孤独的囚徒般的生活,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啊!

在重见天日之前,日子就这么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地过着。天牛的幼虫们缓慢地在树干中爬行着,它们更像是一个个小探险家,整天在树干中探索着出去的道路,而那些在探 3索中挖掘下来的木屑就成了它们的食物。天牛幼虫的上颚就像是木匠手中的半圆凿,黑黑的,短短的,但却非常坚硬有力,它正是凭借着一张坚硬的嘴吃出了一条道路。天牛幼虫用这张没有锯齿但锋利、像汤勺一样的嘴将凿出的木屑消化后排泄出来,堆积到身后,堵塞住被它啃食过的痕迹。幼虫就是一边在挖掘通道,一边进食。随着挖掘工程的展开,道路在不断地向前开拓着,当残渣将后面的路堵死后,幼虫也在不断地前进着。通过这样的手段,天牛的幼虫既获得了食物,又得到了安身之所,真是一举 4 两得啊!

外形奇特的幼虫

为了顺利地完成挖掘的工作,天牛的幼虫将肌体的全部力量都集中到身体的前半部分,形成杵头的形状,这样的造型也能方便圆凿形的两片上颚进行工作。上颚为了完成挖掘工作,还需要有强大的支撑和强劲的力量,天牛幼虫便用围绕着嘴边长出的黑色角质来对大颚进行加固。除了这个硬硬的黑色上颚,幼虫的全身白如象牙,而且皮肤细腻,和上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幼虫的皮肤之所以这么白,是由于体内含有丰富脂肪的结果。的确,幼虫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不停地进食,不停地消化吞入到胃中的木屑,然后转化成营养,不断供给身体的需要,难怪它会长得如此丰满和圆润了。

天 牛 - 图2

幼虫的脚分成3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呈现为圆球状,最后一部分呈现为针状,由于长时间不使用它们,它们已经变成了退化的器官。实际上,幼虫的脚仅有1毫米长,对于爬行起不到任何作用,这是因为幼虫的身体很肥胖,身上的脚根本无法够到支撑面,更不用说支撑身体了。事实上,起到脚的作用的是其他的器官,这个器官就是长在背上的爬行器。有了这个器官的帮助,幼虫既可以仰面来爬行,也可以用腹部来爬行,运动起来非常灵活自如,就这样,灵活的爬行器完全取代了胸部软弱无力的脚。这样看来,天牛的走路方式还真是很奇妙啊!

天牛幼虫浑身共有7个环节,上下长着一个布满乳突的四边形平面。这些乳突可以帮助幼虫任意膨胀、凸出、收缩、摊平。上边的四边形是由两块肥肉组成的,但却被背部的血管分割成两个部分,而下面的四边形则看不出有两个部分,这些就构成了幼虫的爬行器官。当幼虫想要前进时,它便将背部和腹部的步带鼓起来,将前面的步带压缩。由于这些步带的表面很粗糙,可以帮助后面的几个步带将身体支撑在树洞这个狭小的空间中。当前面的步带受到压缩后,幼虫就会尽量将身子伸展开,向前滑动,前进半步。为了走完一步的路程,幼虫还会将身体伸长之后,将后半段身子拖上前来。此时,幼虫必须鼓起前面的肥肉来支撑身体,再将身体后面的步带收起,让它们可以自由地伸缩。幼虫就是使用这样的方式在树干中穿行,仿佛一段移动的小肠。

天 牛 - 图3

极弱的感觉功能

成年的天牛都有一双敏5锐的眼睛,但在天牛幼虫的身上却没有这样的体现,因为这些幼虫都没有视力。这样的选择也很合乎解释,这些幼虫长期生活在没有丝毫光亮的树干之中,而且食物就在嘴边,不需要用眼睛就能够寻找得到,所以视力对这些幼虫来说根本没有用。同时,这些幼虫也没有听觉,在那黑漆漆的橡树树干的深处,一点儿动静都没有,不用随时担心有天敌来捕食它们,和视觉一样,听觉在这里也发挥不了任何作用。

既然天牛幼虫没有听觉和视觉,那它会不会有嗅觉呢?为了搞清这个问题,我决定实验一下。我找来了一段柏树,在树干上挖出一段沟痕,形状大小和这些幼虫平时通过的通道相差无几,然后我将一只天牛幼虫放到通道之中。由于柏树本身具有很浓郁的香味,类似于针叶类树木特有的树脂的味道。通常来说,长期生活在橡树中的天牛幼虫应该对树脂散发出的独特气味感到不适和反感,本能地通过身体的颤动或产生逃跑的企图来远离这个令他们厌恶的地方。但恰恰相反,这些小幼虫被放在陌生的地方后,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适应和反感,甚至连烦躁的反应都没有,它们就静静地待在那里,仿佛这个陌生的地方就是他们平时睡觉的卧室一样。这些浓郁的树脂气味对他们没有丝毫的影响,反而让这个小家伙睡得更加香甜。看到这样的结果,我仍不死心,为了进一步验证,我又将几个有刺鼻味道的樟脑球放到幼虫居住的一节橡树中,但是它们仍然无动于衷。然后,我又用萘做了同样的实验,得到的结果依然相同。做了这么多的实验后,我对天牛幼虫没有嗅觉深信不疑。

