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的轶闻传说
北京前门外有两座关帝庙。一般情况,关帝庙供的都是关羽的塑像,可洪承畴的塑像也在前门外的关帝庙供过,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在明朝崇祯年间,洪承畴出任蓟辽总督,与皇太极多次交战,双方互有胜负。
崇祯十四年,有消息传来,说洪承畴在战场上身亡,一时间北京城里沸沸扬扬,百姓们个个心慌意乱,纷纷准备逃难。
皇宫里的崇祯皇帝更是惶惶不安,但是为了给文武百官打气壮胆。他在接到洪承畴阵亡的消息后,立刻下了一道圣旨:全国为洪承畴致哀,并在北京为洪承畴塑像,供奉在前门外的一座关帝庙里。
圣旨一下,工部立刻开始动工。他们从关帝庙里请出了协天大帝关羽,找石匠塑洪承畴的像,一个月过去了,终于把像塑完。
这一天,崇祯皇帝率领文武百官来到关帝庙前,人人带孝,全朝举哀。
后来,和洪承畴一起作战的随军太监从东北清营里逃出来,回到了京城,告诉了皇上一个惊人的消息。
原来洪承畴并没有死,而是投降了清军。崇祯一听,怒火中烧,立刻命石匠把塑像毁掉,捣碎。崇祯回宫后,洪承畴投降的消息立刻传遍了北京城,百姓们纷纷来到前门外的关帝庙,把打碎的雕像丢进了茅坑里。
洪承畴降清后,积极为皇太极出谋划策,从而加速了明朝的灭亡。顺治进关后,在北京登上了金銮宝殿,大赏文武百官。在汉族官员中,洪承畴是功劳最大的一个,所以封他为当朝一品。
清军进关后的第一个春节,北京城里烟花爆竹,整夜齐鸣。大年初一一大早,洪承畴和妻妾们睡得正香,忽然守门的护军闯进了卧堂,手里拿着一副墨迹未干的对联,交给了他。
洪承畴接过对联一看,顿时火冒三丈,只见上联是“忠义孝悌礼仪廉”,下联是“一二三四五六七”上联缺“耻”,下联忘“八”。意思就是说洪承畴是无耻的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