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街和泉宗庙的历史追踪
传说乾隆第二次下江南的时候,有一天,他与亲信太监一同扮成平民百姓来到苏州城外的一座寺庙私访。
当他们在一座尼姑庵,烧完香磕完头,正准备离开的时候,忽见迎面走来一个尼姑,唇红齿白,眉目清秀,气质不凡。乾隆一下子被尼姑的美貌所倾倒了,他死死地盯着尼姑看,直到同去的太监轻轻拉了下他的衣袖,他才回到现实中来。
回到行宫后,乾隆仍旧对那个尼姑朝思暮想,他想下一道圣旨,宣那尼姑进宫伴驾。但这个女子已是佛门中人,若再入宫当嫔妃,有伤风化。
后来乾隆想出了个两全齐美的办法。他令人在昆明湖的南边,清水河西侧的蓝靛厂为她修建了一座半为行宫、半为庙宇的"泉宗庙"。庙宇仅石雕牌坊就有7座,气势非常宏大。此后每当乾隆到西山游玩,这里就成了他的行宫,而美貌的尼姑就是他的爱妃。
有一年春天,乾隆到大觉寺降香归来,銮驾到泉宗庙,只见伴随尼姑的宫女前来禀报:"启禀万岁爷,美人身体欠佳,不便接驾,望皇上恕罪。"
乾隆听了很着急,赶忙步入后宫寝殿。只见尼姑躺在床上,泪眼婆娑,满面愁容。
乾隆俯下身子问道:"卿家哪里不舒服?"尼姑道:"启奏皇上,我本苏州人,离开家乡已几年了,由于思乡心切,才会郁郁致病,请皇上恕罪。"
乾隆一听,哈哈大笑:"原来是思乡病,卿家何不早说?这好说。朕保证半年之后一同与你回苏州。"尼姑一听,病立刻就好了许多。
半年之后,乾隆来到泉宗庙。尼姑跪接后,乾隆握着她的手说:"卿家快点上轿,朕这就与你同上苏州。""真的?"尼姑又惊又喜。"君无戏言,我岂会骗你?"
于是,尼姑打扮一番就由宫女搀扶着上了轿。
一队人马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出了蓝靛厂。走了大约半个时辰,轿子突然停了下来。
宫女掀开帘子,对尼姑道:"启禀美人,苏州已经到了。"尼姑迷惑不解,心想:奇怪!从北京到苏州数月的路程,半个时辰怎么能到?
她探出头来往外一瞧,顿时被眼前的景致给迷住了,眼前分明就是江南水乡——苏州街。只见街中心,一条小河,流水潺潺,小船缓缓划过;街两旁是南货和苏州小吃;那来往的人和卖货的人,全是地地道道的苏州口音。尼姑走下轿来,心中的喜悦难以名状。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乾隆为了让尼姑解除思乡之苦,特意下旨,命人在从蓝靛厂到南海淀的大路上修起了一条买卖街,并让苏杭一带的一些商贾、店铺迁到此地做生意,这样一个荒凉的地方就摇身一变而成了南方水乡"小江南"。
从此以后,乾隆经常携带那尼姑来此欣赏苏杭风光,尼姑再也没有因为想家而致病了。
这条街就叫苏州街。直到现在苏州街旧名仍被延用,只是泉宗庙已经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