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力智惩李莲英

庚子年后,慈禧为重修清漪园,四处搜刮民脂民膏,可当工匠和民工们都到齐了,慈禧依然愁眉不展。李莲英猜出了慈禧的心思:万事都已俱备,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监工大臣。

原来,慈禧这人疑心太重。派个老实的大臣监工,她担心老实人办事窝囊,园子修得不合自己的心意;派个精明的大臣当监工,她又怕精明人不可靠,趁机捞她的油水。

李莲英见太后为此事发愁,赶忙跪下说自己愿效犬马之劳,请求太后降旨。慈禧也实在想不到其他的人选,也只好派他做监工大总管。

李莲英心肠歹毒,他命民工早出晚归,还苛扣他们的口粮。民工每日都要饿着肚子干活。他还经常提着鞭子四处转,工匠们一不小心就要挨他的鞭子。

民工对他恨之入骨,叫他“皮硝李”,还给编了一首打夯歌:“皮硝李呀,嘴巴大呀,四千斤粗米,一口就吞下呀。皮硝李呀,心真毒哇,肚子里的坏水,能装满昆明湖哇!”

大家叫他皮硝李是因为他没当太监以前,曾在家乡当过皮匠。

有一天,李莲英又提着鞭子在园子里转悠,远远听见有人在唱打夯歌。他赶忙向民工走去,走近才听清,原来这歌是骂自己的,气得他像疯子一样抽打民工。

李莲英走后,大家凑在一起,商量着怎么教训一下他。有人说把他骗到僻静处狠揍一顿,有人说把他扔进昆明湖淹死,然后大伙一起逃走。两种主张争论不休,谁也说不服谁,最后大家请张大力拿主意。

张大力是从河北易县来的石匠,雕得一手好石活。他心灵手巧,遇事好动脑子,人称小诸葛,民工遇到什么事经常由他来拿主意。

他想了想说这两种办法都不可取,如果把他打一顿,那今后的日子更难过,如果把他扔进昆明湖,那咱们也一个都活不了。最后他灵机一动想了个好办法。

过了两天,民工们在后山的长生院里搭起一座寒酸的敞厅。大家统一了口径:要是李莲英查问,就说是工棚,临时避风雨用的。要是慈禧问起来,那就是另一种说法了。

这天,有人来告诉张大力,慈禧正在山上新修好的景福阁看风景。这景福阁离长生院不远。张大力就按计划,带着民工们唱起打夯歌。

慈禧这人好热闹,一听这夯歌,就坐上轿子,顺着歌声来到了长生院。她一下轿子看见的就是这座敞厅,瓦是杂色的,柱子歪七扭八。基座是用碎砖头垒的,地面坑坑洼洼……

慈禧见在这么漂亮的园子里建了一座丑陋的棚子,气愤地冲着民工们喊道:“这修得是什么敞厅啊?”

张大力不慌不忙向慈禧禀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什么材料,他们就干什么活。

慈禧一听这话中有话,让人把李莲英找来,问他是怎么回事,怎么修了这样一个敞厅?李莲英忙向慈禧回话说自己太忙,没来得及到后山看看,说着便举起鞭子,向张大力挥去。

张大力一把抓住李莲英的手腕,问他是不是做手脚坑害人,心虚了!

李莲英愣住了,一时没弄清张大力说的什么意思。慈禧命张大力不要有所顾及,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李莲英恶狠狠地对张大力说,如果有半句假话,就要挨100鞭子。

张大力“扑通”一声跪在慈禧面前说:“请老佛爷做主,我要说一句假话,情愿挨李总管一百鞭子;但我说的要是实情,请老佛爷打李总管五十鞭子。”慈禧觉得李莲英不会做有害她的事,就点了点头。

张大力毫不畏惧地说,李总管把好砖、好瓦、好木料都拉到海淀去了,听说在那修了一座漂亮的花园,所以这里修敞厅就只能用一些劣质的材料。李莲英一看事情被揭穿了,吓得两腿发软,一句话也不敢说。

慈禧立即派人骑马到海淀实地查看,不一会儿,去查看的人就回来了。向慈禧禀报,李莲英确实在海淀修了座园子,用的材料都是从颐和园拉去的。

李莲英跪在地上,求老佛爷开恩,放他一条生路。

慈禧气愤至极,真想把李莲英痛打一顿。可当着这么多民工的面,她又不想让这位总管太监太丢丑,于是慈禧命他赶快滚下去,李莲英像受了大赦,爬起来就要溜。张大力忙拉住说他,问他还记不记得刚刚打赌时说过的话。

张大力请慈禧降旨,慈禧自然不愿在老百姓面前丢了体面。于是她下旨打李莲英五十鞭子,张大力为民工出了一口气,大家都拍手叫好。从那此后,李莲英再也没到工地上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