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北京牌楼亡失原因
年久失修,自然损失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建设一日千里,古老的建筑正在一步一步直向消亡。北京牌楼由于种种原因,其亡失情况也非常严重。
有的牌楼由于长时间经受风雨的侵蚀,再加上政府因财力不足或因各种原因不能对其进行及时的修补,到最后只能把它拆除。如大高玄殿之中坊,北海公园西北角之普庆门内二坊等,都是因此而拆除的。
主建筑废圮,牌楼不存
有些建筑的年代因为比较久远已遭毁坏或废弃的,其作为陪衬性建筑的牌楼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因此,也遭毁弃。这类牌楼以庙宇的为最多。如崇元观前的“三界圣境”坊,南顶碧霞元君祠的“广生长善”坊,薛家湾的“关帝圣境”坊,显佑宫坊等,都是因此而不复存在。
人为破坏
晚清时期,咸丰十年(1860年)和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两次列强的入侵,使北海五龙亭的“性海”、“福田”,颐和园的须弥灵境坊及香山静宜园中诸坊,都被彻底的破坏掉。由人为原因所造成的破坏,使北京的牌楼及古建筑损失异常严重。
有碍交通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城市要发展,马路要拓宽,那些有碍交通的牌楼就要被拆除。如东西、西四、东单、西单,前门五牌楼,大高玄殿等坊,差不多同时拆去。
失去存在意义
有些牌楼由于历史及社会的原因,已失去存在意义,故将其拆除。这样的牌楼不是很多,但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如“克林德纪念坊”,在德国成为战败国后,此坊自然不可以再存在;袁世凯的“蹈和”“履中”坊,本是为其“登基”所竖的标志,自然也不可以再存在。
听信谬论
这类牌楼为数不多,但听其某人的只言片语就将牌楼给拆掉,还是太可惜了。如隆福寺前的“第一丛林”坊,是明景帝时建筑,后来听信了山西巡抚都御史朱鉴所言,恐有伤风水,将牌楼拆去。新中国成立后将“长安街”二座牌楼迁建于陶然亭公园,本是好事,但是误听“四人帮”谬论而拆除。
兵焚火灾
此类牌楼的经历是不一样的,有的灾后复建,如东单、前门等牌楼;有的灾后无存,如东交民巷口的“敷文”、“振武”等。
【链接】北京古牌楼的恢复
北京的牌楼已不仅仅是古代建筑物的象征,它继承了中国的传统,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挥着新的作用。
现在的牌楼既装饰美化环境,陪衬着主体建筑物,增加建筑的气氛;而且还有一定的标识意义。牌楼也像瓷器一样,正代表着中国的形象走向未来,走向全世界。
由于时代的更迭,北京牌楼大部分已遗失,因此,保护和恢复牌楼的工作就显得殊为迫切。
进入21世纪,北京的公园和庙宇牌楼恢复了很多,但是,这些牌楼多是复古,并没有新意可言。
然而,由于其工程量浩繁,建造这些牌楼并不是一律简单地重复,所以仍有其艺术价值。
前门大街的牌楼俗称“五牌楼”,是六柱五间五楼十二戗杆的大牌楼。解放初牌楼后是护城河,河上有正阳桥,五牌楼的匾额上书有“正阳桥”三个大字,所以五牌楼也属于桥牌楼。
民国时,为通有轨电车,五牌楼、四牌楼、单牌楼的戗杆撤除,全部改为水泥梁柱。为了改善交通状况,解放后“前门五牌楼”还是被拆除了。
为了适应城市交通的发展,前门牌楼于2001年进行重修,改成了两柱大跨度五楼牌楼。
新的牌楼宽22米,冲天柱上的“毗胪帽”顶高14.95米。虽然在设计时依旧以老牌楼的外形为基础,尽量保持原有的风格,但是原来的牌楼有六柱五门,为了不影响交通,中间的四柱改为垂花,距离地面6.5米。匾额改为“前门大街”,比老牌楼更气派。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加快,北京的旅游事业更是蓬勃发展。旅游景点的开发又促进了牌楼的修建。
潭柘寺是北京现存的百余座各式牌楼中其中的一座,它是文革后第一座被修复的牌楼。修复前的潭柘寺楼顶歪倾,而且楼柱朽烂,夹杆石内的柱根已呈褐色海绵状,如果没有戗杆支撑早就倒塌了。
潭柘寺始建于晋代,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因而有民间流传:“先有潭拓寺,后有幽州(北京)城”的说法。
潭柘寺过去本来就年久失修,又赶上一场浩劫更是伤痕累累,对其修复工作可谓时间紧,任务重,而资金多被主要殿堂的修缮工程所占用。
1936年,北平市长下令将许多牌楼都换成了钢筋水泥楼柱,甚至连额枋也换成了水泥结构。目前,对潭柘寺牌楼的修复办法,国家文物保护法规定,对古建筑进行维修保养“必须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采用水泥构件进行修复,虽然也能“恢复原状或保存现状”,但难免使这一古建遗产变成一座“假古董”。
潭柘寺的修复工程于1984年开始。工匠们先搭起保护楼顶的脚手架,然后用几个千斤顶同时从大额枋下把歪倾的楼顶撑起来找平。整个牌楼脱离了朽柱根悬在半空中,木工把楼柱的朽烂部位截掉,夹杆石内的朽木挖走,跟着就往夹杆石内注水,朽木屑被冲得一干二净。
接着,工人们给牌楼预制好了钢腿,他们用四块瓦状钢板夹住楼柱,再用埋头螺栓紧固在楼柱上。这四块长长的钢板呈瓦筒形,既能增加强度,合抱起来又是个圆筒形,上抱楼柱下撑夹杆石,正好躲过铁制大穿钉。四根楼柱都换上了这样的钢腿铁脚。夹杆石内灌满了水泥,四块钢板又成了水泥的钢筋铁骨。
水泥凝固后,再将潭柘寺牌楼重新油漆彩画,牌楼顿时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