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公柳的历史故事
在嘉峪关关城闸门附近,有一棵大古柳,这颗树非常粗,两人合抱不拢,其树根深叶茂,浓荫遮地,被人们称为“左公柳”。关于这棵古柳树还有着一段传说。
据传,清朝同治年间,左宗棠奉命率军前去平息动乱,他来到嘉峪关,发现戈壁滩上一片荒凉,除了稀稀疏疏的骆驼草外,没有其它花草树林。
由于左宗棠所率领的多是湖湘子弟,被迫远离山青水秀的家乡,来到这茫茫的不毛之地,很多人都开了小差。
左宗棠为了稳定军心,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命令全体将士加宽道路,并在路旁大量植树,他还要求将士保证树木的成活率。
很多年以后,左宗棠走了,但这一带却成为杨柳成荫,树木成行的园林世界。后来有个文人曾在一棵柳树上刻下一首诗:“大将筹边未肯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由于嘉峪关关城附近的这棵古柳就是当年左宗棠命人栽的,因此,被称为“左公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