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题画的趣事

距香山卧佛寺数十步远,有一座依山而建、古色古香的亭子,这个亭子名叫凌云阁。从前,在这凌云阁旁边的一块三尺高的石碑上面刻着一幅翠竹,并题有“郑燮题”三个小字。

另外,在卧佛寺藏经楼后山上半山亭旁一块横卧的青石上,画有一株梅花,笔法刚劲有力,同样题有“郑燮题”三个小字。郑板桥为什么会画题在这里呢?

据说,香山卧佛寺的清崖和尚是郑板桥的好友,所以每次郑板桥来京,都要前去拜访他。

这一年的正月初一,郑板桥正打算去卧佛寺拜访青崖和尚。可一出城门,他就犯了难,自己什么礼品也没带呀,空着手前去拜访,似乎不太好。

他边走边想,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卧佛寺大门口。他停下了脚步,想想青崖和尚与自己的交情,想必他不会介意。于是径直走进了卧佛寺。

青崖和尚见郑板桥前来拜访,心里非常高兴,连忙将他让进禅房。两人聊得起了兴致,一直到傍晚郑板桥才起身告辞。不凑巧是,此时外面下起了大雪。青崖和尚忙留他住宿一夜。

第二天早上,天已经放晴了。郑板桥和青崖和尚吃完早饭,便登上了卧佛寺西面的凌云阁。登高望远,满山都是皑皑白雪,郑板桥想题首诗赠给青崖和尚,青崖和尚却向他索一幅兰竹。

青崖和尚说:“你画的兰竹世人都说绝妙无比,何不为老僧题上一幅?”郑板桥听他这么一说,谦虚道:“虽能动点儿笔墨,但技法甚差,愿小题一幅,还望多多指教。”青崖和尚见状,连忙叫小徒弟回禅房去取文房四宝。

小徒弟一会儿就回来了,可惜跑得太急,忘了拿纸张。郑板桥见旁边有一块三尺高的小石碑,提笔蘸了蘸墨,对青崖和尚说:“你若是不怪,就题在石碑上吧!”

青崖和尚连连点头。于是郑板桥就挥笔将一幅翠竹画在了小石碑上,并又题上了“郑燮题”三个小字。青崖和尚仔细一看,墨迹潇洒,别具风格,不禁连连叫好。

两人谈笑着往藏经楼走去,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后山半山亭一块横卧的青石旁,青崖和尚久闻郑板桥画的梅花也很有名,就请郑板桥再画一幅梅花图。于是那块横卧的青石上又留下了郑板桥的墨迹。

青崖和尚为了让郑板桥的题画长久地保存下去,特意请了位有名的石匠,把竹子和梅花按墨迹刻在了石碑上。现在青石桥上的竹子早已在十年浩劫中被砸得粉碎,只有那梅花尚且保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