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坐观音的神奇传说

颐和园后山松堂之上四大部洲的西边,“云会寺”里面有一座铜观音,这座观音与别处不同,因为她的脸朝北面,而后来观音都是脸朝南而坐,所以人们称她为“倒坐观音”,“云会寺”也被称为“倒坐观音堂”。

为什么唯独这里的观音倒坐着呢?

相传有一天,观音下凡来察看民间百姓的生活。她看见京西的农民在烈日下挥汗如雨,辛勤耕耘一年也收获不了多少粮食,于是心生恻隐之心。

观音回去之后,找老黄牛商量,让老黄牛下界去帮助人们耕田。认知老黄牛听了,却不愿意帮这个忙。他说人间的有钱人太歹毒了,他们会宰了他吃肉,而且还会把他的皮拿去卖钱。

观音不相信老黄牛的话。她对老黄牛说:“你放心地去帮助人们吧,如果真如你所言,我就一辈子在瓮山倒坐着。”

老黄牛没办法只好来到人间。穷人们在老黄牛的帮助下,很快就都富裕起来了,家里的粮食也屯积起来了,不愁吃也不愁穿。

穷人再也不给京西地主们种地了,这就引起了地主们的不满,于是他们打起了老黄牛的主意。

老黄牛被地主们抢走了,这些地主强迫老黄牛给他们种地。可老黄牛到了地主的田里,却一步也不肯走,地主们想尽了办法,软硬兼施,可老黄牛连动也不动。最后一个狠心的大地主,指使下人把老黄牛宰了,而且把牛肉、牛皮、牛筋都卖了。

观音这时后悔让老黄牛下凡,可惜已经晚了。从此以后,观音真的在瓮山脸朝北倒坐着。穷人们感激老黄牛和观音大士,于是在观音打坐的地方,修建了一座殿堂,即“云会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