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锯门槛的趣事

如果去故宫游玩,稍稍注意一下,你会发现内廷里不少宫门的门槛被锯掉了,使人感到出入很方便,而那些被锯下的门槛有的被放置在大门后面的汉白玉石座上,有的外面包了一层铜皮,这给游人出入提供了很大的方便。那么,这门槛到底是什么时候锯掉的呢?

那是辛亥革命之后,溥仪被迫退位。但他虽然退了位,却仍然居住在紫禁城的后三宫里,继续着自己的皇帝梦,一帮大臣、太监、宫女照例要叩头请安。

与此同时,溥仪又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先是亲手剪掉了自己脑后的辫子,后又在自己的寝宫装上了电话,而且还学起了洋文。

有一年,一个姓王的老臣,弄来一辆自行车孝敬给溥仪。溥仪一见就喜欢上了,他觉得骑着这个洋玩意儿挺有意思。学会骑自行车后,他每天在后宫里转悠,有时也带着婉容,骑着这轻便灵巧的自行车满世界跑。

不久婉容也学会了,两人常为一辆自行车到底谁骑争的面红耳赤。后来,溥仪索性下了一旨,派人买几辆自行车送进宫来。就这样,当时最流行的自行车被送进了宫。溥仪和婉容喜欢得不得了,溥仪还特意在御花园东南角绛雪轩建了个车库,派两个太监去看守。

两人骑自行车的兴致高于几天,就觉得烦了。因为宫里门槛太多,骑一段路,就要停下来,把车搬过去,实在太麻烦了。

为了骑车方便,溥仪下旨,让太监们把那些碍事的门槛都锯了。这一旨意遭到了清廷遗老的一致反对,他们认为锯掉门槛大不吉利,会破坏老祖宗留下的好风水。可溥仪不听,执意要锯门槛。于是有人将这事禀报了隆裕后太后。

隆裕皇太后听说溥仪要锯这宫里的门槛,火冒三丈,立即派人将溥仪找来,训斥了一通。挨了皇太后的骂,溥仪只得答应不锯门槛了。

过了几天,隆裕太后大病不起,婉容又一个劲儿地唠叨,溥仪便“先斩后奏”,他传张宝生和黄健两个亲信太监进寝宫,下旨让他们两人五天之内把门槛全部锯掉。

两太监一听,怕得罪了隆裕太后,一时不敢贸然行动。在溥仪的威胁之下,两人才去锯门槛,可宫中门槛太多,一时竟不知从何锯起。

溥仪想着自己住在养心殿,自行车车库却在绛雪轩。于是吩咐两个太监,从御花园入口处的顺贞门东侧的门槛锯起,往南经集福门,过琼苑西门、长康右门,再往西一长街的近光右门和内右门,从御花园入口处顺贞门东侧起,往南经集福门过琼苑西门、长康右门,往西长街的近光右门和内右门全部锯掉。

然后再锯乾清门隆宗门和东边的景运门。接着锯内左门和近光左门,和东一街上的长康左门、琼苑东门。

两个太监领了旨,溥仪又吩咐他们如果门槛锯了台阶太高,就安上木坡道,以方便自行车通过。

于是,张宝生和黄健两个太监马上着手开始锯门槛,锯完之后,又觉得把这些锯掉的门槛扔了怪可惜。所以就在大门后面设了一个汉白玉石座,作为存放门槛的地方,为了防止损坏,有的还包上了铜皮。至于储秀宫东侧的门槛,却只锯了一半,锯口至今还在。

隆裕太后知道溥仪背着自己把宫里的门槛锯了之后,想着也没有办法恢复了,也只能不了了之。门槛锯掉了,溥仪和婉容可高兴坏了,因为以后在宫里骑自行车没那么多障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