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穿朝服见皇上的传说

从紫禁城的午门到正阳门,这段御道是用石头铺的。乾隆年间,由于这条道年久失修,路面凹凸不平,很不好走。皇帝实在看不过去就传旨,命令九门提督和珅领人去修。限期三天报上所需费用,两个月修整完毕。

和珅接接旨谢恩,心里的小算盘便打起来了。三天后,他奏本上报说:“这条路上的石头要全部更换,所需石料须从房山凿取。另外,还要把起出的旧石头全部拉出城去扔掉。此工程浩大,得用银十万两。”

万岁恩准后,和珅就派人动工了。他并没有用新石头,而是把御道上的旧石头翻了个身,派石匠凿了凿,又重新铺在地上。这样,从上面看就像新石头一样。

不到一个月,御道修完了,总共只花银子一万两,剩下的库银全部上了和珅的腰包。

乾隆听说和珅提前一个月完了工,非常满意,连连夸奖和珅办事麻利。他传旨将和珅官升一级,赏银一千两。

和珅贪污的消息在老百姓中传得沸沸扬扬。先是在工匠中悄悄议论,后来茶馆酒肆里也说上了。一来二去,就传到刘墉的管家刘福、刘安的耳朵里。他们回到刘府把这件事禀报了刘墉,刘墉听了十分气愤,他决定参和珅一本。

第二天一大早,刘墉就到了朝房。他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早朝时间到了,朝房里的大臣们赶快整整衣冠,鱼贯而出。大臣们出了朝房以后,刘墉飞快地脱下朝服,把里子向外翻过来穿在身上,紧赶几步,跟在众大臣的后面向太和殿走去。大臣们都在低头走路,谁也没注意到刘墉这一番举动。

在太和殿上,大臣们排班站好,向乾隆行了君臣大礼。然后,跪在地上等候皇上训示。

乾隆猛然发觉有一个官员的衣服颜色与众不同。乾隆传旨让别的大臣都起身站到两旁,这才认出剩下那个在地上跪着的人是刘墉。他仔细地打量了一下,发现刘墉的朝服是反穿着的。

按清朝的规定,刘墉的打扮叫“御前失仪”,要判重罪。可是,刘墉是太后的干儿子,乾隆不好把他怎样。乾隆问他为什么把朝服穿反了?刘墉向皇上禀报说,反穿朝服很不应该,可皇家的御道也不应该翻着铺。

和珅本来看刘墉穿反了朝服,心里很高兴,他以为乾隆绝不会轻易放过刘墉,所以幸灾乐祸地站在一边看笑话。突然听到刘墉这么一说,他便哆嗦起来。乾隆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刘墉斜了和珅一眼说:“你说说,怎么回事!”

和珅慌了神了,“扑通”跪在地上,向皇上说明了事情的真相。

皇上龙颜大怒,本想降旨将和珅斩首,可是话到嘴边没有说出口。在满朝文武中,他最喜欢刘墉和和珅。这和珅虽然人品不太好,但对乾隆也算忠心效力。真要杀掉他,还有些不忍心。

乾隆沉默了片刻,立刻下旨,命和珅将私吞的九万两白银退回国库。重新修建御道,所需要费用由和珅自家拿出,如再敢欺君,杀无赦!

刘墉并不就此罢休,又问皇上对和珅的升赏如何处置。

乾隆下旨,先免去一级官职,再降职三等,还要收回赏赐的一千两白银。

乾隆见刘墉有功,赏他三件朝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