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中永远光芒四射

    当时,尸体解剖认为,导致她死亡的罪魁祸首就是镭。

    生前,玛丽曾嘱咐亲人,她死后决不要为她举行惊动社会的葬礼,她希望埋葬到巴黎郊区的梭镇,和她的丈夫皮埃尔永远在一起。

    1934年7月6日下午,玛丽被葬在一个乡村墓地里。她的棺木放在皮埃尔的棺木上面,她姐姐布罗妮雅和哥哥约瑟向墓穴洒下一把他们从波兰带来的泥土。墓碑上又加了一行新字:

    “玛丽·居里·斯可罗多夫斯卡,1867-1934年。”

    碑上没有一个头衔,没有加一个形容词。质朴中蕴藏着伟大!爱因斯坦说得好:

    “在一切可赞美的事物中,唯有居里夫人名声,是永不毁灭的。”

    一年以后,玛丽去世前写成的一部著作《放射性》(两卷)出版,这是她留给年轻的物理学家宝贵的也是最后的启示。

    玛丽除两度获得诺贝尔奖以外,还先后获得其他科学奖金8次,奖章和勋章16枚。纽约市将她的姓名与巴斯德(1822-1895,法国生物学家和化学家)并列刻于市政厅的建筑上。有20多个国家的100多个科学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著名大学授予荣誉称号,其中包括巴黎医学科学院自由合作院士,纽约医学科学院、前苏联科学院、墨西哥科学院的名誉院士,巴西科学院通讯院士等。华沙大学聘请她为名誉教授。就在1921年她访问美国期间,有几个大学授予她名誉理学(法学)博士学位,美国镭学会、放射学学会等推举她为名誉会员。法国发明家及学者学会选举她为名誉会长。所有这些荣誉都是对她毕生劳动的最高评价。

    玛丽亲自培养的第二代,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她逝世后的第二年,她的长女绮瑞娜与其丈夫弗里德里克·约里奥—居里,由于发现了人工放射性也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另外哪一家能像居里夫人一家那样赢得如此高的荣誉。

    玛丽逝世60年后,1995年初,她和皮埃尔的遗骨被迁往巴黎的先贤祠,这里葬着最杰出的法国人。玛丽成为第一位以科学功业获取这种殊荣的女性。

    在优雅的小提琴乐声中,居里夫妇朴实无华的橡木棺柩由一批年轻的科学家扛着,沿着白色地毯,步上法国最尊贵的安息墓园的台阶。皮埃尔和玛丽是葬入先贤祠的第70和71位法国伟人。

    居里夫妇的棺柩正左安葬先贤祠的第8号墓穴,与他们长眠在一起的有著名作家雨果和左拉,法国革命家米拉波,哲学家伏尔泰,以及非洲法属殖民地第一位黑人总督艾堡等。

    法国总统密特朗向居里夫人仍在世的91岁女儿艾芙表示慰问,并向大约1000名来宾,发表感人的演说:“我希望男女平等权利会在全球各地继续进步,因为我发现在一个文明社会,仍保持过去30世纪给予男性的偏袒是不合乎尊严的。”

    参加这个仪式的还有当时的法国总理巴拉迪尔、原巴黎市长希拉克,以及波兰总统瓦文萨。

    有关专家借此机会,对玛丽骸骨上的放射性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X射线的辐射是玛丽的病因和死因,而不是像过去所认为的那样,是由她所发现和研究的放射性镭。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玛丽长期在X射线机边工作过,当时人们还不知道X射线辐射的危险性,没有采取任何防范措施。

    在人们的中,玛丽的形象是光芒四射的。但是,伟大与质朴,崇高与平凡,成就与艰苦,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玛丽在科学上是巨人;在生活上,又是一个极其平凡的普通人。玛丽一生中在科学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她虽然早离人世,但她发现的镭将永远放射出夺目的光辉。她苦学钻研,热爱科学的精神和生活俭朴、不谋私利的高尚品德为人类谱写了一曲永恒的生命赞歌,也为妇女从事科学研究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她从未想过必须在家庭生活和科学事业之间作出选择,然而,她却处理得极其圆满。她既是一个模范的家庭主妇,又是一个伟大的母亲,更是一位毕生献身于人类进步事业的最杰出的女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