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月楼和畅音阁的传闻
慈禧经常去故宫东路的畅音阁戏楼听戏,有关慈禧爱听戏的故事不胜枚举。
传说那西太后年轻的时候最喜欢看那些卿卿我我,儿女情长的文戏,而东太后慈安,却偏爱看那些舞刀动枪的武戏,所以两个人很少在一起听戏。
有一年夏天,慈禧令梨园名角杨月楼、谭鑫培等到畅音阁唱戏。戏演完了,太后给台上台下的人都分赏了小银元宝。西太后吩咐当差的小太监传旨,杨月楼先留下,其余人出宫。
那杨月楼一听,心里一惊,不知道西太后又有什么吩咐。杨月楼见地上有一跪垫儿,迈前一步双手一抻长衫跪在垫上等候。
慈禧见状马上让他起来回话。杨月楼站起身,垂着双手低着头站在一旁。
只见慈禧慢条斯理地坐在宝座上,向旁边挥下手,两个丫环和小太监就退了下去。杨月楼一害怕扑通一声又跪在地上,不敢抬头。
这时,慈禧看周围没有人了就轻声让杨月楼跪近些。于是杨月楼向前挪了几步。
西太后问他儿子杨小楼的情况,杨月楼一一回禀。
慈禧又说:“再跪近些,这几天我耳背。”
杨月楼又向前挪了几步。两人之间离得顶多有三四尺远。这时慈禧站起身来,走到杨月楼身边,伸出漂亮和迷人的两只手靠近杨月楼的脖领。这时杨月楼吓得一动不敢动。慈禧借以帮他整理衣领为借口,把一个沉甸甸的东西塞进他的衣领,然后命他退下。
杨月楼退出大殿后,急忙用手掏出脖领里的东西。原来是黄绸包裹着一根刻有花草的细长金条。此时他万万没想到竹帘外一闪而过的人影,那是慈安太后的一个心腹老太监,是专门盯梢的。他发现慈禧单独接见杨月楼,就绕到竹帘外偷听。西太后和杨月楼的一举一动他都看在眼里,不过当时他并不知道西太后把什么东西塞进杨月楼脖领里。
等杨月楼退出殿后,他躲在廊子里把杨月楼掏出金条的情形瞧了个明白。天黑后,这老太监悄悄地禀报了慈安。
第二天早晨,东太后命老太监带着圣旨和一杯御酒,骑着马直奔杨月楼的家。当他绷着脸进大门绕过刻有“福”字的影壁时,杨月楼赶忙从厢房里跑出来,跪在地上接旨。
老太监把黄纸熟练地一抖:“慈安太后圣旨,赐梨园名伶杨月楼御酒一杯,钦此。”说完将御酒递给杨月楼。
大家都知道凶多吉少,老的少的哭成一团。杨月楼此时反倒冷静了许多,他对家人一一做了叮嘱,让几个孩子好好孝敬老人。还说,除了小楼之外,其他孩子学什么都成,就是再也不要学戏了。
他又嘱咐小楼进宫侍候老佛爷念唱做打要小心,行动坐卧也要谨慎。也免招来杀身之祸。
他又给父母跪下磕了三个头,这才接过太监那杯毒酒一饮而尽,不一会儿,他眼含热泪,七窍流血而死。
这事很快传到慈禧那儿,慈禧火冒三丈,可一切都已晚矣。从此她很少再在畅音阁听戏,有时候实在想听了,不是到颐和园的德和园大戏台里听,就是到远离京城的承德避暑山庄里的清音阁去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