茁壮成长
高小毕业后,乡政府打算送雷锋到县里去读中学,但当时的农村知识青年实在是太少了,所以家乡又十分需要像雷锋这样品学兼优的学生。雷锋考虑再三,决定留下来,为家乡的建设出一份力。于是雷锋就在乡政府当上了通讯员,后又因他工作认真,思想觉悟较高,被调到了县委当公务员。
雷锋热爱着他的工作,热爱着现在的生活。白天他忙着工作,晚上还要到机关业余中学学习。他工作得井井有条,对公家的财务又十分爱护,购买公债时更是积极带头,被同志评为模范。
县委张书记非常和蔼可亲,雷锋觉得张书记就是自己的亲人。他毫无怨言地给张书记送信送文件;张书记下乡,他也会跟着下乡;张书记开会,他也会跟着开会。雷锋最喜欢听张书记讲革命故事,他经常对自己说:“将来我也要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一次,雷锋跟着张书记一起下乡,走着走着,看到路边有一颗螺丝钉。张书记捡起它,把它放进了口袋里。雷锋疑惑极了,不明白张书记为什么要这么做。几天后,雷锋去一家工厂送信,张书记掏出了那颗螺丝钉递给雷锋。
“小雷,把它一起送到工厂去吧。咱们国家底子薄,要搞建设,就要勤俭节约。别看这只是一颗不起眼的螺丝钉,但缺了它机器就无法运转。就像你是个公务员,别看职务不高,但工作缺了你可不行。”
雷锋看着手中的螺丝钉,明白了张书记说的话,他下定决心,要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一天夜里,张书记在办公室看文件、写材料,雷锋端正地坐在张书记旁边学习。
不知不觉雷锋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张书记看到了便将自己的大衣给他披在身上,或许是这轻微的动作吵醒了原本就没有睡熟的雷锋,只见雷锋急忙坐起来,看到身上披着的大衣,鼻子一酸竟流出了眼泪。
“张书记,您对我真好……我受过苦,知道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将来我一定要报效国家!”
张书记听了,欣慰地笑了。
雷锋以他勤恳的工作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赢得了大家的赞许。1957年2月8日,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58年治理沩河的工程开始了,沩河曾经是一条害河,巨大的水灾给人民带来了无数苦难,现在政府要根治沩河,这可是一件好事,雷锋急忙请求领导批准他前去帮忙。组织上分配雷锋去沩河当通讯员。每天,雷锋都积极完成组织上分配的通讯任务,待工作完成后就高高兴兴地跑到工地上,帮助工人用小车运土。那段时间雷锋经常早出晚归,十分辛苦,但雷锋从未抱怨过。最终雷锋被工地评为了劳动模范。
那之后不久,县委决定在团山湖开办一个农场,为国家生产出更多的粮食。雷锋听说了,毫不犹豫地拿出了自己平日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钱,交到团支部书记那里,希望可以把这些钱用来买一台拖拉机,尽管钱不多,但雷锋坚持要为购买拖拉机尽一份力。
张书记知道了这件事,非常高兴。一天早晨,雷锋像往常一样来到办公室为张书记打水,却被张书记叫到了身旁。张书记看了雷锋良久,才说:“听说你把全部的积蓄都捐献出来了?”
“是的,我这样做有什么不对吗?”雷锋疑惑地看着张书记。
“你做得非常对,你这种表现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支持,这正表现出了你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
雷锋听着张书记的表扬,心里格外高兴。之后,张书记派雷锋去学开拖拉机。这对于雷锋来说更是个好消息,一想到可以开着拖拉机去耕地,雷锋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1958年2月,雷锋来到了团山湖农场,开始学习开拖拉机。当他看到平时只在画报上见过的拖拉机就在自己眼前时,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他第一次登上了驾驶台,看着驾驶员老陈怎样操作拖拉机,然后他把拖拉机上的部件和功能全部牢牢地记在心里,一回到家就全部写在了日记本中。他多么想能早一点儿学会开拖拉机啊,那样的话就可以为祖国的建设出一份力了。
一段时间后,老陈让雷锋试开拖拉机。雷锋激动地坐在驾驶台上,紧张极了,手脚不禁哆嗦起来。
“别怕,勇敢些!”老陈鼓励道。
雷锋深吸一口气,咬咬牙,一推离合器,拖拉机终于开动了。此刻雷锋的心里激动极了,那是一种喜悦,一种梦想成真的幸福感。雷锋回头看着翻滚着的泥浪,就像是看到了一股股粮食流进了祖国的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