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捕的戊戌六君子

光绪二十三年(1898年)6月(农历四月二十三日),光绪皇帝接受康有为等的变法维新主张,诏定国是,宣布变法。但由于遭到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强烈镇压而宣告失败。

光绪帝被囚禁,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海外,参与变法的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被杀害于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刑场。被杀害的这六人史称“戊戌六君子”。

政变发生后,谭嗣同本有机会逃脱,但他还是留了下来,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嗣同始。”

被捕入狱后,他还曾题诗壁上以明志;临刑前,他大声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令在场的围观者无不为之感动。

林旭被捕时,神色自若,就刑时神色不变,殉难时年仅23岁,为六君子中年龄最小者。

杨深秀被捕后,在狱中写下了“缧线到头真不悔,未知谁复请长缨”的豪迈诗句。

刘光第就义时“神气冲夷,澹定如平日”,昂首不跪。他们视死如归,为戊戌变法献出了宝贵而又有意义的生命。

杨锐和康广仁与他们四个人不同。杨锐是张之洞安插的亲信,经陈宝箴密荐,参与新政。

发生政变后,他本想抽身而退。直至临刑时,还提出“愿明心迹”,要向慈禧申诉,然而为时已晚。

康广仁是康有为的弟弟,他认为“办此锁事无谓”,故多次要康有为逃走。被捕后,在狱中,成天以头撞壁,又哭又叫,说:“天哪,哥哥的事,要兄弟来承当”,面对死亡,他们退却了,但最终还是逃脱不了死亡这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