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不能借此求利
镭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了一阵镭的狂热。镭立即成了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人们都想购买镭。玛丽从8吨沥青铀矿石残渣中才提炼出世界上第1克镭,价值30万卢布。但是,它对玛丽来说却是无价之宝,她永远舍不得离开她这第一克镭,后来它被赠送给她的实验室,作为居里夫妇一生艰苦岁月中伟大工作和辉煌成就的珍贵象征,而一直保存着。有好几个国家都计划研制镭,特别是美国和比利时。然而,技师不知道制取纯镭的秘诀。于是,各国争相索取制镭的秘密,甚至不惜重金购买专利。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邮递员送来一封贴着美国邮票的信,是寄给皮埃尔的。他认真地看了看信,然后折叠好放在桌子上。
“我们得谈谈关于镭的事。看来,制镭业将有一个飞速的发展,这已成为定局。你看,这是美国制镭技师从美国东北部巴弗罗寄来的信,要求我进行指导。”皮埃尔以特别平静的语音说。
“那怎么办呢?”玛丽对于这个谈话不太感兴趣。
“怎么办?我们必须在两种决定中选择一个。一种是毫无保留地介绍我们的研究成果,包括提炼方法和工艺流程在内……”
“是,当然是这样。”玛丽作了一个赞成的手势,并喃喃地说。
“或者我们以镭的所有者和‘发明家’自居,在我们发表提炼镭的技术以前,必须先取得这种制取技术的专利证书,然后确定我们在世界制镭业方面的专利权。”皮埃尔努力以一种客观态度,简单扼要地解释着。说到他不大熟习的“取得专利证书”、“确定我们的专利权”等字眼儿的时候,他的语言含着一种差不多听不出来的轻蔑。
“我们不能这么办,这是违反科学精神的。”玛丽想了几秒钟,十分认真地说。
“我也这么想……但是我们不能这样轻率地作出决定,我们的生活很困难,而且恐怕永远是困难的。我们有女儿,为了孩子,为了我们的科学研究,这种专利代表很多的钱,代表财富,有了它我们一定可以过得舒服些……”皮埃尔的心情是矛盾的,他提到了他俩梦寐以求的科研基地,请玛丽慎重考虑:“我们也可以有一个好一点的实验室。”
“物理学家总是把研究成果全部发表的。我们的发现不过偶然有商业上的前途,我们不该从中牟利。再说,镭将在治疗疾病上有大用处……我觉得我们不能借此求利。”
玛丽的眼睛凝视着,慎重考虑这巨大的物质利益,这使她们成为百万富翁的机遇。最后,她还是拒绝了物质与财富的诱惑。
玛丽丝毫不想说服她的丈夫,她猜到他只是出于谨慎才说要取得专利,而她十分坚决地说出来的话,正表明了他们两个人的意愿,表达了科学工作者毫无保留的献身精神。
“我们不能这么办……这是违反科学精神的。”在寂静中,皮埃尔叙述玛丽的话,像是一个回答。他安心了,然后又加上两句,像是结束讨论似的,“今天晚上我就写信给美国技师们,把他们所要的说明给他们。”
20年后玛丽写道:“皮埃尔·居里和我同意,决定不用我们的发现取得物质上的利益,因此我们不曾领取专利执照,并且毫无保留地发表了我们的研究成果,包括制镭技术在内。遇到有对镭感兴趣的人向我们询问,我们也都详细地加以说明。这对于制镭业有极大的好处,它可以先在法国,以后在其他国家安全自由地发展起来,以保证产品供给需要镭的学者和医生应用。事实上,这种实业今天使用的方法,还是我们当时指出的方法,几乎没有什么改变。
“‘布发罗自然科学学会’赠给我一本记述制镭业在美国发展的情形的出版物,作为纪念,里面用照相版取出皮埃尔·居里以前很详尽地答复美国技术的问题的信件(1902年及1903年)。”
就这样,没有丝毫的惋惜和后悔,皮埃尔和玛丽永远拒绝了应该得来的百万财富,而安于清贫艰苦的生活。他们始终热爱和遵循那种把科学知识和发明创造无所保留地、无偿地贡献给全人类的伟大科学精神。
在那个星期日早晨的简短谈话以后大约一刻钟,玛丽和皮埃尔就骑着自行车,到夏天的森林里去游览。晚上,他们疲倦而愉快地归来,手中捧了一大把从郊外采集来的美丽的鲜花。
他们的重大发现的高尚情操,博得了人们的普遍赞扬。1903年11月5日,英国皇家学会把他们的最高奖章“戴维”奖颁发给他们。接着玛丽又被索尔本大学授予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12月10日,瑞典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把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亨利·柏克瑞尔和居里夫妇,以奖励前者发现天然放射性,后者对镭天然放射现象所进行的研究。1904年,索尔本大学聘皮埃尔为该校理学院新开设的物理学讲座正教授,玛丽也被任命为理学院物理实验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