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丘请敖为花

楚庄王在位的时候,有个非常贤能的人,名字叫敖,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孙叔敖,他凭着自己的才能为楚国办了很多好事。但在任令尹之前,他却是个平民百姓。他能从普通百姓一下子成为当时的执政大臣——令尹,这其中还有一段故事呢。

楚庄王原来的令尹叫虞丘,是一个勤勤恳恳、品德高尚的人,常常通宵达旦地处理各种事务,非常辛苦。

有一天,楚庄王和虞丘商议国事,又是直到后半夜庄王才回后宫歇息。夫人樊姬问庄王;“今天为什么又回来这么晚?是不是朝中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庄王说;“我跟令尹商量一些事情,不知不觉就半夜了,朝中没发生什么事情。”接着,庄王又开始夸奖虞丘,说他是楚国最高尚、最有能耐的人,为楚国的强大费尽了心血。

樊姬却说:“不见得!我觉得虞丘未必有你说的那么贤良高尚。”

庄王一听夫人这么讲,吃惊得瞪大了眼睛,连忙问:“夫人怎么知道虞丘不那么贤良高尚呢?难道他做错了什么事吗?”

樊姬答道:“那倒也不是!虞丘当令尹这么长时间了,认真、勤恳,和您讨论起朝政来,动不动就忙到下半夜,也真是够辛苦的了。只是有一点他做得不太好,那就是他没有向您推荐过一个贤人。要知道,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计谋再高也有穷尽的时候,前代贤者就很注意不断地选拔人才,难道楚国就没有人才可选拔了吗?虞丘身为国家令尹,却从来不向国君选贤荐贤,想用一个人的智慧来代替广大贤士的智慧治理国家,这不正是他最大的失职吗?怎么可以称得上是贤明高尚的人呢?”

樊姬一口气说完后,庄王默默地想了想,觉得夫人说得有理。

第二天一早,庄王见到了虞丘,很委婉地把夫人的话告诉了虞丘。虞丘听后很惭愧,说:“我真是忙糊涂了,也老糊涂了,没有把为国家荐贤的事放在首位,这的确是我这个令尹的失职。不过请您放心,我一定从现在起想办法来补救。”

于是,虞丘不顾年老体弱,一边努力工作,一边抓紧访求人才。后来,有些人一再向他举荐敖,称赞敖年轻有为,具备将相之才。虞丘听说后,经过多方的查询、了解,心里有了底,知道这的确是一个品德好又有才能的年轻人。于是就找到庄王,向他举荐敖,并提出了让贤的请求:“我担任令尹一职已经有十年了,如今年迈多病,办起事来,常感到力不从心,不能把国事办好,深感内疚。因此,我想回家养老,把令尹的职位让给年富力强、贤明能干的敖。”庄王不同意,答应重用他举荐的敖,但却一定要他留任令尹。虞丘知道庄王对敖有些不放心,就又诚恳地说:“我已做过深入的了解、调查,此人很有才干,深受百姓的敬重、爱戴,由他接替我担任令尹,一定能把国家治理得更好。就请您批准我的请求吧!”

庄王见虞丘荐贤、让贤的态度十分恳切,就对他说:“您主动让贤的精神非常可嘉,不过,我听说敖是个隐士,不愿出来做官,还不知道能不能把他请出来呢?”

虞丘说;“我愿为大王办这件事,亲自去请他,一定不辜负您的热切期望,您就放心吧!”庄王赞叹地点了点头。虞丘立即备好车马、礼物,到梦泽去请敖。

敖与母亲就住在梦泽,每日读书种田,过着清贫的隐居生活。他从小就是个出众的孩子,有胆有识。有一次在田间锄草,忽然看见了一条两头蛇,小敖吓了一跳,转身想跑,但忽又想起:“听说两头蛇是不祥的东西,谁见了它,很快就会死去,看来我是活不成了。但留下这条蛇,再让别的人遇见,不是又要丧命吗?”想到这,他挥起锄头,奋不顾身地冲了上去,终于把蛇打死,并埋在地里,免得别人看到。回家后母亲知道了这件事,表扬了他舍己救人的做法,并安慰他只要没被蛇咬到,就不会死去。乡亲们也听说了这事,都称赞他的这种精神,很敬佩这个小孩子。敖长大后,更是每天用功读书,道德修养也越来越好,贤名传得越来越远。

这次虞丘到了梦泽,见到了敖母子,恭恭敬敬地说明了来意,并拿出庄王写好的求贤信,请敖入朝。敖开始不接受,他的母亲在一旁劝道:“去吧!孩子,小时候你打死过两头蛇,做了一件利人的好事;如今老令尹千里迢迢地来请你为全国老百姓办事,这不是比杀死一条两头蛇更大的善举吗?你怎么可以推托呢?”听了母亲的话,敖同意了,把母亲扶上车,和虞丘一起来到了郢都。

庄王见到敖后,见他虽然年轻,又来自乡间,但举止端庄,言辞文雅,所以很喜欢。两人整整谈了一天,从内政到外交,从治军到安民,君臣二人越说越投机,越聊越兴奋。庄王高兴地说:“要说见识和韬略,楚国的所有大臣,没有一个比得过您的。和您交谈,真是让我有茅塞顿开的感觉,怪不得虞丘要把这么重要的职位让给您呢!”说着就要拜他为令尹,接替虞丘。

敖再三推辞:“我年纪轻轻,又来自田间,一下子位居令尹,怎么能使众人心服呢?大王您要是真想用我,就把我排在文武百官的最末位好了。”庄王说:“我和虞丘都知道您有当令尹的才能,文武百官也早晚会知道的,望您不必推辞了!”虞丘也在一旁鼓励他说:“我会完全服从您的命令,做百官的表率,只要您尽心尽力地做事,政绩卓著,大家自然就心服口服了,您不必担心!”敖见庄王和虞丘都这样信任他,鼓励他,非常感动,说:“只要有大王和老令尹的支持,我就接受任命,尽心竭力为国家做事,不让大家失望。”从此,敖接替虞丘,挑起了令尹的重担。

敖上任后,工作非常努力,改革了好多旧的制度,整治了军队。尤其是亲自领导修建了楚国最大的水利工程——芍陂(què bēi),使境内大片农田得到了灌溉,老百姓没有不说新令尹好的。楚国的大臣们开始也不服气,后来,亲眼看到他勤勤恳恳地工作,待人谦虚和气,而且才能出众,将国家治理得越来越好,也就无不叹服了。都觉得老令尹虞丘为楚国办了一件大好事,庄王也一再褒奖虞丘,感谢他荐贤让贤,给楚国选了一个好令尹。

敖贤明能干,在后世留下了很好的名声,他从平民到令尹的故事,流传了下去,虞丘也成了人们学习的让贤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