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擒孟获
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各国的内忧外患都很严重。三国之间的争斗稍有缓和,各个国家就又忙着进行平定内乱、巩固后方的斗争了。
在蜀国,南部地区的骚乱就没停止过,并逐渐发展成叛乱,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安定。深谋远虑的蜀国丞相诸葛亮,决定出兵南征,平定南方。
出征前,诸葛亮召集各位将军、谋士开会,商定南征的计划。众人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其中一个叫马谡的说道:“按照以往的经验,南中这个地方的人性格倔强,如果用武力手段征服他们,他们很快就又会起来反抗。所以,最好的办法是用攻心战术,让当地的少数民族心服,以安抚策略获得他们的信任,这才是长久之策。”诸葛亮听了马谡的主张,内心十分高兴,这个建议正符合他长期以来所作的考虑。于是,和大家一起制定了为期五个月的南征计划,先对南方叛乱的汉族地主豪强进行镇压,再对少数民族首领采用安抚办法。
蜀军出征后,战斗十分顺利,很快消灭了叛军的主要力量。最后,只剩下一股由夷人孟获率领的,由少数民族组成的叛军,仍在负隅顽抗。于是,在益州郡,诸葛亮率领军队与孟获展开了一场赛意志、比智慧的艰苦战斗。
孟获从小生长在西南山区,夷人特有的生活习惯使他从小练就了一身能骑善射的好本领,再加上他生得虎背熊腰、力大无比,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很少有敌手,名声很大。当叛军的首领被诸葛亮指挥的蜀军杀死后,孟获就被推为首领。
诸葛亮率领军队南征到达益州郡时,正赶上盛夏季节,天气酷热,大雨过后又非常潮湿郁闷,让人喘不过气来。各种传染病也时时威胁着将士的生命和健康,作战条件相当艰苦。但将士们斗志高昂,稍作休整后就开始了与孟获的第一次战斗。
战斗开始前,诸葛亮传令给自己的军队,不准杀死孟获,只准活捉。
战斗开始了,孟获仗着兵强马壮,地形熟悉,并没把蜀军放在眼里,诸葛亮利用他的这种心理,采用佯攻战术,几次冲锋都装作大败而回,等孟获放松警惕后,一举将孟获的军队打散,生擒了孟获。
捉到孟获后,蜀国的士兵欢呼雀跃,拍手称快,希望能早日处决孟获,警告一下夷人反叛者。不料丞相见了孟获,笑容非常亲切,亲自为他解开捆绑的绳索,然后设宴招待他,孟获觉得丧气,席间也不说话,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吃饱喝足准备等死。哪知诸葛亮又提出带领他去参观蜀军军营,参观的时候,诸葛亮亲切地问孟获:“你觉得蜀国的军队训练得怎么样?战斗力强不强?”
孟获做了俘虏,很不服气,就怒气冲冲地对诸葛亮说:“这样的军队算得了什么!我的军队比这强多了!”
诸葛亮知道这是他的气话,也不生气,笑着反问道:“你的军队强,怎么还被打散了呢?”
孟获不假思索地说:“这是第一次交战,我还不太了解你们军队的真实情况,你又用了诡计,所以我才打败了。如果有机会再打一仗,我一定会胜利!失败被抓的可能就是丞相您了。”
听了这一派胡言,诸葛亮毫不在意,对孟获说:“那好吧,现在我就放你回去,好好作准备,咱们再打一仗。不过咱们说好,你要是再被抓又将怎样呢?”
孟获虽然生性鲁莽,但也有几分狡猾,听诸葛亮这么一说,马上就接道:“要是再打一次你还能俘获我,我就心甘情愿地投降你!”
诸葛亮二话不说,立即唤人,将孟获送出了军营。
孟获说什么也没想到,还能如此顺利地走出蜀军大营。他既意外又兴奋,快步如飞地回到自己的营地。他的手下见他回来了,都是既吃惊又高兴。孟获也懒得跟他们说实情,只是立即着手整顿军队,准备与诸葛亮再战一场,挽回自己的面子,给蜀军点厉害。
第二次战斗进行得更快,诸葛亮利用孟获求胜心切的弱点,诱敌深入,围而歼之,孟获又被捆绑着带到了诸葛亮面前。
诸葛亮还是像上次一样对待他,只是问他:“这次又是什么原因打败了?”孟获低头不语,因为他也觉得实在已没有什么道理可说,但内心还是有点不服气。
诸葛亮见他那副样子,就知道他虽然不说话,心里却没服。于是,又像上次那样,提出放他回去,让他准备准备再打一仗,以决胜负。
孟获憋着一肚子的气又回去了,他性格倔犟,真的又着手准备第三次战斗了。可这次更惨,战斗刚开始,他的手下就丢下武器,纷纷逃走了,他们已无心再与蜀军交战。孟获见到诸葛亮,不说话,但还是不服气。诸葛亮也不着急,再次放他回去,约他再战。这样又一连四次捉住了孟获。
尽管孟获的性格比较倔犟,但经过七战七败和七次被擒,他还是被诸葛亮一让再让的做法感动了,终于说出了发自内心的话:“诸葛丞相,我不回去了!蜀国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我们服气了。您有了不起的智谋,了不起的品格,实在让我佩服,从今以后,我们这些南方人再也不造反了!你可以放心了!”
诸葛亮见孟获再也不肯回去了,而且态度诚恳,比以前恭敬、顺从多了,断定他已经是心服了,于是就对他说:“我们南征到这个地方,并不是为了打败你们,欺压你们,只是想今后能相安无事,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太平无事。你现在既然不想打仗了,那么我就正式委派你做南中地区少数民族的首领,其他各级头领,也都由你委派你们民族的人来担任,我们马上向北撤军,回到蜀中。”
孟获和南中地区的少数民族首领,没想到诸葛亮发大军到这里,最后会是这么个结果,都十分高兴,决定立即把这一带的金、银、丹、漆等物产收集起来,交给蜀军,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从此,蜀国南部的安定局面形成了。
诸葛亮七擒孟获,不仅安定了蜀国的南疆地区,缓和了当时的民族矛盾,就连后世的人们对此也津津乐道。唐朝诗人胡曾写过一首名为《泸水》的诗,赞美诸葛亮:
五月驱兵入不毛,
月明泸水瘴烟高。
誓将雄略酬三顾,
岂惮征蛮七纵劳。
从这四句诗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诸葛亮一让再让的做法,“七擒七纵”的功劳,受到了后人的赞扬与肯定。