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坨上试箭石的传闻
香山刀劈崖的北面有一座很高的山峰,叫木兰坨。木兰坨的石崖下有一块桌面大小的青石板,近看就好像是用乱箭射过似的,有许多小坑儿,人们叫它试箭石。相传,这块试箭石的来历与替父从军的花木兰有关。
当年,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十二年。她转战南北,功绩非凡。有一回,她随大军在边关打了大胜仗以后,便往西南方走。当她们来到香山脚下时,天已经黑了,于是就扎下营来。
在营帐中,花木兰忽然思念起家乡来。离家多年,不知父母身体是否安康?
她越思越想思念越深。天快亮时,她索性就独自一人爬上了大营西面的那座高山,遥望着自己的家乡。日头东升,山下响起了集合锣声,她也没听见。
太阳当头了,她向山下一看,大军扎起的营帐一个也没有了。再仔细一看,大军已经走光了,她急急忙忙往山下跑。谁知她跑得太快,脚下一滑,滚进了一条山沟里,当时就昏了过去。
天快黑时,有位采药老人背着刚买回的粮食,从这里经过才发现山沟里躺着一位身披铁甲的壮士,急忙放下背上的粮食口袋,走到花木兰身旁,轻轻将她扶起,喊了几声,也不见她回答,朝胸口一摸,还有口气,便将她背回了山坳里的小茅屋。
老人找来草药,敷在花木兰的伤口上,精心地照看着她。直到后半夜,她才醒了过来。过了几天,她的伤渐渐好了一些,但走路还不是很灵便,她就拄着一根拐杖来到山腰里的石崖下,对着一块青石板练射箭。这样,石板上就被射出许多小坑儿。
一天,她正在练箭,忽然觉得不远处有个人在偷看。她刚要开口,那个人就走了。一连三天,那个人都来偷看她练箭。到了第四天,那个人又来偷看,她刚想上来去说话,可那个人又悄悄地溜走了。
花木兰觉得奇怪,便想弄个明白。这天她又到山上练箭,一边练一边留心周围的动静。不一会儿,那人又出现了。花木兰喊着:“快出来吧!为什么偷看我练箭?”只见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站了出来,她向花木兰说出了偷看他练箭缘由。
原来这姑娘叫张宝群,今年十八岁就住在山下的村子里,五岁时父亲病逝,现在她与多病的娘相依为命。
十几天前,一个五十多岁的叫刘福利的财主上山打猎时看上了她,非要娶她做妾不可,她不依。
可那财主仗着有钱有势,派人送来了聘礼,五天后就来娶亲。那天,财主带着花轿上门愣是叫人把姑娘塞进了轿子。
姑娘的娘哭着喊着追在花轿后,谁知那丧尽天良的财主竟一箭把她的娘射死了,姑娘急的昏了过去。
到了财主的家,她不吃不喝,以泪洗面。第三天夜里,她趁着天降大雨,逃出了财主的家。但她无家可归,就躲进一个山洞里。说着说着姑娘便哭了起来。
听了姑娘的话,花木兰怒火填胸,要去找财主算帐,但被姑娘拦下了。姑娘只求花木兰教她练箭,来日她要亲自替娘报仇。
花木兰点头答应,从这天起,花木兰就教姑娘练起射箭。
姑娘聪明伶俐,花木兰手把手地教了她半天,她就掌握了拉弓搭箭的技法,那块青石板,也成了她的试箭石,几天的功夫,姑娘的射箭技术就到了百发百中的程度。
有一天夜里,姑娘悄悄地下了山,借着夜色进了刘财主的后宅院。她毫无动静地找到财主的寝室,隔着窗缝一看,那仇人正坐在炕上,姑娘拉弓搭箭,只听“嗖”的一声,刘福利就应声倒下。她见四周无人,顺势点了一把火,把财主的家烧了个精光。
天快亮的时候,她找到了花木兰,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花木兰见她杀母之仇已报,也为她感到高兴。姑娘说自己已无路可走,就打算和花木兰从军去。
花木兰一想自己在这里住了快二十天了,伤也好了,早该去追赶大军了,于是就答应了姑娘的要求。第二天,她告别采药老人后,就找了一匹快马,和姑娘一起追赶大军去了。
后来,人们把花木兰登山遥望家乡的那座山峰,叫做木兰坨。她练射箭用的那块石板,叫做试箭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