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北京牌楼幸存的条件

地理环境优越

北京牌楼虽然历经数百年的风霜,但由于社会、历史、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很多依然保存完好。地理环境优越,就是其幸存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类牌楼大部分深居宫苑之中,所以保存完好。后来宫苑辟为公园或旅游胜地,这自然能对牌楼实施更多的维护。如北海、颐和园内诸坊皆是如此。

主体建筑重要

凡主体建筑重要之处,其附属建筑也都有幸留存。如成贤街上的四坊,由于国子监和孔庙的存在而保留下来,雍和宫前三坊也是如此。

迁建得法

牌楼作为陪体建筑,只要主体建筑重要,它就能有幸保留下来。像“克林德坊”,今已改为“保卫和平”坊;大高玄殿前左右二坊,今为中央党校坊,都属于这种情况。此类迁建得法的牌楼,流传至今,这也是政府保护古迹的英明善举。

原料结实

石牌坊和琉璃牌坊造价很高,所使用的材料也很结实。如颐和园内五方阁石坊;北海公园小西天琉璃坊等这些牌楼虽然也经历了兵焚火灾,但却都能幸存下来。

旅游胜地,受到重视

北京郊区的风景旅游胜地,像潭柘寺、八大处等处的牌楼,由于地处北京郊区的旅游胜地,故能进行及时的维修,以致保存至今。

人为保护

位于十三陵大宫门前的石坊,本为神路牌坊,发展交通时,将马路修在牌楼一侧,东辆绕行,这样便保护了这座有重要意义的牌楼。

牌楼虽然只是陪体建筑,但它却凝聚着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所以在其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应给予保留,是非常明智的做法。

【链接】世界各地的北京牌楼

北京的牌楼不仅倍受国人瞩目,就连外国人也非常喜爱。

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华侨就在外国的居留地,建起了怀念故国的牌楼。

作为中国文化的形象特使,北京牌楼矗立在异国的土地上,反映了东西文化的交融。

1984年春节前夕,由北京古建公司承建的“费城华埠”牌楼屹立在美国西式建筑林立的街口上。这牌楼是费城和天津结成友好城市后,由天津市和费城华府合资兴建的。初步方案是由费城的美籍华人建筑师钱惠民女士提供,北京房屋修缮工程公司设计室根据费城华府的特定要求进行精心设计的。柱间垮度为9.75米,高度为9.62米。为两柱三楼仿木结构的新式牌楼。牌匾为古建专家张家壤之墨宝。

1985年11月19日,根据北京华盛顿两友好城市合作交流计划,美国华盛顿华人街地铁交叉路口,也建立了一座由北京房管局古建公司承建的古建牌楼。

木结构牌楼跨度19米,高度14.5米。为了保证路面的交通,设计者将四柱三间的形式,改变为两柱三间七楼代垂莲柱木牌楼。

牌匾上“中国城”三个汉字是著名的书法家吴作人的亲笔题名。

英国利物浦由华人社团提出建设方案,现任利物浦华埠商会行政总裁黄荣富领导,华人社团与利物浦市政厅、利物浦乐华坊及利物浦工商会携手兴建的利物浦中式牌楼,1999年11月26日动工兴建,2000年1月31日正式完成。

这座牌坊还夺得了该市颁发的“建筑及旅游大奖”,成为该市一座著名的建筑物和游览胜地。这是全欧洲最大的中式牌楼,高15米,全楼雕有200条龙,整个造型令人叹为观止。

毛里求斯路易港市中心皇家大道上,也矗立着一座高大的中国牌楼。牌楼在1997年“香港回归”前落成,它是路易港市与中国广东佛山市结为姐妹城市的友好纪念标志。

澳大利亚卡勃拉玛打市的中式牌楼,极富中国传统色彩,有人甚至认为它是全澳最美观的一座中式牌楼,此牌楼筹建时间长达4年,耗资35万澳元。

日本横滨市的中华街最令人瞩目。据横滨市一项民意调查表明,该市有70%以上的人士认为,港口、山下公园以及华人街是日本第二大城市的象征。而七座款色不同的牌楼,又成为中华街的标志。

美国首都华盛顿,是美国政府人文荟萃的中心,拥有许多著名建筑物,此地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是旅游者首选之地。市中心的华埠商业区也矗立着一座目前美国最大的中国式牌楼。

在英国,从曼彻斯特市政厅向东不远处,就是驰名英伦的唐人街。曼彻斯特现有华人两万,是英国第二大华人聚居区。它的中心竖立着一座金碧辉煌的中国牌楼,这是华人群策群力的结晶。

牌楼底盘以大理石为垫脚,红柱擎起三重飞檐,琉璃碧瓦,壮丽肃穆,正中用金漆嵌上“曼彻斯特中国城”的中英文字样。

这座富有中国文化传统的牌楼,投资35万英镑,由曼彻斯特华人和市政府集资兴建,由北京市园林局承建,是中英两国人民的友好象征。

伦敦华埠唐人街区内,富有中国传统色彩的建筑很多,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牌楼。

该街区的牌楼共三个,分别位于爵禄街头街尾及麦高田街,分别落成于1985年及1987年。其中一座牌楼的匾额上写着“国泰民安”四个大字。

加拿大“中华门”牌楼,原置于1986年世界博览会中国馆内,是由加拿大有关当局捐赠给华埠的。1988年加拿大中华文化中心“华埠狮子会”与侨社热心人士联合组成筹委会,募捐筹款,决定将“中华门”牌楼搬迁移入唐人街。

2000年,多伦多东区唐人街举行风筝节时,一幅巨型牌楼壁画即展现于众人面前。

目前,除美国、英国外,中国古建牌楼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都有。在国外,古建牌楼几乎成了中国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