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指头李二的故事

钟楼有个打钟的叫李二,从他爷爷起,就在钟楼里打钟,每天一黑,李二的爷爷就爬上了钟楼,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的打那个铸钟娘娘铸的铜钟。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他老得再也爬不上去了,就轮到李二的父亲去打钟了。李二的父亲老了以后,李二又接替了他的职位。

李二每天做着和他爷爷相同的事情,时间一长,他便厌倦了这种生活,他想:到老的时候,爬不上去钟楼的时候,就得半饱半饿的等死,这是为了什么呢?什么时候才能不打钟了呢?一想到此,他就非常烦恼。

这一天,李二打完了钟,就在钟的旁边睡着啦。不知道睡了多大时候,只觉得一阵凉风,吹得他身上阵阵发冷,他睁眼一看,眼前站着一个白胡子老头儿。

老头儿笑呵呵地说:“李二,你不是想过好日子吗?其实也不难,我先带你出去转转。”

李二点了点头,说:“您是谁呀?”

白胡子老头儿乐着说:“天天见,你会不认识我啦!你愿意不愿意去吧?”

李二迷迷忽忽的也顾不得问那么多,赶紧说:“老大爷,我去,我愿意去。”

于是,白胡子老头儿带着李二,出了钟楼,出了城门,过了吊桥,出了关厢,一直往北走去。

李二天天爬钟楼,腿脚也算灵便,可就是追不上白胡子老头儿,他俩之间总是保持五尺来远儿的距离,虽说能听见老头儿说什么,但只顾着追他,哪里还有这份儿闲趣。

一路走走追追,白胡子老头儿一边走一边嘴里说:“不远啦,快到啦!你瞧这里的景色多美!”

李二走了又走,追了又追,转眼就来到了北山根底下。李二抬头一看,可吓了一跳,直上直下的大山,窄窄的山道,山道上净是石头块,这怎么走啊!

李二只见白胡子老头儿头也没回,迈步就上了山道。李二也不示弱,紧跟其后,无论李二怎样去追,那老头儿始终落他五尺来远。

二人一路翻山越岭,终于来到了一座山口前,这座山口被两座山峰夹峙着,窄得只能走过一个人去。

白胡子老头儿对李二说:“你顺着山口朝里面瞧瞧,里面的景致可好啦!”

李二听了白胡子老头儿的话,朝山口里一瞧,里面有山、有水、有树木、有田地、有房屋、有牛羊、有街市,景致好极啦。

白胡子老头儿乐问他是否愿意住在这里。李二瞧了这样的好地方,哪有不乐意的,马上就说:“我愿意在这里住!老大爷您领我进去吧。”

白胡子老头儿指着山口地上的一滩臭泥,对李二说:“你必须先把这滩泥吃了,才能在这里住。”

这滩臭泥臭气熏天,李二犹豫了,一声不吭的站在那里。白胡子老头儿说:“快吃啊,我好领你过去!”

李二实在不想吃这滩臭泥,但被白胡子老头儿催急了,只得蹲在地上去吃,李二这一蹲不要紧,臭味更大啦,他用右手的食指,只在泥里蘸了一下,便立即给了起来,对白胡子老头说他决定不吃了。

白胡子老头儿冲他一笑:“好吧,那我送你回去吧。”

李二跟白胡子老头儿,顺着原路,又回了钟楼。

李二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还是躺在钟的旁边,难道是在做梦?

李二清醒以后,发现自己的右手食指竟变成透明的玻璃指头,玻璃指头虽然不大,可是里头有不少比头发还细的花纹,而且那花纹就是那山口里的全部景致,李二越想越后悔,他真后悔当时没吃了那滩臭泥。

从此以后,人们都叫他“玻璃指头李二”。说也奇怪,自打有了这玻璃指头,他会了一种本事,会在墙上画画啦。

他白天给旁人画个影壁或是给庙里画个壁画,到了晚上还是还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的打铸钟娘娘的铜钟。说怪不怪,说不怪还真有点怪,自从李二有了这一外号,那日子就好过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