当然,这些幼虫还是有味觉的。只是这种味觉是比较单一的。可以想7象,天牛的幼虫常年生活在橡树的树干中,食物的种类很单一,除了橡树的木质纤维,没有其他的选择。幼虫在食用这些食物时,无非就是觉得有些时候新鲜多汁的橡树树干会非常鲜美,而有些时候干燥无汁的树干会显得比较干巴,口感较差而已。另外,和任何具有生命的物体有触觉一样,天牛幼虫是有触觉的,但是它的触觉点分布得较为分散,而且是被动的。当我用尖刺刺它的身体时,它会觉得疼痛,会做出抽搐、扭曲的动作。

现在,我们了解到,天牛幼虫的消化功能极强,但味觉和触觉非常迟钝。在它们的感觉中,好的木头有一种收敛性的味道,没有经过精心刨光的通道会将皮肤刺痛,仅此而已。在我看来,把天牛幼虫比喻成一截会爬行的小肠,是十分贴切的,只是不知道你们是否也有这样的想法?

为将来做好准备

天 牛 - 图4

别看这些小家伙的感觉非常迟钝,但是它们预6测将来的能力却是十分神奇的。在黑暗中生活的整整三年时间里,天牛幼虫在树干中过着悠闲的生活,它们爬上爬下,一会儿在这里转转,一会儿又到那里逛逛。有时为了一顿美餐,它会放下口中正在啃噬的木头,不过,它不会离树干深处太远,因为只有这里才是温暖的、安静的栖身场所。但是,当蜕变的日子渐渐来临时,它就会被迫离开这个温暖舒适的小窝,准备独自面对未来外界的各种危险。

除了要考虑自己的吃饭问题,幼虫还要为自己怎样离开橡树做好准备。天牛的幼虫有着精良的挖掘工具和强健的身体,但要让成虫在外界度过短暂的时光,幼虫必须凭借自己的直觉去克服这个难题。

为了弄清天牛成虫是如何逃出树干的,我将一段橡树树干锯成两节。我发现,成年天牛想要通过幼虫挖掘的隧道从树干的深处逃离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幼虫挖掘的隧道就像是一座弯弯曲曲的迷宫,里面的地形十分复杂,不但没有尽头,而且布满了幼虫排泄的坚硬的障碍物,隧道的直径随着尾部往前逐渐变小。成年天牛想要将这条通道作为逃生通道,就必须将隧道中的障碍物先清理出去,并将隧道的直径大大拓宽。在我看来,这样做倒不如重新挖掘一条通道来的更容易些。

受到了生命的驱使,幼虫离开了那个无法被攻破的安全堡垒,爬向了橡树的树皮表面,将自己的生命安全放置在随时会被喜爱鲜美多汁的昆虫的天敌的攻击之中。这些小勇士勇敢无畏地向上挖掘着通道,在橡树的表层,只留下薄薄的一层阻隔作为自己的掩护。甚至有些冒失的小家伙会将树皮咬穿,为自己将来变成成虫时留下一个出口。这些薄薄一层的阻隔就是天牛成虫未来的出口,它们只需要用上颚和额头的触角轻轻一顶,就能将这层薄薄的窗户纸捅破,还有一些连这点儿力气都省了,因为幼虫已经替它做了。

每到春暖花开,天气转暖的时候,身披古怪羽饰、笨手笨脚的成虫就会从黑暗中爬出来。它将障碍一一清除,走出了黑暗,见到了温暖的阳光,这让天牛很兴奋,长长的触须激动地抖个不停。

为了生命的勃 8发,这种小昆虫真是煞费苦心。它们的这种执着精神让我从心里由衷地佩服它们。

阅读思考

1.天牛的幼虫依靠什么爬行?

2.天牛幼虫有味觉和触觉吗?

词语积累

蠕动 侵蚀 探索 一举两得 敏锐 想象 预测 勃发

注解:
1形容像蚯蚓爬行那样的运动。
2逐渐受到侵害而变坏。
3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
4做一件事,得到两种收获。
5指感觉灵敏,眼光尖锐。
6指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
7预先推测或测定。
8蓬勃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