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后醉题金匾
香山卧佛寺的最北面是卧佛殿,里面横卧着一尊五米多长的佛祖释迦牟尼的大铜像。他双目微合,面带慈祥,神态自如。
大佛的上方悬挂着的是清代乾隆皇帝御题的“得大自在”四个字的金匾。在卧佛殿外的檐下,也悬挂着一块写有“性月恒心”的金匾,传说这是慈禧太后亲笔题写的。
相传,从清乾隆帝开始,每年九月九日重阳节,皇帝、皇后、妃嫔都要到香山登高,以图吉祥。卧佛寺就成了登高之后皇帝上香、休息的地方。
卧佛寺的方丈将接待皇上视为无上光荣的事,倘若哪天皇上来了兴致,随手所题的默宝,他更会视若珍宝。每次皇上题字以后,方丈都会制作成金匾挂起来,以显示自己的荣耀。乾隆皇帝在香山一带留下的墨迹最多。
到了慈禧太后把持朝政的时候,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她也照例到香山登高,然后再到卧佛寺上香。卧佛寺的主持方丈云时和尚,几次想讨老佛爷的墨迹,因为慈禧从不给人题字,都没得到。
云时为此伤透了脑筋,为了得到慈禧太后题字的匾,他最后想到从太监李莲英入手。
这天,云时起了个大清早,备了份“厚礼”独自一人进了李莲英的住所。李莲英看礼物不轻,便爽快地答应了。
重阳节这天一大早,云时就吩咐寺里的众僧,将卧佛寺里外收拾得利利索索。正午时分,老佛爷的轿子进了山门。云时连忙率众僧到山门外接驾。
慈禧在众人前呼后拥之下进了卧佛寺,她先在卧佛殿里给佛祖释迦牟尼烧了三炷高香,然后由李莲英和云时和尚陪同,在寺里闲逛。当走到一片竹林旁时,李莲英与云时互递眼色。
之后,李莲英将慈禧引到了一座四角重檐的凉亭前,亭子里已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斋饭。
这时,云时伏首跪到了慈禧面前,说一个月前抽了个上上签,言今日将有贵客临门,想不到果真如此。云时特意准备了一桌斋饭,迎接老佛爷,慈禧一听,心里早乐了,也就破例坐了下来,准备尝尝这斋饭。
在宫里吃惯了山珍海味,慈禧一尝这斋饭,觉得味道还不错。于是也让李莲英尝尝这宫外的美味。李莲英尝了一口,连连称好,这时,李莲英从怀里掏出一瓶酒,慈禧一看李莲英猜中了自己的心思,说回去后重重有赏。
原来,慈禧只要是觉得饭菜不错,就想喝几盅。她最爱喝的是莲花白酒,这酒不但酒性柔和,而且芳香醇厚,更有和胃、滋阴、补血、健脾之功效。
李莲英满满地给慈禧斟了一杯,慈禧抿了几口,连声称好。不大一会儿,已经三杯酒下肚了。
李莲英趁着慈禧高兴说道:“老佛爷,何不题诗作赋?”慈禧已有三分醉意,于是吩咐人笔墨伺候。云时见状,赶紧吩咐小和尚将准备好的文房四宝桌案抬上来。慈禧接过蘸好松烟徽墨的笔,一时不知从何写起。
云时和尚提议“以禅为题”,李莲英也表示赞同。于是慈禧借着酒劲了,写了一道五言绝句。众人一看,都连声说好。云时见状,又让小和尚将一张宣纸铺到桌案上,请求老佛爷再赐几个字。慈禧不假推辞,挥笔写下了几个大字“性月恒明”。说道:“此乃比喻佛虽已去,但佛之法性,恰如常圆的满月,普照乾坤。”云时捧着这四个大字,如获至宝。
等慈禧太后一行离开卧佛寺之后,云时即刻命人将慈禧的墨宝制成金匾,挂在了卧佛殿的屋檐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