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的奇趣传说

北京的胡同名儿多数都有一点来历,其中跟严嵩有关的胡同就有很多。

提起严嵩,多数老北京人都知道。他是明朝奸相,上欺天子,下压群臣,依仗权势,胡作非为。人们对他是恨之入骨。

据说,严嵩年少时家境贫寒,但是却能发奋读书,刻苦练字,学得满腹经纶。他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够官袍加身,光宗耀祖,说来也巧,一个偶然的机会,严嵩被嘉靖皇帝看中了。

一天,嘉靖皇帝微服私访,在街市上看见了一个相面先生,这个人就是严嵩。皇上看他虽是一副落魄样,可是相貌不俗。就让他给自己看相,以测测他的真才实学。

严嵩一看此人衣着华贵,气质高雅,就极尽奉承之能事,而且口若悬河,博引旁征,说的嘉靖心花怒放。

嘉靖皇帝见严嵩有很才华,很欣赏他。他把严嵩带回宫中,一点点培养、一点点提升,直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地位。

其实,严嵩是一个有才无德的人。此人一朝大权在手便以权欺人,陷害忠良,最后竟然嚣张到给自己做黄袍,企图效仿朱元璋做黄袍加身的美梦。

严嵩曾给自己相过面,认为自己天庭饱满,地阔方圆,鼻骨通天,命中注定是九五之尊,即使自己做不了皇上,他的儿子严世藩与嘉靖帝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一定能登基座殿,君临天下。怀着这个梦想,他在丞相府里修了个宫殿。

殿里头是蟠龙玉柱,柱上方有二龙戏珠。那时寻常百姓、官宦人家谁也不敢拿龙当摆设,惟有严嵩胆大妄为,做出了这种犯上的举动。

这事一传十,十传百,最后传到皇上那儿,皇上一怒之下,抄了他的家,削去他的官职。由于先王曾经有过永不杀他的诺言,刑部只好把他赶到大街上,并派了两个差官押着严嵩,让他披着相服,戴着相冠,端着银碗沿街讨饭。他走不动喊不出,一路上人人唾骂,没人肯给一点吃的。

一连三天,他饥饿交加,加之平日养尊处优惯了,哪能忍受这沿街乞讨之苦,这时他来到了方中巷往西一拐的一个胡同,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一跑胡同”,其实就是“衣袍胡同”。

据说,严嵩要饭走到这儿,把身上披的相袍掉在地上了。差人捡起替他重新披上,可是怎么也披不住,于是相袍便丢在这胡同里了,后来人们就管这儿叫“衣袍胡同”。

离衣袍胡同不远有个“官帽胡同”,就是严嵩走到这儿,把帽子掉在此处了。

离“官帽胡同”不远还有个“银碗胡同”,说是严嵩走到这儿已经筋疲力尽,就连手里的银碗也拿不住了,“银碗胡同”就是银碗掉地的地方。

两个解差押着严嵩出了哈德门,也就是现在的崇文门,顺着护城河南岸往东有个“蟠桃宫”,紧挨着蟠桃宫有个“老爷庙”,走到这,两个解差想歇一会儿,他们押着严嵩进到殿里。

严嵩趴了一会儿,定了定神儿,往上一抬头看见了关老爷圣像,竟吓得他魂飞魄散。

原来严嵩一直想做皇帝,一次他在梦里请求关圣帝君给他一帝,关圣帝君曾答应“赐他一地”,此时他终于恍然大悟,关老爷所说的“赐他一地”,不是给他一个皇帝,而是亡命之地。他长叹了一声就咽气了。后来,附近的人就把这个小庙叫“倒君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